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父母雖然非常重視孩子的健康,但側重點還是放在飲食和保健品上,特別是為了防止孩子生病,父母總希望買些牛初乳之類的保健品來增加孩子的免疫力。而運動,作為增強孩子抗病能力的最佳方法一直被父母忽視著。其實,多做運動不僅為孩子的健康增加了重重的砝碼,它還對孩子增強智力發展和心理健康有幫助。
1、運動能強化孩子肌體的功能
強化心臟:有氧運動是指運動身體的大肌肉群,使心臟持續加速跳動幾分鐘。通過一次次的有氧運動,氧氣被輸送到肌肉。結果是,心臟變得更加強壯,做事時更有效率,不會很容易就感到疲勞。
增強肌肉:鍛煉能使肌肉更加強健,這樣能給關節更好的支持,使人不易受傷。
增加柔韌性:柔韌性越好的人就越不容易在劇烈的活動中發生拉傷肌肉或扭傷關節的問題。而生活中有許多休閑運動都對提高柔韌性有幫助,比如:武術、跳舞等等。
2、鍛煉能保持體重
事實證明,許多肥胖兒童在生活中明顯缺乏鍛煉。肥胖兒童更容易受到諸如: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疾病的威脅。因此,平衡能量攝入和能量輸出并保持適當體重對于兒童很重要。要做到這兩點可通過攝入能提供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的平衡飲食與通過經常鍛煉以消耗多余熱量相結合來達到。
3、鍛煉使孩子更愉快、更興奮。這是由于鍛煉時體內能分泌內啡肽,這種化學物質能使人產生極為興奮的感覺。
由于學齡前兒童的身體發育比幼兒階段更完善了,因此,選擇的運動項目和范圍也更為廣泛。那么該如何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呢?不同的運動項目可以產生不同的鍛煉效果。
1、 提高速度能力:可選擇跑、騎兒童車等項目。
2、 增強耐力能力:可選擇長時間跑的游戲、游泳、郊游、跳繩等練習。
3、 增加力量能力:可選擇跳、投等練習。
4、 提高靈敏協調能力:可選擇跳舞、打秋千、拍球等游戲。
5、 提高柔韌能力:可選擇體操、按壓等練習。
劃傷——主要步驟:止血
頭部劃傷:要去醫院
建議:由于血和頭發往往粘連在一起,傷口的清潔和處理比較復雜,所以最好讓醫生來進行專業處理。父母可以用干凈的抹布或紙巾,用力壓住傷口,減少新的出血,同時盡快將孩子送到醫院,等待醫生對傷口進行處理。
其它部位的劃傷:自行處理
對于頭部以外的其它部位的劃傷,父母基本上可以在家自行處理。如果可能的話,建議使用深色的毛巾,這樣可以減少鮮紅的血色給父母和孩子帶來的緊張感。用毛巾包幾塊冰,壓在傷口處冷敷,可以達到止血、鎮痛的效果。
止血后,用冷水和肥皂將傷口清洗干凈。切勿用熱水,因為熱水會加速血液流動,刺激出血。不要使用外用酒精或過氧化氫刺激傷口,這些消毒劑會殺死傷口愈合所必要的新細胞。另外,不要使用抗生素藥膏,這類藥物會影響傷口愈合速度。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洗凈的傷口上貼上創可貼,以減少傷口與細菌和臟東西的接觸。
避免一個常犯的錯誤——反復拿開毛巾查看傷口的情況
冷毛巾必須穩固而輕柔地壓在傷口上至少5分鐘,切勿經常將毛巾拿開查看傷口。5分鐘后,如果傷口仍有出血,可以將按壓時間延長5分鐘。95%的情況下,用這種方法都可以止血。
需要送醫院的情況
若用以上方法10分鐘后仍流血不止,或者發現傷口脈動性出血—每隔片刻傷口都會有新的血液流出,就意味著傷口可能傷及動脈血管,應該立刻將孩子送至醫院接受傷口縫合手術。
扎傷——主要步驟:沖洗傷口
沖洗傷口
扎傷由于創口很小,非常容易被忽視,卻最容易受感染。尖物刺入身體的時候會帶入細菌和污垢,然后這些小東西就會潛伏在體內伺機作亂。為避免感染,應盡快用流動水清洗傷口。切勿使用已經開封的瓶裝水,特別是被陽光直射過的飲用水,因為水中含有大量細菌。
避免感染
處理扎傷,不需要繃帶或者抗菌素藥膏,由于傷口面積小而且深入肌膚,這兩種東西都不管用。受傷后頭一兩天,應每天早、晚檢查傷口變化,觀察有無感染:
·渾濁狀水泡——膿皰病的癥狀,這是非常常見的皮膚感染,局部使用外用抗生素即可治愈;
·出現紅斑,患處發熱、疼痛,并可能伴有低燒—蜂窩組織炎的癥狀,須服用口服抗生素;
·粟粒疹—呈腫塊狀,通常由葡萄狀球菌引起。不必過分驚慌,因為兒童葡萄狀球菌感染通常非常容易治愈。
擦傷——主要步驟:涂抹藥膏
孩子不慎跌倒在粗糙的路面,膝蓋、肘關節容易造成擦傷。這時候應該立刻用抗生素藥膏涂抹在患處以保護外露的內層皮膚。父母可以選擇外用消炎軟膏在創口處涂抹薄薄的一層即可,不需要用創可貼或繃帶固定。
如果在清洗傷口過程中,患處表面發生軟化渾濁,媽媽可以不必擔心,那些軟化物質主要由纖維蛋白和凝結物質構成,有助于傷口結痂,促進愈合。連續使用抗生素藥膏2-3天,直到擦傷處出現紅黑色或黑色硬痂為止。
淤傷——主要步驟:冷敷
最讓父母害怕的淤傷就是孩子腦袋上撞出的大包,我們總是禁不住擔心,這樣會不會造成大腦損傷呢?其實,事實往往沒有那么嚴重。專家指出,因為頭部震蕩造成失去意識長達5分鐘或5分鐘以上的患者中,只有5%的人在CT掃描中被發現有異常。而在這5%中,只有10%屬于嚴重傷害,其余絕大多數基本都可治愈。當然,淤傷也需要引起父母足夠重視,因為那是皮下組織出血的外觀表現。冷敷可以達到鎮痛消腫的效果。
具體方式:冷敷20分鐘,停20分鐘,反復進行2~3小時。將患處適當抬高也有利于消腫,因此如果傷在腿、腳處,可以用枕頭將腿、腳墊起來。
什么時候必須看醫生
如果孩子號啕大哭,在你懷里不停掙扎,使你無法看清傷口的情況,應該立刻上醫院,因為傷口中可能混進了碎片或者玻璃之類的雜物。同時,如果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必須在6小時之內找醫生診斷:
·傷口長達5厘米以上;
·面部劃傷(除非傷口非常淺,而且長度不超過2厘米);
·關節劃傷,傷口在運動中容易開裂;
·傷口深至脂肪層,神經細胞和肌腱也可能被損傷;
·傷口出現缺損,輕輕拉住兩側的皮膚,如傷口向你咧開了嘴”,必須到醫院請醫生診斷是否需要接受縫針或綁蝴蝶繃帶。
1、為寶寶制定鍛煉計劃,不能違背孩子的生長發育的規律,最好咨詢一下醫生。
2、熱身運動很重要,這也是避免孩子在運動時受傷的最好辦法。因此,在運動前,鼓勵孩子先做會兒前后拉伸動作,以增加柔韌性,預防肌肉拉傷。
3、購置防護用品,如騎車時使用頭盔,單排輪滑時佩帶護膝和護肘。
4、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出現疼痛、眩暈、頭暈或極度疲勞等癥狀,應及時終止運動進行。
相關知識點
長高的征兆 | 吃什么能長高 | 骨骼發育 | 長高的秘訣 | 增高藥有用嗎 | 兒童游泳 | 跳繩 | 跑步 | 增高 | 生長痛 | 學齡前體檢 | 兒童堿性磷酸酶偏高 | 什么時候喝牛奶長個 | 矮個子怎么長高
相關文章
相關詞條712
兒童營養食譜 | 吃什么對眼睛好 | 怎樣才能長高 | 兒童換牙順序圖 | 手足口病 | 水痘 | 諾如病毒 | 白血病的早期癥狀 | 脂肪瘤的危害 | 腮腺炎傳染嗎 | 中耳炎 | 猩紅熱 | 扁平足 | 雞眼 | 麥粒腫 | 甲溝炎 | 學前教育 | 孩子上幼兒園哭怎么辦 |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 小學入學年齡 | 水痘的癥狀和治療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近視眼怎么恢復 | 弱視 | 四歲寶寶身高體重 | 正確的刷牙方法 | 兒童牙齒矯正 | 小兒地中海貧血 | 兒童骨骼發育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兒童口臭 | 齲齒 | 紅眼病 | 疝氣 | 小兒雞胸 | 自閉癥 | 肛裂 | 針眼 | 包莖 | 抽動癥 | 腦癱 | 記憶力 | 兒童心理學 | 口吃 | 兒童保險 | 感統失調 | 吃什么能長高 | 長高方法 謎語 | 學鋼琴的最佳年齡 | 智力發育 | 幼兒簡筆畫 | 兒童笑話 | 兒童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