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酷暑的天氣實在令人難受,寶寶也不例外。大人熱的時候會躲在空調房里避暑納涼,那“寶寶能不能吹空調”、“吹空調是不是容易得空調病”,這一系列問題又開始困擾家長們。今天我們就來解答這些問題。
一、寶寶可以吹空調嗎?
當然可以。如果天氣炎熱,室內溫度較高,不開空調不僅會讓寶寶感到不適,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還可能導致寶寶長痱子。此外,寶寶的身體對于溫度的適應性差,溫度太高很容易造成出汗過多脫水,甚至導致中暑。
二、寶寶吹空調后出現不適,和吹空調有關系嗎?
對于大家常說的“空調病”,醫學上并沒有這個疾病。寶寶吹空調后出現不舒服,不能簡單地認為是吹空調引起的,更多的可能是與空調使用不當有關。比如:
空調溫度調節不當:空調溫度過高或過低,會使得室內和室外溫差變大,寶寶的身體一下子調節不過來,會有應激反應,如拉肚子、流鼻涕、鼻塞等。
長期未清洗空調:室內空氣會積聚大量的灰塵和螨蟲,體質敏感的寶寶容易過敏、哮喘。
整天開空調不關:長時間使用空調導致室內濕度驟降,皮膚、鼻腔和喉嚨會因失水變得干燥。而且,室內長時間處于密閉的狀態,空氣不流通,致病微生物滋生,容易引起寶寶頭暈、耳鳴、乏力等不適。
三、當寶寶與空調相遇 我們應該這樣做
1、控制室內溫度
無論寶寶多大,空調的溫度都不宜過低,保持室溫在25-28℃為宜。同時要注意的是溫度不要設置太高。有些家長不開空調怕寶寶熱出痱子,開空調又怕寶寶著涼,就把空調開到29、30℃。這種情況,空調幾乎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寶寶照樣長痱子。
2、風不要對著寶寶直吹
開空調時,應該注意把出風口調到不會對著寶寶吹的位置。如果家中安裝的空調位置不太合適,可以考慮給空調加裝一個擋風板,這樣也能有效調節風向,不讓風直吹寶寶。
3、定期清洗空調
在開始使用空調前,一定要將空調濾網及散熱片等徹底清潔干凈。在使用的過程中,也要根據情況保持定期清潔,避免空調內積存的病菌或霉菌擴散到空氣中,再被寶寶吸入體內,從而導致生病。
4、保持室內濕度
空調房內空氣比較干燥,所以要注意加濕。可以使用加濕器,將室內濕度控制在50%-60%會比較舒適,但如果寶寶有鼻炎,則建議濕度為40%-50%,有利于除螨。至于網傳的放一盆水或者灑水的方法,其實加濕效果并不好,而且還有地滑導致寶寶摔倒的風險,不建議使用。
5、定期開窗通風
室內空氣不流通時,細菌和病毒會積聚,寶寶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感染。因此,建議開空調3小時左右就要開窗通風,以保證室內空氣流通。不要舍不得室內冷氣變熱,雖然這樣做比較費電,但新鮮空氣換來的是寶寶的健康,絕對值!
6、注意室內外溫差的轉換
夏天帶寶寶出門時,如果室內外溫差較大,不要直接走出。可以在出門前先把空調關閉,在家里坐著等一會兒,等寶寶適應了溫度變化再出門。同樣,從室外回到家里,也要先等一等,給寶寶擦干汗,稍作休息后再開空調。
空調并沒有媽媽們想的那么可怕,只要正確使用空調,寶寶也能安心享受空調帶來的舒適。
夏天天氣炎熱,如果寶寶沒有適當的方式進行降暑,也會出汗生病的。夏天新生兒能吹空調嗎?寶寶在炎熱的天氣里也要注意保暖,吹空調是可以的,主要是做好保暖工作,防止空調房里溫度過低,讓寶寶感冒生病了。
雖然說夏天需要降溫,但是對于寶寶來說,夏天也需要做好保暖工作。因為新生兒寶寶皮膚薄、皮下脂肪少、體表面積與成人相比相差很大,散熱多、產熱少、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健全,因此當溫度過低時,新生兒體溫易受到室內環境溫度影響,導致體溫不升。嚴峻的還會使皮下脂肪凝固、發硬,導致硬腫癥,甚至危及生命。
對寶寶來說,體溫應保持在正常范圍內,即腋下體溫36℃至37℃,肛門體溫36.5℃至37.5℃,避免涼風直接對著寶寶吹。寶寶著衣,應以寬松、全棉最佳,穿著不宜過多,以安靜時不出汗為度。早產兒的保暖尤為重要,體重過低者需要住院,用暖箱才能達到保暖的要求。
同時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長時間在空調房里,很容易感冒。現在很多寶寶上呼吸道感染大多跟空調有關,加上寶寶本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就相對大人而言很低,如果整天在空調房里,空氣不流通,寶寶很容易出現發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發炎、咳嗽、流鼻涕、鼻竇炎等病癥。
為了能讓寶寶避免吹空調感冒,建議夏季空調最佳溫度在27至28攝氏度,睡覺時最好放盆水,以保持室內濕潤,平時要經常開窗通風。另外,一些父母發現寶寶有輕微的發熱等癥狀后,就嚇得空調、電扇都不敢用,殊不知周圍環境溫度過高,反而會導致寶寶體溫不退,抵抗力下降,病情加重。
空調房間往往都會緊閉門窗,低溫氣流環繞,造成自然的空氣不流通,隱藏的細菌無法擴散。并且長時間吹空調容易出現頭暈胸悶的情況,而寶寶更容易因涼風出現腹瀉或感冒問題。父母還是不要讓寶寶不要長時間處于空調房內,并且空調溫度不可過低。
寶寶吹空調溫度也是有講究的,我們大人可以承受較低的空調溫度,但是對于寶寶而言,吹空調的溫度不能過低。寶寶吹空調的適宜溫度應該在27℃-28℃,與室外溫差在3-5℃為宜。一般建議是在25℃-28℃,最好能在27℃-28℃。
而對于到底什么溫度合適,專家介紹道,當外界氣溫高于35℃或室內溫度超過28℃-30℃時,會讓寶寶身體產生不適,這個時候就有必要開空調降溫了。一般溫度控制在25℃-28℃,比室外低3-5℃為宜。如果父母觀察寶寶還是出汗,則可以繼續調整,直到找到一個寶寶舒適的溫度。
另外,由于寶寶體溫調節中樞和汗腺都未發育成熟,對溫差的調節能力還不是很健全,因此溫度調節需要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可以在寶寶醒來一個小時前關掉空調,讓室內的溫度逐漸與室外的溫度一致,等寶寶醒來時溫度差異已經不大。
夏日炎炎,吹空調能幫助降溫,當寶寶長期在空調房里,身體抵抗力低,容易生病,這就是空調病。寶寶得了空調病怎么辦?
首先,要抓緊第一時間。寶寶夏季遭受人造風寒之后,總會有一些跡象,如流鼻涕、鼻塞、咳嗽、發燒等。遇到這種情況,媽媽應及時給寶寶用藥,控制住病情,不要任其發展。
其次,要幫助寶寶出汗。寶寶因突然著涼引發熱感冒,民間的說法是憋住汗了。一個有效的方法是讓寶寶出汗。多給寶寶喝水,最好是白開水和淡鹽水,能幫助寶寶出汗。
溫馨提示:空調使用期內,一旦發現寶寶出現發燒、咳嗽、胸痛、呼吸不暢等癥狀,不應只考慮一般性感冒或空調病,應及時就診檢查,警惕軍團菌病。
夏季駕車時也要防止寶寶患上空調病。帶寶寶駕車時,不要把車內空調溫度開得太低,一般車廂內外溫度差在7℃左右為宜。車內開啟空調時,不要在車內吸煙,不要讓孩子在開啟空調的車內睡覺,如果寶寶睡著了,盡量將空調關閉或避免直吹寶寶,或用厚度合適的覆蓋物遮蓋寶寶的身體。停在烈日中的車內溫度很高的車不要馬上使用空調,應先把熱氣排出去,等車廂內溫度下降后,再關閉車窗,開啟空調,以防冷熱驟變,引起寶寶不適。
1、空調的溫度適宜:一般以室溫26℃為宜;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比室外低3℃-5℃為佳。另外,夜間氣溫低,應及時調整空調溫度,免得寶寶著涼。
2、時刻保濕:需要注意室內的濕度,媽媽可以使用加濕器或用一些容器裝上水擺在屋子里。此外也要經常開窗通風,室外濕潤的空氣會調節室內的濕度。
3、給寶寶選對衣服:新生寶寶皮膚特別嬌嫩,出汗較多,衣服應該要選擇柔軟、吸濕、透氣性好和洗滌方便的,以淺色的純棉或純針織品為宜。在空調房里寶寶衣服要比成人多一件。
4、注意通風換氣:開空調每6-8個小時應通風換氣,最長也不要超過12小時,每次換氣20-30分鐘。
5、定期清潔空調:約每隔半個月,爸媽就需要用大量的清水沖洗空調的空氣過濾膜,這樣室內空氣質量才能有所保障。同時,空調器中的冷卻盤也要定期清洗。
6、每天至少為寶寶測量一次體溫,以防寶寶因為吹空調而發燒。
相關知識點
排胎毒 | 新生兒視力 | 新生兒皮膚脫皮 | 胎毛畫 | 新生兒吐奶正常嗎 | 新生兒吐奶 | 新生兒打嗝頻繁 | 新生兒打嗝 | 新生兒鼻塞 | 新生兒洗澡 | 新生兒臍帶護理 | 換尿布 | 抱新生兒 | 胎毒 | 新生兒臉上有小紅點 | 新生兒曬太陽 | 臍帶血 | 新生兒聽覺 | 母乳性腹瀉原因 | 新生兒體溫正常情況 | 新生兒肚臍護理要點 | 胎毒癥狀 | 寶寶容貌 | 新生兒洗澡的護理要點 | 抱新生兒的方法 | 新生兒禮物 | 手足印 | 胎毛章 | 新生兒眼屎多 | 新生兒護理知識 | 新生兒鼻屎 | 剃胎毛 | 滿月酒 | 新生兒吐奶塊 | 新生兒便秘原因 | 胎毒原因 | 新生兒打嗝護理要點 | 馬牙 | 新生兒用品 | 新生兒拉肚子怎么辦 | 新生兒便秘怎么辦 | 給嬰兒穿衣服 | 新生兒體溫 | 育兒書 | 新生兒護膚 | 新生兒感冒可以打疫苗嗎 | 胎毒護理要點 | 新生兒吐奶原因 | 新生兒拉肚子的原因 | 新生兒打嗝的原因 | 新生兒打噴嚏 | 新生兒生理現象 | 嬰兒基礎清潔 | 剛出生的寶寶要注意什么 | 漾奶 | 吸吮反射 | 覓食反射 | 無條件反射 | 擁抱反射 | 新生兒反應低下 | 足跟血 | 滿月禮物 | 新生兒吐泡泡 | 新生兒保暖 | 新生兒驚跳反射 | 新生兒皮膚黑 | 新生兒肚子大 | 肚臍眼可以洗嗎 | 肚臍眼里的泥能摳嗎 | 肚臍眼臭 | 肚臍眼流水 | 怎樣防止新生兒吐奶 | 寶寶頭垢 | 新生兒黃疸指數 | 新生兒黃疸癥狀 | 新生兒肚臍護理 | 什么是胎毒 | 寶寶護理 | 母嬰護理 | 拍嗝 | 前囟 | 嗆奶 | 新生兒打嗝不止怎么辦 | 新生兒護臀膏什么牌子好 | 新生兒必備清單 | 寶寶邊吃奶邊睡覺 | 寶寶不哭 | 寶寶不用奶瓶怎么辦 | 寶寶出虛汗 | 寶寶打嗝能喂奶嗎 | 剛出生嬰兒注意事項 | 高危兒
相關網友問答
相關詞條862
新生兒喂養| 新生兒護理|母乳保存時間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新生兒睡眠 | 嬰兒濕疹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初乳 | 喂奶姿勢 | 臍帶血 | 胎記 | 新生兒大便 | 早產兒 | 母乳喂養 | 痱子 | 嬰兒吐奶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嬰兒發燒 | 嬰兒補鈣 | 乳牙 | 乳牙滯留 | 嬰兒便秘 | 嬰兒咳嗽 | 寶寶長牙 | 乙肝疫苗 | 卡介苗 | 攢肚 | 新生兒黃疸 | 新生兒黃疸正常值 | 嬰兒輔食食譜 | 母乳性黃疸 | 病理性黃疸 | 乙肝 | 唐氏綜合癥 | 新生兒肺炎 | 新生兒驚厥 | 脊柱裂 | 新生兒大便顏色 |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