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輕微狀態:輕微的溢奶、吐奶,寶寶自己會調適呼吸及吞咽動作,不會吸入氣管,只要密切觀察寶寶的呼吸狀況及膚色即可。
如果大量吐奶,首先,應迅速將寶寶臉側向一邊,以免吐出物向后流入咽喉及氣管。然后,把手帕纏在手指伸入口腔中,甚至咽喉,將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來,以保持呼吸道順暢,然后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2、嚴重狀態:如果寶寶憋氣不呼吸或臉色變暗時,表示吐出物可能已進入氣管了,使其俯臥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如果仍無效,馬上夾或捏刺激腳底板,使寶寶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此時最重要的是讓他吸氧入肺,而不是在浪費時間想如何把異物取出。
在以上過程中,寶寶應同時送往醫院檢查。如果嗆奶后寶寶呼吸很順暢,最好還是想辦法讓他再用力哭一下,以觀察哭時的吸氧及吐氣動作,看有無任何異常,如聲音變調微弱、吸氣困難、嚴重凹胸等,如有應即送醫院。如果寶寶哭聲洪亮,中氣十足、臉色紅潤,則表示無大礙。
1、喂奶時機適當:不在寶寶哭泣或歡笑時喂奶;不要等寶寶已經很餓了才喂,寶寶吃得太急容易嗆;孩子吃飽了不可勉強再喂,強迫喂奶容易發生意外。
2、姿勢體位正確:母乳喂養寶寶應斜躺在媽媽懷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人工喂養寶寶吃奶時更不能平躺,應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氣。
3、控制速度:媽媽泌乳過快奶水量多時,用手指輕壓乳暈,減緩奶水的流出。人工喂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過來時奶水應成滴而不是成線流出。
4、注意觀察:媽媽的乳房不可堵住寶寶鼻孔,一定要邊喂奶邊觀察寶寶臉色表情,若寶寶的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圍變色發青,應立即停止喂奶。對發生過嗆咳嬰兒、早產兒,更應嚴密觀察,或請醫生指導喂哺。
5、排出胃內氣體:喂完奶后,將嬰兒直立抱在肩頭,輕拍嬰兒的背部幫助其排出胃內氣體,最好聽到打嗝,再放嬰兒在床上。床頭宜高15度,右側臥30分鐘,再平臥,不可讓孩子趴著睡,避免嬰兒猝死。
雖然說新生兒嗆奶是很普遍的事情,但由于新手媽媽經驗不足,在面對寶寶嗆奶時,難免會表現得驚慌失措。有的甚至直接采取錯誤操作:豎抱。豎抱會讓奶液不容易被咳出來,而且還會流到更深的部位,加重咳嗆的程度。
如果媽媽們平時多學習掌握有關嗆奶的處理方法,那么就能在緊急關頭不怕出錯,從容處理寶寶嗆奶了。
寶寶嗆奶大多不危險,不同程度不同處理
寶寶嗆奶,很多時候并不會出現什么嚴重的情況。聰明的寶寶也會自己調整呼吸和吞咽動作,避免奶液進入氣管。但媽媽們也不能因此放松警惕,當寶寶出現嗆奶情況時,需要繼續觀察寶寶的呼吸狀況和膚色,直到寶寶臉色和精神都沒有異常后,才能放心。
如果期間寶寶的嗆奶情況,沒有得到改善,就要立即進行緊急處理,幫助寶寶緩解嗆奶了。
如果寶寶情況比較樂觀,嗆奶不太嚴重,有嘔吐、咳嗽現象,但臉色沒有異常,媽媽應該快速將寶寶的身體放平,然后將寶寶的頭側向一邊,以免吐出的東西向后流入咽喉和氣管。隨后,用空掌心拍寶寶后背,引起寶寶身體的震動,促使寶寶吐出嗆入的奶液。并清除口腔異物。
如果寶寶情況比較嚴重,出現呼吸困難、臉色發紫、不停掙扎等表現時,表示奶液可能已經進入氣管了。此時要速度讓寶寶俯臥在大人腿上或硬板床上,用力拍打其背部4-5次,讓寶寶咳嗽,將氣管里的奶液咳出來。如果寶寶口腔中有奶汁,可用手指纏紗布伸入寶寶口腔清除,避免寶寶再次將奶汁吸入氣管。
如果上述方法無效,馬上用力捏或掐寶寶的腳板底,讓寶寶因為疼痛而哭喊或咳嗽,幫助咳出奶液,緩解呼吸困難。
上述方法仍無效,則應立刻撥打120或送往就近的醫院搶救。
想要減少寶寶嗆奶,正確的喂奶方式很重要,媽媽們要注意:比如不在寶寶哭泣和大笑、太餓的時候喂奶;不讓寶寶仰躺著吃奶;喂奶時注意控制奶速等,細心的呵護與照顧,能讓寶寶免于很多意外,育兒路上才能更舒心。
逢年過節都應該是歡天喜地的日子,然而,卻常常有不少“寶寶被嗆”的事件發生在身邊,其中花生、開心果、年糕等往往是“罪魁禍首”。家長不免犯愁了:如果寶寶不小心嗆到怎么辦?該如何急救呢?今天介紹一種保命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家長可要未雨綢繆學起來,第一時間守護好寶寶“黃金4分鐘”!
一、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腹部急救法”,是針對于氣管完全梗阻導致窒息的一種急救方法,其原理是增加腹腔的壓力使膈肌上抬,增加胸腔的壓力,排出氣道中的異物。當寶寶發生呼吸道異物堵塞時,一般會出現面色青紫、不能呼吸、哭不出聲,甚至昏迷喪失意識等情況,家長應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立刻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
二、1歲以下的寶寶嗆到怎么辦?
1、如果寶寶還有意識:拍背5次+胸外按壓5次交替進行,并立即讓人撥打120。家長一只手托著寶寶的下頜,讓寶寶趴在你的大腿上,頭稍微朝下,咽后位置低于身體其他部位,否則異物更加深入。用另一只手的手掌根部快速、有力地在寶寶肩胛骨之間連續拍打5次;如果寶寶還沒吐出異物,把TA翻轉過來,臉朝上,身體搭在大腿上,用食指和中指在寶寶兩乳頭中間用力扣壓5次。交替進行以上兩種方法,直到將異物排出。
2、如果寶寶失去意識:要馬上進行心肺復蘇術。讓寶寶平躺在地面上,將兩根手指放在寶寶兩乳頭連線下方的胸骨處,做30次胸外按壓,按壓深度約4cm,然后按住寶寶額頭并抬起TA的下巴,看看TA嘴里有無異物出現,如有,則取出異物;如果寶寶還沒有呼吸,要馬上進行人工呼吸,用你的嘴巴嚴密罩住寶寶的嘴巴和鼻子吹2口氣,每次吹氣能明顯看到寶寶胸部有起伏。然后按照30秒的胸外按壓,搭配2次人工呼吸,重復按壓+人工呼吸的方式做5輪,直到寶寶開始呼吸,或者等待救援人員到來。
三、1歲以上的寶寶嗆到怎么辦呢?
1、如果寶寶還有意識:家長站在寶寶身后,用你的胳膊圍著TA的腰,注意寶寶的腳不能懸空,要讓他站著。你的一只手握成拳頭,拳眼抵住寶寶腹部中線位置,大概在肚臍以上,胸骨以下。另一只手抓住這只拳頭,連續快速向上、向后按壓沖擊6-10次,注意拳頭不要碰到胸骨末端或者肋骨,繼續這個動作,直到異物吐出。如果寶寶在這個過程中失去意識或無反應,要馬上進行心肺復蘇術。
2、如果寶寶失去意識:讓寶寶平躺在地上,家長將一只手的根部置于寶寶胸骨下半部,另一只手壓在這只手上面,然后開始按壓,每次按壓深度大約5cm。按壓30次之后看看寶寶嘴巴里有沒有異物,有則用手指清出。接著開始人工呼吸,同樣以30次胸外按壓,搭配2次人工呼吸,至少持續5輪。如果這期間寶寶將異物咳出開始呼吸,則可以停止人工呼吸,并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
四、如何預防寶寶嗆到?
預防寶寶嗆到,要從多方面入手:
1、檢查入口食物:不要給3歲以內的寶寶吃過軟或過硬的小體積食物,如布丁、花生等;
2、注意物品存放:主要是藥物還有小物件的玩具和物品,如藥片、小球、玩具脫落的零件、筆帽等,要放在寶寶不能觸及的地方,避免寶寶因為好奇和放進嘴里發生危險;
3、不要逗引寶寶:寶寶吃東西的時候盡量少說話,更不要逗TA笑。要讓寶寶養成安安靜靜吃東西的習慣,不要搖頭晃腦或邊走(跑)邊吃東西。
相關知識點
奶粉喂養 | 人工喂養 | 混合喂養如何斷奶 | 寶寶不吃奶瓶怎么辦 | 厭奶期 | 什么奶粉不上火 | 寶寶不愛喝水怎么辦 | 嬰兒吃奶量 | 寶寶多大可以換奶粉 | 1歲寶寶奶粉 | 寶寶轉奶 | 嬰兒期飲食 | 兩個月的寶寶吃多少 | 四個月寶寶能吃什么 | 五個月的寶寶能吃什么 | 嬰兒奶粉 | 什么奶粉不便秘 | 嬰兒喂奶時間 | 厭奶 | 人工喂養注意事項 | 羊奶粉 | 嬰兒奶瓶 | 嬰兒奶瓶消毒 | 漾奶 | 一個月的寶寶吃多少 | 乳鐵蛋白(Lactoferrin) | 寶寶食欲不振
相關文章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