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玉米須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腎、膀胱經(jīng),中醫(yī)學(xué)中認(rèn)為玉米須有利水消腫、涼血、瀉熱、祛除體內(nèi)濕熱之氣、平肝利膽,還能抗過敏,治療腎炎水腫、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jié)石、糖尿病、鼻竇炎、乳腺炎等功效。
在中藥里,玉米須茶又叫龍須,有廣泛的預(yù)防和保健作用。取新鮮的玉米須或者曬干的玉米須,加水煎服后代茶飲用,有一定的減肥效果。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還表現(xiàn)在以下5個方面:
1、玉米須的利尿,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均有一定的療效。
2、玉米須對末梢血管有擴(kuò)張的作用,有較弱的降壓作用。
3、玉米須能夠促進(jìn)膽汁的排泄,可以作為利膽藥物,用于沒有并發(fā)癥的慢性膽囊炎或膽汁排出障礙的膽管炎。
4、玉米須可以加速血液的凝固過程,提高血小板的數(shù)目,能夠抗溶血,可以作為止血藥和利尿藥,應(yīng)用于膀胱喝尿路結(jié)石,用于急性溶血性貧血。
5、玉米須的抗過敏作用,可以用于治療蕁麻疹喝哮喘等;玉米須的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療乳腺炎等。
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廣泛,可是,服用玉米須或飲用玉米須茶有副作用嗎?玉米須藥性平和,沒有副作用,只要在服用或者飲用的時候注意用量即可。一般干的玉米須每次使用3-5克,新鮮的玉米須則可以適當(dāng)?shù)亩嘁恍?/p>
玉米須味甘、性平,歸肝經(jīng)、膽經(jīng)、膀胱經(jīng),有利水消腫、平肝利膽、降壓、通乳等作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適合用于高血壓、高血糖、黃疸、膽結(jié)石患者的飲食調(diào)理,對身體水腫、小便淋瀝不盡的人群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可配合其他中藥材,如車前草、茵陳、茯苓、冬瓜皮等合理使用。玉米須與有退黃作用的茵陳配合,可以輔助治療肝炎導(dǎo)致的黃疸;玉米須利水而通淋,尤宜于濕熱之小便短赤澀痛,可單味煎服,亦可與車前草、珍珠草等同用。
在烹煮玉米時,最好不要把玉米須扔掉。玉米須有廣泛的身體保健及疾病預(yù)防作用,可以用玉米須煮水或泡茶。
玉米須茶
材料:鮮玉米須30克(干品10克)
制法:將玉米須去除雜質(zhì),洗凈,放入鍋中,加水250ml,稍煮片刻即可,代茶飲用。
除了單純用玉米須煮水喝之外,還可以與冬瓜一起煮湯飲用。冬瓜性味平和、微寒,味甘,具有潤肺生津,化痰止渴,消癰行水,清熱祛暑,解毒排膿的功效,在夏日服食尤為適宜。
玉米須含有大量營養(yǎng)物質(zhì)和藥用物質(zhì),如酒石酸、蘋果酸、苦味糖苷、多聚糖、β-谷甾醇、豆甾醇等。應(yīng)用玉米須治療糖尿病有較好的療效,玉米須加瘦豬肉煮湯是治療糖尿病的食療偏方。
玉米須不僅涼血、瀉熱,還可祛除體內(nèi)濕熱之氣,能夠利尿、消腫,消暑清熱,經(jīng)常飲用有減肥的作用,同時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病大有裨益。玉米須加綠茶煮水喝,減肥效果更佳。
做法:現(xiàn)將玉米須清洗干凈、陰干,放入盛有綠茶的杯子中,沖入開水,稍微的燜一下,讓味道出來,即可飲用。玉米須和綠茶都是有利于消腫的食物,加入綠茶后不僅口感更佳,清腸通便的效果也更好。
選材要點(diǎn):玉米須的顏色一般為淡綠、黃綠至棕紅,無特殊氣味,以柔軟、有光澤者為佳。
值得提醒的是,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需控制玉米須的用量,用其利尿時,適當(dāng)補(bǔ)充水分,以防體液流失。低血糖、低血壓者慎服。
民間有“孕婦喝玉米須水解胎毒”的說法,其實(shí)這是指玉米須促進(jìn)膽汁排泄,預(yù)防膽囊炎、黃疸的發(fā)生的作用。一般來說,孕婦是可以喝玉米須水的,但最好先詢問產(chǎn)科醫(yī)生的意見,即使是飲用也不能過量和過于頻繁,一周2-3次,每次200-300ml即可。沖泡玉米須茶時,可加入少量的糖或菊花,味道更容易入口。
懷孕后期,孕婦腎臟負(fù)擔(dān)明顯加重,水腫情況逐漸嚴(yán)重,此時適量飲用玉米須茶有輕身利尿的效果。而且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顯示,玉米須含維生素K、類黃銅、甾醇、糖類、生物堿、微量元素及有機(jī)酸等成分,可提供人體多種必需氨基酸及其他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此外,因玉米須對末梢血管有擴(kuò)張作用,故能有效降低血壓。同時,也能提高血小板數(shù),加速血液的凝固。玉米須還可促進(jìn)膽汁排泄,預(yù)防膽囊炎、黃疸的發(fā)生。
相關(guān)知識點(diǎn)
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 孕婦能吃玉米嗎 | 寶寶能吃玉米嗎 | 產(chǎn)婦可以吃玉米嗎 | 哺乳期可以吃玉米嗎 | 玉米的做法 | 吃玉米的注意事項(xiàng) | 煮玉米需要多長時間 | 老玉米 | 甜玉米 | 甜芋頭的做法 | 甜芋頭的做法大全 | 水果玉米
相關(guān)詞條694
菊花茶 | 金銀花茶 | 百香果 | 葡萄 | 提子 | 蓮子 | 葛根 | 秋葵 | 黃皮果 | 西瓜 | 桃子 | 牛油果 | 火龍果 | 蓮霧 | 哈密瓜 | 紅毛丹 | 蓮藕 | 冬瓜 | 南瓜 | 絲瓜 | 茄子 | 苦瓜 | 山藥 | 白茶 | 洛神花茶 | 薄荷茶 | 紅牛喝多了會怎樣 | 菠蘿莓 | 龍眼 | 李子 | 芒果 | 榴蓮 | 荔枝 | 櫻桃 | 楊梅 | 山竹 | 魚肝油 | 靈芝 蜂王漿 | 維生素B | 維生素E | 維生素C | 深海魚油 | 銀耳 | 烏雞 | 鴨嘴魚 | 螃蟹 | 三文魚 | 紫薯 | 釋迦果 | 燕窩 | 人參 | 冬蟲夏草 | 桂圓 | 碧根果 | 獼猴桃 | 椰子 | 黑加侖 | 草莓 | 菠蘿 | 芒果 | 枇杷 | 紫薯 | 釋迦果 | 燕窩 | 人參 | 桂圓 | 碧根果 | 獼猴桃 韭菜 | 螺旋藻 | 杏仁 | 芝麻 | 香菜 | 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