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會說話
收藏發音比較早的寶寶大約在10個月就能夠開始說話,遲的大約在1歲才開始說話。
10個月時,寶寶可正確模仿音調的變化,并開始發出單詞。
11個月時,寶寶對簡單的問題能通過用眼睛看、用手指的方法做出回答,比如問寶寶:"爸爸在哪里啊?"寶寶能夠用眼睛看著或者用手指著爸爸。
12個月時,寶寶能聽懂并掌握10-20個詞。雖然這時寶寶說話比較少,但能用單詞表達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開始用語言與人交流。
接近1歲時,寶寶不僅能聽懂詞句的意思,還能夠對大人的語言做出反應。當寶寶聽到大人說“把蘋果給媽媽吃”,他就會拿著蘋果往媽媽嘴里送。這個時候,寶寶常常會用同一個單詞來表達不同的意思。比如,“飯飯”可能是指“我要吃糖”或“我要吃飯”。
在正確的教育下,12個月的寶寶可以說出“爸爸、媽媽、阿姨、拿、抱抱”等5-10個簡單的詞。1歲左右的寶寶能夠有意識地叫出“爸爸、媽媽”,但更多的還是講一些“啊啊、不不、嗚嗚”等令人費解的喃喃自語。
12—17個月寶寶可以使用一兩個詞了,而且知道它們的含義。他甚至會練習變換聲調,在提問題時,把語調升高,比如寶寶想要人抱的時候說:"抱不?"。他漸漸地意識到說話的重要性,以及語言在表達他的需要方面具備的強大力量。
1歲半—2歲的寶寶詞匯量可能已經多達200個了,其中很多都是名詞。在18—20個月之間,寶寶學習詞匯的速度為每天10個或更多。有的寶寶每一個半小時就能學會一個新詞,所以媽媽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
2歲半的寶寶開始會使用“我”和“你”了。在兩三歲之間,寶寶的詞匯量會增加到300個詞。他能把名詞和動詞連在一起,造出雖然簡單但也完整的句子了。
到了3歲時,寶寶將能夠持續地談話,并根據談話對象來調整語調、說話模式、用詞等。
1、媽媽多和寶寶說話,不教是不能學會說話的。寶寶的說話能力與身高、體重不同,家長不教是不能提高的。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如果不讓寶寶說話,那寶寶長到多大也不會說話。有的寶寶的耳朵聽不到聲音。耳朵是不是聽得到,是寶寶語言進步的第一步。
語言是聯系人類感情的工具,媽媽對寶寶說“來,洗澡了”,是為了讓寶寶的身體干凈。媽媽說“來,抱抱”,是跟寶寶之間的親密動作。這些都是媽媽愛寶寶的表現,寶寶通過感受媽媽的行為來理解語言。
寶寶在學說話之前,是模仿媽媽的發音才會的。媽媽如果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自然就學會說話了,而不有意識地教寶寶說話,寶寶永遠都不會說話。當寶寶不能表達自己的意思時,他往往會著急、發怒或者哭鬧。
2、媽媽教寶寶說話時,發音要清楚準確,讓寶寶看清嘴形。媽媽與寶寶說話時,要在寶寶的對面,使寶寶能看清媽媽說話的口形,還要注意說話發音要清楚、準確。像演口技似的說話不動嘴是不行的,因為,寶寶總是看著媽媽的嘴形。
即時電視的聲音一直響著,寶寶也不能學會說話。這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聯系,在電視和寶寶之間是不會有的。不僅如此,電視的聲音反而會成為雜音,導致寶寶聽不到媽媽的聲音。電視畫面也會妨礙寶寶注意媽媽,所以,為了教寶寶學說話,最好不要開電視。
3、制造發聲的機會,讓寶寶模仿發音:寶寶會用“咿、呀、哈、嗚”等聲音表達自己的愿望,這就是培養寶寶模仿發音的好時機。當寶寶表達要人抱、要喝奶、尿布濕了時,媽媽趁機替他把這些愿望用簡單的詞語說給寶寶聽,然后等待寶寶的反應。如此天天重復,就等于在他的頭腦中強化了這些語言,最終使寶寶的語言模仿變得容易起來。
如果媽媽是個不愛說話的人,就是她給寶寶做什么事情都不出聲,這樣寶寶就沒有了學習語言的機會。家長寡言少語的性格,也會遺傳給寶寶,使得寶寶不愛說話。媽媽帶寶寶時,常常找話跟他說,這樣寶寶就能比較快學會說話。
1、不一定說話早的寶寶智商就高
雖然過了周歲已經五六個月了,寶寶還是連“嗯嗯”、“不不”也不會說。看到別人家同齡的寶寶或者更小的寶寶都能說話了,而自己家的寶寶還不會說,媽媽就開始擔心起來。媽媽首先會想到自己的寶寶會不會是智力發育遲緩呢?可是,不一定說話早的寶寶智商就高。
寶寶的耳朵聽得見,與其他同齡寶寶的動作也沒什么兩樣的話,媽媽就沒有必要擔心智力問題。讓寶寶把蘋果拿來,寶寶會拿過來蘋果,問寶寶爸爸在哪里呢,寶寶會用手指指向爸爸。如果會做這些的話,寶寶就是不會說話也是聽到了,這就沒問題,媽媽不必擔心。有很多寶寶直到2周歲還幾乎不會說話,多半是遺傳造成的,可以問問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2、最重要的是寶寶的耳朵能不能聽到
不會說話的寶寶,最重要的是他的耳朵能不能聽到。當叫寶寶的名字的時候,他能回過頭來就沒問題。但如果說能聽到鐘鼓聲,這就不太準確,因為寶寶聽不到聲音也會感到振動。
雖然不會說成句的話,但只要寶寶會說“不”、“汪汪”、“哎哎”中的任何一個,說明寶寶是聽到了,寶寶肯定能說話的。打開畫冊問寶寶“汪汪”是哪一個,寶寶會指著狗,這樣的寶寶聽力沒有問題。
3、部分寶寶因為環境和身體原因晚說話
如果家里人比較多,每個人都用自己不同的語言跟寶寶說話,寶寶就不容易記住話。當然,教孩子說話不是媽媽一個人的問題,眼下隔代教育的祖父母、頻繁更換的保姆、家庭環境都有可能是造成寶寶說話晚的原因。
一生下來就得了敗血癥而注射了各種抗生素的寶寶,如果到了1歲半左右,還不會說話,就必須帶寶寶去耳鼻喉科檢查一下。萬一寶寶有聽力方面的障礙,要想聾啞學校的老師咨詢一下,盡早開始語言的訓練。
如果寶寶不但不說話,而且還不跟媽媽的視線對視,就應該懷疑寶寶有自閉癥傾向。但這種寶寶非常少。如果是智力發育遲緩的寶寶,比起不會說話,還有明顯的行動方面的遲鈍問題。如果是舌下系帶一直連到舌尖,嘴張不開,簡單的手術就可以治好。
相關知識點
四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五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8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一周歲寶寶發育標準 | 七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嬰兒0一12個月發育表 | 六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三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5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胎兒大腦發育 | 測骨齡 | 嬰兒智力發育 | 11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十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腦磷脂 | 兩個月的寶寶體重 | 8個月寶寶體重 | 1歲寶寶體重 | 5個月寶寶體重 | 四個月寶寶體重 | 2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9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三個月寶寶體重 | 寶寶多大會抓東西 | 寶寶幾個月可以豎著抱 | 寶寶幾個月會翻身 | 寶寶幾個月會爬 | 寶寶學走路 | 嬰兒視力發育 | 嬰兒聽力發育 | 嬰兒大腦發育 | 嬰兒嗅覺與味覺發育 | 語言能力發育 | 肢體運動發育 | 囟門 | 坐 | 嬰兒手語 | 寶寶不會爬 | 囟門凹陷 | 視覺發育 | 體重低下 | 寶寶體檢 | 幼兒體檢 | 寶寶學說話 | 寶寶不愛說話怎么辦 | 鹵門 | 寶寶幾個月會抬頭 | 坐立轉身 | 怎樣教寶寶爬行 | 反射動作 | 握拳 | 巨大胎兒 | 腦發育不良 | 胎兒的大腦發育 | 百露 | 嬰兒幾個月會笑 | 五個月寶寶不會翻身 | 小孩說話晚 | 畸形胎兒
相關文章
相關專家解答
相關網友問答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