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小兒盜汗的原因很多,應具體分析,辨證施治。小兒盜汗的原因主要有:
1、喂養及護理不當:體質弱的寶寶常常在白天活動時或夜間入睡后,在頭、胸、背部成片狀出汗,這往往是由于喂養不當或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的。此外,給寶寶穿得過多或蓋的被子過厚也會引起多汗。為此寶寶晚間不宜過飽,穿衣蓋被要適當。
對于生理性盜汗一般不主張藥物治療,而是采取相應的措施,去除生活中導致高熱的因素。例如寶寶睡前活動量過大,或飽餐高熱量的食物導致夜間出汗,就應該對睡前的活動量和進食量給予控制,這樣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肥胖,有益于寶寶的身心健康。冬季臥室溫度以24℃-28℃為宜;被子的厚薄應隨氣溫的變化而增減。
2、缺鈣:表現為入睡后的前半夜,頭部明顯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嬰兒經常在睡覺時搖晃頭部,與枕頭摩擦,結果造成枕部頭發稀疏、脫落,形成典型的“枕禿”。需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如果在盜汗的同時還伴有枕禿、囟門閉合延遲、X形腿、串珠肋等現象,很可能是由于血鈣偏低引起,3歲以下寶寶較常見。
3、疾病:寶寶患病后期、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往往盜汗,這是因為體質虛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此外,還有以下病癥會引起盜汗:
結核:寶寶患了結核病不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結核病還有其他表現,如低熱、疲乏無力、食欲減退、面頰潮紅等。如懷疑寶寶感染了結核,應做肺部x光檢查或做結核菌素試驗,以便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佝僂病:患佝僂病的寶寶在入睡后就開始多汗,尤其是頭部,能濕透枕席或枕巾,并伴有枕禿和驚哭。因此,要及時讓寶寶補充鈣和維生素D。
低血糖:如果寶寶常在天亮前出現多汗,同時伴有面色蒼白、脈搏細弱而快,則有低血糖的可能,這時可給寶寶喝些糖水或進食些糕點,即可糾正。
寶寶患貧血、風濕、類風濕等疾病時也可引起汗多現象。總的來說,寶寶盜汗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排除某些疾病引起的多汗。
寶寶新陳代謝旺盛,出汗較成人多,這是正常現象。進入夏末初秋后,氣候轉涼,寶寶出汗理應減少,但一些體弱的寶寶仍出汗較多,尤其在入睡后明顯。由于汗多濕衣,在受冷后容易感冒,感冒后體更虛,出汗更多——形成惡性循環,我們稱之為“盜汗”。那么,寶寶盜汗怎么辦呢?
一、治療方法
1、生理性盜汗:對于生理性盜汗一般不主張藥物治療,而是采取相應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導致高熱的因素。此如,孩子睡前活動量過大,或飽餐高熱量的食物導致夜間出汗,就應該對小兒睡前的活動量和進食量給予控制,這樣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小兒肥胖,有益于小兒的身心健康。有的小兒的夜間大汗,是由于室溫過高,或是蓋的被子過厚所致。冬季臥室溫度以24℃~28℃為宜;被子的厚薄應隨氣溫的變化而增減。
一般說來,若家長注意到上述幾種容易引起產熱增多的誘因,并給予克服,出現盜汗的機會會自然減少。即使小兒偶爾有一二次大盜汗,也不必過分擔心,盜汗所丟失的主要是水份和鹽份,通過每日的合理飲食是完全可以補充的。
2、病理性盜汗可以采用食療方法
方法1:
黃芪2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將黃芪煎汁,用汁煮米為粥,放入白糖調味溫服。
功效提示:黃芪味甘,性微溫。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的作用。
方法2:
生地黃150克,烏肉雞1只,飴糖100克。將生地黃切碎與飴糖拌勻,放入雞腹內蒸熟即成。
功效提示:生地黃味甘,性寒,滋陰涼血。烏雞味甘、性平,補虛勞虧損,治消渴,惡心腹痛。此方具有滋陰止盜汗的作用。
二、護理方法
無論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盜汗,護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1、小兒盜汗以后,要及時用干毛巾擦干皮膚,及時換衣服,要動作輕快,避免小兒受涼感冒。
2、注意及時補充水份和鹽份。可以補充口服補液鹽,簡稱“ORS”,或白開水加點食鹽、糖,糖可以促進水和鹽的吸收。
3、被褥也要經常晾曬,日光的作用不僅在于加熱干燥,還有消毒殺菌的作用。
4、此外,對易于盜汗的小兒,應進行有計劃的體質鍛煉,如日光浴、冷水浴等,以增強體質,提高適應能力。體質增強了,盜汗隨之而止,這將勝過任何靈丹妙藥。
據觀察所見,盜汗患者卻是內熱為多,一是脾胃積熱,一是陰虛內熱,熱逼津液外出,于是乎盜汗不停,熱不清,汗就不可能止。欲除盜汗,必須清其熱。兒童盜汗者不少,輕的每晚衣被皆濕,重的由此而消瘦、便秘、飲食減少、經常感冒,家長常把這當做一件大事,顧慮重重,或各處求醫治療,或到處打聽偏方秘方,但不少患兒服藥后毫無寸效,盜汗照樣每天出。臨床工作中,這種情況屢見不鮮,經常可以碰到,而看看已經服過的藥物,不是黃芪、黨參、白術、龍骨、牡蠣一類,就是些碧桃干、稻根須、紅棗之類了,其不見效的原因顯而易見──大家都把兒童盜汗當做虛了。體虛應該補,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于是乎醫生屢用補藥,家長屢用補品,雖盜汗仍然,卻還是補之不停。這實在是冤屈了患兒。
現在的兒童飲食物充足,營養豐富,不少兒童大有營養過剩之虞,何來那么多的虛呢?一味用補,大有實實之弊,越補汗出越多。據筆者觀察所見,盜汗患者卻是內熱為多,一是脾胃積熱,一是陰虛內熱,熱逼津液外出,于是乎盜汗不停,熱不清,汗就不可能止。欲除盜汗,必須清其熱。
脾胃積熱的患兒,可見飲食旺盛或減退、精神好、大便秘結、常數天一行,口氣重,雖消瘦也不感疲乏,一天到晚玩耍不停。治療須清熱通便,使熱下出。筆者常用知母、生石膏、川連、竹葉、黃芩、萊菔子,小量生大黃之類藥治療,常能得暢便而盜汗即止,其飲食特別旺盛者可轉正常,食少者隨之而振作。
最多的要數陰虛內熱類型,由于長期盜汗,使內津液耗損過多,就出現一種陰虛現象,這種患兒表現為唇舌紅干,手足心熱,口干,飲水多但不解渴,大便數天一行或每天行,糞便干且呈粒狀。治療宜清熱養陰,使熱內消。筆者常用生地、麥冬、知母、元參、地骨皮、桑葉之類藥治療,如熱過分重的可加黃連,汗出量多的加龍骨、牡蠣、生黃芪,其汗也就能很快地消除。
盜汗患兒經常易感冒者,真正屬體虛的極少,其易感冒大多由汗出而寐中推蹬蓋被,受寒所致,這與體虛感冒當有所區別。盜汗患兒中也有個別人不屬于熱的,他們表現為汗出多、極易感冒咳嗽,較其他兒童怕冷,體力較差,平時稍運動也易出汗,這在中醫學上稱營衛不和證,治療時也不宜盲目用補品補劑,可以調和營衛,投桂枝湯合玉屏風方往往見效迅速,藥物是:桂枝、白芍、甘草、生姜、紅棗、黃芪、白術、防風。
對盜汗患兒,家長不但不能濫用補品,相反地應調整飲食,要控制兒童的葷食、甜食,要讓兒童多吃些蔬菜水果,這對治療盜汗是有益處的,在筆者的觀察中,盜汗患兒幾乎全是偏食者:專吃魚肉雞之類葷腥,愛吃巧克力,而從不吃菜蔬,這些高梁厚味易生內熱也。
夏季過后,寶寶機體相對處于較虛弱的狀態,入夜后容易多汗,此時很多家長給寶寶吃補藥、補品、大魚大肉。不管寶寶的身體情況,讓寶寶食用人參、胎盤粉、雞鴨魚肉、生猛海鮮等,以“大補”。
這種想法實在是不可取,秋涼后進食大量難以消化的食物,勢必加重脾胃的負擔,損害寶寶正常的消化功能。結果造成胃腸功能紊亂,食物得不到有效的消化,營養物質就不能被人體所吸收利用,甚至還會引起疾病。
其實,只要做到一日三餐飲食規律,高蛋白食物、谷類、蔬菜、水果粗細搭配合理,保證充足的營養供應就可以了。多喝粥類,如黃芪紅棗蓮子粥,冰糖銀耳粥、黑豆百合龍眼粥等等,對滋陰益氣斂汗有很大的好處。此外,對盜汗寶寶不應給予辛辣及煎炒食品,以免辛熱助汗。要多喝水,在飲水中加入少許鹽以補充汗液中失去的鹽。
秋初天氣仍較熱,寶寶剛入睡時必然多汗,不久汗漸消失,不能因此認為是多汗癥而服補藥。
在寶寶感冒發熱時常有汗出,此時需暫停止汗藥,否者發熱更高。
寶寶出虛汗一般在初睡時最多,可等寶寶熟睡后適當減去身上的蓋被。發現出汗較多時,可用柔軟的毛巾將頭發、面部、身上的汗液拭干,并幫寶寶側翻身,防止身下存汗。關閉窗子,防止對流風直吹寶寶身上而著涼。
相關知識點
小兒腸套疊 | 小兒扁桃體發炎 | 小兒鼻出血 | 八個月寶寶拉肚子 | 寶寶咳嗽化痰 | 寶寶痢疾 | 寶寶過敏性結膜炎 | 小兒消化不良 | 寶寶便血 | 寶寶感冒 | 小兒肺炎 | 小兒結核病 | 小兒癲癇 | 小兒感冒 | 寶寶偏食 | 小兒口臭 | 羅圈腿 | 小兒鼻出血食譜 | 幼兒營養不良 | 感覺統合 | 夾腿綜合癥 | 高熱驚厥 | 小兒尿頻 | 兒童微量元素缺乏癥 | 遺尿 | 小兒麻疹 | 小兒腎炎 | 小兒厭食癥 | 小孩鼻子不通氣怎么辦 | 幼兒常見疾病 | 肋骨外翻 | 瘊子 | 意外損傷 | 小兒便血 | 小兒嘔吐 | 小兒痢疾 | 小兒便秘怎么辦 | 小兒中暑 | 小兒過敏性皮炎 | 小兒便秘 | 小孩拉肚子怎么辦 | 2歲寶寶腹瀉怎么辦 | 幼兒貧血 | 小兒腹脹 | 孩子營養不良怎么辦 | 小兒多動癥 | 蟯蟲感染 | 肌營養不良 | 流腦 | 吞氣癥 | 寶寶踏步反射 | 小兒高熱驚厥 | 小兒驚厥 | 高溫驚厥 | 羅圈腿矯正 | 羅圈腿矯正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嬰兒消化不良 | 寶寶咳嗽治療 | 奶癬 | 太子金 | 新生兒驚厥的表現 | 新生兒髖關節脫位原因 | 新生兒淚囊炎按摩 | 寶寶病毒性腹瀉 | 小兒食欲不振 | 小兒猩紅熱 | 小兒癢疹 | 一周歲寶寶腹瀉
相關詞條711
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2017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諾如病毒| 小孩反復發燒怎么辦 | 小兒咳嗽 | 小兒肺炎 | 小孩拉肚子怎么辦 | 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辦 | 咳嗽有痰吃什么好的快 | 小孩發燒怎么退燒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發燒吃什么食物 | 輪狀病毒 | 小兒嘔吐 | 佝僂病 | 寶寶上幼兒園 | 幼兒園安全教育常識 | 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區別 | 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皰疹性咽頰炎 | 風寒感冒 | 風熱感冒 | 小孩感冒流鼻涕怎么辦 | 咳嗽偏方 | 孩子不愛吃飯怎么辦 | 一歲半寶寶不愛吃飯 | 一歲半寶寶身高體重 | 2歲寶寶身高體重 | 3歲寶寶身高體重 | 寶寶食譜 | 一歲寶寶食譜 | 兩歲寶寶食譜 | 三歲寶寶食譜 | 兒童鼻子出血怎么回事 | 親子游戲 | 小兒推拿 | 濕疹癥狀 | 肋骨外翻 | 睡覺磨牙是什么原因 | 磨牙是什么原因 | 狂犬疫苗 | 水痘疫苗 | 乙腦疫苗 | 流腦疫苗 | 脊灰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