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從踉蹌學步到穩步小跑,會遇見各式各樣的問題,比如,寶寶走路晚、喜歡踮腳走路、走路容易摔跤等,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寶寶學走路過程中最常見的5個問題。
1、寶寶走路晚
一般來說,寶寶會在1歲左右開始學習走路,大約在1歲半,可以走得很穩,甚至跑起來。但由于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有差異,有些寶寶會相對晚一些,也是正常的,家長不需要太擔心和著急,從爬到站、走,循序漸進地引導寶寶就好。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家長發現如果寶寶1歲半還沒有學會走路,有可能是發育遲緩的表現,需要及時就診,讓醫生幫助檢查一下。
2、寶寶踮腳走路
寶寶在學步期(1-3歲),由于足跟肌腱還沒有發育完全,對如何控制維持身體平衡還不熟練,所以,會出現踮腳走路的情況,是很正常的。隨著寶寶走路越來越熟練,踮腳走路會慢慢消失。寶寶會走路后,偶爾的踮腳走路,很有可能是因為寶寶淘氣,家長不需要太擔心。
需要注意的是,寶寶學走路時,家長不要過于用力拉著他走路,這樣寶寶走路時,因為受到向上的力拉扯,就會腳尖先著地,時間久了容易出現踮腳走路的情況。而且,如果家長用力過大,還可能會導致寶寶胳膊損傷。正確做法是,輕輕扶著就好。
另外,若寶寶練習走路時,出現雙腿雙腳緊繃、腳尖像跳芭蕾舞一樣的踮腳,或者寶寶熟練走路后,仍然腳尖著地,很有可能是肌張力增高的疾病表現,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3、走路內八字
剛開始學習走路的寶寶,下肢支撐力還不夠強,為了維持身體平衡,寶寶走路時,可能會出現內八字,是正常的。而且隨著走路的練習,對身體平衡感控制得更好后,這種走路內八字的現象會消失。
但是,如果寶寶已經熟練掌握走路幾個月了,依然出現內八字,則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看情況是否需要進行走路姿勢矯正。
4、走路一瘸一拐
寶寶跛行,走路一瘸一拐,很有可能是因為鞋子里進了沙子、腳趾磕破了皮,或者拉傷了肌肉。只需要對癥處理就好,比如,包扎好傷口或適度休息一下,一般跛行的情況會好轉。
需要注意的是,若24小時后,寶寶跛行沒有明顯好轉,甚至疼痛而拒絕走路,應該及時就診。
5、走路經常摔跤
寶寶走路經常摔跤,是不是因為缺鈣導致骨骼沒長好?其實,這跟骨骼沒有關系,只要寶寶能站好,基本上就不是骨骼的問題。而是與肌肉有關,肌肉才是支撐骨骼能走、能站的力量來源。因此寶寶走路經常摔跤,主要是因為肌肉的力量還不夠,但隨著寶寶的運動系統發育,肌肉力量會越來越強,走路經常摔跤的情況也會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若寶寶除了走路經常摔跤,還有下蹲困難、動作不協調等情況,可能有先天性肌肉方面的疾病,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
寶寶出生后的頭1年,是他整個身體協調性和肌肉力量發育的關鍵時期。他要先學會坐、翻身和爬,到8個月左右時才能扶著東西站立起來。接下來,就是增加信心和掌握平衡能力的問題了。
多數寶寶在9~12個月時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到14或15個月時,就已經能走得很好了。不過,如果你的寶寶學走路較晚,你也不用擔心,很多完全正常的孩子都要到16或17個月時才能學會走路。
剛出生時,寶寶的腿不夠有力,無法支持自己的身體,不過,如果你從寶寶的腋下扶住他,他就能把腿垂下來,用雙腳蹬在較硬的表面上,就好像走路一樣。這是一種天生的條件反射,寶寶的這種行為只會持續兩三個月。
到寶寶5個月左右時,就可以由你扶著他在你的大腿上蹦一蹦了。在此后的兩三個月里,寶寶最喜歡的活動就是這樣蹦。事實上,隨著寶寶依次學會翻身、坐起和爬行,他的腿部肌肉力量會不斷加強。
到8個月左右時,寶寶大概開始能自己扶著家具站起來了,所以,一定要確保他能接觸到的東西都是牢靠穩固的。如果再有大人在旁邊扶著,讓寶寶靠著沙發,小家伙就會很拼命站好。再過兩三個星期后,寶寶就會開始扶著東西走上幾步。他甚至可能會松開手,不扶東西獨自站上一會兒。一旦他學會不用支撐站立的技巧,當你扶著寶寶走時,他也許能向前邁步走出去,甚至還能在站著的時候彎腰撿起玩具來。
到9或10個月大時,寶寶會開始掌握如何彎曲膝蓋,并學會從站立的姿勢坐下來,這可比你想象的要難得多!
到11個月大時,寶寶很可能已經掌握了獨自站立、彎腰和蹲下的要領,甚至還能抓著你的手向前走,不過,可能至少還需要幾周時間,他才能開始自己獨立邁步走。多數寶寶在最初學步時主要是用腳尖走,并且雙腳呈外八字。
到13個月大時,有3/4的寶寶都已經能自己走路了,只不過還是搖搖晃晃的。如果你家寶寶到這時候還要扶著東西走,那也完全正常,他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自己走。
寶寶能自己走路后,將會開始學習以下更高級的行動技巧:
? 14個月大的孩子應該能夠獨自站立,他很可能會蹲下再站起來,甚至還可能嘗試倒退著走路。
? 15個月的孩子可能已經走得很穩了,這時他可能會喜歡一邊蹣跚而行,一邊玩小推車這樣的推拉玩具。
? 到16個月的時候,孩子會開始對上下樓梯產生興趣,但可能還需要幾個月才能獨立完成這樣的活動。
? 到18個月時,寶寶應該可以走得相當好了。他可能喜歡在家具上爬上爬下,也許還會爬樓梯,不過,下樓梯仍然需要別人扶,大約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他才能獨立下樓梯。他也許會試著去踢球,不過,有時候可能踢不到球,他也許還喜歡隨著音樂跳舞呢。
? 到25或26個月時,寶寶走路的步子將越來越平穩均勻,而且也學會了大人那種從腳跟到腳尖的落地順序。他的跳躍動作也越來越熟練了。
? 到3歲左右時,很多身體的基本動作都會成為孩子的第二本能。他不再需要集中精力來完成行走、站立、跑步、跳躍等動作,但有一些動作,比如踮腳尖站和單腳站,可能仍需要專心努力才能完成。
當寶寶學會扶著東西站起來后,你可能需要幫他一把,讓他明白怎樣重新坐下來。如果寶寶站在那兒不知道怎么辦并且沖著你哭時,不要只把他抱起來再放下,而是應該教他怎樣彎曲膝蓋,讓他學會自己坐下而不跌倒,然后再讓他自己試著做一遍。
你可以站或跪在寶寶面前,伸出雙手,鼓勵他向你走過來;蛘吣阋部梢岳鴮殞毜膬芍皇窒蜃约哼@邊走。寶寶可能也喜歡在走路時扶著小推車或可以扶著走的玩具。你要選擇堅固可靠、支撐底座比較寬的學步玩具。不過,有專家反對你給寶寶使用學步車,因為孩子在學步車里能非常容易四處走動,這可能會影響他大腿肌肉的正常發育。而且借助學步車,孩子還能夠到平時夠不著的有毒物品或發燙的東西,非常不安全。
你可以等孩子能走到室外或經常在較粗糙冰涼的表面上行走時,再開始給孩子穿鞋,因為光腳能增強孩子的平衡性和協調性。
需要提醒你的是,如果你的寶寶只是學走路學得慢一些,你完全不需要擔心。但如果他的進度遠遠落后于其他孩子,你可能需要帶他去看醫生?傊,要記。汉⒆觽兊纳L發育進程各不相同,通常來說,早產兒到達發育里程碑的時間可能會比同齡的其他孩子晚一些。
相關知識點
四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五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8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一周歲寶寶發育標準 | 七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嬰兒0一12個月發育表 | 六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三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5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胎兒大腦發育 | 測骨齡 | 嬰兒智力發育 | 11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十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腦磷脂 | 兩個月的寶寶體重 | 8個月寶寶體重 | 1歲寶寶體重 | 5個月寶寶體重 | 四個月寶寶體重 | 2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9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 三個月寶寶體重 | 寶寶多大會抓東西 | 寶寶幾個月可以豎著抱 | 寶寶幾個月會翻身 | 寶寶幾個月會爬 | 寶寶多大會說話 | 嬰兒視力發育 | 嬰兒聽力發育 | 嬰兒大腦發育 | 嬰兒嗅覺與味覺發育 | 語言能力發育 | 肢體運動發育 | 囟門 | 坐 | 嬰兒手語 | 寶寶不會爬 | 囟門凹陷 | 視覺發育 | 體重低下 | 寶寶體檢 | 幼兒體檢 | 寶寶學說話 | 寶寶不愛說話怎么辦 | 鹵門 | 寶寶幾個月會抬頭 | 坐立轉身 | 怎樣教寶寶爬行 | 反射動作 | 握拳 | 巨大胎兒 | 腦發育不良 | 胎兒的大腦發育 | 百露 | 嬰兒幾個月會笑 | 五個月寶寶不會翻身 | 小孩說話晚 | 畸形胎兒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