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狀病毒有明顯的季節性,它特別喜歡在20℃左右氣溫下活躍。秋冬交接時期尤其要注意,兒童多集中在每年10月至12月期間感染輪狀病毒,故又稱秋季腹瀉。
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之一,是導致5歲以下嬰幼兒腹瀉的主要原因。
我國每年有近4萬名兒童因輪狀病毒腹瀉死亡,約占中國5歲以下兒童總死亡人數的12%。我國各省、市均有暴發流行的記載。全年均可發生,秋冬為流行高峰。42%的輪狀病毒感染者沒有癥狀,但可傳播病毒,腹瀉患兒和無癥狀的帶病毒者是主要的傳染源。輪狀病毒主要通過密切接觸進行傳播,也可通過污染的水、土壤、食物、玩具、衣物、用具等間接傳播,較難預防。
輪狀病毒腹瀉大多發生在6—24月齡的嬰幼兒,該病除了引起腸道內感染,腹瀉、脫水、電解質紊亂等,還可引起病毒血癥,導致更為嚴重的并發癥,如心肌炎、腦炎、肺炎、肝炎或急性胰腺炎等。中國CDC輪狀病毒腹瀉疾病負擔最新數據顯示:5歲以下兒童輪狀病毒腹瀉門診平均費用168元/次(92—230元/次),5歲以下兒童輪狀病毒腹瀉住院平均費用3145元/次(2760—4909元/次)。
輪狀病毒(Rotavirus,簡稱RV)是一種雙鏈核糖核酸病毒,屬于呼腸孤病毒科。它是嬰兒與幼兒腹瀉的單一主因,幾乎世界上每個大約五歲的小孩都曾感染過輪狀病毒至少一次。然而,每一次感染后人體免疫力會逐漸增強,后續感染的影響就會減輕,因而成人就很少受到其影響。輪狀病毒總共有七個種,以英文字母編號為A、B、C、D、E、F與G。其中,A種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而人類輪狀病毒感染超過90%的案例也都是該種造成的。
1、傳播方式:主要經糞—口或口—口傳播,亦可通過水源傳播或呼吸道傳播,成人輪狀病毒性腹瀉常呈水型暴發流行。由于輪狀病毒在環境中比較穩定,不易自然滅亡,也可通過生活接觸傳播。新生兒輪狀病毒感染主要來源于孕產婦感染、產道感染及醫院內感染。醫院里可通過護理人員造成輪狀病毒感染的傳播。
2、潛伏期:一般在3天左右。
輪狀病毒性腹瀉從無癥狀、輕微發病到嚴重時發生致命性胃腸炎、脫水及電解質平衡失調。輪狀病毒性腹瀉的癥狀包括發燒、嘔吐、腹痛以及無血色水樣腹瀉,腹瀉物為白色米湯樣或黃綠色蛋花樣稀水便,有惡臭,不含血或黏液。癥狀可持續3—9天。除胃腸道癥狀外,近年的研究發現,輪狀病毒可引起許多其他疾病,有些病例可出現不同程度肝功能損害,輪狀病毒甚至可通過胃腸道屏障造成病毒血癥。
秋季腹瀉的治療方法具體如下:
1、常規治療
(1)飲食調理: 飲食注意供給足夠的熱量,母乳喂養的患兒暫停輔食,繼續母乳喂養。人工喂養的患兒喂養適量乳制品。嚴重嘔吐的患兒禁食4-6個小時,緩解后繼續喂養。
(2)糾正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寶寶秋季腹瀉時,首先采用的補液方法是口服補液鹽,把1袋口服補液鹽溶于500毫升溫開水中,口服。但是因為有些腹瀉的寶寶不愿意喝水,精神也很差,有明顯的脫水癥狀,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靜脈輸液。
2、藥物治療
(1)西醫治療:
① 抗病毒治療可用利巴韋林、潘生丁。
② 糾正腸道菌群失調的微生態治療,可用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制劑。
③ 腸黏膜保護劑用蒙脫石粉。
西醫治療的補充說明:如果寶寶癥狀比較輕微,沒有嚴重的脫水表現,家長可以在家里給寶寶吃蒙脫石散、益生菌(如枯草桿菌、雙歧桿菌、酪酸梭菌、布拉氏酵母菌等,補充其中一種即可),補充一些口服補液鹽。蒙脫石散和益生菌最好不要同時吃。因為蒙脫石散的吸附性很高,可以吸附和抑制各種病毒、有毒物質,從而達到止瀉的作用。如果蒙脫石散和益生菌同時吃,這些益生菌就會被吸附在蒙脫石散表面,就會干擾藥效。一般建議這兩種藥間隔兩個小時服用比較好。但如果寶寶秋季腹瀉老是不好,就要到醫院檢查,化驗一下是否合并細菌感染,或者有其他方面的疾病。
(2)中醫治療:
① 外用藥:肉桂、丁香各等分研末過120目篩并加入少許陳小粉混勻裝入密封瓶備用,用時用藿香正氣水調成厚糊狀以填滿肚臍為度,外覆大小適度的塑料薄膜,最外面用麝香追風膏固定,久瀉不止外用藥粉中加入少許五倍子粉,皮膚過敏者禁用。
② 內服藥:小兒秋季腹瀉以3歲以下小兒發病率高,因嬰幼兒脾常不足,易于感受外邪,均可導致脾病濕盛而發生泄瀉。故用自擬加味平胃散以蒼術、厚樸、陳皮、生甘草、車前子、焦山楂、防風為基本方。伴發熱加荊芥、蘇葉;伴嘔吐加姜竹茹、制半夏;伴消化不良加雞內金、炒谷麥芽;伴濕熱加蒲公英、馬齒莧。久瀉不止用香砂六君丸化裁。
1、嚴重者需就醫
嚴重腹瀉、有脫水癥狀的患兒應及時到兒童醫院診治,必要時應住院或輸液治療。
2、不能吃止瀉藥
和其他種類的腹瀉一樣,嬰幼兒得了秋季腹瀉后,不能吃成人用的止瀉藥,這對嬰幼兒來說非常危險。另如,秋季腹瀉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服用抗生素不但沒有效果,而且還會擾亂腸道正常菌群的生長。
3、調整飲食
只要沒有劇烈的嘔吐,患兒大多不用禁食。對劇烈嘔吐的患兒需要禁食4-6小時后開始逐漸增加喂食。 以適當減少喂奶次數,喂食糖鹽水,減輕胃腸道負擔。
4、預防脫水
要按少量多次的原則給患兒增加飲水(主要是白開水)。當患兒因為腹瀉次數多,出現脫水癥狀,或已經被診斷為輕、中度脫水時,一般要給他用口服補液鹽,對于中度以上脫水或吐瀉嚴重的則需輸液。這些措施可以及時糾正脫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
5、保護臀部
每次便后都要為患兒清洗臀部,防止發生尿布皮炎,再涂些油脂類的藥膏,以防被糞便尿液浸漬而出現“紅屁股”。
6、患兒恢復飲食時,可喂飲米湯或稀釋的牛奶。等等病情得到控制后,開始恢復正常進食時要注意先從流質至半流質,再到軟飯的逐漸過渡。
7、秋季腹瀉病程中的患兒應休息,盡量少帶患兒到公共場所等人多的地方,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空氣流通,以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避免去托兒所和其他公共場所,以免傳染。
8、腹瀉患兒要做好隔離
家長護理患兒前后都要認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清潔,避免繼發感染。同時也要做好消毒,患兒用過的所有物品(尿布、衣被、玩具、圖書等)都應進行徹底清洗、消毒,這樣可以阻止傳染。
護理腹瀉寶寶注意事項
2、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如食前便后用肥皂洗手,奶瓶食具洗凈煮沸后再使用,注意飲水衛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凈,采用防蠅罩,防止蒼蠅、蟑螂叮爬食物。
3、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對集體兒童單位做好飲食衛生。
4、做好腹瀉病人的消毒隔離工作、防止疾病傳播。
5、疫苗預防。
除上述一般性措施外,預防輪狀病毒性腹瀉的最理想的措施是服用RV疫苗,刺激機體產生局部和血清二方面的抗體。從早期的單價口服活疫苗到近年的多價口服活疫苗,對有效防治 RV感染性腹瀉,取得了偉大成績。但是,疫苗的研制仍在繼續,目前還沒有一個世界公認最理想的RV疫苗,發展新一代更高效、更廉價、腸道外接種的疫苗是將來的方向。
由我國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開發研制的口服輪狀病毒活疫苗,經過I—IV期臨床觀察,對嬰幼兒RV腹瀉及重癥腹瀉均有保護性,保護期1.5年以上,2000年已獲國家正式生產批號。
6、目前本病無有效的預防藥物。
1、脫脂酸牛奶:100毫升去脂冷牛奶加36%酵酸液4毫升,或85%乳酸10滴。牛奶經乳酸桿菌發酵后變成酸奶。此種酸奶中乳糖已分解成半乳糖,適用于腹瀉患兒。
2、蘋果泥:蘋果切塊,搗成果泥后食用。蘋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的水分,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斂作用,適宜于秋季腹瀉伴有消化不良的患兒。
3、淮山藥粥:梗米50克,淮山藥細粉20克。同煮成粥,具有健脾的功效。對遷延性、慢性腹瀉有效。
4、胡蘿卜山楂煎:鮮胡蘿卜2個,炒山楂15克,紅糖適量,水煎服。每天服數次,連服2-3天,對傷食腹瀉有效。
5、焦山楂麥芽飲:取山楂30克,炒麥芽30克,紅糖15克。先用小火將山楂及麥芽炒至略焦,離火,加少許酒攪拌,再置火爐上炒至干,然后加200毫升水,煎煮15分鐘,去渣后加入紅糖再熬至沸,待溫后分幾次服用,詞適用于大便酸臭且有不消化奶塊,食欲減退伴有口臭的腹瀉患兒。
6、苡米仁雞金粥:生苡仁米30克,雞內金1個,粳米25克,同煮成粥。患兒食之,有利濕健胃消食的功效。
7、姜茶飲:取生姜10克,茶葉3克,加水煮沸后加少許紅糖,代茶飲,適用于風寒型秋季腹瀉的早期。
8、烏梅葛根湯:取烏梅10只,葛根10克,加250毫升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燒20分鐘,去渣加紅糖少許,分次飲用,適用于濕熱型秋季腹瀉。
9、扁豆薏米仁山藥粥:取扁豆50克,山藥60克,薏米仁30克,粳米50克。將扁豆炒熟,與薏米仁、山藥、粳米、少許鹽同煮成粥食用,適用于秋季腹瀉后期不愈的患兒。
10、菱粉粥:取粳米50克,加水煨粥,待粳米熟時,調入菱粉30克和少許紅糖,煮熟即可食用。
相關知識點
四個月寶寶拉肚子 | 六個月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一歲半寶寶拉肚子 | 五個月寶寶拉肚子 | 六個月寶寶拉肚子 | 兩個月的寶寶拉肚子 | 寶寶拉肚子的原因 | 嬰兒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拉肚子吃什么藥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寶寶拉肚子吃什么好的最快 | 寶寶拉肚子偏方 | 寶寶換奶粉拉肚子 | 喝牛奶拉肚子 | 母乳性腹瀉 | 三個月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四個月的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諾如病毒 | 經常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 6個月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一歲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腹瀉癥狀 | 寶寶上吐下瀉怎么辦 | 小兒腹瀉怎么辦 | 嬰兒拉稀 | 嬰兒腹瀉 | 10個月寶寶拉肚子 | 四個月寶寶拉肚子吃什么 | 未滿月的寶寶拉肚子 | 2個月寶寶拉肚子 | 2個月寶寶拉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