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喂養是人工喂養的一種,人工喂養雖然不如母乳容易引起寶寶營養不良和消化紊亂,但也要選擇好的配方奶粉,只要采用優質的乳品或代乳品且調配恰當也能滿足寶寶營養需要。配方奶粉是為了滿足嬰兒的營養需要在普通奶粉的基礎上加以調配的奶制品,它在嬰兒奶粉中加入各種營養成分,與普通奶粉相比奶粉在配方中去除了部分酪蛋白增加了乳清蛋白,降低了礦物質含量以減輕嬰幼兒腎臟負擔,另外還添加了微量元素、維生素、某些氨基酸或其他成分使之更接近人乳。
奶粉喂養寶寶的方法可是有科學講究的,在給寶寶創造安靜溫馨的哺喂環境同時還要掌握正確舒適的哺喂方式,這樣寶寶才能在愉快中享受到奶粉的美味。需要注意的是,奶粉喂養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項,比如嬰兒奶粉不能沖的太濃,要不然會加重這些臟器的負擔,引起寶寶器官的功能障礙造成腹脹、腹瀉、便秘等癥狀,在兩餐奶粉喂養之間最好給寶寶喂點水。
1、保障安靜溫馨的哺喂環境
無論是給寶寶喂母乳還是喂奶粉,都需要一個安靜溫馨的環境,可以用CD機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例如胎兒期播放過的音樂。
2、掌握正確舒適的哺喂方式
(1)奶瓶等調奶用具的清潔消毒疏忽不得,放入沸水中煮5分鐘或者用蒸汽、微波消毒。
(2)夜間喂母乳相對比較方便,如果需要喂奶粉,最好事先計量好單次的嬰兒奶粉,儲存在奶粉盒里,準備涼、熱開水在邊上,也可以用恒溫加熱器。
(3)泡奶前一定要將雙手洗干凈。
(4)按說明沖調奶粉,濃度適當。因為寶寶胃腸、肝、腎發育尚不完善,奶粉沖得過濃勢必會加重這些臟器的負擔,引起這些器官的功能障礙,造成腹脹、腹瀉、便秘......甚至厭食或肥胖。
(5)40℃左右溫水調配。水溫過高,會使嬰兒奶粉結塊,無法充分溶解,也會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產生凝塊,影響消化吸收,此外,對熱不穩定的維生素、免疫活性物質(如含雙歧桿菌)等容易遭到破壞,營養價值大打折扣”。或者將1/3的涼開水和2/3的熱開水混合,然后放入適量奶粉。
(6)雙手滾搓瓶身,使奶粉完全溶解,而非上下震動,以免產生大量氣泡。
(7)無論對哪個年齡階段的寶寶來說,讓他倍感安全的事,就是被媽媽緊緊地摟抱著,依偎在她溫暖的懷抱里吃奶,即使沒有喝上母乳,能聞到媽媽身上親切的味道,也能讓寶寶倍感安心。
(8)讓奶水充滿整個奶嘴和瓶頸后再放入寶寶口中,避免吸入過多的空氣。
(9)奶嘴孔的大小會影響到奶水的流量,要留意奶嘴孔的大小是否合適。孔太小,寶寶吸奶就非常費勁;孔太大,奶水流量過快,容易嗆到寶寶。
(10)大多數寶寶以吃飽為止,但有一些在吃到一半時就不肯再吃,這時需要將寶寶斜抱起,輕拍背部,讓胃中的空氣排出后再喂;如仍不肯吃,則要查找原因,看他是真正地吃飽了,還是由于身體不舒服而不想吃。
(11)不要強迫寶寶每餐必須喝完一定量的奶,大部分情況下,寶寶自己知道可以吃下多少,勉強吃下的后果只會加重吐奶,久之可能導致厭奶。
(12)喂完奶后,用棉柔的毛巾將寶寶的嘴巴擦拭干凈,用直立式抱法將寶寶的下巴靠在媽媽的肩膀上,空心掌自下往上地輕拍寶寶的背部,幫助打嗝排出不小心吃下去的空氣。
(13)每次吃剩的奶一定要倒掉,不能留到下一餐吃,因為奶水是良好的細菌培養基,剩奶留到下一餐時,很可能已被細菌污染,寶寶吃后可能會發生嘔吐、腹瀉等癥狀。
奶粉喂養能夠幫助沒法進行母乳喂養的媽媽正常喂養寶寶。奶粉喂養的好處主要有促進寶寶和孩子生活規律、保證睡眠、營養全面、排便規律、斷奶容易等。具體奶粉喂養的好處有:
1、生活規律。幾個小時喂一次、喂多少完全可以按照時間表進行,媽媽和寶寶都能做到按部就班。
2、保證睡眠。一般嬰兒吃完嬰兒奶粉之后都能保證至少兩個小時以上的睡眠,特別是夜里的睡眠時間特別長。這樣不僅孩子的睡眠時間和質量得到保證,媽媽也能休息好。
3、營養全面。母乳的營養成分完全依照媽媽的進食和吸收的情況而定,相對現在營養十分全面并且均衡的配方奶粉來說是要有些欠缺的。
4、排便規律。吃嬰兒奶粉的寶寶大便成形,每天早上寶寶會排便一次,形成規律。奶粉喂養的寶寶大便一般呈淡黃色、常常較干可堆起來,有些人工喂養的新生兒形成了每2-3天大便一次的排泄規律。
5、斷奶容易。純吃奶粉的孩子根本不會面臨這個問題,混合喂養的孩子在斷奶的時候就不會像完全母乳喂養的孩子那么困難,還可以減少媽媽在斷奶過程中引起乳腺疾病的機率。
1、影響媽媽乳汁分泌:當媽媽給寶寶喝奶粉的話,母乳產出也會降低。這是因為,母乳的生出,是和它的消費量有關的。一旦對母乳的消耗減少,那么乳腺就會減少母乳的分泌,可能會影響媽乳房健康。
2、喂養難度比母乳喂養大:母乳喂養是個自然的過程,媽媽不需要整天去計算喂奶量以及喂養中的各種問題。但是如果是進行奶粉喂養,如果奶粉喂養過少,寶寶會餓,如果喂養奶粉過多,會讓寶寶營養過剩。
3、乳汁被污染:我們知道,當寶寶直接吮吸母乳時,是直接從媽媽身上獲得食物來源,如果當寶寶是進行配方奶粉喂養的方式,要考慮乳汁是否受到污染。有一些寶寶在奶粉喂養的過程中出現腹瀉,者可能是和喂養的成分被污染有關系。
4、耗費耗時問題:如果媽媽只是單純地給寶寶進行母乳喂養,費用上主要考慮給媽媽的飲食費用,時間上也容易把握。而選擇奶粉喂養的時候,購買配方奶粉等需要花錢,另外像購買奶具、能源和冷藏等也需要費用。母乳喂養只要是寶寶有需要就可以進行,而奶粉喂養時,當寶寶要吃奶,就要趕快準備:取奶、熱奶、裝奶瓶、喂寶寶等。
奶粉喂養量的多少是由寶寶的月齡來決定的,寶寶越來越大,胃口也變得越來越大咯!
1、寶寶出生的前幾天
奶量可按寶寶每公斤體重計算,每日給100—200毫升,因牛奶不易消化,要兌水,比例可為4:1、3:1、3:2、2:1、1:1,另加5%—8%的糖,每隔3—3.5小時喂一次,一天要喂7—8次。
如寶寶體重為3公斤,則需奶3×100(120)毫升=300(360)毫升奶,加水后配出的總量再以頓數除,可得出每頓用奶量。如二份奶兌一份水則為 300(360)毫升奶+150(160)毫升水,總量為450—480毫長,分成7—8次服用,每頓為60—70毫升。奶中加奶量5%的糖,在五、六個 月均按此比例增加。
2、寶寶15天到滿月
如消化正常,可吃純奶,近每公斤體重100—150毫升,每頓約吃60—100毫升。
3、寶寶滿月后到兩個月
奶量按體重逐漸增加,每日喂6—7次,每次間隔3.5—4小時,每頓約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4、寶寶兩到三個月
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時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5、寶寶三到六個月
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時一次,每頓喂奶量為:3—5個月吃150—200毫升,5—6個月吃200—250毫升,應掌握吃奶總量,每天不超過1000毫升,每頓奶量不超過250毫升。四個月開始在吃奶前喂輔助食物。
6、寶寶六到九個月
每四小時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頓奶改為三頓奶,逐漸上輔助食物從代替半頓開始到代替一頓奶。中糖量逐漸減少。
7、寶寶九到十二個個月
全天由吃三頓奶減到吃兩頓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時吃一次,其他頓全吃輔食。每兩頓奶中間要喂水。
不管媽媽是什么原因放棄母乳喂養而選擇奶粉喂養,都要保持媽媽和寶寶的親密接觸。掌握奶粉喂養的正確方法是會令寶寶在喂養中保持健康成長的狀態。那么嬰兒奶粉喂養方法有哪些?
1、保障安靜溫馨的哺喂環境:無論是給寶寶喂母乳還是喂奶粉都需要一個安靜溫馨的環境,可以用CD機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例如胎兒期播放過的音樂。
2、掌握正確舒適的哺喂方式:奶瓶等調奶用具的清潔消毒疏忽不得,放入沸水中煮5分鐘或者用蒸汽、微波消毒。夜間喂母乳相對比較方便,如果需要喂奶粉最好事先計量好單次的奶粉儲存在奶粉盒里,準備涼、熱開水在邊上也可以用恒溫加熱器。
3、按說明沖調奶粉濃度適當:因為寶寶胃腸、肝、腎發育尚不完善,奶粉沖得過濃勢必會加重這些臟器的負擔,引起這些器官的功能障礙造成腹脹、腹瀉、便秘等癥狀,有些寶寶甚至會厭食或肥胖的問題。
1、切忌沖調奶粉時先加奶粉后加水。
正確的沖調方法是:
(1)首先先加水并調整好水溫:40—60℃。過熱可以放涼開水,過涼可以兌熱水。沖調奶粉不能用滾開的水,這樣會破壞奶粉中的營養物質。
(2)將定量的溫開水倒入奶瓶內,再按照寶寶需要的量和奶瓶上的刻度調整水量。
(3)然后再加入適當比例的奶粉。過濃過稀都不符合寶寶的需要,后加奶粉比較好控制奶粉的量,沖出的奶粉濃度準確。
這樣沖調比較容易控制水溫和水量。如果先加奶粉,水溫不合適,水量沒掌握好,都可能浪費時間和奶粉。
2、切忌將已沖調好的奶粉再次煮沸。
已經沖調好的奶粉若再煮沸,會使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寶寶再喝這樣的奶水,所獲得的營養會大打折扣。
3、切忌自行增加奶粉的濃度及添加輔助品。
由于嬰幼兒的毛細血管很嫩弱,如果奶粉濃度過高,容易引起孩子腦部毛細血管破裂,導致出血,如果經常給寶寶喝過濃奶粉,出血多了會影響寶寶智力發育,還會增加他的腸道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引起便秘或腹瀉,嚴重的還會出現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有些媽媽用高湯給寶寶沖調奶粉,認為這樣既有奶粉的營養又有高湯的營養,但寶寶長期喝這樣的奶粉。對血液、腎臟都是有害的,還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4、切忌直接給寶寶更換奶粉。
很多寶寶吃奶粉的中途都會因為某種原因面臨轉奶的問題,給寶寶更換奶粉一定要逐漸過渡,更換奶粉一般需要需1—2周。寶寶胃腸道功能發育不完善,頻繁換奶粉,容易引起消化道不適。給寶寶轉奶的方法,可將兩種奶粉摻著,每頓逐漸減少舊奶粉的比例,可于3—7天內轉完。整個過程可歷時1—2周,讓寶寶有個適應過程。
寶寶轉奶(包括從母乳喂養轉混合喂養,從一個品牌轉另一品牌奶粉,同品牌奶粉轉不同階段),都應在寶寶健康情況良好時進行,沒有腹瀉、發燒、感冒等,接種疫苗期間最好不要轉奶。
寶寶腹瀉時,短期內可適當將奶粉稀釋(根據情況如對半稀釋),一般母乳可繼續;嚴重的腹瀉,醫生會建議暫停母乳和配方奶粉,改為腹瀉奶粉;病愈后仍然可以恢復以前的母乳和配方奶粉。
5、切忌給新生兒喂太多奶粉。
產后的最初3天,只有少量初乳,如果媽媽暫時沒有母乳或者確實量很少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只能在吮吸母乳后,再用小奶杯或勺子喂配方奶粉。新生寶寶的消化功能非常弱,不能消化全奶,通常最初的3天喂1/3奶(多加2倍水),接著的4天喂1/2奶(多加一倍水);新生寶寶的胃容量也小,最初一周大約每頓最多能喝到30—60毫升;大約隔2小時左右喂一次,一晝夜喂10—12次(最初的3個月按需喂奶,喝奶的量、間隔時間和次數需視寶寶個體的需求而定)。勤哺乳是促使乳汁增多的好方法,一旦母乳量足夠,完全可以改為純母乳喂養。
6、別忘了給寶寶喂水。
混合喂養和人工喂養的寶寶,需要在2次喂奶粉中間加喂一次白開水,簡單的估算方法是每天的配方奶量與水量的比例約為100:15。
相關知識點
人工喂養 | 混合喂養如何斷奶 | 寶寶不吃奶瓶怎么辦 | 厭奶期 | 什么奶粉不上火 | 寶寶不愛喝水怎么辦 | 嬰兒吃奶量 | 寶寶多大可以換奶粉 | 1歲寶寶奶粉 | 寶寶轉奶 | 嬰兒期飲食 | 嬰兒嗆奶怎么辦 | 兩個月的寶寶吃多少 | 四個月寶寶能吃什么 | 五個月的寶寶能吃什么 | 嬰兒奶粉 | 什么奶粉不便秘 | 嬰兒喂奶時間 | 厭奶 | 人工喂養注意事項 | 羊奶粉 | 嬰兒奶瓶 | 嬰兒奶瓶消毒 | 漾奶 | 一個月的寶寶吃多少 | 乳鐵蛋白(Lactoferrin) | 寶寶食欲不振
相關文章
相關網友問答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