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寶寶的戶外活動
未滿月的新生兒不必到戶外去呼吸新鮮空氣,可以打開窗戶放些新鮮空氣進來。不過新生兒天生就喜歡赤身裸體,如果讓他赤身裸體地在戶外曬曬太陽,他會高興得手舞足蹈,感到非常滿足,這對新生兒生長發育很有益處。如果天氣非常暖和,可以將新生兒抱出去5-10分鐘左右。
戶外活動以春秋季為最好,冬天要是無風或風很小的時候進行,夏天要在陽光不太強的樹蔭下活動。
(2)嬰兒的戶外活動
一年四季均可以讓寶寶進行戶外活動,可增強寶寶對壞境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提高機體抵抗力。讓寶寶在戶外接受日光照射,可以預防佝僂病的發生。
寶寶應盡早到人少、空氣新鮮的地方進行戶外活動。夏季每日1-2次,冬季隔日1次。
剛開始戶外活動的時間為2-3分鐘,逐漸延長至1-2小時。體格鍛煉應在寶寶精神飽滿時進行,如遇天氣驟變應暫停戶外活動。
夏季應躲讓寶寶進行日光浴,尤其適于1歲以上的小兒。將寶寶身體大不部分暴露在日光下,先曬背部,再曬胸腹部。
現代醫學證明,不少的成人疾病,如肥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以及智力發育的好壞,都與新生兒以及嬰兒時期的活動鍛煉有著直接的關系。
這段時間的孩子過的是那種吃了睡、睡了吃的搖籃”生活,由于自身活動不足,熱能消耗過低,體內的脂肪容易堆積。
研究發現,人體脂肪細胞的生長增值,在一歲以內處于最活躍的階段,此時,脂肪細胞數目的增多將遺留終身,是肥胖癥和冠心病的禍根。
為此,新生兒以及嬰兒時期的身體鍛煉,作為預防醫學已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抱、逗、按、捏”是新生兒健身簡便易行的有效方法,對新生兒身心健康有良好的作用。
幼兒鍛煉項目
2歲的寶寶可練習跳跑、拍球、雙腿跳,3歲的寶寶可參加跳繩、蹦床、單腿跳等活動。另外,還可進行一些能夠調整運動能力的項目,如過獨木橋、舞蹈、結合游戲所進行的跑跳等。
要鼓勵寶寶多走走、跑跑、跳跳,游戲要多種多樣。只有讓寶寶活動起來,才能夠調動其身體內部器官的活動。肺臟和心臟活動加強了,新陳代謝才能加強,寶寶的體制也就增強了。
3-6歲寶寶鍛煉項目
兒童期的年齡范圍差異較大,身體的發育水平明顯不同。另外,即使年齡相同,由于生長的壞境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營養狀況不同、運動經歷不同、其體質狀況、運動能力也有較大差異。因此,在制定兒童鍛煉計劃時,必須考慮以上要素。
身體發育正常,沒有殘疾的兒童,鍛煉時可根據自己的愛好、身體條件、家庭條件參加多種多樣的體育鍛煉,如跑、跳、投、游泳、球類、體操、武術等,而不必受到很多的限制。
兒童鍛煉的重點有兩方面,一是培養兒童參加鍛煉的興趣和習慣,二是全面提高兒童的身體素質,如力量、柔韌、協調、平衡、肌肉耐力、心肺機能等,而不是過早得發展某些專項技術。
興趣和習慣是終身堅持體育活動的基礎,全面的身體素質是進一步提高運動成績的保障。
兒童參加鍛煉的種類越多,身體的發展就越全面,身體的協調性就越好,做運動是就越輕松自如,而且還有利于學習掌握新動作,新技能。
1、拔河。 從生理學角度來講,幼兒的心臟正在發育中,心肌柔軟、心壁薄、容積小,植物神經對心臟調節功能尚不完善,當肢體負荷量增加時,主要是依靠提高心率來增加供血量。因此,心臟容易疲勞,不能負擔像拔河這樣的大力量對抗活動。有醫學工作者曾對250名5至6歲參加拔河比賽的兒童進行生理檢查,發現心率均高,賽后1小時有30%的兒童心率未能恢復正常。這對兒童心臟機能是極為不利的。此外,拔河是一項對抗性較強的運動,往往會使兒童的手掌皮膚被繩索磨破,甚至由于雙方拉扯時間過長,用力過猛,在強烈的外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脫臼或軟組織受傷,嚴重的還會引起肢體變形,影響兒童體型健美。
2、不宜過早練肌肉。 在人的生長發育過程中,身高先于體重的增長,兒童是先長身高,后長體重,且肌肉含水分較多,含蛋白質和無機鹽很少,力量弱,易于疲勞。因此,在兒童時期不宜過早進行肌肉負重的力量鍛煉。近代生理學研究表明,讓兒童過早進行肌肉負重鍛煉,可能使心壁肌肉過早增厚而影響心臟容量的增加,不利兒童心臟的正常發育。
3、長跑。 人的高矮主要取決于全身骨細胞的生長,參加大能量消耗的長跑運動,會使兒童營養入不敷出,骨細胞生長速度減慢,妨礙正常的生長發育。
4、倒立。 盡管幼兒的眼壓調節功能較強,但如果經常進行倒立或每次倒立時間過長,會損害眼睛對眼壓的調節能力。
5、扳手腕。 兒童四肢各關節的關節囊比較松弛,堅固性較差,扳手易發生扭傷。另外,如同拔河一樣,屏氣是扳手腕時的必然現象,這樣會使胸腔內壓力急劇上升,靜脈血向心臟回流受阻,而后,靜脈內滯留的大量血液會猛烈地沖入心房,對心壁產生過強的刺激。
6、10歲以下兒童不宜玩碰碰車。 少年兒童的肌肉、韌帶、骨質和結締組織等均未發育成熟,非常脆弱,受到強烈震動時容易造成扭傷和碰傷。
7、8歲以下兒童不宜玩滑板車。 兒童身體正處于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長期玩滑板車,會出現腿部肌肉過分發達,影響身體的全面發展,甚至影響身高發育。此外,玩滑板車時腰部、膝蓋、腳踝需要用力支撐身體,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傷,所以一定要做好防護,最好有家長陪護,并且找平坦寬敞的非交通區域玩耍。
兒童鍛煉需特別注意
1、為寶寶制定鍛煉計劃,不能違背孩子的生長發育的規律,最好咨詢一下醫生。2、熱身運動很重要,這也是避免孩子在運動時受傷的最好辦法。因此,在運動前,鼓勵孩子先做會兒前后拉伸動作,以增加柔韌性,預防肌肉拉傷。3、購置防護用品,如騎車時使用頭盔,單排輪滑時佩帶護膝和護肘。4、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出現疼痛、眩暈、頭暈或極度疲勞等癥狀,應及時終止運動進行。
現在的父母雖然非常重視孩子的健康,但側重點還是放在飲食和保健品上,特別是為了防止孩子生病,父母總希望買些牛初乳之類的保健品來增加孩子的免疫力。而運動,作為增強孩子抗病能力的最佳方法一直被父母忽視著。其實,多做運動不僅為孩子的健康增加了重重的砝碼,它還對孩子增強智力發展和心理健康有幫助。
“運動要從娃娃抓起”,寶寶需要適量的運動來促進健康發育。當然,寶寶做運動也是有講究的,要根據他們的年齡,身體發育情況來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和運動強度,避免運動傷害。
0-1歲:初期讓寶寶多趴趴
0-1歲的寶寶運動能力有限,初期的最佳運動方式就是俯趴。
從新生兒階段開始,父母就可以讓寶寶在清醒和狀態好的時候多趴趴,能鍛煉寶寶的頸部、背部和四肢的肌肉和力量,全身的肌肉逐漸發育好了以后,寶寶也就能更快地學會翻身、坐、爬、站和走路。
另外,父母也可以適當地給寶寶做撫觸、被動操。
在這個階段,父母特別要注意的是,給寶寶提供一個干凈、安全的環境!
1-3歲:“眼皮子底下”鍛煉協調力
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具備獨立的運動能力,可以適當做一些提高肢體協調能力的鍛煉。
走、跑、跳等簡單的運動都是每日必修,運動可以與游戲結合,增強趣味性。2歲以上的孩子也可以選擇滑步車、扭扭車等,能很好鍛煉寶寶協調能力。
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這個時期的孩子還不具備很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所以最好讓孩子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運動。
3-5歲:彈跳摸高長個子
這個時期的孩子,基本都是閑不住的,天氣允許的情況下,不妨多帶孩子到室外,在陽光與新鮮空氣的沐浴下,盡情地運動玩耍。
彈跳是一個很好的運動形式,摸高、跳繩、單杠(高度不宜高出孩子身高太多)等,對孩子增高都有促進作用。此外,騎自行車也是一項很適宜的全身運動,不僅可以鍛煉眼、手、腳的協調能力,還能鍛煉平衡能力,非常適宜這個階段的孩子。
5-7歲: 廣泛體驗找興趣
這個時期的孩子,獨立意識已經較為完善,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去選擇一些比較有“技術含量”的運動。比如跳繩、跳皮筋、縱跳摸高等(使下肢有節律性的壓力,充足的血液供應加速骨骼生長);輪滑(鍛煉平衡力、協調性);舞蹈(鍛煉肢體控制力和理解能力);游泳(鍛煉全身肌肉);羽毛球(鍛煉敏捷反應)……要注意這個時期的孩子還不宜進行復雜度高、強度大、時間長的運動。家長先不要抱著“培養特長”的目的對孩子進行高強度訓練,這個時期先廣泛嘗試多體驗,讓孩子去找到自己的興趣。
8歲及以上:定向培養練毅力
這個年齡的孩子,在力量、速度和靈敏性等方面都具備一定的基礎,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定向培養孩子的運動能力,鍛煉體魄的同時磨練意志。比如球類運動: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足球等;文娛類運動:舞蹈、跆拳道;水上運動:游泳、劃艇……這個時期的孩子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基本沒有多少禁忌,只要控制強度,做好身體的保護措施,避免運動受傷即可。
運動的益處已經不需要再贅述了,除了可以給孩子身體上的鍛煉,還能鍛煉孩子的毅力。給不同年齡的孩子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讓孩子在安全保護的運動中,養成健康的體魄、陽光的性格。
相關知識點
寶寶愛吃甜食的危害 | 小兒用藥誤區 | 血鉛超標 | 小孩長痱子怎么辦 | 如何預防噎食 | 兒童噎食急救 | 處理傷口的正確方法 | 兒童噎食急救誤區 | 小孩嗓子啞了怎么辦 | 小孩尿床怎么辦 | 兒童鼻子出血怎么回事 | 幼兒口腔護理 | 兒童用藥指南 | 小兒推拿 | 小兒護足 | 嬰幼兒急救常識 | 兒童健身操 | 幼兒疫苗 | 卵圓孔未閉 | 兒童護眼 | 小兒失眠 | 塑化劑 | 浴室安全 | 兒童防潮濕 | 防潮祛濕 | 幼兒嗓音 | 小孩子睡覺出汗原因 | 出汗多 | 兒童暈車 | 左撇子 | 小兒營養不良 | 捏脊 | 寶寶能泡溫泉嗎 | 孩子叛逆家長怎么辦 | 飯后多久可以運動 | 叛逆期 | 多大的寶寶可以用吸管杯 | 多大的寶寶可以用牙膏 | 愛耳日 | 寶寶食物中毒 | 1-3歲寶寶補鈣 | 2歲寶寶吃什么補鈣 | 兒童涂氟 | 胃脹氣怎么辦 | 寶寶中暑 | 寶寶流鼻血
相關文章
相關詞條711
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2017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諾如病毒| 小孩反復發燒怎么辦 | 小兒咳嗽 | 小兒肺炎 | 小孩拉肚子怎么辦 | 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辦 | 咳嗽有痰吃什么好的快 | 小孩發燒怎么退燒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發燒吃什么食物 | 輪狀病毒 | 小兒嘔吐 | 佝僂病 | 寶寶上幼兒園 | 幼兒園安全教育常識 | 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區別 | 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皰疹性咽頰炎 | 風寒感冒 | 風熱感冒 | 小孩感冒流鼻涕怎么辦 | 咳嗽偏方 | 孩子不愛吃飯怎么辦 | 一歲半寶寶不愛吃飯 | 一歲半寶寶身高體重 | 2歲寶寶身高體重 | 3歲寶寶身高體重 | 寶寶食譜 | 一歲寶寶食譜 | 兩歲寶寶食譜 | 三歲寶寶食譜 | 兒童鼻子出血怎么回事 | 親子游戲 | 小兒推拿 | 濕疹癥狀 | 肋骨外翻 | 睡覺磨牙是什么原因 | 磨牙是什么原因 | 狂犬疫苗 | 水痘疫苗 | 乙腦疫苗 | 流腦疫苗 | 脊灰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