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從出生后至12歲,都要進行疫苗接種。疫苗接種,是將疫苗制劑接種到人或動物體內的技術,使接受方獲得抵抗某一特定或與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統對外來物的辨認,進行抗體的篩選和制造,以產生對抗該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體,進而使受注射者對該疾病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疫苗接種的種類很多,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糖丸、百白破疫苗等。按照疫苗接種時間表,具體疫苗接種時間為:
1、一類疫苗
出生24小時內:乙肝疫苗—第一針;卡介苗—初種;
1月齡:乙肝疫苗—第二針;
2月齡:脊髓灰質炎糖丸—第一針;
3月齡:脊髓灰質炎糖丸—第二針;百白破疫苗—第一針;
4月齡:脊髓灰質炎糖丸—第三針;百白破疫苗—第二針;
6月齡:百白破疫苗—第三針;乙肝疫苗—第三針;A群流腦疫苗第一針;
8月齡:麻疹疫苗—第一針;
9月齡:A群流腦疫苗—第二針;
1歲:乙腦疫苗—初種;
1.5至2歲:百白破疫苗—加強;脊髓灰質炎糖丸—部分加強;乙腦疫苗—加強;甲肝疫苗;
3歲:A群流腦疫苗—第三針(也可用A+C群流腦疫苗)
4歲:脊髓灰質炎疫苗—加強針;
6歲:麻疹疫苗—加強針;白破二聯疫苗—加強針;乙腦疫苗—第三針;A群流腦疫苗—第四針;
12歲:卡介苗—加強針。
新生兒從出生到18個月齡之內,是接種疫苗的“密集期”,在這期間,家長平均每隔一個月就要帶自己的孩子去相關單位接種一次疫苗。6周歲之前,兒童需要注射的計劃免疫疫苗有24次之多。
2、二類疫苗
A+C群流腦疫苗:3周歲注射1針次,6、9周歲各加強一針。
無細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細胞百白破疫苗,接種程序同全細胞百白破疫苗。
麻腮風疫苗:1.5-2周歲注射一針,基礎免疫后4年加強1針。
甲肝減毒活疫苗或甲肝滅活疫苗:甲肝減毒活疫苗接種時間是2歲時注射1針,4年后加強1針。滅活疫苗1-16歲接種2針,間隔6個月,16歲以上接種1針。
水痘疫苗:1-12歲接種1針次。
B型流感嗜血桿菌苗:2、4、6月齡各注射一次,12月齡以上接種一針即可。
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歲每年注射2針,間隔1個月。3周歲以上每年接種1次即可。
聽音頻學孕育,知識從未如此有趣
手機掃碼關注“快樂呱呱”微信小程序
計劃內免疫所涉及的傳染病,不僅是各地普遍流行,無論健康寶寶還是體質虛弱的寶寶均易感染,而且傳染性極強,致死率、致殘率極高。如果控制不好,蔓延開來,會給人類帶來極大傷害。其計劃“當中帶有強制性”接種的含義。
年齡 | 接種疫苗 | 參考價格 |
---|---|---|
出生24小時內 | 乙肝疫苗(第一次) 卡介苗(初種) | 乙肝疫苗(20ug):國產36元/支 進口88元/支 其余免費 |
1個月寶寶 | 乙肝疫苗(第二次) | 乙肝疫苗(20ug):國產36元/支 進口88元/支 |
2個月寶寶 | 小兒麻痹疫苗(第一次) | 免費 |
3個月寶寶 | 小兒麻痹疫苗(第二次) 百白破疫苗(第一次) | 免費 |
4個月寶寶 | 小兒麻痹疫苗(第三次) 百白破疫苗(第二次) | 免費 |
5個月寶寶 | 百白破疫苗(第三次) | 免費 |
6個月寶寶 | 乙肝疫苗(第三次) 流腦疫苗(第一次) | 乙肝疫苗(20ug):國產36元/支 進口88元/支 流腦疫苗:14元/支 |
8個月寶寶 | 麻疹疫苗(初種) 乙腦疫苗(初種) 麻腮風疫苗 | 乙腦疫苗:38元/支 其余免費 |
9個月寶寶 | 流腦疫苗(第二次) | 流腦疫苗:14元/支 |
1.5-2周歲寶寶 | 甲肝疫苗 乙腦疫苗(加強) 百白破疫苗(加強) 小兒麻痹疫苗(部分加強) | 甲肝疫苗(20ug):國產90元/支 進口140元/支 乙腦疫苗:38元/支 其余免費 |
4周歲寶寶 | 小兒麻痹疫苗(加強) | 免費 |
7周歲寶寶 | 麻疹疫苗(加強) 白破二聯疫苗(加強) | 免費 |
12周歲寶寶 | 卡介苗(農村、加強) | 免費 |
疫苗接種程序是指疫苗對接種對象的選擇和時間上的合理安排,它包括接種疫苗種類、接種起始年齡、針次、間隔、復種時間以及聯合免疫或多種疫苗同時接種等。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接種程序,按照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的不同,疫苗接種程序為:
疫苗名稱 | 接種對象月(年)齡和劑次 | 可預防疾病 |
---|---|---|
乙肝疫苗 | 0、1、6月齡,共3劑 | 乙型肝炎 (備注:出生24小時內接種第一劑次,第1、2劑次間隔≥28天) |
卡介苗 | 出生時,共1劑 | 結核病 |
脊灰疫苗 | 2、3、4月齡,4周,共4劑 | 脊髓灰質炎 (備注:第1、2劑次,第2、3劑次間隔均≥28天) |
百白破疫苗 | 3、4、5月、18-24月齡各接種1劑,共4劑 | 百日咳、白喉、破傷風 |
白破疫苗 | 6周歲接種1劑,共1劑 | 白喉、破傷風 |
麻風(麻疹)疫苗 | 8月齡、7歲齡各接種1劑,共2劑 | 麻疹、風疹 |
麻腮風(麻腮、麻疹)疫苗 | 18-24月齡接種1劑,共1劑 |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 |
乙腦減毒活疫苗 | 8月齡、2周歲各接種1劑,共2劑 | 流行性乙型腦炎 |
A群流腦疫苗 | 6、9月齡各接種1劑,共2劑 | A群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備注:第1、2劑次間隔3個月) |
A+C群流腦疫苗 | 3周歲、6周歲各接種1劑,共2劑 | A、C群流行性腦脊髓膜 (備注:2劑次間隔≥3年;第1劑次與A群流腦疫苗第2劑次間隔≥12個月) |
甲肝減毒活疫苗 | 18月齡接種1劑,共1劑 | 甲型肝炎 |
小兒麻痹疫苗 | 2、3、4月、1.5-2歲、4歲齡各接種1劑,共4劑 | 小兒麻痹癥 |
說明:
1、月齡接種麻風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疹疫苗月齡接種麻腮風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或麻疹疫苗。
2、出血熱疫苗根據疫情情況確定實施。炭疽疫苗、鉤體疫苗在發生炭疽、鉤端螺旋體病疫情或發生洪澇災害可能導致鉤端螺旋體病暴發流行時進行應急接種。
疫苗名稱 | 接種對象月(年)齡和劑次 | 可預防疾病 |
---|---|---|
20ug/支乙肝疫苗 | 除新生兒以外的乙型肝炎易感人群:按0、1、6月程序接種3劑。 | 乙型肝炎 |
10ug/支乙肝疫苗 | 15歲以下的乙型肝炎易感人群:按0、1、6月程序接種3劑。 | 乙型肝炎 |
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 | 2、3、4月齡各接種1劑,18月齡加強接種1劑。 | 脊髓灰質炎 |
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安爾寶) | 2-6月齡寶寶:接種3劑,每劑間隔1-2個月,18個月齡加強接種1劑。 6-12月齡寶寶:接種2劑,每劑間隔1-2個月,18個月齡加強接種1劑。 1-5歲兒童:接種1劑。 | b型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
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 2周歲以上及成人:基礎免疫1劑,高危人群5年后加強接種1劑。 | 肺炎雙球菌引起的疾病 |
水痘減毒活疫苗 | 1-12周歲兒童:接種1劑。 13周歲及以上成人:接種2劑,兩劑至少間隔6-10周。 | 水痘、帶狀皰疹 |
口服輪狀病毒活疫苗 | 1-12周歲兒童:接種1劑。 13周歲及以上成人:接種2劑,兩劑至少間隔6-10周。 | 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 |
兒童流感疫苗 | 6-35月齡兒童:每年接種2劑(每劑0.25ml),兩劑間隔一個月。 | 流行性感冒 |
成人流感疫苗 | 3周歲及以上成人:每年接種1劑(0.5ml) | 流行性感冒 |
甲肝滅活疫苗 | 1周歲及以上成人:基礎免疫1劑,6-12個月加強免疫1劑 | 甲型肝炎 |
人用狂犬病疫苗 | 1、任何可疑接觸狂犬病毒者; 2、被動物咬傷、抓傷、皮膚或粘膜被舔者; 3、在疫區有咬傷危險或接觸病毒機會的工作人員。 | 狂犬病 |
200IU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 用于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確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動物咬傷、抓傷等患者,按照每>10公斤體重200個國際單位計算。 | 特異地中和狂犬病病毒 |
寶寶接種疫苗后,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可能會發生。異常反應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實施規范接種過程中或接種后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如果出現低燒、頭痛、輕度腹瀉、偶爾有皮疹,往往在2-3天內可自行消失,是正常的反應,不用擔心。但如果出現的是過敏性皮疹、過敏性紫癜、過敏性休克和暈厥等癥狀,被稱為疫苗接種異常反應,需要采取緊急對癥處理措施。
1、過敏性皮疹
過敏性皮疹的癥狀主要表現為蕁麻疹、皮疹大小不等、呈淡紅或深色皮疹。一般在寶寶接種后數小時或數日內出現。
2、過敏性紫癜
過敏性紫癜的癥狀主要表現為皮疹或出血點,大小不一,伴有關節發熱、腫、痛,有時出現消化道過敏癥狀。一般在寶寶接種后數小時或數日內出現。
3、過敏性休克
過敏性休克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面色蒼白、出冷汗、血壓下降、出現休克體征。一般注射后幾分鐘即出現。
4、暈厥
暈厥的主要癥狀為輕者心慌、虛弱、四肢發冷、惡心欲吐,短時可恢復;重者面色蒼白、惡心、嘔吐、冷汗、四肢冰涼、甚至昏迷。
為了減少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發生,必須規范預防接種服務。
首先,接種工作人員在實施接種前,應當告知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所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同時詢問受種者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接種禁忌等。
其次,接種工作人員應嚴格執行免疫程序或接種方案,按照規定接種操作要求實施接種,確保接種疫苗、接種對象、接種部位、途徑、劑量等完全正確。
第三,接種完成后,應按照要求留觀半小時,一旦發現可疑反應及時處理;懷疑為異常反應的,應及時跟醫務人員反映。
1、帶好證件。
接種疫苗時,爸媽需要帶上《兒童預防接種證》。這是寶寶接種疫苗的身份證明。當以后您為寶寶在辦理入托、入學時都需要查驗。
2、和醫生好好談談。
如果有什么禁忌癥和慎用癥,讓醫生準確地知道,以便保護好寶寶的安全,防止寶寶對某種物質過敏,誤打疫苗導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3、給寶寶洗澡。
準備接種前一天給寶寶洗澡,把身上的臟東西都洗掉。接種疫苗的當天,最好給寶寶穿清潔寬松的棉質衣服,便于醫生施種。
4、特殊情況需暫緩接種。
如果小寶寶有不適,患有結核病、急性傳染病、腎炎、心臟病、濕疹、免疫缺陷病、皮膚敏感者等需要暫緩接種。
5、及時按住針口。
接種注射疫苗后應當用棉簽按住針眼幾分鐘,不出血時方可拿開棉簽,不可揉搓接種部位。
6、接種疫苗后休息30分鐘再離開。
寶寶接種完疫苗以后不要馬上回家,要在接種場所休息三十分鐘左右,如果寶寶出現高熱和其他不良反應, 可以及時請醫生診治。
7、多休息多喝水。
接種后讓寶寶適當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觸發其它疾病。
8、接種疫苗后當天不要洗澡。
接種疫苗的當天不要給寶寶洗澡,但要保證接種部位的清潔,防止局部感染。
9、不同疫苗的注意事項。
口服脊灰疫苗后半小時內不能進食任何溫、熱的食物或飲品。接種百白破疫苗后若接種部位出現硬結,可在接種后第二天開始進行熱敷以幫助硬結消退。
10、接種疫苗后會有輕微反應。
接種疫苗后如果寶寶出現輕微發熱、食欲不振、煩躁、哭鬧的現象,不必擔心,這些反應一般幾天內會自動消失。但如果反應強烈且持續時間長,就應該立刻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中國:從2008年起,我國正式擴大國家免疫規劃范圍,免費為適齡兒童和重點人群接種甲肝等6種疫苗,可預防乙型肝炎、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熱、炭疽和鉤端螺旋體病等15種傳染病。
美國:在美國,目前推薦兒童常規免疫疫苗,有乙肝疫苗、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無細胞百白破疫苗等11種。
東南亞國家:印度、越南等國則只對麻疹、脊髓灰質炎等7種疫苗提供常規預防接種,泰國比他們多了流感、麻風腮兩種。
國內外疫苗規劃政策要知道
雖然有了免疫規劃,但各國的疫苗接種率上升,則是從施行兒童入學入托時查驗接種證制度后開始的。美國從1990年開始,所有洲都要求兒童在入學入托時需查驗接種證,并專門為此立法,要求對漏種疫苗的孩子進行補種,否則將拒絕入學或入托。該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美國兒童入學入托時的疫苗接種率——從上世紀70年代的11%-58%上升到71-96%。歐洲各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印度、泰國等發展中國家,也實行兒童入學入托查驗接種證制度。
而我國在1984年,由衛生部、教育部等頒發文件,要求兒童在辦理入學入托時,必須持符合規定、記錄完整的預防接種證;無證或未按規定接種者,需要進行補種,否則不準入學入托。至2005年頒布《疫苗流通和接種管理條例》,將入學入托檢查接種證上升到法律層次。
一種疫苗需要經過非常嚴格的檢驗程序,最終被證實安全有效后,才會推廣使用。除國家規定寶寶必須接種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種的疫苗都屬于推薦疫苗,也就是計劃外疫苗,這些疫苗都是本著自費、自愿的原則,家長可以有選擇性的給寶寶接種。計劃免疫外疫苗的疫苗主要有麻風腮三聯疫苗、水痘疫苗、Hib疫苗、甲肝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
1、麻風腮三聯疫苗(MMR)
麻風腮三聯疫苗均為進口疫苗,接種后可同時預防麻疹、風疹和流行性腮腺炎三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這種疫苗已經在國內外使用多年,并被家長接受。一般在寶寶滿1周歲就可接種第一針。
麻腮風三聯疫苗對預防麻疹(Measles)、流行性腮腺炎(Mumps)、風疹(Rubella)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看看孩子的具體情況,才能真正發揮疫苗的作用以及盡量避免疫苗的副作用。
2、水痘疫苗
水痘是由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發的以皮膚出疹為特征的傳染病。水痘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尤其是在兒童中。主要傳播途徑為空氣飛沫、直接接觸和母嬰垂直傳播。
水痘經常在幼兒園、小學中爆發流行。對感染水痘的寶寶,只能采取隔離措施,因此,預防水痘最理想的方法是接種疫苗。寶寶滿2周歲時,可接種水痘疫苗。美國等發達國家已常規接種水痘疫苗。
3、Hib疫苗——小兒腦膜炎、肺炎的克星
b型流感嗜血桿菌簡稱Hib,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染,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2個月—2歲的嬰幼兒很容易被傳染。由于國內普遍存在抗生素濫用的現象,使得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上升,感染后比較難診治。所以,避免寶寶患病的最好方法是及早免疫預防,所用的疫苗是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又叫Hib疫苗。
寶寶滿兩個月就可以接種Hib疫苗,疫苗的接種次數根據寶寶的年齡來定。
以上三種疫苗的技術都已經很成熟,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預防的五種傳染病都能通過呼吸道傳播,發病率高,危害嚴重。因此,建議寶寶注射這三種疫苗。不過,有些疫苗是進口的,價格相當貴。
4、甲肝疫苗
甲肝疫苗已經成為我國兒童接種的主要疫苗之一,已有部分省市提供免費接種甲肝疫苗。目前市場上的甲肝疫苗主要分甲肝減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兩大類。
其中甲肝減毒活疫苗的價格較便宜,不過相對于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具有更好的穩定性。甲肝滅活疫苗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使用的疫苗之一,年齡在1周歲的兒童對病毒的抵抗力較弱,最好注射甲肝疫苗。接種甲肝疫苗后8周左右便可生產很高的抗體,獲得良好的免疫力。因此,甲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護作用。
注射時間
(1)初免時間:為一周歲以上的甲肝易感者;
(2)初免六個月后可加強免疫;
(3)過去已接種過甲肝活疫苗者,不論間隔時間長短,均可加強免疫接。
5、肺炎疫苗
肺炎球菌通常藏匿在人們的鼻咽部,通過咳嗽、噴嚏所引起的飛沫傳染,會引起包括肺炎、中耳炎、鼻竇炎等一系列疾病,而肺炎是危及全球5歲以下兒童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原因。
6、流感疫苗
6個月到3歲的嬰幼兒很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攻擊,因此,如果家庭經濟情況允許,且孩子本身沒有禁忌癥,所有的兒童都應該注射流感疫苗。
相關知識點
蘭菌凈疫苗 | 13價肺炎球菌疫苗 | hib疫苗不良反應 | 乙肝疫苗 | 卡介苗 | 脊灰疫苗 | 糖丸 | 百白破疫苗 | 流腦疫苗 | 麻疹疫苗 | 乙腦疫苗 | 甲流疫苗 | 麻腮風三聯疫苗 | 水痘疫苗 | hib疫苗 | 流感疫苗 | 肺炎疫苗 | 小兒肺炎疫苗 | 狂犬疫苗 | 甲肝疫苗 | 輪狀病毒疫苗 | 風疹疫苗 | 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 | 小兒麻痹疫苗 | 五聯疫苗 | 嬰兒疫苗 | 百日咳疫苗 | 破傷風疫苗 | 流腮疫苗 | 23價肺炎球菌疫苗 | 乙腦減毒疫苗 | 接種反應 | 麻風腮疫苗 | 甲型H1N1流感疫苗 | 七價肺炎球菌疫苗 | 手足口病疫苗 | 第一類疫苗 | 23價肺炎疫苗 | 乙腦減毒疫苗注意事項 | 寶寶疫苗 | 卡介苗是預防什么的
相關文章
相關網友問答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