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奶粉(又名嬰兒配方奶粉)是根據不同生長時期嬰幼兒的營養需要進行設計的,以奶粉、乳清粉、大豆、飴糖等為主要原料,加入適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其他營養物質,經加工后制成的粉狀食品。嬰兒配方奶粉,是嬰兒奶粉生產商以乳牛或其它動物乳汁,或其它動植物提煉成份為基本組成,并適當添加營養素,使其總合成份能供給嬰兒生長與發育所需要的一種人工食品。
媽媽們都知道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卻往往因為乳汁不夠,或因身體等各種原因無法哺乳。這時可以給嬰兒添加配方奶粉。而隨著現代科學工藝的提高,大多嬰兒奶粉的營養元素也越來越加全面、豐富,比如除鈣、磷、鐵、碘、鋅等常規元素外,還加入了維生素A、D、E、維C、B族維生素以及母乳中所特有的葉酸、泛酸等。由于消費者的特殊性,嬰幼兒奶粉和普通奶粉有著不少不同處。由于嬰幼兒的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不能直接食用牛乳或普通奶粉,所以嬰幼兒奶粉調整了蛋白質、脂肪及乳糖的比例,使其適合于嬰幼兒的消化與吸收。
嬰兒奶粉中必須包含核苷酸,必需脂肪酸,DHA和AA。
核苷酸:
核苷酸(Nucleotides)是母乳的天然成分,核苷酸參與所有細胞的生命過程,是人體遺傳物質DNA和RNA的結構單位,存在于每個細胞中。普通人群可以合成,但對于生長發育迅速的嬰兒來說,細胞移殖分化快,核苷酸需要量聚增,所以在配方奶粉中添加核苷酸將有利于新生兒的生長發育。
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是正常生長發育和維持健康必不可少的脂肪酸。由于人類缺乏合成Omega3和Omega6位置雙鍵的能力,因此只能從膳食中獲得。Omega3的前體亞麻酸和Omega6的前體亞油酸被稱為必需脂肪酸(EFA)。
DHA和AA:
DHA和AA(ARA)在人體可以合成。必需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分別是AA和DHA的前體,通過去飽和酶及鏈延長酶的作用,可以合成。但對早產兒或Omega3、Omega6前體缺乏時,導致合成困難,會出現機體損害。DHA俗名腦黃金,學名二十二碳六烯酸,屬Omega3族長鏈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經研究,DHA對大腦和視網膜發育起重要作用。
AA(ARA)學名二十碳四烯酸,又名花生四烯酸,屬Omega6族長鏈多元不飽和脂肪酸,AA對人體的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在孕晚期及新生兒期,DHA和AA迅速集中在大腦當中,人體視網膜的感光體內也有豐富的DHA,主要通過胎盤或母乳來提供,所以,早產兒及缺乏母乳者,體內DHA水平會受影響。供給適當的DHA和AA是必需的,尤其早產兒及無母乳者更為重要。
1、根據年齡段選擇。配方奶粉都有根據寶寶適合年齡進行營養分段,每階段的配方都不盡相同,如美贊臣奶粉系列就分成了安嬰寶A+(6-12個月)、安兒寶A+(1-3歲)、安兒健(3-6歲)。由于各年齡段寶寶所需的營養素比例有變化,因此你要根據你寶寶年齡段選擇合適的配方奶粉。0-3歲是寶寶腦部發育最迅速的黃金期,美贊臣A+系列產品就有高水平的DHA,幫助寶寶大腦發育。
2、包裝要正規。一般市面上的罐裝奶粉或是袋裝奶粉,包裝上都會就其配料表、營養成分表、適用對象、沖調和使用方法作必要的說明。購買前,你要檢查的幾個重要信息包括生產日期、保質期、商標、凈含量、配料表、營養成分表及食用方法等項目,若缺少上述任何一項最好不要購買。在選購袋裝奶粉的時候,雙手擠壓一下,如果漏氣、漏粉或袋內根本沒有氣體,說明該袋奶粉已經潛伏質量問題。
3、注意嬰兒奶粉的手感、顏色和口感。美贊臣專家提示,一般可以通過搖動罐體判斷,嬰兒奶粉中若有結塊,有撞擊聲則證明奶粉已經變質,不能食用。袋裝奶粉的鑒別方法則是用手去捏,如手感松軟平滑內容物有流動感,則為合格產品。如手感凹凸不平,并有不規則大小塊狀物則該產品為變質產品。在購買產品后,可將部分奶粉倒在潔凈的白紙上,將奶粉攤勻,觀察產品的顆粒、顏色和產品中有無雜質。質量好的奶粉顆粒均勻,無結塊,顏色呈均勻致的乳黃色,雜質量少。如產品中有團塊,雜質較多,反映產品質量較差。奶粉中若顏色呈白色或面粉狀,說明產品中可能摻入了淀粉類物質。質量好的奶粉沖調性好,沖后無結塊,液體呈乳白色,品嘗奶香味濃;反之,奶粉很難溶于水中,品嘗奶香味差甚至無奶的味道,或有特殊香味。
嬰兒出生的前幾天,奶量可按嬰兒每公斤體重計算,每日給100-200毫升,因牛奶不易消化,要兌水,比例可為4:1、3:1、3:2、2:1、1:1,另加5%—8%的糖,每隔3—3.5小時喂一次,一天要喂7-8次。
如嬰兒體重為3公斤,則需奶3×100(120)毫升=300(360)毫升奶,加水后配出的總量再以頓數除,可得出每頓用奶量。如二份奶兌一份水則為300(360)毫升奶+150(160)毫升水,總量為450-480毫長,分成7-8次服用,每頓為60-70毫升。奶中加奶量5%的糖,在五、六個月均按此比例增加。
嬰兒15天到滿月,如消化正常,可吃純奶,近每公斤體重100-150毫升,每頓約吃60-100毫升。
嬰兒滿月后到兩個月,奶量按體重逐漸增加,每日喂6-7次,每次間隔3.5-4小時,每頓約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二至三個月,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時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三至六個月,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時一次,每頓喂奶量為:三至五個月吃150-200毫升,五至六個月吃200-250毫升,應掌握吃奶總量,每天不超過1000毫升,每頓奶量不超過250毫升。四個月開始在吃奶前喂輔助食物。
六至九個月,每四小時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頓奶改為三頓奶,逐漸上輔助食物從代替半頓開始到代替一頓奶。中糖量逐漸減少。
九至十二個月,全天由吃三頓奶減到吃兩頓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時吃一次,其他頓全吃輔食。每兩頓奶中間要喂水。
相關知識點
奶粉喂養 | 人工喂養 | 混合喂養如何斷奶 | 寶寶不吃奶瓶怎么辦 | 厭奶期 | 什么奶粉不上火 | 寶寶不愛喝水怎么辦 | 嬰兒吃奶量 | 寶寶多大可以換奶粉 | 1歲寶寶奶粉 | 寶寶轉奶 | 嬰兒期飲食 | 嬰兒嗆奶怎么辦 | 兩個月的寶寶吃多少 | 四個月寶寶能吃什么 | 五個月的寶寶能吃什么 | 什么奶粉不便秘 | 嬰兒喂奶時間 | 厭奶 | 人工喂養注意事項 | 羊奶粉 | 嬰兒奶瓶 | 嬰兒奶瓶消毒 | 漾奶 | 一個月的寶寶吃多少 | 乳鐵蛋白(Lactoferrin) | 寶寶食欲不振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