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咬牙。所謂食不好,睡不安。
寶寶最近大開的胃口縮小了,食欲明顯不振。
寶寶常說自己說肚子漲,肚子疼。
可以發現寶寶鼻梁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如果寶寶有上述癥狀,那就是積食的表現了。積食會引起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手足發燒、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癥狀。
1、中醫療法
捏脊:讓寶寶趴在床上,夏日可脫去上衣,露出背部,沿寶寶脊椎兩旁二指處,用兩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從尾骶骨開始,將皮膚輕輕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頸部大椎穴,由下而上連續捏五六次為一組,捏第三次時,每捏三下須將皮膚向上方提起。此法最好堅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組。
推脾土: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紋面(見圖下①),媽咪可用拇指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每天1次,每次200下。
揉板門:板門在大魚際隆起處(見下圖②),媽咪可用拇指順時針給寶寶揉推,每天1次,每次50下。
摩腹:媽咪先搓熱手掌,然后順時針給寶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2、家庭護理
吃點山楂當零食:適當吃些山楂及山楂制品,能促進胃液分泌,有消油膩,化內積,斂陰開胃的功效,可增加食欲,幫助消化。但山楂片含有較多的糖分,不能長期和過量食用。
揉臍摩腹助消化:寶寶平躺在床上,家長以中指指腹或掌根揉按肚臍部位;也可以四指指腹放在寶寶的腹部,動作輕柔地做圓周運動,以促進腸蠕動,幫助寶寶消化。
3、飲食調理
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點,選擇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湯、面條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類食物,可適當吃些魚蝦。
4、醫生治療
一旦寶寶的癥狀沒緩解或有低燒時,要考慮用消食藥了。
1、大便干者:適合肥兒丸等,爛積丸等,幫助消積、化滯。
2、內熱者(表現為嘴唇紅、睡覺煩躁、舌苔厚等);適合健兒清解液、寶寶清熱寧等,幫助消積、清熱。
3、咳嗽者:適用寶寶消積止咳口服液等。
4、嘔吐者:適合藿香正氣等。
1、喝健脾湯水。媽咪可經常選用以下有助健脾的食材和藥材煲湯或煲粥給寶寶食用:白術、土茯苓、云苓、茨實、淮山(干品)、太子參、元肉、紅棗、蟲草花、五指毛桃。
注意:以上藥材、食材的使用分量均為10克,每次選用1-2種,加上魚或雞、豬骨、鵪鶉煲湯或煲粥均可。在高溫多雨的天氣里,寶寶容易暑濕相夾,則可多選用炒扁豆煲湯。
2、常喝谷芽麥芽水
谷芽麥芽水作為日常飲料是個不錯的辦法。以谷芽、麥芽各15克,加水煮沸后小火再煮15分鐘即可。谷芽、麥芽(中藥店可以購買)是焦三仙”的二味主藥,有生發胃氣,消食導滯的功效,且谷、麥是日常主食,以其胚芽煎水,氣味清淡宜人。
山藥能健脾補肺,蓮子味甘甜,有補益脾胃,養心安神的作用。取山藥、蓮肉各10克,先行浸泡,100克粳米洗凈后用油、鹽腌好,上述三味以慢火熬成粥后調味食用。
4、調味作料巧用陳皮
陳皮對治療脾胃氣滯所引起的消化不良、脘腹脹滿有較好的療效,家長在烹飪時巧用陳皮不但除腥提味,而且能理氣調中,健脾導滯,可起到很好的食療作用。譬如,陳皮燜鴨、陳皮蒸魚、陳皮香雞、紅燒陳皮骨等都加入了陳皮作為制作原料。
1、調整飲食結構
多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地增加高熱量高脂的食物。讓寶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適當增加米食、面食,高蛋白飲食適量即可,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2、七分飽,益健康
無論哪種食物,再有營養也不能吃太多,否則不但不能強健身體,在效果上只會適得其反,弄不好會形成食積、腹瀉等狀況,傷害寶寶的身體。
3、三餐定量
給寶寶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能饑一頓飽一頓,腸胃和人一樣,該休息時休息,該工作時工作,否則會打亂胃腸道生物鐘,影響消化功能正常運轉。
4、晚上不要吃得太飽
寶寶白天活動量大,吃東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動慢了,就容易積食。因此,晚上吃飯別太飽,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點。
5、睡醒1小時不進食
早上或中午寶寶剛睡醒時,1小時內(至少30分鐘)也不要進食,因為胃腸等內臟從低運轉恢復正常需要一點時間,否則,也無益于消化和吸收。
6、哺乳媽媽進食要注意
對于處在吃奶期的嬰幼兒的媽媽來說,也要忌口,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媽媽飲食無度,嬰兒就可能“奶積”。
寶寶的身上,似乎總有股天然的“奶香味”縈繞著,讓人忍不住想要親近。不過,有些寶寶人兒雖小,但“口氣”可不小!當你想要靠近ta時,卻被一個小小的哈欠“擊退”了,因為……寶寶有口臭。
一、口臭為何會發生在寶寶身上?
口臭不是成年人的專屬,當寶寶存在以下這些問題時,可能就會被口臭盯上。
1、不注意清潔口腔
有些媽媽覺得,寶寶還沒長牙(或牙齒還沒長齊),因此不需要刷牙。但是,牙齒長沒長齊,和口腔清潔并沒有關系。奶、食物殘渣長時間存積在寶寶的口腔內時,細菌很容易就找上門。無人打擾的情況下,細菌們快活地滋生繁殖。如此一來,寶寶哪有理由不口臭?
2、飲食結構不合理
寶寶的腸道消化能力尚未發育完善,如果攝入的肉類過多,胃腸道需要消化過多殘留的蛋白質,也會導致口臭。
3、寶寶“吃進”太多細菌
如果寶寶經常啃咬沾有口水、細菌的玩具,可能會加速口腔細菌的滋生,引發口臭。
4、其他原因
有些寶寶習慣張嘴呼吸,容易導致唾液蒸發加快,口腔內菌群生長失衡,從而導致口臭。另外胃食管反流、嘔吐,或者長蛀牙等問題,也會讓口臭找上門。
二、寶寶口臭了,該如何應對?
口臭雖然不能說是一種疾病,但也算是寶寶健康的晴雨表。要想寶寶和口臭說拜拜,那媽媽就要認認真真做好以下幾點了!
1、及時清潔寶寶的口腔
這是幫助寶寶遠離口臭的最簡單、最關鍵的方法。每次喝奶、吃輔食后,媽媽可以用指套或干凈的紗布沾水,幫助寶寶清潔舌頭+牙齦上的奶漬、食物殘渣。另外,在寶寶溢奶、吐奶后,也要及時清潔口腔。
2、保持飲食均衡
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父母在給寶寶配餐時,要均衡搭配各類不同的食材,確保飲食均衡、多樣化。
3、給寶寶的玩具洗個澡
處于“口欲期”的寶寶,一拿到玩具就喜歡往嘴巴里放。為預防過多的細菌進入口腔,建議媽媽定期清洗寶寶常玩的玩具。
4、必要時請求醫生的幫助
口臭往往是疾病的癥狀,而不是病因。
如果寶寶有張嘴呼吸的習慣,建議到口腔科和耳鼻喉科做詳細檢查。胃食管反流、嘔吐,或者長蛀牙等問題,同樣可以咨詢醫生的意見。
相關知識點
初生嬰兒打嗝 | 寶寶臉色發黃 | 寶寶打嗝 | 寶寶上火 | 給寶寶剪睫毛 | 寶寶洗澡可以用浴霸嗎 | 夾屁股 | 寶寶頭型 | 寶寶理發最佳時間 | 嬰兒皮膚有白塊 | 嬰兒皮膚紅斑 | 寶寶不穿內褲好嗎 | 寶寶多大要穿內褲 | 嬰兒抽搐 | 寶寶防蚊 | 寶寶穿鞋注意事項 | 嬰兒曬太陽 | 寶寶流口水 | 寶寶眼屎多 | 寶寶消化不良怎么辦 | 寶寶口腔潰瘍怎么辦 | 枕禿 | 寶寶脖子淹了怎么辦 | 小孩擠眼睛 | 寶寶紅屁股怎么辦 | 嬰兒眼睛有異物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寶寶睡覺踢被子 | 寶寶從床上摔下來怎么辦 | 嬰兒鼻腔清潔 | 奶瓶對口腔的影響 | 寶寶晚上哭鬧原因 | 嬰兒枕頭高度注意事項 | 脫水 | 玩具安全 | 嬰兒哭鬧原因 | 寵物安全 | 鼻子保養 | 嬰兒頭睡偏了怎么辦 | 嬰兒打嗝注意事項 | 噪音污染 | 空氣浴 | 放鞭炮 | 小孩流鼻血怎么辦 | 寶寶臉色不好 | 嬰兒鼻子有鼻屎怎么辦 | 寶寶嗓子啞了怎么辦 | 嬰兒驚厥注意事項 | 嬰兒打嗝怎么辦 | 嬰兒理發 | 汗多 | 幼兒口腔護理 | 嬰兒游泳 | 幼兒體溫 | 寶寶抵抗力差怎么辦 | 嬰兒生活規律 | 寶寶頭發長的慢怎么辦 | 寶寶看護 | 如何選擇育兒書 | 寶寶受涼吐奶注意事項 | 寶寶緊急救護 | 舌苔厚白是怎么回事 | 舌苔厚黃 | 襁褓 | 百天照 | 寶寶周歲照 | 三個月的寶寶流口水 | 寶寶鼻子不通氣怎么辦 | 嬰兒綁腿 | 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 | 寶寶受涼吐奶原因 | 給嬰兒穿衣服護理要點 | 嬰兒枕頭高度選取要點 | 給嬰兒穿衣服護理步驟 | 兩個月的寶寶能豎著抱嗎 | 嬰兒吃手 | 嬰兒寫真 | 滿月照 | 三個月的寶寶能豎著抱嗎 | 不安腿綜合征 | 寶寶春季護理 | 小孩眼屎多 | 嬰幼兒游泳 | 小兒消化功能紊亂 | 兩個月的寶寶吃手 | 兩個月嬰兒腹瀉 | 兩個月嬰兒體重 | 兩歲寶寶身高 | 兩歲寶寶身高體重 | 兩歲不會說話 | 兩歲孩子不會說話正常嗎 | 嬰兒腹瀉怎么治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