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小兒生長發育的標志很多。如體重、身長、坐高、頭圍、上臂圍、胸圍等,在眾多項目中,體重和身高最具有代表性,均是反映生長發育的重要標志。
我國城市兒童體重、身長、頭圍、胸圍計量表(長度:厘米 重量:公斤)
先了解寶寶出生時的體重,吃奶的量。我們的處理方式:告訴媽媽醫師把寶寶體重增加的情況分成三類:增加得很快、增加的很慢、中度的增加。
計算體重公式:出生體重+ 6 x 0.7+(月齡-6)x 0.5
但這三種均是因人而異,嬰兒體重增加得很慢,并不一定表示他有什么問題,出生時的體重約3公斤左右,到5個月-6個月大時約6公斤左右,約出生時的2倍,但出生時如較大的。
新生兒體重:
寶寶,則在5個月-6個月大時他的體重增加不易到2倍。一般寶寶出生至二個月平均每月約增加0.5公斤,10-12個月每月約增加0.3公斤,2歲后每月約增加0.2公斤左右,這些資料可供媽媽作參考。小兒的體重、身長的增長不是呈直線上升的,有時快有時慢,這是生理現象。
兒童保健專家提議,在小兒出生后的2、4、6、9、12個月應各稱一次體重;1-3歲,每隔半年稱1次;3-7歲每年稱1次。將每次結果標在生長圖上,描成體重曲線,然后對小兒體重曲線的形態和趨勢進行客觀的評價。如果孩子的體重曲線與標準體重曲線平行,表示生長速度正常;如果體重曲線平坦或向下,則表示生長緩慢,應該積極尋找原因。
參考數據:
正常足月的寶寶出生時體重為2500-3999克左右。最初3個月,寶寶每周體重增長180-200克,4-6個月時每周增長150-180克,6-9個月時每周增長90-120克,9-12個月時每周增長60-90克。按體重增長倍數來算,寶寶在6個月時體重是出生時的2倍,1歲時大約是3倍,2歲時大約是4倍,3歲時大約是4.6倍。在出生第二年,寶寶體重平均增長2500-3000克。
新生兒生長規律:
2歲以后平均每年增長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發育期。
不同階段寶寶體重計算公式:6個月以內體重=出生體重+月齡×600克;7-12個月體重=出生體重+月齡×500克;2-7歲體重=年齡×2+8000克。
影響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初產年齡:初產年齡在30歲以下,新生兒出生體重隨孕婦年齡增加而增加,超過31歲則隨年齡增加而減少。
2、孕周:胎兒在母體中的時間太短或太長,均會影響新生兒出生的體重。孕35至39周,新生兒出生體重隨 周增加而明顯增加:孕40周至43周,體重增加較慢;孕44周后,體重反而下降。
3、胎次及多胎:第二胎第五胎新生兒出生體重與第一胎相比,呈遞增現象,多胎新生兒體重一般都較低。
4、孕婦健康狀況:孕婦患高血壓、心臟病、腎病等疾患,新生兒出生體重低。如感染病毒或其它微生物,也會影響胎兒的發育。
5、孕婦嗜好:孕婦吸煙會導致新生兒體重低于正常體重。
6、胎兒性別:女性新生兒低于男性110克。
7、營養狀況:節食、偏食、挑食都會造成營養缺乏而導致新生兒體重過低。
新生兒體重:
為使您的寶寶出生時達到標準體重,應盡量克服不良習慣。比如我們發現有些低體重兒,是因為孕婦怕失去往日苗條的身材而減肥,尤其是節制肉食,造成胎兒發育不良,有的擔心胎兒過大會在腹部皮膚留下妊娠紋;還有的怕食后不舒服,出現惡心、嘔吐等現象,而不吃不喝,結果造成妊娠貧血。這樣不僅導致孕婦心悸、頭暈等,還會造成胎兒慢性缺氧,而影響胎兒腦細胞和神經細胞的生長發育。胎兒出生后若體重過低,不僅體力差,智力也差且反應遲鈍。因此,妊娠期婦女要多為胎兒著想,否則將造成無可挽回的后果。
嬰兒體重的計算標準:
1~6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6=標準體重(kg);
7~12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5=標準體重(kg);
1歲以上:8+年齡×2=標準體重(kg)。
但是,由于人的體重與許多因素有關,不同人體之間有差異,一天不同的時間內也會有一定變化,加之所處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節、氣候、自身情況的不同,對體重也有一定影響,因而很難完全符合標準體重。也就是說,難以用一個恒定值來表示,而應當是一個數值范圍,我們把這個數值范圍稱之為正常值,一般在標準體重±標準體重×10%以內的范圍。超過這一范圍,就可稱之為異常體重。超過標準體重+標準體重×20%就是輕度肥胖,超過標準體重+標準體重×50%就是重度肥胖。低于標準體重-標準體重×15%就是輕度消瘦,低于標準體重-標準體重×25%就是重度消瘦。輕度肥胖和輕度消瘦屬于輕度營養不良,重度肥胖和重度消瘦屬于重度營養不良。
標準體重的“標準”各國所制定的并不完全一樣。一個國家不同年齡組的標準體重通常是本國經過群體大樣本的調研所得到的,根據人的年齡、身高所計算出的各年齡組人的體重大體范圍,并規定其上下界限。我國國家體委體育科研所就曾對15歲以內兒童的體重值,做過規范化研究,查看這一標準,您就會明白您孩子體重是否標準。
相關知識點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1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2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3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4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5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6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7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8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9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10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11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寶寶12個月發育指標 | 寶寶個子矮的原因 | 寶寶個子矮怎么辦 | 矮小癥 | 五個月寶寶體重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