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身高98.7-124.7cm;體重13.50-27.85kg;頭圍47.2-54.9cm。
女童:身高97.8-123.4cm;體重12.93-26.87kg;頭圍46.3-53.9cm。
注:以上數據根據衛生部《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整理而成。
寶寶的能力發展主要是指:大運動、精細動作、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和語言、情緒、社交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只是每個寶寶各個月齡重點稍有不同,這也和寶寶的自身發育特點有關系。5歲寶寶的基本技能表現包括:
認知能力:開始能完成如“A、B兩車以相同速度同時從同地開出 ,A車先停,B車后停”這樣的作業。
語言能力:會使用時間狀語。大多數孩子這時基本能發清普通話中的韻母。言語表達能力會有進一步的提高,并且能初步掌握書面言語。言語對行為的調節功能也比以前加強了,在行為方面帶有一定的自覺性和計劃性。
大動作:寶寶能很好地控制身體,手腳靈活,運動也較以前更為劇烈,但已不太容易摔跤。寶寶對空間關系的判斷已十分準確,神經系統的發育已接近最后階段。
精細動作:寶寶可以在一條直線上走、單足跳、跳繩、跳舞等。
孩子現在的日常飲食要以牛奶、雞蛋、谷物為主,一般不需要補充維生素或服用滋補品,每天保證400毫升牛奶,一個雞蛋,及其他谷物、蔬菜水果、禽魚肉蛋類的均衡攝入。
每餐膳食應有幾種食物組成,一般要包括充足的谷類或根莖類來提供基本的熱量,其次要含有動植物蛋白質,再有要含有豐富的蔬菜和水果,提供身體必需的維生素和無機鹽。最后脂肪、油、糖也是必不可少的,滿足熱能需要。
1、攝入維生素A:維生素A素有”眼睛的守護神”之稱,對于幼兒的眼睛視力發育有很大的幫助。魚肝油、動物肝臟、蛋類、奶制品、胡蘿卜、番瓜、黃色水果、黃綠蔬菜等是維生素A的食物來源。
2、水分攝入:水分是身體能夠良好的新陳代謝的重要物質,要給孩子多喝水,多煲有營養的湯水給孩子喝,少喝外面店面買的糖分飲料和碳酸飲料。
寶寶的好奇心最是強盛,如果父母疏于照顧,寶寶很容易離開父母的視線自行活動。因此,寶寶在外出活動,例如去游樂場所時父母應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飲食方面要注意膳食平衡,花色品種多樣化,葷素菜搭配及粗細糧交替。烹調需講究色香味,以引起寶寶的興趣,促進食欲。食品的溫度應適宜,軟硬適中易為幼兒接受。
1、寶寶睡眠
在寶寶5歲或稍大的時候,他可以更好地理解影像僅僅是夢境,但寶寶可能仍然不能確信夢境不是真實的。因此,在他夜間驚醒時,會感到恐懼并哭泣,要抱著他并告訴他這僅僅是夢,在他平靜以前一直與他相處。為了進一步幫助寶寶克服夢魘帶來的恐懼,你可以給他閱讀關于夢和睡眠的故事。在你和他一起談論這些故事時,他會更加了解人人都會有夢,沒有必要感到害怕。
2、口腔健康
每天要讓寶寶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自己用牙刷及一粒青豆般分量的含氟化物兒童牙膏刷牙。每天讓寶寶定時進食早、午、晚3次分量足夠的正餐。正餐與正餐之間有需要時才讓寶寶吃一次茶點,其他時間只喝白開水。每半年至一年須帶寶寶往見牙科醫生作定期的口腔檢查。
3、寶寶排便
5歲兒一般都能自己上廁所大小便了。但是,偶爾因一心撲在玩上,也會尿在褲子上。碰到這種情況,不要過分責罵,而是應該對寶寶鼓勵鼓勵,比如下次可千萬不要這樣啦”等等即可。在這個時期必須教育寶寶養成便后洗手的好習慣。外出或上幼兒園以前,要讓寶寶去廁所排便。在游玩或干活以前養成解手的習慣也是很重要的。
4、寶寶視力
5歲寶寶視力正常范圍是0.6-0.86;6歲之前是寶寶眼部疾病最佳治療年齡,應盡早教會小孩認視力表,每半年至少檢查視力一次,如有異常及時帶小孩到眼科就診。
5、寶寶聽力
你的寶寶聽力有問題嗎:這么大的寶寶有可能對媽媽的指令充耳不聞,大多數是因為寶寶注意力不在媽媽這兒,但還有些是寶寶聽力真的有問題,鑒別方法很簡單,在安靜房間,距離寶寶耳朵約30厘米,輕輕說ch(吃)”,發音時不要振動聲帶,聽力正常的寶寶均可聽到。
寶寶已經有了相當的自理能力,吃飯、穿衣、大小便已完全不必依靠大人的幫助。喜歡蹦蹦跳跳,可能學會一些舞步,特別是小女孩會很喜歡跳舞。有的寶寶的動作模仿力和表現力已經顯示出一定的天份。
第12次體檢
檢查時間:寶寶5歲。
體檢項目:幼兒體格檢查及評價、外科、五官科、智力測查、齲齒檢查、聽力篩查(純音測聽)、視力測查和弱視斜視篩查(人工)、骨密度、血鉛。
溫馨提示:寶寶長大了,體檢也不頻繁了,所以爸爸媽媽更不能忘記每年的一次體檢。除了重點檢查外,身高、體重等常規檢查也很重要,應該做好記錄。
寶寶5周歲暫不用接種疫苗,在7歲時需要進行下一次疫苗接種。
7歲寶寶需要接種的疫苗有:流腦疫苗(第四劑)、麻疹疫苗(加強)、白破二聯疫苗(加強)。
1、流腦疫苗(第四劑):按照最新擴大免疫程序規定,流腦疫苗接種4劑,6歲時接種第4劑,與第3劑接種間隔不少于3年。第4劑次為加強免疫,用A+C群流腦疫苗接種后,可使機體產生體液免疫應答,用于預防A群及C群腦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2、麻疹疫苗(加強):麻疹疫苗的全稱是凍干麻疹減毒活疫苗,用于預防麻疹疾病。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發疹性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約90%發生在6個月至5歲的未接種過麻疹疫苗的寶寶,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末春初為多。根據我國對麻疹活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觀察,認為至少可維護8-15年以上。
3、白破二聯疫苗(加強):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傷風類毒素按適量百白破疫苗量比例配制而成,用于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種疾病。目前使用的有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傷風類毒素混合疫苗(吸附百白破)和吸附無細胞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傷風類毒類混合疫苗(吸附無細胞百白破)。
1、客廳和廚房:用游戲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要讓游戲的內容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孩子們就會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參加到游戲中來。
2、改編故事,增多角色:通過變化角色給幼兒帶來新鮮感和不同程度的難度,激發幼兒的表演欲望和提高幼兒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
兒歌推薦:
1、英語單詞系列:《動物名詞歌》、《顏色歌》、《水果歌》、《我的一天》《文具用品類》、《說兒歌,記快餐》
2、經典兒歌系列:《數鴨子》、《小兔子乖乖》、《丟手絹》、《找朋友》《蝸牛與黃鸝鳥》、《蕩秋千》
繪本推薦:
1、《大腳丫跳芭蕾》:愛跳舞的貝琳達有一雙大腳,誰會想到她能跳舞,而且跳得那么好呢?在權威的話語下,她開始懷疑自己,失去了自信。幸好,她雖然難過,但她從來沒有放棄舞蹈。
2、《媽媽的紅沙發》:主角是一個小女孩,通過她第一人稱的自述,娓娓訴說一個單親落魄家庭為夢想而努力奮斗的故事。
3、《莉莉的紫色小皮包》:小小的繪本為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大大的道理,講到了將伴隨人終生的一種基本的、積極的人格因素,也是兒童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賴走向獨立的重要標志。
4、“我真棒”系列:本書在這套故事繪本中,我們能夠看到很多不同的情感,或正面,或反面。作為媽媽,我多么希望孩子幼小的心靈里,不要被這些負面的詞匯所污染啊。
爸爸學堂:
父親影響女兒擇偶標準。來自英國杜倫大學和兩個波蘭研究機構的心理學家共同完成了這項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那些曾經是“父親乖乖女”的女性在選擇伴侶的時候,對與自己父親長相類似的人情有獨鐘。這項研究得到了英國經濟社會研究理事會和英國皇家學會的支持,科學家希望這項研究能給人們一些啟發,幫助人們選擇伴侶。
相關知識點
寶寶5歲2季度 | 寶寶5歲3季度 | 寶寶5歲幼兒園早教 | 幼兒5歲常見疾病 | 寶寶5歲半營養飲食 | 寶寶5歲半能力發展 | 寶寶5歲半發育指標 | 寶寶5歲半保健護理 | 寶寶5歲半幼兒園早教 | 幼兒5歲半常見疾病 | 5歲寶寶身高體重 | 5歲寶寶注意事項 | 5歲寶寶食譜
相關文章
相關詞條712
兒童營養食譜 | 吃什么對眼睛好 | 怎樣才能長高 | 兒童換牙順序圖 | 手足口病 | 水痘 | 諾如病毒 | 白血病的早期癥狀 | 脂肪瘤的危害 | 腮腺炎傳染嗎 | 中耳炎 | 猩紅熱 | 扁平足 | 雞眼 | 麥粒腫 | 甲溝炎 | 學前教育 | 孩子上幼兒園哭怎么辦 |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 小學入學年齡 | 水痘的癥狀和治療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近視眼怎么恢復 | 弱視 | 四歲寶寶身高體重 | 正確的刷牙方法 | 兒童牙齒矯正 | 小兒地中海貧血 | 兒童骨骼發育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兒童口臭 | 齲齒 | 紅眼病 | 疝氣 | 小兒雞胸 | 自閉癥 | 肛裂 | 針眼 | 包莖 | 抽動癥 | 腦癱 | 記憶力 | 兒童心理學 | 口吃 | 兒童保險 | 感統失調 | 吃什么能長高 | 長高方法 謎語 | 學鋼琴的最佳年齡 | 智力發育 | 幼兒簡筆畫 | 兒童笑話 | 兒童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