頭皮毛囊炎是毛囊炎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很多人不知道頭皮毛囊炎是怎么得上的,感覺自己平時的衛生也搞的挺好的,平時也都注意勤洗頭,勤理發,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有了毛囊炎了,其實毛囊炎的出現不是單純的衛生的問題。引起毛囊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偶有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假單孢菌屬和類大腸桿菌。毛發的牽拉、摩擦、搔抓引起的損傷,皮膚的浸漬,局部蜜封包扎及應用皮質激素等是引起毛囊炎的原因。中醫認為,毛囊炎系因濕熱內蘊,外受熱毒,郁于肌膚所致;或因素體虛弱,腠理不固,外受熱邪所致。
1、某些原發病,如:激素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濕疹、痤瘡、瘙癢性皮膚病、糖尿病、慢性病灶等也往往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毛囊炎。尤其是曾經使用過激素類外用品,皮下有激素殘留和停用激素后的撤藥性反跳”的典型癥狀之一就是:細菌、真菌感染。
2、皮質激素破壞皮膚生態環境。
3、毛發的牽拉、摩擦、搔抓引起的損傷。
4、局部蜜封包扎。
5、皮膚的浸漬(如總出汗、總受各種液體的刺激、沒及時清潔阻塞毛孔發炎)
6、其他原因導致的皮脂分泌、毛囊角化不良、細菌感染,睡眠、飲食、環境、胃腸功能、汗腺分泌、體質、維生素缺乏等因素都會影響。
毛囊炎多見于成年人,自覺瘙癢或有輕度疼痛,一般沒有全身癥狀。皮疹初起時為針頭大小,紅色毛囊性丘疹,逐漸變成粟粒大膿皰,中心有毛發貫穿,周圍有炎性紅暈。膿皰大多分批出現,互不融合。膿皰破潰后,排出少量膿血,結成黃痂,痂脫即愈,不留疤痕。毛囊炎可反復發作形成慢性毛囊炎,發生于頭皮的可引起永久性脫發。
一、毛囊炎的好發人群:糖尿病、貧血患者多見;抵抗力低下,服用免疫抑制劑者;多見于成年人。
二、毛囊炎的好發部位:成人的多毛部位,特別是頭面頸、四肢及臀部。經常接觸油脂或瀝青的工人,則四肢常受累。小兒則多發于頭發部位,愈后可留下小片禿發。
三、毛囊炎的皮損特點:初起為紅色充實性丘疹,以后頂端迅速發展成丘疹性膿瘡,繼而干燥、結痂,痂脫不留痕跡。皮疹數目多,可分批出現,互不融合,有硬包。
四、毛囊炎的自覺癥狀:癢。瘙癢的程度不一,有時也伴有微痛,頭部毛囊炎會刺激發根引起劇烈疼痛;
五、毛囊炎的愈后特征:每一個損害歷時5~7天可以吸收痊愈,然而新的損害不斷發生,故病程往往綿延數周至數月,有的甚至更久,出診癥狀時輕時重,反復不愈。
毛囊炎是一種病發于毛囊部位的炎癥,毛囊炎好發于成人的多毛部位;小兒則多發于頭發部位。
毛囊炎鑒別診斷
毛囊性膿皰瘡
本病應與尋常性痤瘡鑒別,后者見于青春期,慣發于顏面、上胸背部,有黑頭損害。
皮疹初發于毛囊口,出現針尖至綠豆大小具有癢感的紅色毛囊小丘疹,丘疹頂端形成一個黃白色小膿頭,周圍有炎性紅暈,中心有毛囊貫穿,丘疹出現較多,散在分布,互不融合,有輕度痛感,瘙癢明顯。一般無全身癥狀,經過數天,膿頭破潰,排出少量膿液漸愈。如反復發作,遷延數周,好轉變為慢性毛囊炎。好好于多毛部位,頭皮、會陰、腋部、肛周及四肢伸側。皮疹易繼發于脂溢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瘙癢癥等疾病之后。
毛囊炎的診斷依據
1、起病時為一硬結,有局部紅、腫,疼痛及壓痛。數日后,病源擴大,中央出現黃白色膿栓,繼而軟化,破潰,膿汁排出,炎癥減輕漸愈。
2、癤腫較大時,可有發熱,頭痛及乏力等全身癥狀,白細胞數增高。
3、面部癤腫如合并顱內感染時,面部腫脹嚴重,可伴寒戰,高熱,頭痛等海綿竇感染性栓塞。
1、免疫療法。慢性反復發作的患者,可用癤病菌苗注射,每周皮下注射一次,開始劑量為0.5毫升,第二次為1毫升,第三次為1.5毫升,以后每次為2毫升。一般注射后無不良反應,如有發熱等不適,不要再增加劑量,必要時可減量或停用。
2、全身療法。在皮損廣泛而有明顯膿頭時,應給廣譜抗生素治療。如有條件可送膿液培養,并作藥敏試驗,這樣對選擇更有效的藥物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3、局部療法。皮損發作時局部忌用水洗,避免搔抓,皮損部位應將毛發剪短,局部可搽殺菌、止癢的藥物如發水等。伴有滲液的患者可用0.1%利凡諾溶液濕敷,每日3~4次,每次20分鐘,炎癥緩解后可以用2%氯霉素乳劑、0.5%新霉素軟膏以及3%碘酊外搽。
4、內治法:初期宜清熱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飲。若患者體表出現散在淡紅色丘疹及小膿皰,自覺刺癢疼痛,舌質紅,苔厚膩等濕熱盛表現者,宜清熱解毒利濕,方用金薏湯;若患者素體虛弱,病程遷延,出現面色萎黃,食少納差,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等氣陰兩虛表現者,治宜益氣養陰、清熱解毒,方選藍芪湯。
頭皮毛囊炎患者飲食有何禁忌呢?
1、宜多食維生素E豐富的食物,如芹菜、莧菜、菠菜、枸杞菜、芥菜、金針菜、黑芝麻等。
2、忌過食糖和脂肪豐富的食物,如肝類、肉類、洋蔥等酸性食物:羊肉、牛肉、豬肉及動物內臟具有補養作用;人參、鹿茸、海馬、肉桂、阿膠、鹿角膠、龜板膠等名貴中藥分別有補氣、補陽、補血、補陰的作用。患本病者雖然有虛弱之人,但仍為濕熱內蘊,熱毒纏身,上述食品用后會助火毒之勢,應辨證確屬虛弱者方可用之。宜多食堿性物質,如新鮮蔬菜、水果。
3、忌煙、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如蔥、蒜、韭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辛辣食物有促進血液循環,助長體內濕熱的作用,癤、癰患者體質多濕多熱,辛辣食物入口后會使火上澆油,使炎癥擴散,當忌辣椒、辣油、咖喱、川椒、韭菜、蒜苗、芥末等辛辣食物。酒有助長濕熱的作用,故本病患者不宜飲用,包括白酒、葡萄酒、黃酒、啤酒及酒釀等。特別是在毛囊炎、癤、癰初起階段,飲酒會使癤腫加速增大,如不及時用藥控制,可導致細菌擴散。
4、忌辛熱發散類藥物:桂枝、肉桂、附子、干姜、蒼術等辛熱發散藥物本身性溫助熱,易使熱毒壅于肌膚;本病采用發汗藥易傷津耗陰,使機體抵抗力下降,導致本病遷延難愈,或易復發。
5、忌油膩、燥熱食物:油煎、油炸食物難以消化,并能助長濕熱,使濕熱雍滯而癤腫不易消退,故炸豬排、炸牛排、油氽花生、油氽豆板、油炸雞、烤羊肉等品不宜食用,患者最好用清蒸、燉、煮、炒的烹調方法所制的食物。
囊炎患者在日常生活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避免頭皮毛囊炎的發生要注意
1、注意皮膚的清潔衛生,避免有害物質的刺激。不要把護發素之類的產品用于頭皮上,盡量減少接觸,包括干發上所使用的滋潤、定型產品,一定要分清頭皮護理產品和頭發護理產品。
2、盡量用流動的清水沖洗頭發,水壓會使毛囊中的臟東西被擠出來,而且清洗一定要徹底,不要留粘膩物,適當的時候可以清洗兩遍。
3、如果頭皮上有個又痛又癢的膿包,那就是毛囊發炎的癥狀,要避免搔抓等刺激。特別是頭部,由於毛發多、皮脂腺和汗腺較豐富,排泄物也多,所以更應該保持清潔衛生。治療方法還得內外兼顧,外用一些消炎的眼藥膏涂在患處,薄薄一層即可,內在保持飲食的清淡,不要吃重油重味的東西,可適量補充一些維生素。
4、保持生活有規律和心情愉快,避免精神緊張。
5、飲食上要注意少吃酒類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反復發作者平時應少吃油膩之物,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維生素,保持大便暢通。
相關知識點
預激綜合征 | 心動過速 | 肛竇炎 | 心包積液 | 分泌性中耳炎 | 胃食管反流病 | 慢性腎小球腎炎 | 嗜鉻細胞瘤 | 單純性紫癜 | 代謝性堿中毒 | 掌跖膿皰病 | 包皮粘連 | 腦血管畸形 | 牙結石 | 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 智齒冠周炎 | 心源性休克 | 腦動脈瘤 | 顱內動脈瘤 | 胸膜粘連 | 過敏性咳嗽 | 脫發嚴重 | 高血壓危象 | 流行性乙型腦炎 |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 牙菌斑 | 跟腱炎 | 神經性耳聾 | 心臟搭橋 | 尿潴留 | 胃竇炎 | 皮膚劃痕癥 | 化膿性扁桃體炎 | 手部濕疹 | 神經性頭痛 | 血管性頭痛 | 胃腸感冒 | 室性早搏 | 膽堿能性蕁麻疹 | 小細胞肺癌 | 跟腱斷裂 | 骶髂關節炎 | 腦動脈硬化 | 膽固醇高 | 胃酸過多 | 胰島素抵抗 | 腮腺混合瘤 |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 胸腺瘤 | 單純糠疹 | 腎錯構瘤 | 電解質紊亂 | 髖關節脫位 | 感染性心內膜炎 | 神經性厭食癥 | 皮膚松弛癥 | 多形性紅斑 | 十二指腸炎 | 神經質 | 眼球震顫 | 結核性胸膜炎 | 結節性紅斑 | 橈神經損傷 | 嬰兒痙攣癥 |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 發作性睡病 | 脊椎炎 | 頸動脈斑塊 | 腦出血后遺癥 | 胼胝 | 血管痣 | 漿細胞性乳腺炎 | 僵直性脊椎炎 | 慢性附睪炎 | 囊腫 | 太田痣 | 神經損傷 | 咖啡斑 | 共濟失調 | 神經萎縮 | 腰椎管狹窄 | 腺樣體肥大 | 智力障礙 | 眩暈 | 肝損傷 | 特發性震顫 | 苯丙酮尿癥 | 橋本甲狀腺炎 |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 慢性結腸炎 | 急腹癥 | 眼部整形 | 多系統萎縮 | 直立性低血壓 | 腸絞痛 | 營養不良 | 蛛網膜下腔出血 | 駝背 |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 | 幽門螺桿菌 | 淺表性胃炎 | 腱鞘囊腫 | 過敏性哮喘 | 蜘蛛痣 | 甘油三酯偏高 | 神經性頭疼 | 腸套疊 | 增生性疤痕 | 心臟移植 | 皸裂性濕疹 | 劃痕性蕁麻疹 | 輕微腦梗塞 | 疣狀胃炎 | 扁桃體肥大 | 冠狀動脈造影 | 噯氣 | 恙蟲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牙石 | 肺氣虛 | 脾氣虛 | 自身免疫性肝病 | 血壓低 | 癤腫 | 火癤子 | 面神經炎 | 海鮮過敏 | 軟疣 | 吸脂減肥 | 手術疤痕 | 急性結膜炎 | 上頜竇炎 | 千日瘡 | 急性肝炎 | 慢性支氣管炎 | 支氣管炎 | 急性支氣管炎 | 急性盆腔炎 | 衣原體肺炎 | 排卵期出血 | 小腿靜脈曲張 | 黃疸 | 黃疸肝炎 | 囊腫是怎么形成的 | 消除手術疤痕
相關文章
相關網友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