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察寶寶
先天條件:如果寶寶能以正確的姿勢握住筆,說明孩子手的小肌肉能控制自如了,這就具備了學琴的最基本的條件了。只要是十指健全的孩子都可以學鋼琴。
寶寶對音樂的敏感也很重要,比如他是不是喜歡聽音樂?當電視機、音響里播放出好聽的樂曲時,是否能不自覺跟著音樂的節奏手舞足蹈,并在聽數遍后自己模仿著哼唱出來?他的音樂記憶力如何,是不是能在聽過之后清楚、準確地記住不忘?還有,就是具備敏銳的聽覺,對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的微小差異,都有精細的辨別能力。
性格因素學琴需要心靜。相比之下,那些做事認真、有耐心、情緒平和、專注的孩子,更適合學琴,學習效果也更好。即便是性格好動、比較浮躁的寶寶,其注意力最短也要能持續集中10分鐘以上,性格活躍的孩子更善于表現音樂。
二、權衡實力
一次性投入在寶寶學琴前,父母要對未來的花費有心理準備。首先是購買鋼琴的費用。一般孩子學琴都選用立式鋼琴,因為立式鋼琴相對于三角鋼琴來說占地面積小,價格便宜,更適合做家庭學習用琴。在立式琴中,國內的著名品牌有珠江、聶耳和星海等,它們的質量都是很不錯的,價格在8000元至2萬元左右;國內組裝的YAMAHA、KAWAYI等國際品牌售價在2萬~4萬元左右;而國際原裝進口品牌鋼琴的價格則在5萬元以上了。家長可以根據自身經濟實力來選擇不同的鋼琴。適合就是好的,1萬~2萬元的琴對于初學者來說已經足夠用了。
長期投入不同水平、資歷的老師所收的學費標準差別很大,一節45分鐘的課,一般收費100~300元,高的為1小時500元。按一周一節課計算,寶寶一個月的鋼琴學習費用為四五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如果考級,還要加上報名費、考前加課費;假如請陪練,一小時也需要30~50元左右。
每次去上課,無論是開私家車還是打車,還需要花一筆不小的交通費。而且,每年至少要請調琴師為鋼琴調音兩次,每次的費用是150~200元。一般孩子初學彈得不是很多,一年一次就可以了。
物色合適的老師為寶寶物色一位學琴入門階段的好老師,就等于為孩子鋪穩了學琴道路上的基石。老師是否科班出身,其演奏水平、教齡、教學水準、學生的成績,老師的耐心、友善、對孩子的要求是否適當等因素,都應在考慮范圍之內。同時,給寶寶請的鋼琴老師要懂一些兒童心理學,最好能以童話般的語言講解樂理知識、彈奏技巧、音樂術語等,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寶寶才能容易懂,也才會愛聽、愛學。
三、審視自身
足夠的耐心和韌性寶寶學琴的成效和持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母的耐心和韌性,父母能堅持,孩子才有可能堅持。所以,有讓寶寶學琴的打算,父母就要有“持久戰”的準備,保持平和的心態。
彈鋼琴屬于“慢工出細活兒”,需要孩子的悟性,也需要大量地、不懈地練習,是一件比較辛苦的事情。有時克服了一個缺點,又冒出另一個缺點;新的缺點克服了,舊的缺點又犯了。為了一個音、一個指法,要反復練習多次,初學的寶寶既難適應又覺得枯燥,出現情緒不穩定、焦躁、退縮、放棄等現象都是正常的,這時候爸爸媽媽要有能力說服自己、耐心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開導、引導寶寶,比如以講故事的方式幫孩子穩定情緒、建立自信心、克服眼前的困難。
親子同學寶寶年齡小,對老師的話領悟不到位,最好由爸爸或媽媽為主帶寶寶學琴,并和寶寶“同學”記下每一個要點,幫孩子理解、掌握老師的授課內容;回家后扮演老師的“助教”,每天做“陪練”,比如提示孩子:手指抬高、注意休止符、保持速度均勻……這都需要搭進不少時間和精力,父母要事先想到。在此過程中,還應引導孩子學習總結自己的練習情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質。
每個星期,父母還應該拿出一點時間,全家一起聽一首名曲,然后和孩子一起討論從中聽到什么,一起認識和理解名曲的內容,也可以一起玩打樂器、打節奏的游戲;多聽音樂會,聽聽名家們的演奏,這些都是很好的學習。如果父母能把“陪練”和共同欣賞音樂的過程看做是親子學習和溝通的過程,寶寶對音樂的興趣就不難培養起來了。
鼓勵優先練琴是重復性的活動,不免單調、枯燥。當寶寶練琴時,爸爸媽媽所承擔的任務則是仔細聆聽和適時贊美,絕不是挑毛病。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是必須堅持的原則。當孩子有彈得不準確、不細致的地方,最好別急急忙忙地中斷曲子,而是在孩子彈完之后,用和緩的態度指出錯誤,請他修正。這既不破壞寶寶的情緒,也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尊重,這樣才能使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緒和狀態,并學會尊重。
另外,不同的孩子,其音樂天賦存在差異,父母不可一刀切,看人家的寶寶學得快、彈得好,就逼著自己的寶寶趕進度,攀比的結果很可能是欲速則不達。孩子學琴的最終成功,取決于努力的程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而不是眼前的成績。鼓勵是讓孩子努力的最佳方法。
給寶寶適度的壓力4、5歲的寶寶學琴,大多抱著游戲的心態,自發性、隨意性比較強,因此需要適度的壓力。畢竟,彈琴本身是一項復雜的心智活動,有很強的技術性和技巧性——要識譜、搞準指法、手眼協調、左右手配合,有時還要加上腳踩踏板,即便是音樂天分很高的人,也不會在絕對輕松愉快中習得,非經持久地日日磨煉,難以掌握。不過,這個壓力不是體罰和責罵,而是規定具體的任務,比如可以考慮在正式開課以前,和寶寶制定一個學習計劃、規劃出每天固定的練琴時間,并督促孩子持之以恒、形成習慣;而在每天練習之前,確定當天的內容:復習一支曲子、一個音階或一個指法基本練習,循序漸進。由于孩子年齡小,注意力時間短,可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和知識掌握的程度,每天可分兩次練習,每次15分鐘、20分鐘,然后逐漸延長。
1、5歲以下兒童不宜學鋼琴
因為骨骺直接關系到骨骼的生長狀況,手指骨關節骨骺受損以后,可能導致手指長短、粗細發生變化。起初不易察覺,但隨著年齡增長,有可能影響兒童手部骨關節、韌帶生長發育,嚴重者還可能導致骨骼發育畸形。
2、學習彈鋼琴的基本條件
有一臺鋼琴、相關的樂譜、合適的鋼琴教師外,學習鋼琴不再需要任何特別的條件。甚至,手指有殘的人也可以學,有人也許對此懷有疑問。福萊多專家用下面的事例可以提供間接的證明。1982年某日我國著名鋼琴教授周廣仁在抬鋼琴時傷斷三個手指。經治療后,三個手指仍舊有嚴重傷殘。但周教授憑她頑強的毅力和高超的技巧,一年后,又出人意外地出現在獨奏舞臺上。在奧地利,有位鋼琴家叫維特根斯泰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去右臂了,只剩左臂,受他的委托,著名法國作曲家拉威爾為他寫了一首《左手鋼琴協奏曲》供他演奏。有人會說這是杰出人物的特殊事例,但它證明了一個道理:當我們認清了一種限制的同時,還可以在限制之內獲得很大的自由--是普遍適用的。所以,即使雙手有某種殘疾,也并不意味著完全失去了學鋼琴的自由。
3、什么樣的孩子適宜學鋼琴?
手指長、手掌寬的才是學鋼琴的材料?其實手指長、手掌寬,固然是學鋼琴的先天好的條件,但兒童,尤其是幼兒的手大的并不多。其中女孩往往在童年時期多數都沒有男孩子細長,但進入青少年時期以后,她們的手掌、手指的變化又往往超過男孩子。因此,手的大小并不是能否學琴的關鍵,關鍵是后天的訓練和老師的正確指導。
4、學習鋼琴所具備的條件
即使您的孩子已經具備音樂天賦,那寶寶要具備什么能力才能成為學鋼琴呢?那就是寶寶的認知能力發展到一定的水平,包括一定的聽力分化及對音樂的感到能力,如區分音樂的音高、音色、音調等;孩子經常表現出喜歡彈琴的樣子:比如經常自己在琴上摸彈幾個音,或模仿成人演奏時的姿勢邊彈邊唱等等;孩子的注意力能持續集中10分鐘或以上;孩子的小肌肉能控制自如:例如你叫他握筆時他能很正確的握住;孩子的手型適合:如果孩子手小,手指較短,樣手的張度就不夠,這樣的孩子就不適合學琴。
5、孩子的最佳學琴時機是何時
具有音樂潛能請回憶寶寶平時的表現并回答這幾個問題。1.襁褓中的寶寶聽到音樂時,會隨音樂的拍子、節奏型和旋律揮動自己的手臂,用力蹬自己的小腿嗎? 2.寶寶喜歡聆聽自然界的各種聲音嗎?3.寶寶會模仿生活中的各種節奏嗎? 4.寶寶會和著歌曲打拍子嗎?8.寶寶聽到音樂會手舞足蹈嗎?能合上音樂的節拍嗎?5.寶寶喜歡唱各種類型的歌嗎?能有表情地演唱嗎?如果肯定的答案在4個以上,就說明你家的寶寶非常有音樂天賦!好像許多寶寶都做得到啊!事實的確如此此“人類與生俱來就具有音樂的天賦,每個人都能夠發展這種才能。”
1、鍛煉孩子靈活性
學鋼琴的好處之一是能夠鍛煉孩子的靈活性,學鋼琴要用到手和眼睛,左右手并用,可以鍛煉孩子的靈活性和觀察能力。
2、開發孩子的智力
學鋼琴的好處之二,能夠開發孩子的智力,腦力的運用會使他更加聰明。人家都說開發右腦可以使人更加聰明,彈鋼琴要用到左手,左手是開發右腦的,說不定以后還真是個聰明的科學家了呢。
3、培養孩子的能耐力
學鋼琴的好處之三是可以培養孩子的能耐力,有些孩子脾氣不好,可以讓他去學鋼琴,培養一下人格修養,讓他的脾氣不要那么暴躁。
4、獨立思考
學鋼琴的好處之四,可以培養他獨立思考的能力。
5、鍛煉孩子的記憶力
學鋼琴的好處之五,就是鍛煉孩子的記憶力。許多音符還有鍵盤是需要讓他記牢才能彈的,孩子會因為要學而很快地記住鍵盤的位置,有效鍛煉他的記憶力。
6、培養孩子音樂感
學鋼琴的好處之六,培養孩子的對音樂的感覺,提高個人修養,一般一直練鋼琴的孩子,長得后身上會有一種別人沒有的氣質。
一般來說,5歲開始學琴的孩子占絕大多數比例,而3歲到4歲只能算是音樂啟蒙階段,算不上真正意義的學習鋼琴。而我個人認為,孩子幾歲學琴并不是最重要的,除非你想把孩子培養成下一個朗朗,否則根本不需要去糾結這一兩年。
學琴的關鍵是看家長和老師的配合,在和諧的配合下共同教育孩子,為孩子創造優良的條件,這樣孩子學琴的動力和效率也會變高,可能你家6歲開始學琴的孩子已經超過了隔壁家4歲就開始學琴的孩子了,這些例子數不勝數。
3歲到4歲的孩子,進行一些啟蒙教育是非常好的,但是不要去上那種45分鐘以上的課程,特別是一對多的,孩子肯定會坐不住,這樣既浪費了時間,也沒學到任何東西,同時也會讓孩子感到厭倦。所以在這個年齡段,最好學習一些音樂知識,比如學習音符和節拍等簡單的樂理知識,并且以小游戲的方式來學習,這樣可以讓孩子喜歡上音樂,給孩子帶來快樂,同時也為孩子以后系統的學習鋼琴打下了完美的鋪墊。
相關知識點
國標舞 | 街舞 | 民族舞 | 芭蕾舞 | 兒童學大提琴 | 兒童學油畫 | 兒童學唱歌 | 兒童學國畫 | 兒童學唱歌 | 兒童學彈電子琴 | 兒童學彈古箏 | 兒童學小提琴 | 兒童學跳舞 | 兒童學繪畫 | 兒童學尤克里里 | 兒童學打籃球 | 兒童學武術 | 兒童學踢足球 | 兒童學彈琴 | 學鋼筆字 | 學毛筆字 | 情商培養 | 同理心 | 隔代教育 | 學鋼琴的最佳年齡 | 情商教育 | 正面教育 | 孩子學涂鴉 | 角色游戲 | 智力發育 | 幼兒簡筆畫 | 兒童學唐詩 | 兒童文學 | 逆商 | 拼音學習 | 兒童音樂 | 兒童謎語 | 兒童笑話 | 兒童思維訓練 | 如何教育孩子 | 學齡前兒童教育 | 如何提高孩子記憶力 | 電子琴 | 全腦開發 | 兒童角色扮演 | 跆拳道 | 輪滑 | 才藝培養 | 圍棋 | 交往能力 | 兒童期情緒障礙 | 兒童性早熟 | 兒童學習障礙 | 寶寶看電視 | 好奇心培養 | 家庭教育方法 | 讓孩子幫忙 | 教孩子禮儀 | 分享教育 | 室內活動 | 室外活動 | 適合男孩的親子游戲 | 適合女孩的親子游戲 | 兒童交通安全教育 | 行走的安全常識 | 兒童騎車安全 | 紅綠燈兒歌 | 培養孩子注意力的游戲 | 早教機構 | 蒙臺梭利教育 | 什么是性教育 | 性教育從幾歲開始 | 男孩性教育 | 女孩性教育 | 什么是感覺統合訓練 | 埃里克森八階段理論 | 皮革馬利翁效應 | 羅森塔爾效應 | 蒙氏教育 | 兒童乘車需知 | 兒童英語啟蒙教學 | 識字游戲
相關詞條712
兒童營養食譜 | 吃什么對眼睛好 | 怎樣才能長高 | 兒童換牙順序圖 | 手足口病 | 水痘 | 諾如病毒 | 白血病的早期癥狀 | 脂肪瘤的危害 | 腮腺炎傳染嗎 | 中耳炎 | 猩紅熱 | 扁平足 | 雞眼 | 麥粒腫 | 甲溝炎 | 學前教育 | 孩子上幼兒園哭怎么辦 |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 小學入學年齡 | 水痘的癥狀和治療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近視眼怎么恢復 | 弱視 | 四歲寶寶身高體重 | 正確的刷牙方法 | 兒童牙齒矯正 | 小兒地中海貧血 | 兒童骨骼發育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兒童口臭 | 齲齒 | 紅眼病 | 疝氣 | 小兒雞胸 | 自閉癥 | 肛裂 | 針眼 | 包莖 | 抽動癥 | 腦癱 | 記憶力 | 兒童心理學 | 口吃 | 兒童保險 | 感統失調 | 吃什么能長高 | 長高方法 謎語 | 學鋼琴的最佳年齡 | 智力發育 | 幼兒簡筆畫 | 兒童笑話 | 兒童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