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收藏根據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結果,國家衛生部婦社司組織相關專家,研究制訂了《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該標準已于2009年6月2日由衛生部正式公布。男孩和女孩的發育情況不同,家長可參考以下表格數據,看看孩子的身高體重是否正常。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數據并非絕對標準,只要孩子的身高體重值在正常范圍內,身體無異常病癥,家長不必過分擔心。
#516湯寶狂歡節#鎖定湯媽拼拼直播間(微信小程序搜索“湯媽拼拼”),今晚19:00-21:00,早期教育資深學者-譚翠娜為你答疑解惑~
表1 7歲以下男童身高(長)標準值(cm)
注:表中3歲前為身長,3歲及3歲后為身高
表2 7歲以下女童身高(長)標準值(cm)
注:表中3歲前為身長,3歲及3歲后為身高
表3 7歲以下男童體重標準值(kg)
表4 7歲以下女童體重標準值(kg)
說明: “中位數”,表示處于人群的平均水平;如果在“-1sd~中位數~+1sd”即:中位數上下一個標準差范圍之內,屬于“正常范圍”,代表了68%的兒童;如果在“(-2sd~-1sd)或者(+1sd~+2sd)”即:中位數上下兩個標準差范圍之內,則定義為“偏矮(高)”,代表了27.4%的兒童;如果在“(-3sd~-2sd)或者(+2sd~+3sd)”即:中位數上下三個標準差之內,則定義為“矮(高)”,代表了4.6%的兒童。極少兒童在三個標準差(<-3sd>+3sd)之外(比例小于0.5%)。
身高、體重是衡量小兒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的一項重要指標,F將小兒正常身高、體重標準計算公式方法介紹如下:
嬰幼兒體重標準測量公式:
1-6個月時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6(公斤)
7-12月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5(公斤)
2-10歲體重(公斤)=年齡×2+7(或8)
嬰幼兒身高標準的增長規律:
足月兒身長平均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約增長25厘米,所以一歲時大約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約平均增長5厘米,因此2—12歲以后小兒身長(厘米)=年齡×5+75(厘米)。凡身高超過標準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1、營養
身長是頭、脊柱和下肢的總和,是反應骨骼,特別是長骨生長的重要標志。當寶寶營養不能滿足骨骼生長需要時,身長增長的速度就會減慢。與骨骼生長關系密切的營養素有維生素D、鈣和磷。碘和鋅不足,也會造成寶寶個子矮小。
2、睡眠
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是刺激寶寶生長的重要激素。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時內是不平衡的,其分泌量睡眠時高于覺醒時。睡眠不足會影響寶寶長個兒,一般初生兒每晝夜睡眠要求20小時,2-6月,為15-18小時;6-18月,13-15小時;18月-3歲,12-13小時;3歲-7歲,11-12小時。寶寶每天所需睡眠時間,個體差異較大,如果有的寶寶睡眠時間較少,但精神、情緒和生長發育正常,也不必強求。
3、運動
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骨骼的營養,使骨骼生長加速,骨質致密,促進身長的增長。3-4個月前的寶寶,每天應俯臥數次,以促進全身活動,并應隨著月齡的增長,及時培養翻身、爬、站、走等基本能力。寶寶不應過久地抱著或坐著,寶寶抱著不便于活動全身,久坐會影響下肢發育。同時,寶寶學會坐后,常常不愿學翻身和爬。
4、疾病
很多疾病都會影響寶寶身長的增長,一般急性病僅影響體重,慢性病則能影響身長。如經長期測量觀察,寶寶的身長始終低于同年齡小兒平均身長的10%以上,則稱為生長遲緩;低于30%以上,則屬異常,都應及時診治。
5、遺傳和性別
據報道相當一部分寶寶的身長受遺傳影響。在性別方面,男孩一般高于同齡女孩。
6、生活環境、社會文化、氣候地區
據調查,我國北方寶寶比南方寶寶要高些。生活環境、社會文化水平高的地區,寶寶也長得較高。
掃碼進入PCbaby媽媽輔食學園,專家教你科學輔食添加
一般來講,最有效的鍛煉項目是跳躍、跑步、摸高、自由體操、打籃球、打排球、游泳、跳繩和引體向上等運動。跑步、跳躍、負重運動,主要能起到牽拉肌肉和韌帶、刺激骺軟骨增生的作用;引體向上則可以拉伸脊柱,使脊柱盡力伸展,促進脊柱骨的增生;游泳時,用力伸展脊柱、蹬夾腿的動作以及水的浮力,對脊柱骨和四肢骨的增長很有利。
強度較大的運動,如比賽或較大重量的力量練習,每次練習的間隔時間應該長一點,而總的鍛煉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引起過度疲勞;強度小的項目,如慢步、跳繩等,鍛煉時間可相對延長,使肌肉、關節和骨骼得到充分刺激。
值得注意的是,人的身高還受內分泌的影響。因此,運動切勿過量,以免影響睡眠,擾亂內分泌。另外,加強營養也是使身體長高的重要環節,加強鍛煉的同時,必須及時、足量地補充建造骨頭的材料,膠質和無機鹽。
人體長高主要取決于長骨的生長發育,尤其是大腿的股骨和小腿的勁骨、肥骨。以下推薦有助于身高增長的五大食品:
第一是牛奶
牛奶是一種全營養品,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鈣、磷等,對增高極為有利。但要注意的是,一歲以下的寶寶不要飲用牛奶。
小貼士:牛奶飲用的誤區
1、牛奶應該煮開喝
牛奶煮熟后,營養會有所損失,而且煮的時間越長,損失越大。這是因為隨著溫度的升高,牛奶中所含的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成分都會發生化學變,不僅色、香、味降低,還會轉化成其它物質,所以牛奶加熱時間不宜過長。
2、給孩子喝的牛奶越純越好
給孩子喝太純的牛奶,這是不對的,因為純牛奶中所含蛋白質是母乳的3倍,孩子太小,無法消化和吸收過多的營養物質,喝太純的牛奶會引起孩子腹瀉拒食等現象,所以在給孩子喝牛奶的時候要兌些水和適量的糖,以便于消化。
3、喝奶之前扔掉奶皮
在煮牛奶的時候我們會看到這樣的一層奶皮,很多家長在喂孩子的時候都將它去掉,這是不對的,因為奶皮中含有脂肪和豐富的維生素A,對孩子的健康,尤其是眼睛很有好處。
4、牛奶中加入果汁更有營養
有些家長喜歡在牛奶中加些果汁,一方面孩子愛,另一方面認為這樣更有營養,專家指出,其實這也是不科學的,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遇到這些弱酸性飲料會形成凝膠物質,很不容易消化,所以應該將飲用果汁的時間與喂牛奶的時間隔開一個小時左右。
第二是沙丁魚
沙丁魚是蛋白質的寶庫。另外也可以食用魷魚、鮑魚、鯉魚和含鈣、磷比較豐富的魚松等。
小貼士:
1、魚類還可以促進傷口愈合
蛋白質不但能增進幼兒成長發育,有傷口的時候,它可以使其傷口快好起來。而魚類的蛋白質含有人體所必須的九種胺基酸,這些蛋白質到我們身體后,約有87—98%皆可被我們人體所利用,所以魚是非常好的蛋白質來源。
2、選購魚類需注意事項
父母在喂食小孩子時要注意把魚刺去掉;除此之外,選購魚類時需注意五點事項:
(1)肉質要有彈性。
(2)魚鰓呈淡紅色或暗紅色。
(3)眼球微凸且黑白清晰。
(4)外觀完整,無鱗片脫落之現象。
(5)無臭腥味者為新鮮的。
3、提醒
(1)不是指吃魚就萬事皆成了,牛奶、肉、豆類及豆制品、五谷根莖類(主食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類,六大類食物缺一不可。
(2)除了食物均衡外,還要注意食物是否富變化性及符合孩子的口味。
第三是菠菜
菠菜是維生素的寶庫。每天吃100克菠菜,就可以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另外也可多吃含維生素比較多的油菜、萵苣和辣椒等。
小貼士:菠菜最好涼拌吃
過多攝入菠菜中的草酸可能對人體有害。
美國《時代》雜志曾將菠菜列為現代人十大最健康食品的第二位,原因是菠菜富含多種維生素成分,其中以胡蘿卜素、葉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含量較高。
第四是胡蘿卜
胡蘿卜含大量的維生素B1、B2、B12、煙酸,它被稱為紅色的金花。寶寶的菜肴里每天加入100克的胡蘿卜,大有益處。
第五是柑桔
柑桔當中維生素A、B1、C含量分別是蘋果的3倍, 那么酸桔、廣柑、香橙、檸檬都是屬于柑桔類的食品,每天吃二個新鮮的柑桔類水果, 是非常好的。
小貼士:食用桔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食用量
據研究,每天吃3個桔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若食用過多,過量攝入維生素C時,體內代謝的草酸會增多,易引起尿結石、腎結石。另外多吃對口腔和牙齒有害。
2、桔子不宜與蘿卜同食
蘿卜進入人體后,會迅速產生一種叫硫酸鹽的物質,并很快代謝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若這時進食桔子,桔子中的類黃酮物質會在腸道被分解,而轉化成羥苯甲酸和阿魏酸,它們可以加強硫氰酸對甲狀腺的抑制作用,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
3、桔子與牛奶不宜同食
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桔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因此,吃桔子的前后1小時內不宜喝牛奶。
4、有些寶寶多吃桔子會上火
有些寶寶吃桔子過多還會出現中醫所說的上火表現,如舌炎、牙周炎、咽喉炎等。
因此,寶寶最好不要多吃桔子。若吃多時,應停食1—2周再吃。
如果你被醫生告知寶寶超重了或者有超重的危險,則需要采取措施控制一下寶寶的體重。寶寶會超重的原因在于他攝入的能量比消耗的要多。家長可以調節寶寶的飲食,并鼓勵寶寶多做運動。
寶寶天性活潑好動,大多數初學走路的寶寶一整天都不會閑著,但是有的寶寶比較懶,家長需要多督促一下。如果寶寶已經上幼兒園了,家長要向老師了解寶寶白天的活動量有多少;顒恿坎蛔愕脑,家長可以帶寶寶去公園散步,讓寶寶多跑動,消耗熱量。
除了運動外,家長還需要合理調整寶寶的飲食。對寶寶的日常飲食作一個記錄,根據寶寶的進食情況計算其攝入的能量。如果寶寶一天攝入的熱量超標,則需要減少一些零食和飲料的攝入,并對正餐中的食材進行合理的營養搭配。
不要讓寶寶在兩餐之間吃太多零食,尤其是甜食。多給寶寶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可以嘗試以水果取代高熱量點心作為零食。如果寶寶挑食不愛吃蔬菜,可以試試給他做蔬菜湯或果蔬汁。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如果你讓他和你一起買菜、摘菜、做飯,他很可能會更樂意吃蔬菜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很喜歡吸奶瓶,則要注意寶寶是否喝了比身體所需的量要多的奶量。滿周歲的病變每日只需攝入大約350~500毫升的奶,如果超量,寶寶還要喝的話,可以給寶寶喝一些稀釋的飲料代替。寶寶2歲可以開始喝半脫脂奶,半脫脂奶所含的脂肪量和熱量要少一些。
相關知識點
1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2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3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4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5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6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7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8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9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10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11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嬰兒體重 | 寶寶12個月發育指標 | 寶寶個子矮的原因 | 寶寶個子矮怎么辦 | 矮小癥 | 五個月寶寶體重
相關文章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