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理因素
當寶寶厭奶時,首先要觀察一下,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所導致的。如果還并發了嘔吐、便秘、腹脹、腹瀉、發燒等癥狀,應該立刻就醫治療。
2、心理因素
由于從出生開始,寶寶每天喝的都是同一種食物,一段時間后,可能會產生厭惡喝奶的情況,這也是寶寶在提醒爸媽,該給他吃些不同的東西了。適時給寶寶流質食物,便會逐漸恢復胃口,如果寶寶活動力佳、精神也好,只是食欲稍差,爸媽并不用太擔心。
3、其它原因
(1)不喜歡吃奶嘴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大多數的母乳喂養的寶寶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在滿足地喂著寶寶的同時,往往沒有料到讓他接受奶嘴是這么困難的一件事情。
(2)不喜歡奶粉的味道
嬰兒已習慣了清新淡雅的母乳,而配方奶卻帶有一股奶腥味,敏感的寶寶不能很快適應,因而拒食。
(3)喂奶方式不對
因為奶瓶的角度不當,壓到舌頭,使寶寶喝不到奶,最好將奶瓶以45度角輕放到寶寶的嘴里。
(4)注意力分散
有一些好奇寶寶,只要周圍有聲響、有人走動,就停止吸奶,顯然其他事情對他說來,比吃奶有趣多了。
寶寶4-6個月大時,好奇心與日俱增,因為脖子的肌肉張力較好,開始對身邊的事物感到新奇,也會分散他吃東西的注意力,此時為常見的厭奶期。
舌頭碰到東西往外吐的反應也會消失,如果沒有適當添加輔食,用小湯匙喂食以訓練寶寶的口腔協調功能,寶寶日后可能會只喝奶不想吃固體食物,出現明顯的厭食,會營養不均衡。
寶寶進入厭奶期之后,最明顯的癥狀就是吃的奶量變少了,因此可以計算寶寶每天所喝的奶量,如果低于所需的奶量,沒有生病發燒,且到了4-6個月大,寶寶就可能已經進入厭奶期。
一般而言,4個月內的寶寶,計算奶量的公式是以寶寶的體重和每天的餐次來計算。
(體重×120-150毫升)÷餐次/(天)=一餐的奶量
例如: 4個月大的寶寶,體重大約6千克,一天大約喝6餐。
(6千克×120-150毫升)÷6=120-150毫升/每餐
寶寶的身心動作發展,像是頭部控制及肌肉張力、人際互動若都符合其年齡,代表他的發展是正常的。至于身高、體重和頭,本來就是因人而異,不需要跟別的寶寶比較。每次帶寶寶看健兒門診時,醫護人員都會測量并記錄,不妨將這些數據,對應兒童健康手冊上的生長曲線,觀察一下是否在正常范圍中,若是數值都正常,爸媽就可以放心。
假設寶寶的生長曲線一直都在50%左右,到了厭奶期,剛開始并不會有太大變化。正常來說,在25%-75%之間都屬于可接受的范圍。但如果寶寶吃得很少,又沒有額外添加營養食品或輔食,生長曲線就會下降,可能從50%掉到10%,這就表示厭奶已經對寶寶造成生長上的影響。
第1招:不用強迫手段
很多家長都擔心寶寶喝太少會長不大,于是采用強迫的方式。但是這種做法反而會讓寶寶對吃產生恐懼。其實只要寶寶身高、體重等發展狀況,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并不需要強迫他喝奶,這個時期家長應該思考,如何協助寶寶接受半流質的輔食,而非強迫他喝奶。
第2招:改變喂食方式
當寶寶出現厭奶的征兆,爸媽可以從改善喂食方式做起,采取較為隨性的方式,不需要按表作業。以少量多餐為原則,等寶寶想吃的時候再吃。可以通過游戲消耗寶寶的體力,例如按摩、肢體活動等,當他精力耗盡、感到饑餓時,進食的狀況也會獲得改善。
第3招:營造用餐環境
進食的環境盡量柔和、安靜。因為此階段的寶寶開始對外界感到好奇,用餐時若有人在旁逗弄他,或出現很多能吸引他注意力的玩具、聲音,寶寶會覺得這些事情比吃飯更有趣,自然就不想吃了。
第4招:奶嘴洞大小要適當
有時候寶寶喝奶少,可能是因為奶瓶上奶嘴的奶洞太小,使寶寶吸得不順暢,因此喝的量才減少。先將奶瓶倒過來,檢查一下奶瓶上奶嘴的奶洞,是否能順利流出,通常最佳的速度是1秒1滴,滴不出來或滴得太快,對寶寶都不好。
第5招:不要常換奶粉
看到寶寶不愛喝奶,家長可以更換別的奶粉,但更換速度不要太頻繁,寶寶會沒有時間適應。如果要換新牌子,也不要一下子全部換,最好和別牌子的奶粉混合搭配,并觀察一周排便狀況,若排便正常,表示適應良好,此時才可以更換全新的奶粉。進入厭奶期后,更換奶粉牌子的效果有限,如果試換了一兩次仍沒有起色,就可以放棄使用這個方法了。
第6招:適時添加輔食
4個月大左右的寶寶,還是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輔食大約吃一兩餐即可,因此當寶寶感到厭倦,不妨給一點新的嘗試。可從米粉或稀釋的果汁開始,陸續再加入蔬菜泥和果泥。不過記得要遵守1次加1種的原則,從1小茶匙開始,再慢慢加份量。每種輔食可先嘗試3-5天,并觀察寶寶的狀況。
如果不喜歡或是皮膚出現疹子、便便變稀等情形,建議先暫緩添加此種輔食,等過陣子再嘗試。若是有過敏的家庭史,建議喂食母乳或部分水解奶粉到寶寶6個月大,之后再添加輔食,而添加的輔食以低致過敏性為優先。
第7招:輕松對待厭奶
照顧寶寶的人,其心情和壓力會直接傳達給寶寶,當照顧者焦慮或強迫寶寶喝奶時,他都能感受到,因而產生抗拒。只要寶寶各方面都健康、正常,也沒有生病,家長們就可以放寬心,用順其自然的態度面對待寶寶的厭奶期,不要和寶寶為了吃展開痛苦的拉距戰。
1、麥香奶,適合3個月以上寶寶
麥片富含水溶性纖維素,促進腸胃功能,有助于消化。媽媽可以先用量杯量取一些開水,把燕麥片泡開,加入正常配比配方奶粉沖調好。用食品料理食打磨混合即成為香濃可口又適合寶寶月齡的麥香奶。4個月以上的寶寶還可以添加蛋黃一起打磨哦。
2、果味酸奶,適合12個月以上寶寶
酸奶可以用作口味的調劑,但是不能給小寶寶當主食。媽媽們選擇酸奶的時候,盡量選擇原味的,因為絕大部分果味酸奶,都添加人工色素或者香精之類。如果要吃果味的,可以自己添加家里做的果泥、果粒,這樣做既新鮮營養,又安全健康。一般的研磨組合都可以把水果處理得很適合調酸奶,也可以用搖搖杯,一個小杯原味酸奶,加半條切段的香蕉,一起加到杯子里,嘩啦嘩啦一陣搖,運動了自己,娛樂了寶寶,又做出了好吃的酸奶哦。
3、炒鮮奶,適合15個月以上寶寶
常溫鮮牛奶中加入一定量的淀粉,調勻后倒入不粘鍋中。用小火加溫,邊加熱邊攪拌,至牛奶成黏稠狀時,可加入其他配料,炒均勻即可。這款輔食可甜可咸,配菜很隨意,可以依據寶寶的咀嚼能力調整配菜硬度和精細度,媽媽的創意空間很大呢。
相關知識點
奶粉喂養 | 人工喂養 | 混合喂養如何斷奶 | 寶寶不吃奶瓶怎么辦 | 厭奶期 | 什么奶粉不上火 | 寶寶不愛喝水怎么辦 | 嬰兒吃奶量 | 寶寶多大可以換奶粉 | 1歲寶寶奶粉 | 寶寶轉奶 | 嬰兒期飲食 | 嬰兒嗆奶怎么辦 | 兩個月的寶寶吃多少 | 四個月寶寶能吃什么 | 五個月的寶寶能吃什么 | 嬰兒奶粉 | 什么奶粉不便秘 | 嬰兒喂奶時間 | 人工喂養注意事項 | 羊奶粉 | 嬰兒奶瓶 | 嬰兒奶瓶消毒 | 漾奶 | 一個月的寶寶吃多少 | 乳鐵蛋白(Lactoferrin) | 寶寶食欲不振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