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魚怎么洗?帶魚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魚類,但是帶魚怎么洗呢?相信能詳細說出來的人并不多,下面讓小編和你一起來看一下帶魚怎么洗吧。
帶魚怎么洗
方法一:
1、準備刷碗用的細鋼絲球(這個家里一般都有),剪下一小團(用多少剪多少,用完了直接扔掉)。
2、把帶魚放在水盆中解凍后,用鋼絲球從頭到尾擦拭,很快白磷就掉了。
3、然后把帶魚去頭去內臟 剪斷洗干凈。
方法二:
1、準備兩個盆子,一盆熱水(80度左右即可)、一盆涼水。
2、把帶魚先放到熱水中,浸泡45秒鐘,然后迅速撈出放入涼水中,一定要快。
3、你會發現帶魚鱗很大一部分已經自己脫落了。然后用手輕輕搓洗,剩下的魚鱗就會洗干凈了
方法三:
帶魚身上的腥味和油膩較大,用清水很難洗凈,可把帶魚先放在堿水中泡一下,再用清水洗,就會很容易洗凈,而且無腥味。
具體方法:
工具:一個長形的盤子,剪刀一個,小塊蛇皮帶子、或者刷鍋的清潔球(金屬絲)。
1、把表面的薄冰敲掉。
2、洗凍帶魚的過程中會化很多水跟洗掉的魚鱗混在一起,很臟,如果在面板上弄,臟水流的到處都是,會把廚房弄的很臟,用長形的盤子放凍魚,臟水就不會流的到處都是。
然后用小塊蛇皮帶子、或者刷鍋的清潔球(金屬絲)刷魚身,不能用力過大,否則魚肉就被劃破。
3、洗完魚身,用剪刀把魚鰭剪掉。切忌是洗完魚身再剪鰭,否則剪完的魚鰭口很鋒利,會弄傷自己。還有就是洗的過程中一定要小心帶魚的牙齒,也很鋒利。
4、最后對付帶魚的腹部,頭部還有尾部。
5、帶魚的腹部有個小眼,找起來很容易,是黑色的,剪刀從那開始朝著魚頭的方向,一氣把腹部和魚頭都剪掉,然后就是腹部里面,把沒有剪干凈的內臟和那層黑色的膜去干凈,還有就是腹部靠近魚骨那塊緊貼著一根很粗的血管,用手指直接從頭部向尾部一捋就好了,它是貫穿魚身的,只把腹部的那部分弄掉就好了。
6、最后是收尾工作,把洗好的魚放到干凈的盆子里,加溫水,讓它泡一會兒……再把洗好的帶魚沖洗一下,感覺干凈就OK了!
帶魚肉嫩體肥、味道鮮美,且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除了中間一條大骨外無其他細刺,自己親手料理烹飪后吃起來很放心。帶魚的做法各式各樣,而且方法簡單,而紅燒帶魚無疑是一道經典的菜式,味道干香脆口,讓人回味無窮。
材料:帶魚、各種佐料
做法:
1、帶魚收拾干凈,切成段,在帶魚表面切幾刀便于入味,但是不要切段。
2、將帶魚表面薄薄蘸上一層干面,再把多余的面粉抖掉。
3、不粘鍋燒熱倒入約1/2杯油,油熱后放入帶魚煎至兩面金黃。
4、盛出多余的油。放入大料和花椒煎出香味。
5、烹入料酒,放入蔥姜蒜,輕輕翻炒出香味,倒入生抽醬油,加白糖,加老抽醬油,加白醋。
6、轉成小火,端起炒鍋輕輕晃動,讓調料混和在一起,再將魚煎約10秒鐘,翻面再煎10秒鐘,至帶魚上色。倒入清水大火燒開。
7、加鹽,轉成小火燉約15-20分鐘,至湯汁收盡。
8、起鍋前加點香菜提香。
注意事項:
1、煎魚不粘鍋的最簡單方法就是裹干面粉,但不宜太厚,太厚了燉煮的時候不易入味,在干面粉里沾一下,薄薄的一層即可,然后抖掉多余的面粉。
2、煎魚得鍋熱、油不易太多、火要溫,油熱后鍋子稍加轉動,使鍋內四周都有油,魚入了鍋就少動它。
3、在此之前必須等鍋熱再放油,如果不沾面粉就一定要擦干魚表面的水分,小火輕煎,別急著又推動又翻面。
4、或者將雞蛋打散,再將洗凈的魚或者魚塊分別放入碗中,給魚裹上一層蛋汁,然后放入熱油鍋中煎,這樣煎出的魚也不會粘鍋。
用料:黃花魚一條;蒜三至四瓣;蔥姜;小指椒兩三個(可不加); 料酒一茶勺;鹽適量;蒸魚豉油兩湯勺。
做法:
1、黃花魚洗凈,去鱗、腸、腮等,再次沖洗干凈,控凈水,在魚身上每隔半公分切斜一字刀;
2、蒜拍切成蓉,加適量鹽拌勻,拎起魚尾,兩面抹上蒜蓉(切開的魚肉處要抹進一些)腌制20分鐘;
3、姜蔥切絲,放在魚身上,將料酒均勻地灑在魚身上;
4、蒸鍋燒開,將魚放在鍋里,同時用一小容器裝上蒸魚豉油,蓋蓋大火蒸8分鐘,再虛火蒸2-3分鐘取出,去掉蔥姜;
5、蔥姜切絲,指椒切粒,放在魚肉上,將已蒸熟的豉油澆上;
6、將一至兩湯勺的油加熱至八九成熱,澆在魚肉上,開吃。
功效:黃花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對人體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對體質虛弱和中老年人來說,食用黃花魚會收到很好的食療效果。黃花魚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體代謝產生的自由基,能延緩衰老,并對各種癌癥有防治功效。中醫認為,黃花魚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氣填精之功效,對貧血、失眠、頭暈、食欲不振及婦女產后體虛有良好療效。
小貼士:大多數人都喜歡吃黃花魚,因其肉質鮮、嫩、味美且刺少,無論是醬燜、紅燒還是糖醋味的,味道都不錯。但用它來清蒸,卻往往怯手,因為有很難去除的腥味。這個問題所有清蒸魚類都存在,而以海魚為最,會影響魚肉的鮮味的發揮和口感。其實,要想去除魚腥味很容易,用蒜蓉進行提前腌制,不僅能去掉魚腥,還可增加魚肉自身的鮮味,一舉兩得。
相關詞條694
菊花茶 | 金銀花茶 | 百香果 | 葡萄 | 提子 | 蓮子 | 葛根 | 秋葵 | 黃皮果 | 西瓜 | 桃子 | 牛油果 | 火龍果 | 蓮霧 | 哈密瓜 | 紅毛丹 | 蓮藕 | 冬瓜 | 南瓜 | 絲瓜 | 茄子 | 苦瓜 | 山藥 | 白茶 | 洛神花茶 | 薄荷茶 | 紅牛喝多了會怎樣 | 菠蘿莓 | 龍眼 | 李子 | 芒果 | 榴蓮 | 荔枝 | 櫻桃 | 楊梅 | 山竹 | 魚肝油 | 靈芝 蜂王漿 | 維生素B | 維生素E | 維生素C | 深海魚油 | 銀耳 | 烏雞 | 鴨嘴魚 | 螃蟹 | 三文魚 | 紫薯 | 釋迦果 | 燕窩 | 人參 | 冬蟲夏草 | 桂圓 | 碧根果 | 獼猴桃 | 椰子 | 黑加侖 | 草莓 | 菠蘿 | 芒果 | 枇杷 | 紫薯 | 釋迦果 | 燕窩 | 人參 | 桂圓 | 碧根果 | 獼猴桃 韭菜 | 螺旋藻 | 杏仁 | 芝麻 | 香菜 | 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