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熱驚厥,或稱熱性驚厥,俗稱“抽風”,是指體溫突然升高是所致大腦皮質運動,神經細胞大量異常放電而使全身或局部肌肉出現暫時性不隨意收縮,伴有意識障礙。那么,小兒高熱驚厥的癥狀是怎樣的呢?
高熱驚厥發作前少數可有先兆,如出現極度煩躁、精神緊張、神情驚恐、面色劇變;呼吸突然急促、不規則或暫停等(新生兒尤需注意,否則將導致嚴重的腦損傷)。
多數在發熱初期體溫驟升時,由于大腦皮質運動神經細胞發育不完善,而引起神經元異常放電和過度興奮,出現發作性或一過性腦功能紊亂,常伴有意識障礙,也可出現感覺、行為的植物神經異常的癥狀。
典型的臨床表現常有突然意識喪失或跌倒,出現短暫的四肢、軀干與顏面部骨骼肌群出現強直性或痙攣性不自主抽動,呼吸節律不規則或暫停,伴有口唇發紺,雙眼球固定或上翻、凝視或斜視,頭向后仰或轉向一側,口吐白沫、牙關緊閉、肌肉強直,大小便失禁,持續數秒或數分鐘緩解,絕大多數不超過15分鐘,嚴重者可發生熱性驚厥持續狀態,熱性驚厥發作持續30分鐘或反復發作,2次發作間隙意識不能恢復者稱驚厥持續狀態,是本病的危重表現。
抽搐停止后多入睡,但多數患兒驚厥后很快清醒,一般情況好,無神經系統體征。在單側性或局限性驚厥中,有的可出現Todd麻痹,驚厥停止后受累肢體一過性無力,24小時內即可恢復正常狀態。
小孩子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一旦突然高燒上了39℃,就容易出現雙眼上翻、緊咬牙關、全身痙攣甚至喪失意識的癥狀,這有個醫學名詞叫“小兒高熱驚厥”。家長往往嚇得魂飛魄散,恨不得瞬間飛到醫院。可行動再迅速,從家里到醫院少說也要十幾二十分鐘,有些等120來急救的,時間可能花得更多。在這么漫長的等待里,如何給孩子適當的護理,從而穩定癥狀,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呢?下面為大家帶來小兒驚厥的一些急救方法。
1、患兒側臥或頭偏向一側
立即使患兒側身俯臥,頭稍后仰,下頦略向前突,不用枕頭。或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切忌在驚厥發作時給患兒喂藥(防窒息)。
2、保持呼吸道通暢
解開衣領,用軟布或手帕包裹壓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間,防止咬傷舌頭。同時用手絹或紗布及時清除患兒口、鼻中的分泌物。
3、控制驚厥
用手指捏、按壓患兒的人中、合谷、內關等穴位兩三分鐘,并保持周圍環境的安靜,盡量少搬動患兒,減少不必要的刺激。
4、降溫
冷敷———在患兒前額、手心、大腿根處放置冷毛巾,并常更換;將熱水袋中盛裝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患兒的額部、頸部、腹股溝處或使用退熱貼。
溫水擦浴———用溫水毛巾反復輕輕擦拭大靜脈走行處如頸部、兩側腋下、肘窩、腹股溝等處,使之皮膚發紅,以利散熱。
溫水浴———水溫32-36℃,水量以沒至軀干為宜,托起患兒頭肩部,身體臥于盆中,時間以5-10分鐘為宜,要多擦洗皮膚,幫助汗腺分泌。
藥物降溫———口服退燒藥,或將寶寶退熱栓塞到肛門。
5、及時就醫
一般情況下,小兒高熱驚厥3-5分鐘即能緩解,因此當小孩意識喪失,全身性對稱性強直性陣發痙攣或抽搐時,家長不要急著把孩子抱往醫院,而是應該等孩子恢復意識后前往醫院。經護理,即使患兒驚厥已經停止,也要到醫院進一步查明驚厥的真正原因。但患兒持續抽搐5-10分鐘以上不能緩解,或短時間內反復發作,預示病情較重,必須急送醫院。就醫途中,將患兒暴露在外,伸直頸部保持氣道通暢。切勿將患兒包裹太緊,以免患兒口鼻受堵,造成呼吸道不通暢,甚至窒息死亡。
發現寶寶有小兒高熱驚厥癥狀,及時做出處理和治療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的寶寶有小兒高熱驚厥的癥狀,用什么藥好呢?
.藥物退熱:家中應常備寶寶退熱藥,如美林、泰諾等。當物理降溫法沒有效果時,要及時用藥物降溫,也可以二者同時進行。另外,服藥后還應多喝溫水,以利出汗排熱。如果在家中不能退熱,要及時去醫院。
溫馨提示:物理方法降溫:可以用20℃左右的涼水毛巾濕敷寶寶的頭部。此外,買些冰墊放在冰箱最冷的地方,一發熱就敷在頭上或其他大動脈的地方,如脖子下、大腿根等地方。同時,高熱不退時還可以洗溫水澡,全身用溫水擦拭,促進外周血管擴張,利于熱量散出。
小貼士:及時退燒是防止高熱驚厥出現或反復發生的制勝法寶。當寶寶體溫超過38.5℃時,媽媽就要及時為寶寶采取降溫措施,尤其是曾發生過高熱驚厥的寶寶。
小兒高熱驚厥留下后遺癥嗎?高熱后發生抽風,醫學上稱為高熱驚厥,是小兒驚厥最常見的原因,其臨床上特點是:年齡多在6個月~3歲,驚厥多在病初突然高熱時發生,特點是全身性,次數少,時間短,神智恢復快。但是,患高熱驚厥的孩子約有1/3以后會反復發生,因此務必引起家長和臨床醫生的重視。
具備以上3~5條者,復發率為80%~100%,有2條者為50%,有1條者為25%.一般在初次發作后的兩年半內要注意防止復發。
頻發的高熱驚厥對腦部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大約有20%的孩子會變成癲兒,他們高熱驚厥持續時間較長,發作又頻繁,發作后會出現昏睡,有的則在體溫不很高(38℃以下)時也發生驚厥。有的孩子大多數在首次高熱驚厥后10年內轉為癲。大約有13暢6%高熱驚厥的病兒可以留下不同程度的智能落后。因此只有防止驚厥發生才能減少后遺癥。
如1年內發生高熱驚厥5次以上,每次發作時間超過20分鐘,低熱也導致驚厥,發作一周后腦電圖持續異常或有癲家族史等情況的孩子,可以請醫生配些藥物作預防性治療。
如苯巴比妥,每日每千克體重5毫克,分2次口服,堅持服兩年或服到4~6歲。家庭藥箱可以多配備些酒精,在孩子出現高熱時,配成30%~40%酒精作擦浴,口服少量退熱片或鎮靜藥,然后立即帶孩子去醫院診治,并說明用藥情況,以便醫生掌握已用藥情況,及時處理。
相關知識點
小兒腸套疊 | 小兒扁桃體發炎 | 小兒鼻出血 | 八個月寶寶拉肚子 | 寶寶咳嗽化痰 | 寶寶痢疾 | 寶寶過敏性結膜炎 | 小兒消化不良 | 寶寶便血 | 寶寶感冒 | 小兒肺炎 | 小兒結核病 | 小兒癲癇 | 小兒感冒 | 寶寶偏食 | 小兒口臭 | 羅圈腿 | 小兒鼻出血食譜 | 幼兒營養不良 | 感覺統合 | 夾腿綜合癥 | 小兒盜汗 | 高熱驚厥 | 小兒尿頻 | 兒童微量元素缺乏癥 | 遺尿 | 小兒麻疹 | 小兒腎炎 | 小兒厭食癥 | 小孩鼻子不通氣怎么辦 | 幼兒常見疾病 | 肋骨外翻 | 瘊子 | 意外損傷 | 小兒便血 | 小兒嘔吐 | 小兒痢疾 | 小兒便秘怎么辦 | 小兒中暑 | 小兒過敏性皮炎 | 小兒便秘 | 小孩拉肚子怎么辦 | 2歲寶寶腹瀉怎么辦 | 幼兒貧血 | 小兒腹脹 | 孩子營養不良怎么辦 | 小兒多動癥 | 蟯蟲感染 | 肌營養不良 | 流腦 | 吞氣癥 | 寶寶踏步反射 | 小兒驚厥 | 高溫驚厥 | 羅圈腿矯正 | 羅圈腿矯正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嬰兒消化不良 | 寶寶咳嗽治療 | 奶癬 | 太子金 | 新生兒驚厥的表現 | 新生兒髖關節脫位原因 | 新生兒淚囊炎按摩 | 寶寶病毒性腹瀉 | 小兒食欲不振 | 小兒猩紅熱 | 小兒癢疹 | 一周歲寶寶腹瀉
相關詞條711
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2017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諾如病毒| 小孩反復發燒怎么辦 | 小兒咳嗽 | 小兒肺炎 | 小孩拉肚子怎么辦 | 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辦 | 咳嗽有痰吃什么好的快 | 小孩發燒怎么退燒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發燒吃什么食物 | 輪狀病毒 | 小兒嘔吐 | 佝僂病 | 寶寶上幼兒園 | 幼兒園安全教育常識 | 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區別 | 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皰疹性咽頰炎 | 風寒感冒 | 風熱感冒 | 小孩感冒流鼻涕怎么辦 | 咳嗽偏方 | 孩子不愛吃飯怎么辦 | 一歲半寶寶不愛吃飯 | 一歲半寶寶身高體重 | 2歲寶寶身高體重 | 3歲寶寶身高體重 | 寶寶食譜 | 一歲寶寶食譜 | 兩歲寶寶食譜 | 三歲寶寶食譜 | 兒童鼻子出血怎么回事 | 親子游戲 | 小兒推拿 | 濕疹癥狀 | 肋骨外翻 | 睡覺磨牙是什么原因 | 磨牙是什么原因 | 狂犬疫苗 | 水痘疫苗 | 乙腦疫苗 | 流腦疫苗 | 脊灰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