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機制
糧價的漲跌,左右著農民的收益、糧企的利潤,關系著國家糧食安全。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所作的《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完善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理順比價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價格對增產增收的促進作用。
近期,國家宣布一系列糧食收購政策,明確了今年國家臨時存儲稻谷收購政策,將玉米、大豆等納入收購范圍,較大幅度提高2009年的糧食最低收購價格。
盡管國家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不斷加強,但總體來看,政策性補貼對種糧農民的激勵作用在逐年下降。受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2004年~2006年我國糧食每畝實際收益分別為382元、329元和320元,呈逐年下降趨勢。專家指出,我國現行的糧價形成機制,是導致近年來農民實際收益下降的重要原因。現階段,糧價形成機制仍采取國家調控與市場供求相結合的方式,糧食保護價的調整并沒有與農資等工業品相適應,糧食價格的上漲幅度落后于農資等工業品價格的上漲幅度。
目前,一些重要糧食產品的到岸價格基本上和國內市場價格持平。從明年新糧上市起,小麥、稻谷的最低收購價將大幅度提高。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表示,大幅度提高保護價,可以使得中國的糧食價格和國際糧食價格形成一個相對合理的比價關系,國內糧價明年將逐步與國際糧價接軌。
市場變化
2009年外資開始在我國糧食流通領域廣泛布局,引起糧食安全主導權的熱烈討論。事實上,外資成為糧食市場的主角之一,是我國糧食流通領域已進行10年的市場化改革的一個側面。跨國糧商在糧食市場能否起到“鲇魚效應”?外資、民企與國有企業如何在糧食流通領域進行“三資演義”?
外資對比:根據WTO相關條款,外資進入中國糧食加工流通領域的設限消除,跨國糧商開始大舉進軍中國,“布網收糧”。目前,跨國糧商在糧源、加工、物流三大體系上均開始布局。外資的進入和發展,打破了我國固有的市場主體格局,形成多種主體互相競爭和互為補充的局面。
流通市場在“洗牌”:目前,在糧食流通領域,國有糧食企業在執行國家糧食購銷政策、實施糧食宏觀調控等方面繼續發揮著主渠道作用,社會多元主體積極參與入市,搞活了糧食流通。通過市場的有序競爭,促進了糧食的合理流通,提高了糧食資源的配置效率。
做大做強“國家隊”:目前,中儲糧作為全國最大的糧源控制企業,具有較強的實力,但卻沒有糧食加工業務;中糧集團有加工業務,卻不能掌控糧源,銷售網絡也不夠;華糧集團雖然在全國屬于比較大的企業,但實力與跨國公司根本不能相提并論。依靠民營企業呢,國內尚不具備這種實力的企業。
糧食庫存
國際糧價飛漲,各地農資價格上漲也使糧價存在上漲空間,老百姓對國內糧價難免擔心。國家糧食局副局長曾麗瑛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我國糧食供求基本平衡,庫存真實充裕,完全有能力保證市場供應,保持市場糧價基本穩定。
糧食庫存數字可靠:為隨時掌握糧食庫存變化情況,國家糧食局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統計制度,每十天要上報糧食購銷存等情況。還建立了糧食庫存監督檢查機制,每年開展糧食庫存檢查,包括地方開展的春季普查、秋季普查、全國組織的糧食庫存檢查以及各類方式的隨機抽查、專項檢查等。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糧食庫存數字是真實可靠的。
糧價并非越低越好:市場糧價也不是越低越好,既要考慮保護消費者利益,也要考慮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增加農民收入,以保持糧食產量的穩定提高。
據分析,今年國內市場糧價可以保持基本穩定,如果出現不可抗力因素,糧食價格漲幅過高,國家也完全有能力采取措施,利用足夠的庫存來平抑糧價。今年由于石油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農資價格上漲,推動種糧成本的提高,近期國家已經采取措施,安排了兩批農資綜合直補,補貼基本上可以彌補農資漲價的影響。但國際大豆和油料價格波動對國內影響較大,因此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還將存在。
今年國家提高了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水平,預計對糧食生產的發展會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從當前看,只要沒有大的自然災害,今年的糧食生產能夠獲得豐收,可以實現當年糧食產需基本平衡,再加上國家糧食庫存充裕,國內市場糧價將保持基本穩定,但不排除市場糧價的正常波動。比如每個品種新糧上市前價格可能高一些,大量新糧上市后,價格可能下降,但主要糧食品種不會有大的波動。
世界糧食日(WorldFoodDay,縮寫為WFD),是世界各國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圍繞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舉行紀念活動的日子。世界糧食紀念日,是在1979年11月舉行的第20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簡稱“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定:1981年10月16日為首次世界糧食日紀念日。此后每年的這個日子都要為世界糧食日開展各種紀念活動。
2010年、2020年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主要指標糧食安全糧食安全,顧名思義,就是能確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時候既買得到又買得起他們所需的基本食品,這個概念包括:
1、確保生產足夠數量的糧食;
2、最大限度地穩定糧食供應;
3、確保所有需要糧食的人都能獲得糧食。
正所謂:“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既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也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資料。糧食安全與社會的和諧、政治的穩定、經濟的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完善糧食應急儲備體系,確保糧食市場供應.最大限度地減少緊急狀態時期的糧食安全風險.是政府的職責.也是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糧食生產大國和人口大國,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同樣處于這一危機的陰影之下。相關研究初步發現,糧食安全溫度升高、農業用水減少和耕地面積下降,將使中國2050年的糧食總生產水平比2005年下降14%-23%。研究亦指出,如果夜間溫度升高1℃,水稻將減產10%。再者,受氣候變化影響,溫度升高將加劇中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特別是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情況更為嚴重,干旱使得農作物的生長緩慢或甚至停止,造成欠收或絕收。氣溫升高同時對害蟲的繁殖、越冬、遷飛等習性產生明顯影響,加劇病蟲害的流行和雜草蔓延。
相關知識點
烤面筋 | 麥片上火嗎 | 粳米 | 粳米和大米的區別 | 秈米 | 麥片和燕麥片的區別 | 珍珠米 | 窩頭 | 雞頭米 | 腎豆 | 水饅頭 | 大米粉 | 黑米 | 麥片 | 赤小豆 | 玉米面 | 小麥 | 青稞 | 紫米 | 高梁 | 黃米 | 年糕 | 拉面 | 面包 | 吐司 | 意大利面 | 湯圓 | 蛋糕 | 豆類 | 粽子煮多長時間 | 雜糧粥 | 茴香 | 鷹嘴豆 | 蕓豆 | 五谷雜糧有哪些 | 高粱米 | 粗糧 | 玉米粉 | 炒年糕 | 切糕 | 油條 | 黑蕓豆 | 黑米粥的做法 | 黑米粥 | 黑米粉 | 黑米的做法 | 浮小麥 | 蕎麥面 | 赤小豆的功效與作用 | 蕎麥米 | 蕎麥面的做法 | 蕎麥面怎么吃 | 小麥的營養成分 | 小米的營養成分 | 小米面 | 小米面條 | 小西米
相關詞條694
菊花茶 | 金銀花茶 | 百香果 | 葡萄 | 提子 | 蓮子 | 葛根 | 秋葵 | 黃皮果 | 西瓜 | 桃子 | 牛油果 | 火龍果 | 蓮霧 | 哈密瓜 | 紅毛丹 | 蓮藕 | 冬瓜 | 南瓜 | 絲瓜 | 茄子 | 苦瓜 | 山藥 | 白茶 | 洛神花茶 | 薄荷茶 | 紅牛喝多了會怎樣 | 菠蘿莓 | 龍眼 | 李子 | 芒果 | 榴蓮 | 荔枝 | 櫻桃 | 楊梅 | 山竹 | 魚肝油 | 靈芝 蜂王漿 | 維生素B | 維生素E | 維生素C | 深海魚油 | 銀耳 | 烏雞 | 鴨嘴魚 | 螃蟹 | 三文魚 | 紫薯 | 釋迦果 | 燕窩 | 人參 | 冬蟲夏草 | 桂圓 | 碧根果 | 獼猴桃 | 椰子 | 黑加侖 | 草莓 | 菠蘿 | 芒果 | 枇杷 | 紫薯 | 釋迦果 | 燕窩 | 人參 | 桂圓 | 碧根果 | 獼猴桃 韭菜 | 螺旋藻 | 杏仁 | 芝麻 | 香菜 | 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