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的特征
1、頭顱較大
頭顱相對更大,與身體的比例為1:3,囟門寬大,顱骨較軟,頭發呈絨毛狀,指甲軟,男嬰睪丸未降或未全降,女嬰大陰唇不能蓋住小陰唇。
2、呼吸系統不成熟
因呼吸中樞和呼吸器官發育不成熟,呼吸功能常不穩定,部分可出現呼吸暫停和青紫。有些早產嬰兒因肺表面活性物質少,可發生嚴重呼吸困難和缺氧,稱為肺透明膜病,這是導致早產兒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
3、消化吸收能力弱
吸力和吞咽反射均差,胃容量小,易發生嗆咳和溢乳。消化和吸收能力弱,易發生嘔吐,腹瀉和腹脹。肝臟功能不成熟,生理性黃疸較重且持續時間長。肝臟儲存維生素K少,各種凝血因子缺乏易發生出血。此外,其他營養物質如鐵、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糖原等,早產兒體內存量均不足,容易發生貧血,佝僂病,低血糖等。
4、體溫中樞發育不成熟
體溫中樞發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體表面積大,肌肉活動少,自身產熱少,更容易散熱。因此常因為周圍環境寒冷而導致低體溫,甚至硬腫癥。
5、神經反射差
各種神經反射差,常處于睡眠狀態。體重小于1500克的早產兒還容易發生顱內出血,應格外引起重視。
6、免疫功能差
早產兒的免疫功能較足月兒更差,對細菌和病毒的殺傷和清除能力不足,從母體獲得的免疫球蛋白較少。由于對感染的抵抗力弱,容易引起敗血癥,其死亡率亦較高。
重視早產兒喂養的原因
為什么要重視早產兒喂養?重視早產兒喂養的原因有什么?按國際準則,胎齡不足37周的新生兒為早產兒,出生體重多小于2500克。現階段,醫學家尚不能明確所有導致早產的因素,但糖尿病、高血壓、吸煙、體重超標、妊娠間隔過短、17歲之前或40歲之后生育、生育藥使用增加以及生育雙胞胎或多胞胎都有可能提升早產的風險。根據2010年的全國統計數據顯示,當年我國的早產兒發生率約為8.1%。即便出生體重不足1公斤,出生胎齡不足28周的超未成熟兒,廣東的整體存活率也達到45.1%。不過,早產兒寶寶營養、生長發育卻趕不上。
因此,對于早產兒喂養的重要性也就越來越突出了,科學的早產兒喂養能夠有效提高早產寶寶生存幾率。早產兒的寶寶會比足月新生兒的消化和吸收能力稍差,同時早產寶寶的吸吮和吞咽能力也比足月新生兒差一些,這樣會讓早產寶寶出現無力吃奶或不會吃奶的情況,不利于寶寶健康成長。早產兒胃容量極小,有時多喂幾口奶也會因漾奶嗆入肺中而奪去微弱的生命。所以,正確的早產兒喂養是十分重要的。早產兒最好吃母乳,母乳容易消化吸收,不容易發生腹瀉和消化不良等疾病。
早產兒的定義
什么是早產兒
人類正常妊娠期從母親末次月經的第一天開始計算,為期280天。妊娠期<37周(259天)出生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妊娠期<32周(224天)則為極度早產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少數早產兒而體重超過2500g,其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較足月兒為差者,仍應給予早產兒特殊護理。
另外不管其孕期長短,出生體重<2500g,稱為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在1000-1499g間稱為極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1000g為超極低出生體重兒。
早產兒得黃疸的原因
什么是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是由于新生兒的視網膜血管異常增殖所致的一類疾病,與接受氧治療等因素有關。雖然人們對此病已開始有一些認識,但是仍然有家長乃至非專科醫生對此病認識不足,所以還有很多早產寶寶因為檢查的時間太晚,以致錯過了最佳治療期。
早產兒腦癱表現
早產兒腦癱的早期癥狀主要表現為喂養困難,吸吮及吞咽不協調,護理困難,頻繁吐沫,以及持續體重不增。這是腦癱的早期癥狀表現之一。隨著早產兒的成長還會出現以下一些癥狀:
1、運動落后和主動運動減少。正常小兒3個月時俯臥位時會抬頭,仰臥位時有踢腿動作,而腦癱患兒很少有這些動作。 正常小兒4-5個月時能主動伸手觸物,而腦癱患兒上肢活動很少。
3、姿勢異常。腦癱患兒經常有頭向后仰,6個月坐位時后倒,兩腿夾緊,把尿和更換尿布困難等等。
4、反射異常。正常小兒頭部位置忽然放低有擁抱反射,一般6個月以后消失,而腦癱患兒不消失。還有其他各種反射異常。
簡單的說,腦癱就是由于大腦受損而引起的類似癱瘓的癥狀,嬰兒的大腦發育尚未成熟時,如果受到了缺血、缺氧損傷,就會導致腦部受損,進而出現運動功能障礙。患上腦癱的孩子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運動功能障礙,有的孩子渾身綿軟,無法坐起或站立;有的孩子全身肌肉緊繃僵硬,無法行走。
早產兒奶粉
早產兒奶粉是一種對特殊人群、特殊時期適用的奶粉(僅食用20-30天)。一般早產兒首先建議吃母乳,只有母乳不足時才建議吃早產兒奶粉,當寶寶的體重達到2500克時,就要更換嬰兒配方奶粉,需要采用漸進式添加奶粉的方法進行換奶。
雖然早產兒在新生兒中占的比例不大,但卻需要投入更大的精神去關懷,所以早產兒奶粉也應有一定的購買市場。早產兒奶粉進入國內大約已有6-7年的時間,目前全部為國外產品,但數量有限。早產兒奶粉作為特殊營養食品需求量很低,不能像普通嬰兒奶粉一樣進入各級市場,而且這種產品配方特殊,原料質量要求高,衛生指標要求嚴格,加工難度大,而且售價又不能太高,生產前還必須進行嚴格的標準和配方審查,產品出來后還要進行臨床喂養試驗,而且耗資需要70-100萬元人民幣。目前,我國一直沒有自己研制、生產的早產兒奶粉。
早產兒奶粉中需要含有脂肪酸,尤其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ARA(花生四烯酸),這些成分有助于早產兒的發育。雖然早產兒在新生兒中占的比例不大,但卻需要投入更大的精神去關懷,所以早產兒奶粉也應有一定的購買市場。大部分早產奶粉的特點是能促生長。低體重配方的早產兒奶粉是這樣的:糾正胎齡2月或者喂養到寶寶體重4-5公斤。
19周早產兒能活嗎
19周的胎兒各項器官是處在發育期,重要器官生長還不健全。這個時期的早產兒一般情況下是很難存活的。
19周的胎兒大概重200-240克,頂臀長13-15厘米,大概相當于一個小番瓜大小。他的胳膊和腿現在已經與身體的其他部分成比例了。他的腎臟繼續產生尿液,頭皮上的頭發開始長出。寶寶的腺體開始分泌出一種黏稠的白色油脂狀物質,這就是胎兒的皮脂,具有防水作用,可防止胎兒的皮膚長期浸泡在羊水中被腐蝕。
寶寶19周的時候,孕婦的子宮底每周會升高1厘米。你可能以為你的子宮里很安靜,其實遠不是你想的那樣,寶寶現在也許能夠聽到周圍發生的事情。他聽到的是什么聲音呢?主要有你的血液流過血管的聲音、胃部消化的雜音,以及你的聲音。一些準媽媽喜歡對著自己的寶寶說話,不過,即使你沒有這樣做,你的寶寶仍然能夠聽到你和別人說話的聲音。也有可能晚上因為他(她)的折騰而使您無法入睡。
早產兒出生一個月貧血怎么回事
早產兒其實是很容易出現貧血情況的,其中早產兒出生一個月貧血怎么回事呢?
早產兒貧血是因為在胎兒期造血功能發育不完善,骨髓是造血的主要來源,早產兒因為骨髓發育不良影響造血,導致貧血。嬰兒由于早產,過早停止了在母體內所需的營養,早產兒尤其是鐵元素儲存不足,鐵元素是造血的主要物質,由此可見,早產兒的造血功能薄弱,所以容易發生貧血。還有如果早產兒營養不良,因為媽媽沒有足夠的乳汁喂養,也會導致貧血。
早產兒出生一個月貧血也可能因為臍帶異常:正常臍帶可由于過度牽扯而突然出血,臍帶畸形如臍帶血管瘤、迷走血管等,后者是臍帶達到其植入處前分出1條或多條血管,其血管壁薄,缺乏臍帶膠樣組織的保護,極易破裂;臍帶帆狀植入胎盤,血管亦在無保護情況下穿過羊膜和絨毛膜之間,出血發生率為1%~2%。
早產兒貧血到什么程度必須輸血
早產兒貧血太嚴重的話是需要輸血的,通常早產兒貧血到什么程度必須輸血呢?
如果早產兒血紅蛋白低于90克,就需要給早產兒及時輸血來改善貧血的情況。早產兒發生貧血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多半是要由于造血物質缺乏,特別是鐵的缺乏引起的,與早產兒的喂養不足有關系。發生貧血時,血紅蛋白攜帶氧的能力下降,血中氧含量不足,導致早產兒出現缺氧的改變。如乏力、食欲下降,嚴重時影響到大腦缺氧,腦細胞損傷。
所以要給早產兒加強營養,合理飲食,及時補充含鐵的奶粉,同時媽媽要多吃一些含鐵的食品,如豬肝、瘦肉、魚蝦、木耳等等。這些食物中含鐵比較豐富,可以補充造血所需物質,對于預防和糾正寶寶缺鐵性貧血有一定的好處。
早產兒貧血吃什么藥
早產兒貧血嚴重的話需要吃藥治療,那么早產兒貧血吃什么藥比較好呢?
早產兒貧血是指早產兒生后一年內發生的貧血。可能跟早產兒身體發育機制不成熟有關,早產兒對營養吸收不良,會造成攝入不足。還有早產兒骨髓造血功能薄弱。嬰兒過早地停止了胎內的骨髓外造血,因而不能適應生后機體快速生長發育。機體不能轉換所需的鐵量就會造成貧血的原因,建議到醫院進行系統的檢查,確定病因后對癥服藥。
早產兒貧血多吃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維生素可以有效的將鐵元素吸收,尤其是番茄,菠蘿,草莓的。早產兒如果缺乏維生素,會有溶血性貧血,早產兒對脂肪的吸收遠遠不如成熟的孩子,有可能會導致缺乏脂溶性維生素以及營養素的現象產生。
早產兒貧血癥狀
早產兒貧血相對來說是比較常見的,那么早產兒貧血癥狀有哪些呢?
早產兒貧血的患者會出現食欲減退的癥狀,貧血會對早產兒的身體系統造成一定的影響,非常容易侵害消化系統,消化系統一旦被傷害,就會誘發食欲減退的反應。這個時候早產兒會變得不喜歡吃奶,如果不積極進行處理,不僅會讓早產兒的身體變得過度消瘦,還會影響到正常的成長發育。
如果發現有早產兒出現貧血的情況,一定要及時的進行糾正,因為嬰兒期生長發育比較迅速,體重增長過快,由于體重的增加,血容量也會迅速的增加,這時候就更容易出現缺鐵引起貧血,如果鐵流失過多,就會使皮膚損失的鐵相對比較多,就會出現蛋白過敏而發生小腸出血,導致慢性腹瀉等一些疾病。
早產兒貧血癥狀表現
早產兒貧血癥不是無癥狀的表現,那么早產兒貧血癥狀表現有哪些呢?
早產兒貧血的臨床表現有貧血癥狀蒼白、喂養困難、體重不增、氣促、心動過速、活動減少、呼吸暫停等。水腫少數病例有下肢、足、陰囊、顏面輕度水腫。早產兒貧血重癥可至呼吸暫停生長障礙、營養缺乏,易并發感染。根據臨床特點和實驗室檢查可明確診斷。早產兒貧血的鑒別診斷首先應除外感染性疾病和新生兒出血癥等,依靠體檢和實驗室及輔助檢查明確鑒別診斷。
如果早產兒有重度貧血的情況,心跳會發生異常,有些早產兒表現出來的是過快,也有些早產兒重度貧血后,所表現出來的癥狀是心跳過緩,甚至有些早產兒會有心臟停跳的癥狀。伴隨這種癥狀出現的還有氣促、吃奶時吸吮無力,呼吸困難等等,所以家里有早產兒的父母,更要多關注早產兒的身體變化。
早產兒嚴重貧血怎么辦
對于早產兒嚴重貧血還是需要重視起來的,那么早產兒嚴重貧血怎么辦呢?
通常嚴重貧血需要及時藥物治療,早產兒出現嚴重貧血,一般情況下食補是很難調整的,需要及時的給予口服治療貧血的藥物,首先要明確貧血的類型,之后才能準確的選擇治療的用藥,同時要進一步檢查,如果是繼發性貧血,需要針對原發疾病進行系統的治療和控制。
貧血是早產兒普遍存在的現象,早產兒貧血病因復雜,與自身生理特點、醫源性失血、EPO生成不足以及缺乏營養支持等密切相關,通常為綜合因素所致。一般而言,輸血是治療早產兒貧血的有效方法,但是會存在血源性感染風險,因此目前臨床上傾向于采取非輸血治療手段。臨床研究表明,生血寧片能夠理想改善新生兒貧血狀況,而且用藥安全,如今已在臨床上得以推廣運用。
早產兒有點貧血怎么辦
有些早產兒只是有點貧血,但也要解決,那么早產兒有點貧血怎么辦呢?
出現貧血的孩子,多數都是由于先天性身體缺鐵嚴重造成的,這時候可以給寶寶適當的補鐵,通過輸液或者喂奶的方法將鐵補充劑喂給寶寶,讓孩子自己吸收,這樣的方法對于治療早產貧血也非常有作用。寶寶要擺脫輕度貧血,不僅要補鐵還需要補充其他的營養元素,因為營養元素都是相輔相成的,比如:想要身體對鐵吸收的更好,同時需要補充維生素b族還有維生素c、維生素e同時適當的補充葉酸也可以幫助身體更好的吸收鐵。
如果早產兒嚴重貧血,會讓正在發育中的寶寶腸胃消化能力變差,久而久之寶寶的攝入營養的含量也會變低,這就會使寶寶的發育遠遠低于其他同齡兒童,也會影響到寶寶的智力發育,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體弱多病的寶寶也會因為身體虛弱而與人交往的機會變得比較少,容易引起寶寶性格孤僻自卑。
早產兒中度貧血怎么辦
早產兒貧血是有分級的,有些是早產兒中度貧血,那么早產兒中度貧血怎么辦呢?
早產兒出現中度貧血的問題,有可能是因為缺鐵所引起的,所以針對這種原因所引起的病癥,就需要通過鐵劑進行治療,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補充孩子身體里面缺少的鐵元素,從而改善孩子缺鐵性貧血的問題,不過補充的劑量一定要聽從醫生的指導去使用。
早產兒中度貧血有些不能通過輸血徹底治好,輸血只能暫時糾正貧血,畢竟貧血的原發病沒有治好,輸血后或許再次發生貧血。因此,一旦出現貧血,早產兒的血紅蛋白下降,而且沒有活動性出血,就不需求輸血治療,通過加強喂養也能促進貧血康復。早產兒貧血應及時進行輸血治療,以減輕貧血癥狀,避免貧血帶來的危害,具體的改善方法除了聽從醫生安排外,自己選擇也很重要。
早產兒重度貧血什么原因
早產兒重度貧血不是很常見,那么早產兒重度貧血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通常早產貧血癥可能由兩種原因造成。生理因素:早產兒血液系統未發育成熟,紅細胞壽命短,紅細胞生成素含量低,因此較足月兒易發生貧血。另外,早產兒發育快,自身造血功能發育緩慢,也可能發生貧血。病理因素:早產兒胃腸功能較足月兒差,喂奶時消化功能弱,也易貧血;此外,早產兒各種疾病的發生機率高,產時出血的風險也高,因此,常引起貧血。
據統計資料顯示,新生兒發生貧血的現象較為嚴重,而早產兒發生貧血的幾率則更高,這與早產兒在母體時各種生理功能不夠健全有關,導致胎兒的骨髓造血功能較差,而且大多數胎兒要從8個月之后才能從母體獲得較多的鐵元素,而胎齡短的早產兒,從母體獲得的鐵元素自然要比正常的胎兒所獲得的鐵元素要少很多,導致體內鐵元素的儲存太少等因素所致的貧血。大多數早產兒發生貧血大致在出生3~4個月以后,其缺鐵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鐵元素缺乏所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