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兒科學會(AAP)2018年發布了關于孩子腦發育的新政聲明:
在生命早期的1000天(也就是從孕期到寶寶2歲)的營養情況,將對神經系統的發育及健康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媽媽需要保證此時期的寶寶能夠攝取足夠的大腦發育關鍵營養素。
大腦發育關鍵營養素共有11種,分別是:蛋白質、鋅、鐵、膽堿、葉酸、碘、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A、D、B6和B12。想要寶寶攝取足夠這些營養素,需要這樣做:
一、盡量堅持母乳喂養
對于較小的寶寶來說,堅持母乳喂養是獲得大腦發育所需營養的重要途徑,因為母乳中含有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牛磺酸等營養素,對于寶寶的腦發育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美國兒科學會(AAP)也強烈建議:6個月內純母乳喂養、并且在添加輔食以后繼續保持母乳喂養至少到寶寶滿周歲以后。
二、多吃富含大腦發育關鍵營養素的食物
對于較大的寶寶來說,可以通過多吃富含大腦發育關鍵營養素的食物獲取大腦發育所需營養。那么,美國兒科學會(AAP)提及促進大腦發育的11種營養素,分別都有什么作用,又可以在日常生活的哪些食物中能夠獲取到呢?
蛋白質
蛋白質不僅是構成人體組織的主要成分,還參與神經沖動的傳導。此時期寶寶大腦組織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多補充蛋白質對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有幫助。
推薦補充食物:魚類、肉類、蛋類、奶類、大豆等。
鋅
鋅是酶的組成成分,缺鋅時會影響DNA、RNA合成,大腦皮質特別是學習、記憶中樞—海馬區發育受阻。
推薦補充食物:貝殼類海產品、紅色肉類、動物內臟等。
鐵
鐵可促進神經系統發育,缺鐵會影響多巴胺等大腦神經遞質的功能,以及腦神經的髓鞘化,可能會導致寶寶認知能力和動作發育異常。而且6個月之后的寶寶由于體內儲存的鐵已經消耗完,不注重補充的話,容易導致缺鐵性貧血。
推薦補充方法:母乳喂養的寶寶添加輔食后,注意多補充:動物血制品、動物肝臟、禽肉類等富含鐵食物;吃配方奶的寶寶建議選擇高鐵奶粉(每100g配方奶中含有4-12毫克的鐵)。
碘
碘是甲狀腺激素合成的必要元素,缺碘會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而甲狀腺激素缺乏時,寶寶會出現反應遲鈍, 智力低下。
推薦補充食物:強化碘食鹽、海帶、紫菜、干貝、海參、海蜇等。
膽堿
膽堿又叫腺嘌呤,是遺傳物質的組成部分,缺乏時會影響蛋白質的合成,從而影響神經系統功能。
推薦補充食物:動物肝臟、瘦肉、蛋類、花生、啤酒酵母、大豆卵磷脂、小麥胚芽等。
葉酸
葉酸參與體內重要物質的甲基化過程,對嬰幼兒的神經細胞與腦細胞發育有促進作用。但葉酸在體內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供給。
推薦補充食物:動物肝腎、蛋類、豆類、綠色蔬菜和堅果類等。
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
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如EPA、DHA等,對大腦髓鞘化有幫助。
推薦補充食物:三文魚、鰻魚、秋刀魚、松子仁、核桃、榛子等海魚類和堅果類。
維生素A
維生素A缺乏會影響視神經的受體表達,進而導致腦損傷。
推薦補充食物:動物肝臟、魚肝油制劑、紅黃綠色果蔬等。
維生素D
維生素D可調節神經生長因子,進而影響神經元的成熟與分化。
推薦補充方法:太陽光線照射皮膚可刺激維生素D生成,但美國兒科學會認為嬰幼兒應盡量避免陽光直射,在陽光下應涂抹防曬霜,以避免長期光照帶來的皮膚癌風險,而防曬霜會影響維生素D的合成。目前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所有嬰幼兒出生后就應每天攝入400IU維生素D,1歲以后的寶寶每天應攝入600IU。若配方奶中已添加合適劑量的維生素D則無需再額外補充。
建議當寶寶還在以奶為主食時,建議選擇維生素D補充劑,每天補充400IU。或者選擇合理添加了維生素D的配方奶,寶寶添加輔食后,可以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比如海魚、雞蛋、肝等。
維生素B6
維生素B6具有可以保護神經元免受傷害的作用。
推薦補充食物:雞肉、魚肉、肝臟、豆類、堅果類等。
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在體內可轉變為輔酶B12,輔酶B12對神經功能具有特殊重要性,缺乏可能會導致寶寶神經發育缺陷。
推薦補維生素B12的食物:肉類及肉制品、動物內臟、貝類、魚、蛋類。
對于寶寶大腦發育這件事,無論何時都是爸媽的心頭大石,永遠放不下。寶寶出生后,補充各種營養素、進行各種大腦發育的鍛煉,根本停不下來。別著急,在做這些事之前,你得知道這幾個常見誤區,以后才能避免踩雷。
1、DHA補充越多越好
DHA并不是補充越多越好。
DHA屬于多不飽和脂肪酸,結構不穩定,過多容易被氧化,變成自由基,進而可能會攻擊我們的機體,因此,DHA攝入并不是越多越好。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和《中國孕產婦及嬰幼兒補充DHA的專家共識》的建議,嬰幼兒每天需要從食物或補充劑獲得的DHA為100毫克。
2、中途打斷寶寶
寶寶在專注做一件事情時,如果經常遭到中途打斷,將不利于其專注力的培養。若家長想要和寶寶一起做,可以加入寶寶,但不要打斷寶寶。比如,寶寶在畫畫,家長也可以過來一起畫畫,這種方式既不會影響寶寶專注力的培養,又可以促進親子關系。
3、給小寶寶穿襪子、穿鞋,不讓光腳
不用著急給寶寶穿襪子、穿鞋,寶寶光腳好處很多。由于小寶寶末梢神經發育尚未完全,所以手腳涼是正常的。但隨著寶寶活動量的增加,手腳會暖和起來,所以家長不必擔心寶寶手腳涼。
對于小寶寶來說,他們是用手腳來探索世界的,光腳一方面可以促進寶寶觸覺神經的發育;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學步期(1-3歲)寶寶學習走路。
4、頭大的寶寶更聰明
寶寶腦袋越大越聰明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寶寶頭圍的大小,根據年齡有對應的正常范圍,超過正常范圍有可能是因為腦積水等大腦相關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時就診檢查。
5、拋接或搖晃寶寶
由于嬰兒的大腦、頸部肌肉以及頸椎發育都不完善,大力搖晃或拋接嬰兒,容易導致其頭部受傷,甚至造成嬰兒死亡。因此,美國兒科學會強烈反對大力搖晃嬰兒,并且在抱小嬰兒時,應該始終用手托著他的頭部和頸部。
從抬頭還不是很穩,到牙牙學語,再到蹣跚學步……寶寶成長的速度非常快,媽媽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寶寶下一步又會有怎樣的進步,下面一起來看看寶寶在動作發育、語言能力、以及認知與行為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歷程吧!
寶寶大腦發育特點
最后,需要提醒爸媽的是,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本表中列舉的大腦發育特點,僅為爸媽提供參考,如果你的寶寶發育步伐略有不同,也不必太過緊張。寶寶的發育包括:運動、語言、認知、社交以及行為表現等多個領域的功能發育。
若發現寶寶某項發育指標延遲2-3個月以上,或同時出現兩個領域以上的發育落后現象,比如,既發生了動作發育落后,又發生了語言發育落后,這時就應該及時去醫院做相關檢查。
神經生物學領域的最新研究表明,大腦在嬰兒期的發育要比其他任何時期都快。第一年中大腦將是最初的3倍,而到孩子進入幼兒園時幾乎已經發育完全。出生時寶寶的大腦這樣230克左右,滿1歲時就會有680克,到5歲左右就能長到1.3千塊或發育完全了。在寶寶人生的頭一年里,隨著大腦的發育,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即神經元)也隨之發育。
神經元構成了錯綜復雜的長長的“電線”,而這時許多“接頭”并未連接。在第一年里,神經元逐漸長大,并被髓磷脂保護層覆蓋住。
髓磷脂的作用就像絕緣層,幫助電信號在神經元中更快、更有效地傳播。神經元的尖端就像是手指、或觸須,試圖探測并和其他神經元聯結。神經元聯結和它們所形成的回路,使寶寶能夠在大腦中儲存經驗,換句話說,就是學習。
大腦中的聯結數目在第一年里逐漸增長,大腦就能更好地工作,寶寶也就漸漸學會了思考、記憶,以及更好地控制身體。
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康聰明。在決定孩子智力水平的因素中,遺傳因素你沒辦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給寶寶提供大腦發育所需的充足營養,以及創造后天的學習環境!
在孕晚期和嬰兒時期,也就是說30周左右的胎兒到1周歲的嬰兒期,是寶寶大腦發育最快的階段。
70%的大腦重量和結構發育在胎兒期和嬰兒期完成。從孕期晚期開始,大腦發育就進入了快速生長時期,在出生后12個月,腦部發育比起出生時增長175%,而18個月后比12個月時增長就只有18%了,大大減慢。
從出生到1歲,寶寶的腦重量幾乎以平均每天1000毫克的速度增加,6個月內幾乎每分鐘增加腦細胞20萬個。寶寶的大腦發育越早越快,越早越關鍵,所以寶寶聰明要趁早!
1、提供充足的營養
a、蛋白質
b、DHA
c、卵磷脂
2、必不可少的親子交流
從胎兒時期的胎教,媽媽摸著肚子對寶寶說話開始,就是親子交流了。再到寶寶出生后的撫觸,父母和寶寶的游戲等,都能夠很好地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從寶寶最初聽媽媽說,到模仿媽媽說,再到自己說,這個過程中大腦在飛速發育著。因為當嬰兒聽到父母有意識地跟他們說話的時候,大腦會變得更加活躍。
3、充足的睡眠是保障
長期睡眠不足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也不好。
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表明,如果沒有相對固定的睡覺時間,或睡覺時間晚于21點,兒童在閱讀、算術等方面的成績會比較差。此外反應能力、空間認知能力也會有所降低。
1、認真對待孩子的要求
當孩子站著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我要喝牛奶。”你在忙一時不能滿足他,告訴他具體時間:“媽媽把手上的事做完,就去給你拿,好嗎?”經常忽視孩子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
2、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周末帶孩子出游,征求他的意見,給他選擇的范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會增添對自己的信心。不要問“你想去哪里”,而要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博物館”,
3、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讓孩子獨立清洗自己的小襪子、小手帕,哪怕洗不干凈,也要讓他看。孩子的自信來自于每件小事中你對他的認可。
4、讓孩子感覺自己被需要
用商量的口氣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報紙拿給媽媽,好嗎?”讓孩子知道被人需要,從而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5、讓孩子偶爾做主
帶孩子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里,讓他交給收銀員。逐漸讓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錢,讓他當家,會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6、鼓勵孩子表演特長
當孩子表演背詩、講故事和唱歌的時候,給他打拍子,表示認可。某種程度上,鍛煉他敢于從容登臺表演,就是鍛煉他的自信心。
7、玩游戲時遇到困難,鼓勵孩子自己解決
比如:孩子在拼七巧板時遇到困難,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些困難。實在想不出辦法時,你可以側面指點。幫助他戰勝困難可以讓他自信倍增。
相關知識點
寶寶睡前故事 | 1個月寶寶早教 | 認識動物 | 認識食物 | 寶寶發脾氣 | 寶寶獨立意識 | 寶寶獨立性 | 智力發育規律 | 益智游戲 | 寶寶好奇心 | 寶寶鬧情緒 | 寶寶戀物癖 | 寶寶依戀 | 早教用品 | 思維能力 | 記憶力訓練 | 寶寶創造力 | 識方向 | 認識世界 | 壞習慣 | 學獨立 | 身體語言 | 成長關鍵期 | 寶寶嫉妒 | 寶寶愛心 | 寶寶誠實 | 寶寶勇敢 | 寶寶同情心 | 寶寶不合群 | 寶寶任性 | 寶寶孤僻 | 寶寶樂觀 | 寶寶模仿 | 寶寶學禮儀 | 寶寶淘氣 | 寶寶人際交往 | 學謙讓 | 學會感恩 | 寶寶幽默感 | 用筷子 | 寶寶穿衣服 | 學系扣子 | 寶寶動手能力 | 寶寶不自信 | 寶寶自卑 | 寶寶自信 | 寶寶浪費食物 | 偷竊行為 | 寶寶暴力 | 寶寶打架 | 寶寶攀比 | 動作思維 | 抽象思維 | 邏輯思維能力 | 逆向思維 | 記憶力游戲 | 創造力培養 | 創造力測試 | 創造性思維 | 糾正說謊行為 | 寶寶說謊心理 | 寶寶說謊原因 | 寶寶說謊 | 寶寶自尊心 | 寶寶逆反 | 寶寶固執 | 自言自語 | 乘法口訣表 | 加法口訣 | 認識圖形 | 學特殊數字 | 學倒數 | 寶寶排順序 | 學時間觀念 | 寶寶學數數 | 學比大小 | 數理邏輯能力 | 新生兒音樂 | 寶寶審美觀 | 認識顏色 | 寶寶學節拍 | 掌握節拍 | 寶寶學音樂 | 注意力訓練 | 注意力測試 | 認生期 | 看臉認人 | 寶寶怕生 | 方向感 | 空間敏感期 | 方位感 | 認識地圖 | 寶寶觀察力 | 認識自然現象 | 2個月寶寶早教 | 5個月寶寶早教 | 6個月寶寶早教 | 7個月寶寶早教 | 8個月寶寶早教 | 9個月寶寶早教 | 10個月寶寶早教 | 11個月寶寶早教 | 親密關系 | 抓周 | 三個月的寶寶會什么 | 四個月的寶寶會什么 | 3個月寶寶早教 | 4個月寶寶早教 | 寶寶英語早教 | 如何對寶寶進行早教 | 早教音樂 | 寶寶幾個月會說話 | 寶寶翻跟頭 | 寶寶協調能力 | 嬰兒抓周 | 智力發展關鍵期 | 感官敏感期 | 動作敏感期 | 語言發展敏感期 | 書寫敏感期 | 秩序敏感期 | 社會規范敏感期 | 文化敏感期 | 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 | 寶寶看書 | 智力開發 | 寶寶學兒歌 | 學比較 | 拼圖游戲 | 看圖識字 | 寶寶學跳舞 | 寶寶不會說話 | 寶寶學彈琴 | 性教育誤區 | 性教育啟蒙 | 三字經 | 千字文 | 把尿 | 溺愛 | 學游泳 | 涂鴉 | 藝術潛能 | 學芭蕾 | 百家姓 | 國學班 | 折紙 |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 如何教育好孩子 | 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 一歲寶寶早教 | 早教用具 | 孩子厭學 | 兒童是幾歲到幾歲 | 寄宿幼兒園 | 幼兒園入學年齡 | 讓孩子愛上學習 | 孩子學習差怎么辦 | 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 寶寶抓周物品 | 4歲兒童教育 | 幼兒園分班 | 東方愛嬰怎么樣 | 寶寶多大穿學步鞋 | 幼兒早教班 | 幼兒早教書籍 | 幼兒智力開發游戲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