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是調節人體內的鈣平衡,促進鈣和磷吸收代謝,保持骨骼健康,促進骨正常生長的。當維生素d缺乏時,鈣、磷代謝紊亂,使骨內鈣質移入血中,骨質疏松,易引起寶寶患佝僂病(缺鈣、軟骨病)引起骨骼畸形等疾病。
寶寶患佝僂病初期,常因血鈣降低引起神經興奮性增高,多以精神癥狀為主,患兒煩躁、夜驚、多汗、頭部常在枕上轉動摩擦形成“枕禿”,肌肉韌帶松馳無力,腹肌軟弱、肝脾腫大,食欲不振,易腹瀉或便秘,可有貧血,抵抗力降低。
缺鈣繼續加重會引起繼發性甲狀旁腺機能亢進,骨骼方面發生很大變化,如患嬰顱骨軟化(乒乓頭);進而頭骨隆起呈方形(方顱)等,由于骨質疏松,肌肉無力,脊柱不能承擔本身重量而形成駝背或側彎,重癥患兒學步時尚可見到行如鴨步。
由于鈣磷代謝失調,患兒的牙齒發育也遲滯,恒齒稀疏、凹陷、帶溝,結果容易發生齲齒。這些都是缺乏維生素d造成的危害。
維生素d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維生素,它可由皮膚內的維生素d原經陽光照射而產生。因而,預防維生素d缺乏的有效方法是多做戶外活動,多曬太陽。骨骼發育異常的表現是缺鈣,但是單純補鈣片之類不能預防佝僂病。醫學家指出,主要原因是維生素d缺乏,因此必須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效果。
維生素d的作用是維持身體鈣質和磷質,如果小兒血液中鈣質不夠,可使骨骼組織變軟而患軟骨病,尤其是兒童在發育期,如果骨骼不能充分鈣化,加上自身的負擔,骨骼就會變形。給寶寶補充適當的維生素d,可以使食物中的鈣進入血液,加強骨骼的鈣化,使骨骼變硬,還能夠防治軟骨病。如果缺少維生素d,即使吃了含鈣食物,身體也無法吸收利用。
維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和瘦肉中。另外像脫脂牛奶、魚肝油、乳酪、堅果和海產品、添加維他命D的營養強化食品。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植物性食物幾乎不含有維生素d,維生素d主要來源于動物性食物。
除了從食物中和魚肝油中獲得維生素d以外,人體皮膚里有一種稱為17———脫氫膽固醇的物質,經陽光照射可以轉變成維生素d,故多曬太陽也可以預防軟骨病。
新生兒滿月后,應當到戶外適當曬太陽,并且給予服用維生素D制劑,每日400-800單位,并適當服用鈣片;也可以肌肉注射維生素d注射液,每次15萬單位,可以供給4個月的需要,每隔4-6個月再注射1次。口服與注射均有防治軟骨病的作用。
兩歲以后的小兒已能吃多種食物,而且戶外活動較多,一般不易缺乏維生素d,可以停用維生素d制劑。
哪些人群需要補充維生素D?
在給寶寶補維生素制劑時,不能多多益善,要注意咨詢醫生,了解正常用量,清楚過量時的危害及癥狀,控制用量。如發現寶寶異常,應盡快送醫。
其次魚肝油的服用要循序漸進,不能添加過多。
再者不要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AD濃縮制劑。
維生素d中毒時,不要再給寶寶曬太陽,不要再給寶寶食用高鈣質食物。
最后補鈣或服用維生素d時,注意觀察寶寶小便是否有白色沉淀。
雖說維生素d對寶寶的骨骼、大腦、牙齒等發育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媽媽們還是要注意一點,維生素的補充不宜過量。寶寶通過膳食攝入維生素d一般不會引起中毒,但攝入過量的維生素d補充劑或強化維生素d的奶制品,有發生維生素d過量和中毒的可能。
現在普遍認為維生素d的每日攝入量如果超過25微克,就有可能中毒,出現厭食、嘔吐、頭痛、嗜睡、腹瀉、多尿等癥狀。長期攝入過量可引起心律不齊、血壓升高、抽搐及腎臟衰竭。
所以寶寶對于維生素d的攝入,媽媽一定要控制好,不要讓寶寶過多的攝入維生素d,以防造成不良后果。
相關文章
相關網友問答
相關詞條694
菊花茶 | 金銀花茶 | 百香果 | 葡萄 | 提子 | 蓮子 | 葛根 | 秋葵 | 黃皮果 | 西瓜 | 桃子 | 牛油果 | 火龍果 | 蓮霧 | 哈密瓜 | 紅毛丹 | 蓮藕 | 冬瓜 | 南瓜 | 絲瓜 | 茄子 | 苦瓜 | 山藥 | 白茶 | 洛神花茶 | 薄荷茶 | 紅牛喝多了會怎樣 | 菠蘿莓 | 龍眼 | 李子 | 芒果 | 榴蓮 | 荔枝 | 櫻桃 | 楊梅 | 山竹 | 魚肝油 | 靈芝 蜂王漿 | 維生素B | 維生素E | 維生素C | 深海魚油 | 銀耳 | 烏雞 | 鴨嘴魚 | 螃蟹 | 三文魚 | 紫薯 | 釋迦果 | 燕窩 | 人參 | 冬蟲夏草 | 桂圓 | 碧根果 | 獼猴桃 | 椰子 | 黑加侖 | 草莓 | 菠蘿 | 芒果 | 枇杷 | 紫薯 | 釋迦果 | 燕窩 | 人參 | 桂圓 | 碧根果 | 獼猴桃 韭菜 | 螺旋藻 | 杏仁 | 芝麻 | 香菜 | 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