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的寶寶從小吃母乳,很少額外補充水分,等到斷了母乳后,往往就不那么愛喝水,媽媽喂寶寶喝水時可能會很費勁。
2、寶寶為何不愿喝水,錯選寶寶補鈣產品可能是一個原因。嬰幼兒時期是寶寶味蕾發育和口味偏好形成的關鍵期,給寶寶補鈣時,如果口味選擇不當,過早地給寶寶品嘗多種口味和較濃郁的甜味,就會影響味蕾正常發育,寶寶就不愿喝無味的白開水,而迷戀上了口味濃郁的汽水、各種飲料。
3、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是逐步完善的,有些爸媽擔心孩子水喝多了造成小便增加,有意無意地減少寶寶的飲水量。
4、沒有科學計算喝水量。成人體內的水分大約占體重的60%,而孩子體內水分的總量要占體重的75%左右。加上兒童生長發育快,代謝旺盛,水需要量的比值要大大高于成人。比如成人每天每公斤體重水的需要量應為30-40毫升,而兒童大約每天每公斤體重需120-150毫升。按這樣的標準一計算,爸媽就知道應當給孩子喝多少水了。
5、攝入不均勻。喝水也該有個大致的時間,應避免要么一天不喝,要么一次喝很多。當我們了解了水與營養、水與健康的關系之后,我們就應當注意到寶寶要按時喝水了。
寶寶喝水少,會給健康帶來一系列的不利影響,主要體現在消化和排泄上,容易導致皮膚缺水、上火、便秘等,同時不利于寶寶體內的排毒,抵抗力也會受影響,所以爸媽要重視寶寶不愛喝水這個問題。
1、不焦慮
即便小寶寶不愛喝水,媽媽也不需要過度焦慮,因為從奶水、稀飯、湯、水果等食物中都可以攝取水分,只要耐心觀察寶寶的進食狀況,保證飲食均衡就可以了。
2、不主動
媽媽從小就要讓孩子習慣清淡飲食,少給孩子喝甜飲料,不主動向寶寶提供含糖飲料,遇到聚會、喜宴等場合,可事先與大人溝通好,請大家不要因為好玩就隨意喂寶寶喝果汁或飲料,從小就養成不亂喝飲料的好習慣。
3、不做壞榜樣
嬰兒期的寶寶有著很強的模仿能力,因此父母的身教很重要。要讓寶寶養成喝水的好習慣,父母應該率先以身作則,帶頭戒除喝飲料的習慣,家里最好不要出現甜飲料。
4、健康飲品可適當喝
一些飲品健康美味,有很好的養生功能,寶寶當然無需將其拒之門外。不過,最好是在保證孩子補水量正常的前提下飲用,畢竟還是白開水補充水分好。給寶寶喝的沖劑,盡量選擇少水易沖的產品,這樣就不會影響到寶寶正常的水攝入量。
5、借助工具的幫忙
媽媽也可以借助工具來幫忙,可以給小朋友挑選可愛的卡通杯子,孩子對奇趣的東西都有興趣,這樣也容易讓他們保持喝水的興趣。
喝燒開后再冷卻至室溫的水最有利于健康。燒開后再冷卻的水,其中的氣體比未煮之前少一半左右,與人體細胞內水的特性十分接近,最容易被人體吸收并透過細胞膜,有利于新陳代謝。
另外,常飲涼開水的人體內脫氫酶活性高,不易疲勞。需要注意的是,涼開水暴露在空氣中后,氣體又會重新進入水中。長期貯存以及反復傾倒的涼開水會被細菌污染,因此,燒開后冷卻4-6小時內的涼開水,是最理想的飲用水。
寒冷季節,寶寶喝水的溫度應特別注意。水溫一般控制在37℃左右,主要以寶寶口感為宜。因為寶寶的消化道黏膜嬌嫩,經受不了過冷或過熱的刺激;而溫水不僅可以補充水分,還能增強寶寶的御寒能力。簡單的測溫方法是,你可以將少量的水滴在手背上,感覺不燙就可以給寶寶喝了。
1、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只要母乳充分,完全可以喂養寶寶至半歲而無需額外補充水分,因為過早、過多喂水,會影響寶寶吸吮母乳,使寶寶的吸乳量減少,影響母乳分泌;人工喂養、混合喂養及6個月后的寶寶,需要適量補充水分。最好先用小勺喂水,稍大改用杯、碗,鼓勵寶寶自己動手,鍛煉生活自理能力。
2、未添加輔食的寶寶:一般來說,只要寶寶的進食狀況正常,就不需要再額外補充水分,除非在天氣非常炎熱、室內沒有空調的情況下,才可以補充少量開水。
添加輔食的寶寶:就6個月之后的嬰兒來說,多半已經開始接觸奶水之外的其他輔食,水分攝取的來源更加豐富。因此,可以在寶寶進食后或兩餐之間補充少量開水,這樣能夠幫助寶寶清潔口腔,也有益于牙齒健康。
3、飯前不宜大量飲水,會沖淡胃液,不利食物消化,而且會擴張胃容積,增加胃的飽脹感,影響食欲。飯后不宜大量飲水,胃內的食物很容易被水分浸脹,食物在水的作用下體積增大,不易于消化,給寶寶帶來不適感。
4、睡前1小時停止飲水。睡前不提倡大量飲水,因為飲水后會產生大量的尿液,增加尿床次數,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睡前飲水的寶寶,晨間起床是不會出現眼瞼水腫。如果出現眼瞼水腫則提示寶寶腎臟功能出現異常,就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檢查腎功能。
5、如果寶寶腎功能不好,不能大量飲水,否則會加重腎的負擔,出現全身水腫、全身乏力等不良反應。
水,是生命之本,是萬物之源。多喝水,可以調節體溫、預防便秘,促進新陳代謝等等。喝水的重要性和好處,大家都知道,但怎樣才能讓寶寶也愛上喝水呢?別急,想要寶寶愛上喝水之前,首先要了解寶寶每天應該喝多少水,才能滿足生長發育的需求。
1、寶寶對水的需求量是多少?
0-6月,無需額外喝水。《美國兒科學會實用喂養指南》建議:不到6個月大的寶寶并不需要喝水,因為母乳和配方奶中已經能提供所需的水分。
6-12月,酌情喂水。我國《居民飲水參考攝入量標準》建議,這個月齡的寶寶,每天可以喝0.9升水。
1歲以上:我國《居民飲水參考攝入量標準》建議,1-4歲每天可以喝1.3升水;4-7歲每天1.7升水;7-11歲每天1.8升水。
由此可見,寶寶對水的需求量,與大人是不同的。家長們在勸寶寶喝水之前,要先確定寶寶需要喝多少。注意,上面建議的飲水量,是一天內所有飲食的水分總和,包括從輔食和奶中獲取的水量,并不是單純的喂水量。
2、寶寶不愛喝水怎么回事?
如果寶寶的水攝入量不足,但依然不愛喝水,可以考慮這兩個方面的因素:
寶寶比較貪玩,忘了喝水,沒有養成喝水的習慣。
寶寶平時喝慣了帶甜味的果汁水,不喜歡喝白開水。
3.寶寶不愛喝水怎么辦?
針對寶寶不愛喝水的原因,家長們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和教育,幫助寶寶養成喝水的良好習慣。下面是一些可供參考的方法:
不要過早地喂果汁類的甜飲料,讓寶寶先接觸并適應白開水。
多準備幾個造型可愛、顏色鮮艷的水壺或水杯,吸引寶寶主動喝水。
跟寶寶玩喝水的游戲,比如“干杯”,讓寶寶在游戲過程中愛上喝水。
鼓勵寶寶自己喝水,當寶寶完成喝水后,及時給予夸贊。
做寶寶的好榜樣,讓寶寶經常看看爸爸媽媽、或者別的小伙伴如何喝水。
4、寶寶喝水不足如何補水?
如果寶寶始終不愿意喝白開水,爸媽們也不用著急,我們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補水。比如說:
保證充足的喂奶量。
多準備些含水量大的輔食,如:生菜、西藍花、胡蘿卜、西瓜、蘋果等。
總之,寶寶不愛喝水不用慌。首先看看寶寶是否真的缺水——如果確定缺水,一方面爸媽可以通過適當的引導,讓寶寶逐漸養成喝水的習慣;另一方面,爸媽們可以通過小技巧,從輔食和奶制品中入手,讓寶寶獲取足夠的水量。
相關知識點
奶粉喂養 | 人工喂養 | 混合喂養如何斷奶 | 寶寶不吃奶瓶怎么辦 | 厭奶期 | 什么奶粉不上火 | 嬰兒吃奶量 | 寶寶多大可以換奶粉 | 1歲寶寶奶粉 | 寶寶轉奶 | 嬰兒期飲食 | 嬰兒嗆奶怎么辦 | 兩個月的寶寶吃多少 | 四個月寶寶能吃什么 | 五個月的寶寶能吃什么 | 嬰兒奶粉 | 什么奶粉不便秘 | 嬰兒喂奶時間 | 厭奶 | 人工喂養注意事項 | 羊奶粉 | 嬰兒奶瓶 | 嬰兒奶瓶消毒 | 漾奶 | 一個月的寶寶吃多少 | 乳鐵蛋白(Lactoferrin) | 寶寶食欲不振
相關文章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