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日常護理
收藏痱子的癥狀
根據痱子的不同種類,所出現的癥狀有所不同,痱子的癥狀主要表現為:
微信關注“寶寶輔食天天學”(baobaofood),數十萬媽媽匯聚在此,每天分享創意輔食!
1、紅痱(紅色粟粒疹)
因汗液在表皮內稍深處溢出而成。臨床上最常見,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好發于手背、肘窩、頸、胸、背、腹部、乳房下以及小兒頭面部、臀部,為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皰疹,有輕度紅暈。皮疹常成批出現,自覺輕微燒灼及刺癢感。皮疹消退后有輕度脫屑。
2、白痱(晶形粟粒疹)
汗液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溢出而成。常見于高溫,并有大量出汗、長期臥床、過度衰弱的患者。在頸、軀干發生多數針尖至針頭大淺表性小水皰,壁極薄,微亮,內容清,無紅暈。無自覺癥狀,輕擦之后易破,干后有極薄的細小鱗屑。
3、膿痱(膿疤性粟粒疹)
痱子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小膿皰。臨床上較為少見,常發生于皺褶部位,如四肢屈側和陰部,小兒頭頸部也常見。膿皰內容常無菌,或為非致病性球菌,但潰破后可繼發感染。
對白痱子患兒一般不須特殊處理。紅痱子患兒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搽用痱子水等藥物。膿痱子的患兒,除了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外,應給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療。如果出現皮膚感染伴有發熱,要及時送醫院就診。
噎食的表現
寶寶還小,一些滑溜溜的、大塊的或者是堅硬的食物,一般咀嚼不充分,很容易就發生噎食。如果家長發現寶寶瞳孔傘大,臉色發紫,或者呼吸困難,就要意識到寶寶可能是噎著了。
寶寶發生噎食時,還可能會出現以下癥狀,家長一定要及時發現這些不妥表現。
噎食并沒有太嚴重的話,寶寶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面色紫紺、雙眼直瞪、雙手亂抓或抽搐等情況,如果噎食已經嚴重威脅到寶寶生命時,可能就會出現意識喪失、全身癱軟、四肢發涼、二便失禁、呼吸停止、心率快而弱進而停止等情況。
噎食的癥狀是怎樣
很多粗心大意的爸爸媽媽都可能會忽視孩子噎食的癥狀,下面我就為大家整理出兒童噎食的常見癥狀!
1、寶寶吃東西時突然不說話,臉上出現痛苦的表情;
2、寶寶用手按住頸部或胸前,并用手摳口腔;
3、如為氣管阻塞,寶寶可能會出現劇烈咳嗽;
4、寶寶面色發紫、雙眼直瞪、雙手亂抓或抽搐。
兒童噎食急救誤區有哪些
當寶寶噎食時,很多媽媽第一反應是喂水、拍背,但這是錯誤做法!在寶寶噎食后的“黃金5分鐘”內,媽媽必須避免以下4個誤區。
一、以為噎食應該馬上喂水
寶寶被食物噎著,拼命喂水是不對的,因為食物吸水后膨脹,會更加堵住寶寶的喉嚨,導致呼吸不暢。另外,寶寶喝水過多容易嗆咳,如果把食物嗆到肺部,可引發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二、猛拍寶寶后背
寶寶噎食后,有的媽媽習慣性去拍打寶寶的后背,以促使食物排出,這種做法也是不靠譜的,因為食管和氣管不同,雖然輕拍有利于氣管的食物排出,但并不利于食管的食物排出,反而會使食管的食物越陷越深。
三、情急之下用手摳寶寶的喉嚨
寶寶被食物噎著,有的媽媽會用手指摳寶寶喉嚨,讓寶寶一惡心就吐出食物,其實這種做法也是不靠譜的,因為當食物進入咽腔,摳喉嚨只會讓食物越陷越深,更不利于食物排出,還有可能造成咽喉黏膜水腫等險情。
四、讓寶寶大口喝醋
噎食后讓寶寶大口喝醋,從而軟化食物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因為醋的酸性大,在使食物快速下滑的過程中,極易損傷食道。
處理傷口用什么藥水
孩子受傷后我們一般會先用雙氧水、酒精或生理鹽水清創傷口,之后會給寶寶貼上創可貼,紅藥水或者是碘伏等等,但這些外用的藥物一般會在什么情況用?一起往下了解。
一、紅藥水。即2%汞溴紅容易,能殺菌、消毒、防腐和促進傷口愈合,但抑菌率較低,而且對人體有毒,現在已經很少使用。
二、紫藥水。即2%的紫溶液,可以加快傷口愈合,一般用于淺表皮膚、粘膜感染傷口。缺點是殺菌率較低,現在也很少使用。
三、雙氧水。它能殺菌消毒,不過濃度大,很容易灼傷傷口。雙氧水主要用于污染重、窄、深的傷口。
四、硼酸水。3%的硼酸溶液,有清洗、收斂和抑菌的作用,一般用來清潔皮膚、黏膜和傷口,其殺菌作用較弱,現在已經很少使用。
五、酒精。主要用于皮膚消毒,有刺激性,用的時候最好避免接觸眼睛,另外酒精不能用于破損皮膚以及糜爛有滲液的部位。
六、碘酒。由碘、碘化鉀溶液溶解于酒精制成的2%溶液,主要用于非黏膜傷口表面的消毒。后來逐漸被碘伏取代。
七、碘伏。是碘和聚醇醚復合而成,能用于皮膚、黏膜的消毒,對于擦傷、裂燒燙傷等一般外傷效果好。與酒精、碘酒相比,碘伏的刺激性較小,孩子更能接受。
小孩嗓子啞了怎么辦
1、拌吃銀耳:將白木耳洗凈泡脹,撕成條塊狀,先用開水燙過,再用涼開水漂洗,之后加醋拌吃,每日兩次,食量不限,兩天后即可好轉。
2、冷敷脖頸:用冷水或冰水浸濕毛巾,敷在前頸喉頭上,20分鐘左右,每日3—4次。
3、風油精療法:將風油精倒在潔凈的手帕上數滴,放在鼻孔上吸入,每日4—6次。
4、飲濃涼茶水:將茶葉25克用開水沖一大杯濃茶水,冷卻后經常飲入。
5、拌吃芹菜:把芹菜洗凈,切后,燙過加醋拌吃,每次一小盤,每日2次。
6、雞蛋茶:取新鮮雞蛋一只,磕到飯碗里打成雞蛋液,燒一些滾燙的開水,澆到蛋液里 把雞蛋沖成蛋花兒,加少許白糖和香油 ,趁熱喝下這就是傳說中的雞蛋茶。
7、豬肺羅漢果湯:把豬肺切碎,放一些羅漢果,還有桂圓一起熬湯喝,喝兩三天就可以了。
小孩尿床怎么回事
鼻子出血怎么回事
當人體器官出血時,一般不能親自看到,而鼻腔出血則是容易被人發現的。在鼻出血的病人中,兒童占了多數,這是什么道理呢?據分析,兒童鼻出血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急性發熱性傳染病:兒童時期,常常會發生一些起病急、發熱高的傳染病,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更為多見。當發生高熱時,全身的皮膚粘膜血管發生充血、腫脹,鼻粘膜同樣發生這種病理變化,鼻粘膜急性充血、腫脹更容易造成破裂出血,因為鼻腔粘膜雹血管表淺,一旦重度發熱,再加上用力擤鼻涕的外力作用下,粘膜下血管就會破裂出血。
2、外傷:鼻子是暴露在體表的一個器官,一旦發生外傷,如打擊傷、跌傷,鼻子自然首當其沖。在劇烈外傷的沖擊下,粘膜下的血管就會破裂、出血。
3、挖鼻:嚴格來說,挖鼻也應列入外傷之范圍。兒童出于好奇和難受,常常喜歡用手指在鼻腔內盲目掏挖,這是一個既不衛生,又易引起鼻腔局部粘膜出血的不良習慣。一般挖鼻的部位是在鼻中隔前下方,而這個部位的血管很多,許多微小血管在此交織成叢網狀,猶似蜘蛛網,血管既表淺又很細,部位就在鼻腔口,只要用手一挖,就能挖破血管。兒童鼻出血的部位有90%以上是在這里。
4、鼻腔異物:平時,鼻腔里除了一些分泌產生的鼻涕外,沒有什么物體堵塞鼻腔,使呼吸自由暢通。但有時候,兒童由于嬉戲好玩,喜歡將一些細小物體塞在鼻腔內,如花生仁、瓜子、果核、黃豆、塑料紙、金屬小玩具等。一旦這些物體塞入鼻內,成為異物,孩子自己取不出來,又不敢聲張,時間一長,便被遺忘而留在鼻腔內。有的異物在鼻腔內遇水膨脹、發霉,引起鼻腔粘膜感染、糜爛而出血,有時在異物的不良刺激下,鼻粘膜也會引起外傷性出血。
5、血液性疾病:要知道,人體血管內的血液要做到既不出血、又不凝集,全由血液中的一些特殊因素所決定。如果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中的一些因素就會發生一系列變化,使血管和血液在發生出血后,就不容易凝集止祝這些疾病有白血并血友并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
幼兒口腔護理的方法
1、當孩子第一顆牙齒萌出后,家長就要用指套式牙刷,以輕柔、簡短的來回動作清洗幼兒牙齒。每天最少做兩次,一次在早餐后,另一次在睡覺前。若能在幼兒每次吃東西后就清潔牙齒,當然更理想,這樣可使孩子盡早地樹立起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注意事項:一般在牙齒和牙床交界處及兩顆牙齒之間的區域,特別容易積存黃色乳酪狀粘性物,它是由食物殘屑和細菌堆積而成,一般稱它為牙垢。它很柔軟,只要稍微擦拭就可以清除掉。要仔細地除去它,要不然很容易從那兒開始蛀牙。
在擦拭嬰兒牙齒時,請不要用牙膏,并要注意上顎乳臼齒的外側和下顎乳臼齒的內側面、上下乳臼齒的咬合面是否徹底擦拭干凈。伴隨著更多的牙齒萌出,牙縫間的清潔則需要使用牙線。
2、到兩歲半左右,幼兒全口乳牙長齊后,就要開始教幼兒刷牙。
首先,要為幼兒選擇合適的牙刷。由于孩子的手和嘴與成人不同,需要使用刷毛柔軟、刷頭小巧的兒童牙刷,這樣才能更好地清潔牙齒、保護牙齦。
其次,要選用合適的牙膏。一般孩子的牙齒出齊后才可以使用牙膏,這樣可以防止孩子誤吞牙膏。使用牙膏時,必須使用含氟素的牙膏。同時,牙膏的份量應大約為一粒青豆大小,避免寶寶不能把過多的牙膏清洗干凈。可選用兒童牙膏,因為兒童牙膏的配方是針對兒童的,而且兒童牙膏通常都有水果香味,可以提高小孩的刷牙興趣。
兒童用藥指南最新頒布
2010年6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簡稱"世衛")發布了第一份《世界衛生組織兒童標準處方集》(以下簡稱《處方集》),針對0—12歲兒童的疾患,提供了240多種基本藥物的使用信息。
新出臺的這一《處方集》,以全球現有最佳醫學證據為基礎,提供了相關藥物的推薦用法、劑量、副作用及禁忌癥等標準信息。例如,《處方集》指出,經常給兒童用布洛芬時,如果與所列21種藥物中任何一種藥物同時服用,都可能發生不良后果。另外,這種藥物還必須與食物同時服用或飯后服用。
據了解,2007年12月,世衛曾發起"量身定制兒童藥物"的宣傳運動,以提高決策者、藥品制造商、研究人員、衛生保健專業人員和公眾的認識。隨后,世衛發布的第一份《兒童基本藥物標準清單》,確定了可供兒童使用的藥物。而此次發布的《處方集》是在《兒童基本藥物標準清單》的基礎上制定的,提供了處方指導,是世衛開展的系列活動之一,也是"量身定制兒童藥物"宣傳運動和"更合適的兒童藥物"行動的一部分。同時,世衛將支持各國制定自己的國家兒童處方集。
小兒推拿視頻
小兒足部健康檢測方法
1、后跟檢測方法
雙腳分開至肩頭的闊度,腳趾向前(沒有外八或入八字)從后察看后跟骨有沒有向內或向外較明顯的傾斜。向外傾斜為外翻,如此類推。
2、腳趾檢測方法
站立并把雙腳合上,察看拇趾有否向第二腳趾傾斜多于15度。若有即拇指外翻。
3、膝關節檢測方法
看看自己有沒有X形腳:站立并把雙膝合攏,察看兩腳之間的距離大于2寸。看看自己有沒有O形腿:雙腳并排站立察看膝頭之間的闊度大于2寸(大約超過三只手指闊度)
4、足印檢測方法
把腳底部份浸水或放在爽身粉上踏在紙上,看看水印屬于左邊那一類型。
嬰幼兒急救常識
伴隨著寶寶的成長發育,從翻身、坐起、站立、到走路等等,不可避免會發生一些意外傷害。為了防止意外造成的傷害,家中危險的物品都要收好,放到寶寶夠不到的地方。面對各種防不勝防的意外傷害,家長最好也要掌握一些嬰幼兒急救常識。
意外傷害就是在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因突發事件造成的傷害。有關數據顯示,嬰幼兒童意外傷害,常見的是誤吞異物、中毒、摔傷、燒燙傷、意外窒息(溺水)、動物咬傷等。其中,3歲以下兒童的意外傷害,約70%是發生在家里或者住所周圍。有些傷害,例如氣管異物、燒燙傷、溺水等,發生傷害后的黃金急救時間都是以秒來計算的。因此,家長學習嬰幼兒急救常識非常重要,這樣就能夠在遇到危險時,第一時間做急救措施,減少傷害。
不管發生任何狀況,家長首先要冷靜下來觀察寶寶發生意外后的反應,不要慌張,也不要馬上把寶寶抱起來。例如,發生頭部撞傷時,如果寶寶只是大哭一場,沒有其他的異狀,應該不會有大問題;但如果寶寶臉色泛青、失去意識的話,就必須立刻送到醫院。如果寶寶因為意外傷害出現骨折,那么家長盲目抱起來就可能使寶寶的骨折加重。
相關知識點
小兒用藥誤區 | 血鉛超標 | 寶寶愛吃甜食的危害 | 兒童健身操 | 幼兒疫苗 | 卵圓孔未閉 | 兒童護眼 | 小兒失眠 | 塑化劑 | 浴室安全 | 兒童防潮濕 | 防潮祛濕 | 幼兒嗓音 | 小孩子睡覺出汗原因 | 出汗多 | 寶寶運動 | 兒童暈車 | 左撇子 | 小兒營養不良 | 捏脊 | 寶寶能泡溫泉嗎 | 孩子叛逆家長怎么辦 | 飯后多久可以運動 | 叛逆期 | 多大的寶寶可以用吸管杯 | 多大的寶寶可以用牙膏 | 愛耳日 | 寶寶食物中毒 | 1-3歲寶寶補鈣 | 2歲寶寶吃什么補鈣 | 兒童涂氟 | 胃脹氣怎么辦 | 寶寶中暑 | 寶寶流鼻血
相關文章
相關詞條711
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2017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諾如病毒| 小孩反復發燒怎么辦 | 小兒咳嗽 | 小兒肺炎 | 小孩拉肚子怎么辦 | 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辦 | 咳嗽有痰吃什么好的快 | 小孩發燒怎么退燒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發燒吃什么食物 | 輪狀病毒 | 小兒嘔吐 | 佝僂病 | 寶寶上幼兒園 | 幼兒園安全教育常識 | 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區別 | 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皰疹性咽頰炎 | 風寒感冒 | 風熱感冒 | 小孩感冒流鼻涕怎么辦 | 咳嗽偏方 | 孩子不愛吃飯怎么辦 | 一歲半寶寶不愛吃飯 | 一歲半寶寶身高體重 | 2歲寶寶身高體重 | 3歲寶寶身高體重 | 寶寶食譜 | 一歲寶寶食譜 | 兩歲寶寶食譜 | 三歲寶寶食譜 | 兒童鼻子出血怎么回事 | 親子游戲 | 小兒推拿 | 濕疹癥狀 | 肋骨外翻 | 睡覺磨牙是什么原因 | 磨牙是什么原因 | 狂犬疫苗 | 水痘疫苗 | 乙腦疫苗 | 流腦疫苗 | 脊灰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