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音樂素養和興趣是許多家長渴盼的事,它能讓孩子更有生活情趣,幸福指數更高。作為家長,稍稍用心,就能讓孩子愛上音樂。怎樣培養兒童音樂素養?
一、寶寶在腹中時,您就該多聽些舒緩怡人的胎教音樂;孩子問世后,應該養成隨時讓孩子置身音樂氛圍的好習慣,隨手給他播放一些世界名曲,除了睡覺之外,無論孩子在做什么,都能不經意地捕捉到動聽的樂曲,這些旋律會潛移默化地內化成孩子的營養,你一定要相信經典的力量。
二、和孩子一起享受音樂,幼兒對動聽的樂曲有一種天然的向往,平時家長可以一邊唱一邊與他們做游戲,五歲以前的寶寶是不怕重復的,同樣的兒歌我們可以反復唱。
三、選擇一種樂器。我在學校進行了一些調查,練過樂器的孩子協調力好,有定性,音樂素質高,學習往往也不錯。孩子到四五歲就可以接觸樂器了。練樂器是極其考驗家長堅持力的一項工程,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挑選樂器盡量征得孩子的認可,我們家長往往考慮價位、時間、是否流行等問題,忽略了孩子的自身特點,孩子有較強烈的玩耍興趣是堅持長久的一個必然前提。
2、學習過程中應重陪伴輕逼迫,重美感輕技術、重過程輕結果。
鼓勵孩子參與各種音樂活動。鼓勵孩子參加學校樂團、合唱隊,上臺表演節目;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性的音樂活動,鼓勵孩子在人們面前施展音樂才華。鼓勵孩子的一切努力,并贊賞他們,這將讓孩子的生命和音樂連成一體。
音樂是表達心靈感受的語言,豐富的音樂形象既是音樂家創作的結果,又能激發人的創造力。對于孩子來說,音樂能促進智力的發展,提高孩子對情感的感受和體驗能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的文化修養,并能促進大腦左右兩半球的協調發展,促進思維能力的提高。音樂還能激發孩子性格中的積極因素,開發寶寶的音樂智能改變和克服性格中的消極因素,如激昂的音樂能使孩子克服懦弱膽怯,變得勇敢起來,優美的音樂能使暴躁的孩子變得文靜起來等。
兒童潛藏的音樂才能是極其豐富寶貴的,遠遠超出我們成人的估計。在成年人中,五音不全的音盲,對音樂一無所知的人還大有人在,所以有時候我們往往由于自身某些因素的局限低估了兒童的音樂潛能。喜歡音樂是兒童的天性,兒童的本能,音樂在兒童生活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為此,他有意識地用音樂來豐富孩十的生活,其中,最讓孩子們感到其樂無比的是晚飯后的家庭音樂會。
當兒童的生活充滿了音樂,兒童每天都能接觸音樂、聽音樂,這樣,慢慢地,兒童就能一天一天,一點一點地逐漸聽懂音樂,也會學著表現音樂了,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就好比兒童學習語言,必須有一個語言環境,使他能每天都聽到大人們的談話。這樣,慢慢地他就能聽懂成人的語言,不僅在用詞造句方面,而且連抑揚頓挫等音調變化都學得自然。
父母可以為技子提供更好的音毒氛圍.比如,讓孩子傾聽音樂聽音樂電臺的廣播,聽少兒歌曲,聽同學、朋友唱歌;讓孩子學唱歌跟著磁帶學唱歌,讀著樂譜學唱歌,坐在父每身邊學父母唱歌;讓孩子玩音樂游戲丟手絹、跳繩歌等。
父母的音樂修養和音樂習慣.事實證明,父母熱愛音樂的家庭,孩子也同樣熱愛音樂,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維也納古典樂曲的奠基人海頓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勞動者,卻都熱愛音樂。歌曲之王舒伯特同樣也是這樣,他的父親是一位小學教師,酷愛音樂,家庭的熏陶無疑為音樂家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音樂教育活動對于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人際交往能力積極的作用毋庸置疑。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是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那么,在幼教活動中,該如何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呢?
(一)靈活、多樣的教學法
幼兒天真可愛、活潑好動,沒有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運用動靜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種形象生動的方法,讓幼兒在動、聽、看、辨、唱的趣味實踐中體驗:尋找音樂——感受音樂——理解音樂——鑒賞音樂——表現音樂的全歷程。
(二)選擇不同的音樂素材提高幼兒分辨音樂的能力。
在進行音樂欣賞時,教材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幼兒對音樂欣賞的興趣。選材應注意幼兒的可接受性、可接納性。不同音樂會帶給幼兒不同的感受。當然,音樂的選材是很重要的,要能吸引幼兒。音樂的選材必要貼近幼兒生活,能讓幼兒有切身的體驗,他們才能對音樂產生表現的欲望。
(三)設計好教學語,增添音樂的特有情趣
活動組織的音樂教學語,是指在音樂活動中點綴性的音樂語言,如活動前后師幼問好等常規,就可用音樂的形式來表現,放一段歡快的音樂讓幼兒做律動,表示音樂活動開始了,既可突出音樂活動的特點,又可激發幼兒的興趣,還可間接傳授知識。節奏語,即用拍擊身體動作來表示,用在活動中,可以使幼兒感受音樂速度、力度等,培養幼兒節奏感,這對歌曲進行打擊樂可發揮較大的作用。手勢語,即用老師的手勢代替語言,它可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通過手勢可更加容易和直接地向幼兒及時傳遞和表達出內心的情感以入歌曲的內涵。體態語,體態語通過教師的動作表情傳遞給小朋友,能起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效應,一般來講,主要是眼睛和臉部的各種神態和表情,它以無聲的語言向幼兒表露和傳遞內心的情感。炯炯有神的堅定的目光和洋溢歡欣的笑臉,能使幼兒情緒激昂,精力倍增。
(四)注重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活動來自我表達和表現
幼兒教育的全部藝術就在于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幼兒主動求知的積極性,只有當幼兒需要的時候,教師的給予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在以往的音樂教育中,老師往往忽視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沒有給他們充分自由的活動空間,過分的注重技巧訓練。其實,在教學中,只要充分調動幼兒的表現欲望,讓他們在自編、自創中探索,產生動力和自信感,有了學習的興趣,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得到了發展。
(五)提供讓幼兒展示個人音樂見解的舞臺,提高幼兒的音樂表現能力。
喜歡音樂的孩子們特別喜歡表演,為此,我經常為幼兒提供表演的機會,讓幼兒在不同的音樂中,在廣闊的音樂舞臺上展示自己。當然,音樂的表現手法還有很多,唱歌、朗誦、繪畫、舞蹈等。音樂欣賞激發幼兒的創新欲望和興趣,針對不同的音樂選擇不同的表現方法。從而更好的發展了幼兒的創新能力。
總之,我們要不斷提高幼兒的興趣,在音樂教學中溶入深厚的感情,通過音樂的藝術形象激發幼兒的美感,讓他們喜愛音樂溶入音樂,讓我們共同探索,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特有功能,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
相關知識點
國標舞 | 街舞 | 民族舞 | 芭蕾舞 | 兒童學大提琴 | 兒童學油畫 | 兒童學唱歌 | 兒童學國畫 | 兒童學唱歌 | 兒童學彈電子琴 | 兒童學彈古箏 | 兒童學小提琴 | 兒童學彈鋼琴 | 兒童學跳舞 | 兒童學繪畫 | 兒童學尤克里里 | 兒童學打籃球 | 兒童學武術 | 兒童學踢足球 | 兒童學彈琴 | 學鋼筆字 | 學毛筆字 | 情商培養 | 同理心 | 隔代教育 | 學鋼琴的最佳年齡 | 情商教育 | 正面教育 | 孩子學涂鴉 | 角色游戲 | 智力發育 | 幼兒簡筆畫 | 兒童學唐詩 | 兒童文學 | 逆商 | 拼音學習 | 兒童謎語 | 兒童笑話 | 兒童思維訓練 | 如何教育孩子 | 學齡前兒童教育 | 如何提高孩子記憶力 | 電子琴 | 全腦開發 | 兒童角色扮演 | 跆拳道 | 輪滑 | 才藝培養 | 圍棋 | 交往能力 | 兒童期情緒障礙 | 兒童性早熟 | 兒童學習障礙 | 寶寶看電視 | 好奇心培養 | 家庭教育方法 | 讓孩子幫忙 | 教孩子禮儀 | 分享教育 | 室內活動 | 室外活動 | 適合男孩的親子游戲 | 適合女孩的親子游戲 | 兒童交通安全教育 | 行走的安全常識 | 兒童騎車安全 | 紅綠燈兒歌 | 培養孩子注意力的游戲 | 早教機構 | 蒙臺梭利教育 | 什么是性教育 | 性教育從幾歲開始 | 男孩性教育 | 女孩性教育 | 什么是感覺統合訓練 | 埃里克森八階段理論 | 皮革馬利翁效應 | 羅森塔爾效應 | 蒙氏教育 | 兒童乘車需知 | 兒童英語啟蒙教學 | 識字游戲
相關詞條712
兒童營養食譜 | 吃什么對眼睛好 | 怎樣才能長高 | 兒童換牙順序圖 | 手足口病 | 水痘 | 諾如病毒 | 白血病的早期癥狀 | 脂肪瘤的危害 | 腮腺炎傳染嗎 | 中耳炎 | 猩紅熱 | 扁平足 | 雞眼 | 麥粒腫 | 甲溝炎 | 學前教育 | 孩子上幼兒園哭怎么辦 |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 小學入學年齡 | 水痘的癥狀和治療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近視眼怎么恢復 | 弱視 | 四歲寶寶身高體重 | 正確的刷牙方法 | 兒童牙齒矯正 | 小兒地中海貧血 | 兒童骨骼發育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兒童口臭 | 齲齒 | 紅眼病 | 疝氣 | 小兒雞胸 | 自閉癥 | 肛裂 | 針眼 | 包莖 | 抽動癥 | 腦癱 | 記憶力 | 兒童心理學 | 口吃 | 兒童保險 | 感統失調 | 吃什么能長高 | 長高方法 謎語 | 學鋼琴的最佳年齡 | 智力發育 | 幼兒簡筆畫 | 兒童笑話 | 兒童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