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性驚厥的診斷主要分為單純性熱性驚厥、復雜性熱性驚厥和癲癇,下面就為大家一一介紹。
1、單純性熱性驚厥
診斷標準如下:最低標準 ①首次發病年齡在4個月~3歲,最后復發不超過6~7歲。②發熱在38℃以上,先發熱后驚厥,驚厥多發生于發熱24小時內。③驚厥為全身性抽搐,伴意識喪失,持續數分鐘以內,發作后很快清醒。④無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及其他腦損傷。⑤可伴有呼吸、消化系統等急性感染。
輔助標準 ①驚厥發作2周后腦電圖正常。②腦脊液檢查正常。③體格及智力發育正常,有遺傳傾向。
2、復雜性熱性驚厥
又稱非典型性熱性驚厥。除符合單純性熱性驚厥的診斷條件外,凡有以下某一種情況者即應考慮為復雜性熱性驚厥:①一次驚厥發作持續15分鐘以上。②24小時內反復發作≥2次。③局灶性發作。④反復頻繁的發作,累計發作總數5次以上。
復雜性熱性驚厥初次發作年齡可小于6個月或6歲以上,體溫不太高時即出現驚厥,而且復發次數較多。
3、癲癇
若干因素使熱性驚厥患兒發生癲癇的危險性增加,稱為癲癇危險因素,主要包括:①復雜性熱性驚厥。②直系親屬中癲癇病史。③首次熱性驚厥前已有神經系統發育延遲或異常體征。具有其中2~3個危險因素者,7歲時癲癇發生率平均達9%以上,而無危險因素的熱性驚厥不到1%。腦電圖在癲癇危險性的預測上價值尚無定論,故對單純性熱性驚厥無價值,一般無須做腦電圖檢查,但對復雜性熱性驚厥患兒,若EEG中新出現癇性波發放,則可能提示癲癇發生的危險性。
熱性驚厥一般發作短暫。多不需用藥。如果正在發作中,可針刺人中或合谷穴位,也可靜脈推注地西泮(安定)。
對單純性熱性驚厥,僅針對原發病處理,包括退熱和其他物理降溫措施即可。但對有復發傾向者,可于發熱病開始即使用地西泮(安定)或指導本次原發病體溫回復正常為止,對復雜性熱性驚厥或總發作次數已達5次以上者,若以安定臨時口服未能阻止新的發作,可長期地口服丙戊酸或苯巴比妥鈉,療程1~2年,個別需適當延長,其他傳統抗癲癇藥對熱性驚厥發作的預防作用較差。
如何應對高熱驚厥?
面對寶寶發燒,很多媽媽尤其擔心TA會“燒抽”:
“之前寶寶發生過‘燒抽’的情況,這次TA又發燒了,是不是可以未雨綢繆先吃點退燒藥?”
這里所說的“燒抽”了,其實指的是“熱性驚厥”。究竟什么是熱性驚厥?吃退燒藥能否起到預防作用?寶寶發生驚厥,媽媽能做些什么?今天就來探秘退燒藥和熱性驚厥的關系。
一、熱性驚厥看起來可怕,一般無后遺癥
熱性驚厥是一種在發熱后出現的抽搐現象,多發生在6個月-5歲寶寶身上,患病率約為3%-5%。
熱性驚厥雖然叫“熱性”驚厥,但并非燒得越高越容易驚厥。過去,我們稱因高熱引起的驚厥稱為“高熱驚厥”,但是,根據臨床發現,有的寶寶體溫并不是很高,也可能會發生驚厥。所以,目前統一稱之為“熱性驚厥”。
熱性驚厥多發生在寶寶發熱開始的幾個小時內,大約持續幾秒鐘,一般不會超過1分鐘。寶寶發生高熱驚厥的表現為:意識喪失、雙眼翻白、身體四肢僵直或抽動,甚至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這往往讓媽媽們驚慌失措。實際上,熱性驚厥雖然看起來很可怕,通常是無害的,也不會影響寶寶大腦和智力發育。但若意識喪失超過15分鐘,則有可能會出現生命危險,要及時就診。另外要提醒的是,每次寶寶發生高熱驚厥,都應該帶其就診,讓醫生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引起的驚厥,以免耽誤病情。
二、吃退燒藥并不能預防熱性驚厥,三個原因要清楚
有不少媽媽認為“退燒藥能預防熱性驚厥”,這是一個十分常見的誤區。大量的研究證明,對于曾經發生過熱性驚厥的寶寶,提前吃退燒藥并不能預防熱性驚厥。這是因為:
1、熱性驚厥的出現很隨機:有的寶寶發生過一次熱性驚厥,但是下一次發燒并不一定還會發作,其中出現反復發作的概率只有30%-35%。所以,沒有必要為了預防熱性驚厥而給寶寶提前吃退燒藥。
2、退燒藥的作用時間點和驚厥發生時間不一致:驚厥主要發生在體溫上升期和平臺期,而退燒藥的作用主要是在體溫下降期,通過增加外周血流量、排汗而幫助散熱。所以,吃了退燒藥,熱性驚厥該來的還是會來的。
3、退燒藥的主要“職能”是緩解寶寶發熱時的不適:給寶寶吃退燒藥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預防熱性驚厥,而是為了減輕發熱帶來的不適,讓寶寶舒服一些。對于確實有熱性驚厥反復發作的風險的寶寶,比如寶寶1級親屬有熱性驚厥史,發熱時使用退燒藥,作用同樣是改善TA的舒適度,而不是防止驚厥再次發生。
三、寶寶發生熱性驚厥,“四字訣”要謹記
如果寶寶發生熱性驚厥,媽媽可以采取以下四個措施來預防傷害:
一放:將寶寶放在地板或床上,遠離堅硬和尖銳的物體;
二側:把寶寶的頭扭向一側,保證唾液和嘔吐物可以順著寶寶的口流出;
三不:不要在寶寶嘴里放任何東西;
四醫:如果寶寶驚厥持續超過15分鐘,需要及時就醫。
相關知識點
寶寶臍疝 | 喉梗阻是怎么回事 | 寨卡病毒 | 嬰兒鵝口瘡 | 口水疹 | 嬰兒腸套疊 | 嬰兒臍疝 | 嬰兒貧血 | 嬰兒猝死 | 寶寶鼻塞怎么辦 | 乳糖不耐受 | 嬰兒捂熱綜合征 | 嬰兒搖晃癥候群 | 嬰兒性早熟 | 嘴唇上有白點 | 舌系帶 | 小兒病毒性心肌炎 |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 | 嬰兒常見疾病 | 嬰幼兒外陰炎 | 爛嘴角 | 小兒支氣管炎 | 小兒鼻塞 | 小兒蕁麻疹 | 嬰兒缺鐵性貧血 | 兒童就醫指南 | 寶寶常備藥 | 嬰兒手足搐搦癥 | 嬰幼兒常見眼疾 | 包皮垢 | 嬰兒腸絞痛 | 嬰兒血管瘤 | 方顱 | 角弓反張 | 腸梗阻 | 包皮紅腫 | 包皮嵌頓 | 包皮癢 | 肚臍下方疼痛 | 畸形足 | 疝氣 | 舌系帶過短 | 舌系帶手術 | 肛周膿腫 | 嬰兒口瘡 | 嬰兒臉紅 | 嬰兒玫瑰疹 | 嬰兒起痱子 | 嬰兒缺鈣的表現 | 嬰兒熱痱 | 嬰兒水土不服 | 嬰幼兒常用藥 | 嬰兒癲癇 | 嬰兒上呼吸道感染 | 嬰兒腎積水 | 嬰兒胃腸功能紊亂 | 嬰兒消化不良怎么辦
相關文章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