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腹腔內最大的實質性器官,擔負人體的重要生理功能。肝細胞對缺氧的耐受力較差,故有肝動脈和門靜脈提供豐富的血液供應,并有大小膽管與血管伴行輸送膽汁。它位于右上腹的深部,有下胸壁和膈肌的保護。但由于肝臟體積大,質地脆,一旦遭受暴力容易損傷,發生腹腔內出血或膽汁泄漏,引起出血性休克和/或膽汁性腹膜炎,后果嚴重,必須及時診斷和正確處理。
病源之一是飲酒過多。長期或間斷性大量飲酒可引起肝損傷。飲酒量大、持續飲用時間越長,其后果越嚴重。酒精會直接毒害肝細胞,影響其結構及功能。中醫學認為,酒為火熱之食,損傷肝陰”,即便是在夏天大量飲用冰鎮啤酒,也會對肝臟造成損傷。現實中,的確有不少人就是因為飲酒過度才患上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致使肝臟受損。
病源之二是熬夜過勞。工作繁忙,經常熬夜,睡眠不足,疲勞過度,會引起肝臟血流相對不足,影響肝臟細胞的營養滋潤,抵抗力下降,致使已受損的肝細胞難于修復并加劇惡化。
病源之三則是環境污染。城市生活環境惡化嚴重,空氣中充滿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工作環境空氣污濁,病菌孳生。長時間處于這樣的環境,各種各樣的化學毒物進入人體,難免會損傷肝臟
肝損傷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腹腔內出血和血液、膽汁引起的腹膜刺激征,按損傷類型和嚴重程度而有所差異。
1、真性肝裂傷
輕微損傷出血量少并能自止,腹部體征也較輕。嚴重損傷有大量出血而致休克。病人面色蒼白,手足厥冷,出冷汗,脈搏細速,繼而血壓下降。如合并膽管斷裂,則膽汁和血液刺激腹膜,引起腹痛、腹肌緊張、壓痛和反跳痛。有時膽汗刺激膈肌出現呃逆和肩部牽涉痛。
2、肝包膜下裂傷
多數有包膜下血腫。受傷不重時臨床表現不典型,僅有肝區或右上腹脹痛,右上腹壓痛,肝區叩痛,有時可捫及有觸痛的肝臟。無出血性休克和明顯的腹膜刺激征。若繼發感染則形成膿腫。由于繼續出血,包膜下血腫逐漸增大,張力增高,經數小時或數日后可破裂,出現真性肝裂傷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
3、中央型肝裂傷
在深部形成血腫,癥狀表現也不典型。如同時有肝內膽管裂傷,血液流入膽道和十二指腸,表現為陣發性膽絞痛和上消化道出血。
1、診斷性腹腔穿刺
這種方法對診斷腹腔內臟器破裂,尤其是對實質性器官裂傷的價值很大。一般抽得不凝固血液可認為有內臟損傷。但出血量少時可能有假陰性結果,故一次穿刺陰性不能除外內臟損傷。必要時在不同部位、不同時間作多次穿刺,或作腹腔診斷性灌洗以幫助診斷。
2、定時測定紅細胞、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
觀察其動態變化,如有進行性貧血表現,提示有內出血。
3、B型超聲檢查
此法不僅能發現腹腔內積血,而且對肝包膜下血腫和肝內血腫的診斷也有幫助,臨床上較常用。
4、X線檢查
如有肝包膜下血腫或肝內血腫時,X線攝片或透視可見肝臟陰影擴大和膈肌抬高。如同時發現有膈下游離氣體,則提示合并空腔臟器損傷。
5、肝放射性核素掃描
診斷尚不明確的閉合性損傷,疑有肝包膜下或肝內血腫者,傷情不很緊急,病員情況允許時可作同位素肝掃描。有血腫者肝內表現有放射性缺損區。
6、選擇性肝動脈造影
對一些診斷確實困難的閉合性損傷,如懷疑肝內血腫,傷情不很緊急者可選用此法。可見肝內動脈分支動脈瘤形成或造影劑外溢等有診斷意義的征象。但這是一種侵入性檢查,操作較復雜,只能在一定條件下施行,不能作為常規檢查。
1、真性肝裂傷的處理
止血的方法很多,出血較多時可先阻斷肝蒂再按外傷的具體情況選用下列一種方法。
(1)單純縫合法 適用于規則的線形肝裂傷。一般采用4-0號絲線或1-0號羊腸線穿細長的圓針作貫穿創底的8”字形或褥式縫合。
(2)清創術 創面大而深的肝裂傷,應先清除失去活力的肝組織,將創面的血管或膽管斷端一一結扎,縮入肝組織的活動性出血點可作8”字形縫扎止血。止血完成后,肝創面如合攏后在深部留有死腔者不宜簡單對合,可暢開,用帶蒂大網膜覆蓋或將網膜嵌入消除死腔再對合,并安置引流。
(3)肝動脈結扎術 按上述方法止血仍未能奏效時,可考慮結扎肝固有動脈或傷側肝動脈分支。源于肝動脈的出血可獲良好止血效果。
(4)肝切除術 嚴重碎裂性肝損傷的出血常難予控制,可作肝切除術清除無活力的肝組織以徹底止血。一般不必按肝的解剖分區行規則性切除術。根據具體情況采用止血帶、肝鉗或手捏法控制出血,切除無活力的肝組織,切面上的血管和膽管分別結扎,用帶蒂大網膜或鄰近韌帶覆蓋肝切面,最后安置引流。
(5)填塞止血法 當采用縫合、肝動脈結扎、熱鹽水紗布墊壓迫等方法處理仍有較廣泛滲血或出血時,傷員情況比較危急,可用大塊明膠海綿、止血粉或可溶紗布等填入創面壓迫止血。
2、肝包膜下血腫的處理
多數因裂傷的肝組織繼續出血,肝包膜張力越來越大,終使包膜剝離面擴大或穿破。手術時應將包膜切開,清除積血,結扎或縫扎出血點,并縫合裂傷口,安置引流。
3、中央型肝裂傷的處理
這種損傷的肝包膜和淺層肝實質均完好地損,診斷較困難。手術探查如發現肝臟體積增大,包膜張力增高,即應懷疑肝中央型破裂的可能。
4、肝貫穿傷的處理
如非線形損傷,可用導管經入口或出口放入傷道吸引或用生理鹽水沖洗,清除血塊、異物和碎落的肝組織。若出血已止,傷口一般不必縫合,在進出口附近安置引流即可。如傷道內有較大死腔和活動性出血,應切開清創、止血和引流。
5、肝后下腔靜脈段或肝靜脈干損傷的處理
一般出血量大并有空氣栓塞的危險,但不易診斷,且直接縫合止血極為困難。在完成上述處理后仍有較大量的出血時,應考慮下腔靜脈或肝靜脈損傷的可能。
肝損傷若任其惡化發展,最終會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以致無法挽救。因此,若肝臟已受損人群應積極控制病情,防止肝臟狀況繼續惡化。健康人群也應提高警惕,積極預防。
以下幾點是應嚴格遵守的保健方式:
(1)控制飲酒量,盡量飲用低度酒或不含酒精的飲料。
(2)及時補充高蛋白、高纖維素飲食,尤其應補充維生素B族、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K及葉酸等。
(3)調整飲食結構。提倡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糖、低脂肪飲食。不吃或少吃動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飲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質的瘦肉、河魚、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4)更重要的是要及時補充一些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如微生態活菌、礦物質、維生素等有利于維持肝臟健康的微量元素。
微生態活菌、維生素和礦物質三者之間具有一定的協同性。比如微生態活菌就可以調節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若三者同時補充,可互相促進人體吸收,更有效地保護肝臟。總之,多攝入富含微生態活菌、維生素、礦物質的營養物質,有利于肝損傷的恢復。
現代人工作忙碌,過度操勞容易導致肝氣偏弱。因為長時間的工作狀態使身體各器官血液需求量大大增加,血氣消耗增大,而肝是體內的藏血器官,疲于工作就會受損,所以過勞一族首先要養護的就是肝臟。
動之有道保肝臟積極進行體育鍛煉是護肝的有效方法,運動能促進氣體交換,加快血液循環,怡情養肝,使肝臟得到更多的氧氣與養料。
由于春天的運動量不宜過大,因此健走是比較適宜的健身項目。此外,登山、慢跑、太極拳等緩和性的運動,對肝臟也很有幫助。建議最好經常去戶外活動,呼吸春的氣息,以助肝氣生發,吐故納新。
心情飲食配合護肝憂傷脾,怒傷肝”。在七情之中,最不利于肝的就是怒,怒可導致肝的疏泄失常,造成肝氣郁滯,時間一長易惹肝病上身。因此,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緒,使自己始終擁有一份好心情,有益于肝的養生保健。
情緒護肝的核心是要學會制怒,即使生氣也不要超過3分鐘,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無憂無慮,從而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發、順暢,常葆健康。
中醫認為,春天適量食酸味可以助肝氣,但如果肝火過旺之人不宜攝入過量酸味。此外,可以多吃點甘味。甘味最宜補脾氣,脾臟強健了反過來可以輔助肝氣。
相關知識點
預激綜合征 | 心動過速 | 肛竇炎 | 心包積液 | 分泌性中耳炎 | 胃食管反流病 | 慢性腎小球腎炎 | 嗜鉻細胞瘤 | 單純性紫癜 | 代謝性堿中毒 | 掌跖膿皰病 | 包皮粘連 | 腦血管畸形 | 牙結石 | 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 智齒冠周炎 | 心源性休克 | 腦動脈瘤 | 顱內動脈瘤 | 胸膜粘連 | 過敏性咳嗽 | 脫發嚴重 | 高血壓危象 | 流行性乙型腦炎 |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 牙菌斑 | 跟腱炎 | 神經性耳聾 | 心臟搭橋 | 尿潴留 | 胃竇炎 | 皮膚劃痕癥 | 化膿性扁桃體炎 | 手部濕疹 | 神經性頭痛 | 血管性頭痛 | 胃腸感冒 | 室性早搏 | 膽堿能性蕁麻疹 | 小細胞肺癌 | 跟腱斷裂 | 骶髂關節炎 | 腦動脈硬化 | 膽固醇高 | 胃酸過多 | 胰島素抵抗 | 腮腺混合瘤 |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 胸腺瘤 | 單純糠疹 | 腎錯構瘤 | 電解質紊亂 | 髖關節脫位 | 感染性心內膜炎 | 神經性厭食癥 | 皮膚松弛癥 | 多形性紅斑 | 十二指腸炎 | 神經質 | 眼球震顫 | 結核性胸膜炎 | 結節性紅斑 | 橈神經損傷 | 嬰兒痙攣癥 |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 發作性睡病 | 脊椎炎 | 頸動脈斑塊 | 腦出血后遺癥 | 胼胝 | 血管痣 | 漿細胞性乳腺炎 | 僵直性脊椎炎 | 慢性附睪炎 | 囊腫 | 太田痣 | 神經損傷 | 咖啡斑 | 共濟失調 | 神經萎縮 | 腰椎管狹窄 | 腺樣體肥大 | 智力障礙 | 眩暈 | 特發性震顫 | 苯丙酮尿癥 | 橋本甲狀腺炎 |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 慢性結腸炎 | 急腹癥 | 眼部整形 | 多系統萎縮 | 直立性低血壓 | 腸絞痛 | 營養不良 | 蛛網膜下腔出血 | 駝背 |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 | 幽門螺桿菌 | 淺表性胃炎 | 腱鞘囊腫 | 過敏性哮喘 | 蜘蛛痣 | 甘油三酯偏高 | 神經性頭疼 | 腸套疊 | 增生性疤痕 | 心臟移植 | 皸裂性濕疹 | 劃痕性蕁麻疹 | 輕微腦梗塞 | 疣狀胃炎 | 扁桃體肥大 | 冠狀動脈造影 | 噯氣 | 頭皮毛囊炎 | 恙蟲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牙石 | 肺氣虛 | 脾氣虛 | 自身免疫性肝病 | 血壓低 | 癤腫 | 火癤子 | 面神經炎 | 海鮮過敏 | 軟疣 | 吸脂減肥 | 手術疤痕 | 急性結膜炎 | 上頜竇炎 | 千日瘡 | 急性肝炎 | 慢性支氣管炎 | 支氣管炎 | 急性支氣管炎 | 急性盆腔炎 | 衣原體肺炎 | 排卵期出血 | 小腿靜脈曲張 | 黃疸 | 黃疸肝炎 | 囊腫是怎么形成的 | 消除手術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