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中暑的突出表現是高熱,一般中暑時體溫往往達到38℃-39℃,嚴重的中暑甚至體溫可達41℃以上。病初患兒出汗較多,繼而因出汗太多可能引起丘腦下部和汗腺功能失調,皮膚反而無汗,干而灼熱,面部潮紅,無汗時患兒體溫往往會進一步迅速升高。同時伴有口渴,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有的患兒又出現驚厥和昏迷,嚴重時并發腦水腫、呼吸衰竭、循環衰竭和重要臟器功能損害。
對寶寶中暑應注意預防,盡量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直射。在炎熱季節要做好室內通風。對體弱兒尤其要注意預防中暑。一旦發生中暑,要立即采取有力的降溫措施,可采用物理降溫,也可用藥物降溫,并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在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一般維持在36℃-37℃,這種恒定的體溫是由于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作用,使體內產熱和散熱保持相對平衡的結果。當周圍環境溫度高于體表溫度時,再加上通風不良,人體的輻射與傳導對流散熱方式發生障礙,外界溫度反而通過輻射使體溫升高,這時就主要依靠出汗蒸發方式散熱。但當高溫、高濕環境同時存在,出汗蒸發散熱也受到影響,而使體內余熱大量蓄積,體溫便迅速升高。體溫升高時,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內分泌系統功能增強,蛋白質和糖類代謝亢進,體內產熱增多,這樣又會促使體溫升高。
下丘腦受高溫影響會使皮膚血管擴張,大量出汗,大量出汗又會使機體失水失鹽,可使血容量不足導致循環衰竭。超高熱中暑會引起腦膜血管充血和腦水腫,也會使心肌細胞受到損傷。
寶寶中暑時,最先表現癥狀就是發熱,體溫可達38℃-39℃,嚴重者甚至可達41℃,中暑患兒體溫越高,持續時間越久,預后就越差。因此,迅速降溫是中暑治療的關鍵。
寶寶中暑分兩型:一是嬰兒中暑,多發生在6個月以內的小嬰兒,是由過暖引起,多見于寒冷季節。另一類型是年長兒中暑,病因與癥狀接近于成人,多發生于夏季。
輕癥中暑時,嬰兒應立即敞開衣被降溫。物理降溫難以奏效時,可給予藥物降溫:氯丙嗪加入0.9%的氯化納液中靜滴。對體溫下降不理想者,可再加用地塞米松靜脈滴注。年長兒應立即搬移至陰涼通風處或空調房間,用溫水擦身以降體溫,一般不用退熱藥,只有在下列情況之下可試用:
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有中暑高熱不退時。
②中暑同時伴有其它急性感染。
③中暑高熱不伴有循環功能不全,經各種降溫措施,體溫仍居高不下者,但用量不宜過。
對中暑患兒怎樣進行降溫
寶寶中暑后,應盡快將其安置于陰涼通風處,脫去衣服,平臥于床上,給予喂服淡鹽水或其它飲料。然后在頭部放置冰袋,用低于皮膚溫度的溫水進行擦浴。擦浴時間用力要均勻,不可過度用力,以免損傷皮膚。擦至腋窩、腹股溝、?窩等血管豐富處停留時間最好長些,以助散熱。如果經溫水擦浴后體溫仍不下降,可以用酒精擦浴。酒精濃度以30%以宜,通常是先從患兒頸部開始,自上而下進行擦浴,擦至腋下、肘部、掌心、腹股溝、?窩、足心等部位時停留時間應稍長,以提高散熱效果。
一般經上述物理降溫方法,患兒體溫可以逐漸下降,其它癥狀也會隨之好轉。如果物理降溫效果不佳,可以給予藥物降溫,同時應該靜脈補充液體。
1、體溫38℃以下的中暑
如果你的孩子有頭暈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的癥狀,但是體溫沒有超過38℃,可以用冷濕敷的辦法進行降溫。
具體做法是:
(1)毛巾冰敷
把毛巾疊成兩層或四層放在冰水或冷水中浸濕,取出擰去一些水分,使毛巾滴水即可。讓孩子仰臥在床上,把毛巾放在孩子額頭上,可以用兩塊毛巾交替更換。
(2)喝清涼含鹽的飲料
同時可以讓孩子喝一些清涼含鹽的飲料,以補充因大量出汗而造成的體液損失。還可以讓孩子吃適量的西瓜或冰鎮綠豆湯,或服用一些解暑中藥。這樣,孩子的中暑癥狀就會逐漸消失。
2、體溫超過38.5℃的中暑
如果孩子體溫超過38.5℃,渾身皮膚干燥發燙,除上述措施外,還必須采取冰水或酒精擦浴來快速降溫。在家里如果一時找不到冰水或酒精,也可以用白酒來代替。
具體做法是:
(1)酒精擦浴法
先把孩子身上的衣服全部脫掉,找一塊小毛巾或一些紗布,蘸上經過稀釋的酒精(75%的酒精1份加清水1份),分別在孩子的頸部、腋下、肘窩、大腿根部來回反復地輕輕擦拭。通過酒精的揮發作用可以把體內的熱量迅速散發掉。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前胸和腹部不能擦,因為這兩個部位對冷刺激特別敏感,如果擦拭的話,會引起心跳減慢和腹瀉等不良反應。
(2)冰袋冷敷法
把冰箱冷凍室的制冰盒內的冰塊放入冰袋中,沒有冰袋也可以用熱水袋來代替。冰袋外面用毛巾或布包好,放在孩子頭下枕著,也可以放在孩子腋下和大腿根部。
提醒:
在給中暑的孩子降溫的時候,媽媽一定要密切觀察孩子的體溫、脈搏和面色。當孩子的肛溫降到38.5℃以下時要暫停酒精擦浴或冰袋冷敷。但是若孩子體溫持續不降,并且出現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脈搏細弱、甚至四肢抽動、意識障礙等嚴重癥狀,就應該立即把孩子送到附近醫院急救治療。
夏日炎炎,家長們帶著寶寶外出時,除了做好防曬工作之外,可別忘了提前學習“防中暑”的應對措施哦!要知道,中暑如果不及時處理,不僅可能會造成腦損傷,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寶寶中暑怎么辦?趕緊學起來吧。
1、寶寶中暑有哪些表現?
寶寶體內儲存的水分有限,更容易受高溫環境的影響。如果在烈日下暴曬過久,就容易引起身體大量出汗而失水,體溫迅速增高,繼而出現中暑的情況。與成人相比,寶寶的中暑癥狀非常類似,但發展的速度更快。
首先,寶寶可能會出現哭鬧、煩躁不安,呼吸及脈搏加速,面色潮紅,皮膚干燥溫熱等。
接著,寶寶會顯得倦怠、昏眩、抽搐,或進入昏迷狀態,測量體溫高達39℃以上。少數寶寶甚至會失去知覺,并停止呼吸。
因此,家長們一旦發現,寶寶有中暑的癥狀時,就必須立即采取正確的急救方法。
2、寶寶中暑,第一時間怎么做?
脫離高溫環境:將寶寶轉移到陰涼處平躺,脫去或解開衣服散熱。
幫助身體降溫:用涼水擦拭身體,或用風扇、空調等輔助降溫,使體溫降至38℃以下。
適量補充水分:讓寶寶多喝淡鹽水、茶水等,補充體內丟失的水分、鹽分。
不過,在給寶寶身體降溫的時候,有幾個錯誤的方法需要注意:
自行服用退燒藥:中暑時,身體處于過度消耗狀態,用退燒藥來降溫,會加重代謝負擔。
過度擦拭酒精:用酒精擦拭降溫,不僅會刺激皮膚,使用過量還可能導致酒精中毒。
敷冰塊、冰袋:過冷的冰水,會使寶寶血管極速收縮,不利于熱量的排出。
通常,寶寶經過正確的降溫處理后,體溫和精神狀態就會逐漸恢復。但如果體溫過高、降不下來,或持續昏迷5-10分鐘以上,要立即送往醫院急救。
3、如何預防寶寶中暑?
根據氣溫變化,合理地給寶寶增減衣物。
盡量在清晨或晚上,比較涼爽的時間外出,避免寶寶長時間在高溫的戶外暴曬。
帶寶寶戶外活動時,備好防曬霜、遮陽帽、遮陽傘,以及濕毛巾、濕紙巾等。
鼓勵寶寶多喝水,多吃含水豐富的青菜和水果,酌情飲用淡鹽水、綠豆湯等。
加強防暑措施,適當使用風扇、空調等,保證室內溫度適宜。
相關知識點
寶寶愛吃甜食的危害 | 小兒用藥誤區 | 血鉛超標 | 小孩長痱子怎么辦 | 如何預防噎食 | 兒童噎食急救 | 處理傷口的正確方法 | 兒童噎食急救誤區 | 小孩嗓子啞了怎么辦 | 小孩尿床怎么辦 | 兒童鼻子出血怎么回事 | 幼兒口腔護理 | 兒童用藥指南 | 小兒推拿 | 小兒護足 | 嬰幼兒急救常識 | 兒童健身操 | 幼兒疫苗 | 卵圓孔未閉 | 兒童護眼 | 小兒失眠 | 塑化劑 | 浴室安全 | 兒童防潮濕 | 防潮祛濕 | 幼兒嗓音 | 小孩子睡覺出汗原因 | 出汗多 | 寶寶運動 | 兒童暈車 | 左撇子 | 小兒營養不良 | 捏脊 | 寶寶能泡溫泉嗎 | 孩子叛逆家長怎么辦 | 飯后多久可以運動 | 叛逆期 | 多大的寶寶可以用吸管杯 | 多大的寶寶可以用牙膏 | 愛耳日 | 寶寶食物中毒 | 1-3歲寶寶補鈣 | 2歲寶寶吃什么補鈣 | 兒童涂氟 | 胃脹氣怎么辦 | 寶寶流鼻血
相關詞條711
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2017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諾如病毒| 小孩反復發燒怎么辦 | 小兒咳嗽 | 小兒肺炎 | 小孩拉肚子怎么辦 | 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辦 | 咳嗽有痰吃什么好的快 | 小孩發燒怎么退燒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發燒吃什么食物 | 輪狀病毒 | 小兒嘔吐 | 佝僂病 | 寶寶上幼兒園 | 幼兒園安全教育常識 | 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區別 | 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皰疹性咽頰炎 | 風寒感冒 | 風熱感冒 | 小孩感冒流鼻涕怎么辦 | 咳嗽偏方 | 孩子不愛吃飯怎么辦 | 一歲半寶寶不愛吃飯 | 一歲半寶寶身高體重 | 2歲寶寶身高體重 | 3歲寶寶身高體重 | 寶寶食譜 | 一歲寶寶食譜 | 兩歲寶寶食譜 | 三歲寶寶食譜 | 兒童鼻子出血怎么回事 | 親子游戲 | 小兒推拿 | 濕疹癥狀 | 肋骨外翻 | 睡覺磨牙是什么原因 | 磨牙是什么原因 | 狂犬疫苗 | 水痘疫苗 | 乙腦疫苗 | 流腦疫苗 | 脊灰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