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就醫(yī)指南
收藏目前只有專業(yè)的兒童醫(yī)院具備比較全的科室,如果你仍然不能清楚判斷該選哪一科,可以先到醫(yī)院咨詢臺咨詢。一般的綜合性大醫(yī)院通常只設有統(tǒng)一的兒科門診,雖然不用分診,但了解了下面的癥狀和科室的關系,至少能讓自己對寶寶的病情有個初步的了解。
*首先判斷是否需要立即趕往醫(yī)院,因為不是所有的意外都需要在急診室處理。
*如果必須去醫(yī)院,首先看看孩子能不能移動。如果意識喪失、呼吸困難、傷勢嚴重,移動會增加痛苦和危險。這種情況下,應叫救護車。
*看一下手表。在緊急情況下,人們通常會喪失時間概念,但醫(yī)護人員需要你提供孩子受傷的時間以及首先出現(xiàn)的癥狀。這對治療來說非常重要。當孩子受傷時,父母一定要記下相關時間。以供給醫(yī)生提供重要信息。
*如果不需要救護車,你打算自己開車送孩子去醫(yī)院的話,最好叫上一個離你很近的親戚或朋友。這樣,他可以替你開車,而你可以在一旁安慰孩子,或者約好你的親戚或朋友在醫(yī)院門口見面。他可以幫你打電話或填寫就診所需的各種表格。
1、治療時:當醫(yī)生開始為孩子治療時,大多數(shù)情況下,你可以呆在治療室來安慰孩子,但一定不要妨礙醫(yī)護人員的治療過程,否則會使治療更加困難。如果你看著病中的孩子感到很難受,到治療室外呆一會兒吧,調(diào)整好自己的情緒。
2、離開時:記清楚醫(yī)生對孩子的診斷、所作的治療、回家后的護理措施和注意事項。記錄小清單:病情描述、家庭護理要點、為孩子做治療的醫(yī)生的名字、所做的檢查項目、使用的藥物,以及孩子回家后出現(xiàn)哪些癥狀必須立即帶孩子回醫(yī)院復診等等。
3、回家后:讓孩子安心,告訴他正在好轉(zhuǎn),并表揚他在病痛時、治療時的勇敢表現(xiàn)。向他解釋病情以及還可能發(fā)生的情況。在隨后的幾天甚至幾周內(nèi),對孩子的情緒變化要高度敏感,多擁抱和撫摸孩子,這會讓孩子感覺舒服一些。
相關知識點
寶寶臍疝 | 喉梗阻是怎么回事 | 寨卡病毒 | 嬰兒鵝口瘡 | 口水疹 | 嬰兒腸套疊 | 嬰兒臍疝 | 嬰兒貧血 | 嬰兒猝死 | 寶寶鼻塞怎么辦 | 乳糖不耐受 | 嬰兒捂熱綜合征 | 嬰兒搖晃癥候群 | 嬰兒性早熟 | 嘴唇上有白點 | 舌系帶 | 熱性驚厥 | 小兒病毒性心肌炎 |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 | 嬰兒常見疾病 | 嬰幼兒外陰炎 | 爛嘴角 | 小兒支氣管炎 | 小兒鼻塞 | 小兒蕁麻疹 | 嬰兒缺鐵性貧血 | 寶寶常備藥 | 嬰兒手足搐搦癥 | 嬰幼兒常見眼疾 | 包皮垢 | 嬰兒腸絞痛 | 嬰兒血管瘤 | 方顱 | 角弓反張 | 腸梗阻 | 包皮紅腫 | 包皮嵌頓 | 包皮癢 | 肚臍下方疼痛 | 畸形足 | 疝氣 | 舌系帶過短 | 舌系帶手術 | 肛周膿腫 | 嬰兒口瘡 | 嬰兒臉紅 | 嬰兒玫瑰疹 | 嬰兒起痱子 | 嬰兒缺鈣的表現(xiàn) | 嬰兒熱痱 | 嬰兒水土不服 | 嬰幼兒常用藥 | 嬰兒癲癇 | 嬰兒上呼吸道感染 | 嬰兒腎積水 | 嬰兒胃腸功能紊亂 | 嬰兒消化不良怎么辦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yǎng) | 母乳喂養(yǎng)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fā)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fā)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fā)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diào)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fā)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 | 母乳喂養(yǎng)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lián)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