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象,創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游戲,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題,如娃娃家、商店、醫院,等等,所以又稱為主題角色游戲。角色游戲是幼兒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種游戲,角色游戲對于幼兒的健康發育起著很大的幫助。
1、幼兒對社會現實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戲的源泉
角色游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一種積極主動的再現活動,游戲主題、角色、情節、材料的使用均與幼兒的社會生活經驗有關。如在“醫院”的角色游戲中,幼兒扮演醫生,用聽診器給人看病,往往并不能正確地使用聽診器,會出現病人說頭痛則聽頭,說肚子痛則聽肚子,說腳痛則聽腳;有時幼兒還會病人哪里痛就給哪里打針;也有的幼兒會一邊打針一邊說:“小朋友,別害怕,阿姨輕輕地打”,“小朋友,真勇敢!”等等。在玩“公共汽車”的游戲時,幼兒會吆喝“九路九路,到火車站,1元1人,請快上車”等等。又如當幼兒了解了交通規則后則會玩交通警察的游戲,坐公交車遇到售票員態度不好,在游戲中幼兒也會對乘客很兇。還有,教師的孩子喜歡“當老師”,醫生的孩子喜歡“當醫生”等。這些都證明了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所反映的是他們的社會生活經驗。幼兒生活經驗越豐富,角色游戲的水平也就越高。
2、想象活動是角色游戲的支柱
角色游戲過程是創造性想象的過程。在角色游戲中,創造性想象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游戲角色的假想(以人代人),如扮演媽媽、老師、司機、經理等幼兒生活中熟悉的人物。幼兒運用“各種材料,通過語言、表情、動作等表現自己對這些角色的認識與體驗。二是對游戲材料的假想(以物代物)。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常常以一種物品代替另一種,還能一物多用。如用紙條當“面條”,用小積塑片當“飯”,用冰棒棍當“筷子”等。同樣一種物品在不同游戲中可以充當不同的東西,如積塑條可以是老爺爺的“拐杖”,可以是火車的“鐵軌”,可以是護士的“注射器”,還可以是警察叔叔的“警棍”等。三是對游戲情景的假想(情景轉換)。幼兒常常通過一個或幾個動作和想象,將游戲情景進行濃縮或轉換,如玩娃娃家,媽媽一摸孩子額頭,“呀!小孩發燒了,送醫院吧。”結果抱著孩子在院子里走一圈回來了,說打針了,孩子病好了。
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可以自由地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因而他們對角色游戲的興趣最為濃厚,幼兒玩角色游戲的主題、角色、情節也十分多樣與新穎。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想象,創造性地模仿現實生活的活動,它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現人與人關系的機會,為他們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打下基礎。
在角色游戲中,孩子們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模仿,再現社會中的人際交往,練習著社會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覺中就提升了人際智能。游戲中,孩子們的行為要與所扮演的角色行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從角色的角度看待問題,必須學會共同擬定和改變游戲活動的主題。為了使角色游戲成功地繼續下去,他們之間就先要協商由誰擔任什么角色,使用什么象征性物品及性動作;游戲中常常要改變計劃,這就需要共同合作,學會從他人角度看問題,更好地解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特殊游戲,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同時,在游戲中還可學習如何堅持自己正當的權利、要求,怎樣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游戲規則。因此,角色游戲水平的高低能反映社會交往能力水平的高低及人際智能水平的高低。
為了讓父母們更加了解角色游戲,下面為大家介紹兩則角色游戲的案例。
案例一:在一次角色游戲中,我正在“理發店”旁忙著收拾東西。“小姐,你要理發嗎?”一個甜甜的聲音在背后響起,我沒在意。“徐佳小姐,你要理發嗎?”聲音加大了,原來在叫我,居然還敢直呼其名,簡直“膽大包天”,因為確實忙就沒理會。忽然,感覺我束好的長發在背后被一雙小手摸著。看來“理發師”看上了我這一頭長發,不去美一下是不行的。再說孩子們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呢?干脆將計就計趁機調查一下。打定主意我馬上放下手中的活,轉身笑瞇瞇地說:“誰是理發師呀?”小女孩唐鐿菲站了出來,“我是理發師,絕對給你做好看!”“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 “聽蔣老師喊你唄,我就知道了。”她一臉神氣的樣子,小孩的記性真好!
接下來一場顧客與理發師之間的自由交談開始了。
理發師:“你得低下頭,把頭發低下來。”
顧客:“你們這兒沒有專門洗頭用的長躺椅嗎?這樣不舒服。”其實我是怕她們把頭發弄的一團糟。
于是菲菲叫了夏源、薛聽函等幾個小女孩七手八腳的忙了起來。一會兒,她們就用幾張小椅子拼了張洗頭躺椅。一切動作都比較專業:拔掉我的發圈,象模象樣的抓搓頭發。打開假水籠頭沖了沖、吹頭。
理發師:“你想做什么發型?”
“你看我做什么好,就做什么吧!”我裝很隨便的樣子。
“童花頭好看,我幫你剪個童花頭。”美發師一個拿塑料推子,另一個拿剪刀,兩位理發師象模象樣地剪起來。理發過程中我們之間的閑聊也更深入了。
案例二: 角色游戲開始了,傅雷鳴今天做出租車司機,只見他非常開心地開著小車,來來往往。突然,張儒屹飛快地沖了過來,把傅雷鳴狠狠地撞了一下。傅雷鳴摔倒在地上,大聲地哭了起來。看到了剛才發生的一幕,我正要像平時一樣教育張儒屹不應該在教室里跑那么快時,突然看見張儒屹一副闖禍后非常緊張而后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轉變了想法,為什么不換一種方法幫助孩子真正認識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嚴重后果并在以后的活動中避免出現同樣的行為呢?于是,我裝做不知道剛才發生的事情,并問他們:“怎么了?” 傅雷鳴邊哭邊說:“張儒屹剛才把車開得很快,把我撞倒了。”“什么,是出車禍了呀!那可不得了,你一定受傷了,很痛吧?萬一有什么問題可不是鬧著玩的。快,快讓我送你到醫院里去檢查一下。張儒屹還不快來幫忙呀。”我表現出了一副非常緊張的樣子。說完,要求張儒屹和我一起扶著傅雷鳴慢慢地來到了“娃娃醫院”,“醫生,快給他檢查一下,他剛才出車禍了,張儒屹把車開得太快把傅雷鳴撞倒了。”于是,王一帆醫生就讓傅雷鳴躺在床上給他象模象樣地檢查了起來,并不停地責怪張儒屹:“你呀,一點也不懂事,為什么把車開得那么快?傅雷鳴的腿都斷了,”說著用手抬了抬腿,“不行,要住院開刀。以后你開車可要慢一點,記住了嗎?” 張儒屹在旁邊不住地點頭,說:“我下次一定注意,慢一點開。”
相關知識點
國標舞 | 街舞 | 民族舞 | 芭蕾舞 | 兒童學大提琴 | 兒童學油畫 | 兒童學唱歌 | 兒童學國畫 | 兒童學唱歌 | 兒童學彈電子琴 | 兒童學彈古箏 | 兒童學小提琴 | 兒童學彈鋼琴 | 兒童學跳舞 | 兒童學繪畫 | 兒童學尤克里里 | 兒童學打籃球 | 兒童學武術 | 兒童學踢足球 | 兒童學彈琴 | 學鋼筆字 | 學毛筆字 | 情商培養 | 同理心 | 隔代教育 | 學鋼琴的最佳年齡 | 情商教育 | 正面教育 | 孩子學涂鴉 | 智力發育 | 幼兒簡筆畫 | 兒童學唐詩 | 兒童文學 | 逆商 | 拼音學習 | 兒童音樂 | 兒童謎語 | 兒童笑話 | 兒童思維訓練 | 如何教育孩子 | 學齡前兒童教育 | 如何提高孩子記憶力 | 電子琴 | 全腦開發 | 兒童角色扮演 | 跆拳道 | 輪滑 | 才藝培養 | 圍棋 | 交往能力 | 兒童期情緒障礙 | 兒童性早熟 | 兒童學習障礙 | 寶寶看電視 | 好奇心培養 | 家庭教育方法 | 讓孩子幫忙 | 教孩子禮儀 | 分享教育 | 室內活動 | 室外活動 | 適合男孩的親子游戲 | 適合女孩的親子游戲 | 兒童交通安全教育 | 行走的安全常識 | 兒童騎車安全 | 紅綠燈兒歌 | 培養孩子注意力的游戲 | 早教機構 | 蒙臺梭利教育 | 什么是性教育 | 性教育從幾歲開始 | 男孩性教育 | 女孩性教育 | 什么是感覺統合訓練 | 埃里克森八階段理論 | 皮革馬利翁效應 | 羅森塔爾效應 | 蒙氏教育 | 兒童乘車需知 | 兒童英語啟蒙教學 | 識字游戲
相關詞條712
兒童營養食譜 | 吃什么對眼睛好 | 怎樣才能長高 | 兒童換牙順序圖 | 手足口病 | 水痘 | 諾如病毒 | 白血病的早期癥狀 | 脂肪瘤的危害 | 腮腺炎傳染嗎 | 中耳炎 | 猩紅熱 | 扁平足 | 雞眼 | 麥粒腫 | 甲溝炎 | 學前教育 | 孩子上幼兒園哭怎么辦 |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 小學入學年齡 | 水痘的癥狀和治療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近視眼怎么恢復 | 弱視 | 四歲寶寶身高體重 | 正確的刷牙方法 | 兒童牙齒矯正 | 小兒地中海貧血 | 兒童骨骼發育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兒童口臭 | 齲齒 | 紅眼病 | 疝氣 | 小兒雞胸 | 自閉癥 | 肛裂 | 針眼 | 包莖 | 抽動癥 | 腦癱 | 記憶力 | 兒童心理學 | 口吃 | 兒童保險 | 感統失調 | 吃什么能長高 | 長高方法 謎語 | 學鋼琴的最佳年齡 | 智力發育 | 幼兒簡筆畫 | 兒童笑話 | 兒童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