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一般會留下陰道撕裂傷口,或者會陰側切傷口。雖然自然分娩產后并發癥少,相對復原速度比剖腹產來得快,但因傷口位尿道口、陰道口、肛門交匯的部位,所以在護理上也需要注意。特別是一定要注意防止外陰感染,會陰切口插線后裂開,傷口發生血腫等問題。
要點一:防止外陰感染
1、勤換衛生墊,避免濕透,傷口浸泡在濕透的衛生墊上將會很難愈合。
2、每天要用溫水勤沖洗會陰部,尤其每次便后更要用新潔爾滅消球毒棉擦拭沖洗外陰,切忌由后向前擦,應該由前向后。
要點二:防止會陰切口拆線后裂開
1、產后早些下床活動,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喝魚湯、豬蹄湯等湯飲,不吃辛辣食物以保持排便通暢。
2、當發生便秘難解時,不要進氣用力,可用開塞露幫助通便。
3、拆線后的幾天內,避免做下蹲用力動作,如在解便時,宜先收斂會陰和臀部后再坐在馬桶上,屏氣用力常常是會陰傷口裂開的原因。
4、坐位時身體重心偏向右側以防傷口受壓切口表皮錯開。
5、避免摔倒或大腿過度外展,這樣都會使傷口再度裂開。
6、不宜在傷口折線后當日出院,因傷口裂開多發生在傷口拆線當天。
要點三:避免傷口發生血腫
1、術后最初幾日內產婦應采取右側臥位,這樣可使傷口內的積血流出傷口外,不致發生血腫,也可防止惡露中的子宮內膜碎片流入傷口內而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癥。
2、術后注意刀口情況,如果在術后1-2小時內傷口出現疼痛,并且越來越厲害,應馬上與醫生聯系,很可能是縫合前止血不夠而形成血腫。
3、有血腫時可用50%硫酸鎂溶液冷敷。
要點四:傷口有水腫的處理方法
1、傷口水腫,在拆線前縫合線會勒得很緊,可用95%的酒精紗布或者50%的硫酸鎂溶液熱敷,濕敷,每天做2次。
2、臥位時抬高些臀部,以利回流因而減輕水腫。
自然分娩產后并發癥少,自然產的撕裂傷口通常會在產后的3~5天愈合,相對復原速度比剖腹產來得快,通常約1~2周疼痛感都已消失。不過,護理工作也不能掉以輕心。首先就要做好預防感染工作:每天要用溫開水沖洗2次;為防止傷口污染,大便后切忌由后向前擦,應該由前向后,還須再次沖洗;注意勤換衛生護墊,避免濕透,浸濕傷口。
婦產科醫師建議自然產24小時后可采用“溫水坐浴法”,亦即用盆水的坐浴方式洗澡,水溫約41℃~43℃。一天約3~4次,每次10~15分鐘,持續到傷口愈合。在傷口尚未復原的期間,使用溫水沖洗會較溫和不刺激,且可以避免細菌隨著水進入子宮內部而引起發炎。
順產的媽媽傷口處的護理需要多加注意,如果是側切傷口,首先必須注意的是感染的問題,皮膚的完整是保護身體的第一道防線,因此傷口局部的紅、腫、熱、痛絕對不可輕忽,只要不適感持續未改善或者出現膿性分泌物時,記得趕快回到醫院檢查。除此之外,陰道大量出血或者排出多量血塊也是不正常的情形,應盡速就醫。如果是側切的媽媽,在護理上除了要做好防感染工作,還要有針對性護理。
1、保持會陰部的清潔與干燥
如果惡露還沒有干凈,應堅持每天用流動清水沖洗外陰最少兩次,大便后也應沖洗一次,沖洗時要從前往后沖洗,以避免大便等臟物的污染。一定要用干凈專用的毛巾(不建議用水盆,因為水盆的臟水會循環污染會陰傷口)。勤換衛生巾,勤換內衣褲,以避免濕透后浸濕傷口,發生感染。
2、避免傷口裂開
產后最初幾天,新媽媽宜采取右側臥位,促使傷口內的積血流出,不致內積而形成血腫,影響愈合,也可防止惡露中的子宮內膜碎片流入傷口,日后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癥。待4-5天后傷口長得較為牢固,并惡霹難以流入時,便可采取左右輪換臥位,注意會陰切口的情況,術后1-2小時內傷口出現疼痛,且越來越劇,應馬上與醫生聯系,及時進行處理。
順產側切的產婦坐立時身體重心偏向右側,既可減輕傷口受壓而引起的疼痛,也可防止表皮錯開,要避免摔倒或大腿過度外展而使傷口裂開。產婦不宜在拆線當日出院,傷口裂開多發生在傷口拆線的當天,回家后傷口裂開會給處理帶來麻煩。
3、保持大便通暢
不要總躺在床上,盡量多下地走走,可防止便秘發生。在解便時,可先收斂會陰和臀部,然后再慢慢坐到馬桶上。萬一發生便秘了,也不要太用力,可暫時使用開塞露。
4、平時多做做縮肛運動
躺著、坐著,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的。這樣既有助于促進擴約肌的收縮,又能夠早日恢復陰道的緊致。
5、要經常留意傷口,一直到產后兩周為止。
首先傷口是否疼痛,如感覺傷口疼痛,檢查傷口有紅腫、裂開、流血水、流膿等現象,最好馬上就醫,很可能是傷口感染。如果發現傷口處有小的膿包,可能是對縫合線的吸收有障礙,應到醫院請醫生將縫合線拆除,傷口就愈合了。
順產的媽媽都基本感到產后傷口會有疼痛感,側切傷口疼痛的原因主要有:
1、這是因為在分娩過程中,盆底肌肉會有一定的拉傷,有部分肌纖維斷裂,或者,由于胎兒較大、會陰緊張,會發生會陰撕裂。
2、在有些情況下,為避免會陰的嚴重撕裂,助產士還會做會陰切開,這些都會導致產后會陰傷口疼痛。
3、由于縫合會陰傷口的縫線干燥后會產生會陰傷口的牽拉疼痛,當在拆線或線被吸收后疼痛即會顯著減輕。
一般情況下,產后1周內傷口還是會有疼痛感,1周過后傷口疼痛感就會緩解至消失,傷口愈合的時間大約是2周,在這期間需要做好的護理工作是:
1、理療:隨著會陰傷口水腫的消除,疼痛會明顯減輕。如果新媽媽對縫線反應明顯,也可進行理療,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幫助腸線吸收,這樣也會減輕傷口疼痛。
2、觀察是否有血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產后24小時內,傷口劇烈疼痛,同時伴有肛門墜脹感,則應立即請醫生檢查傷口,看看傷口周圍是否出現血腫。
3、清洗傷口:用清潔的溫水(或醫院提供的藥物洗液)清洗傷口縫合處,每天2 ~3次;在清洗之后,用消毒紙或藥棉輕柔地擦干陰部;大小便后要用清潔的水清洗外陰,以保持傷口的清潔、干燥,以防感染。
4、睡覺時避免壓迫有傷口側:如果傷口在左側,應向右側睡,反之亦然。
5、練習骨盆底肌運動:身體狀況允許的話,可以進行骨盆底肌的練習,以刺激陰部的血液循環,從而促進傷口愈合。
一旦順產側切以后準媽媽要做好順產側切傷口護理,如果護理不注意,可能是搬動重物或者是拉伸過度,容易引起傷口裂開,時間長了會引起傷口感染,危害準媽媽的身體健康,如果要哺乳的話采用藥物治療更加要謹慎,所以準媽媽一定要護理好側切傷口,那么順產側切傷口裂開怎么辦?
有少部分的媽媽在順產后拆線,發現順產側切傷口裂開,此時如已經出院,應立即去醫院檢查處理。
如果傷口組織新鮮,裂開時間短,可以在妥善消毒后立即進行第二次縫合,5天后拆線,大多可以再次長好;如傷口組織不新鮮,且有分泌物,則不能縫合,可用高錳酸鉀溶液坐浴,并根據醫生建議服抗生素預防感染,待其局部形成瘢痕后愈合;傷口有點白的話要注意陰部的透氣性,穿透氣性好的內褲。平時注意不能讓陰部經常的出汗,外表有點裂縫是沒有關系的,里面只要長好了,外面會慢慢愈合的。
順產一般會留下陰道撕裂傷,或者會陰側切留下的傷口。順產的媽媽一般在產后并發癥少,相對復原速度比剖腹產媽媽快一些,通常約1~2周疼痛感都已消失,順產傷口大約2個星期能好。
順產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子宮頸口及陰道組織造成一些改變或破壞,但這樣的傷口通常會在產后自行愈合。若是因為產程進展太快,或者在待產期間不當的用力所導致的陰道撕裂傷,那么就必須藉助外科修補術加以縫合,才不會延緩復原的時間。所以,有時候為了避免媽媽在分娩中發生較大范圍且不易處理的會陰撕裂傷,產科醫師或助產士通常會以會陰切開的方式來幫助胎兒順利生出來。
順產后會陰傷口大約4~5天會愈合,約一周左右疼痛感就會慢慢消失,約二周后傷口就會達到較穩定的狀態。如果傷口出現紅、腫、痛,甚至有出現異味的分泌物,即代表可能受到感染,應盡快回診檢查。
相關知識點
臍帶繞頸一周 | 產力指什么 | 測孕紙怎么看 | 生孩子的真實過程 | 順產側切 | 生孩子疼嗎 | 順產好還是剖腹產好 | 第一胎剖腹第二胎能順產嗎 | 臍帶繞頸一周能順產嗎 | 順產注意事項 | 順產后多久可以同房 | 順產后惡露多久干凈 | 順產后多久可以用收腹帶 | 順產和剖腹產的利弊 | 會陰側切 | 產前運動 | 分娩姿勢 | 分娩疼痛 | 早產 | 肩難產 | 順產坐月子注意事項 | 順產全過程 | 宮頸水腫 | 產力 | 會陰裂傷 | 產痛 | 分娩報銷 | 分娩補助 | 雙子宮能順產嗎 | 會陰切開術 | 會陰撕裂 | 拉瑪澤生產呼吸法 | 拉梅茲呼吸法 | 臨盆 | 胎糞 | 產力異常
相關詞條756
產程 | 分娩 | 第一產程 | 第二產程 | 第三產程 | 產程延長 | 生孩子的真實過程 | 剖腹產 | 剖腹產后多久可以用收腹帶 | 難產 | 剖腹產過程 | 分娩征兆 | 產前陣痛 | 破水 | 高位破水 | 見紅 | 羊水破了什么感覺 | 胎兒入盆 | 宮縮 | 假性宮縮 | 見紅后多久生 | 分娩待產包 | 待產包清單 | 生孩子要準備什么 | 臨產前吃什么 | 產前篩查 | 預產期怎么算 | 預產期到了還沒生怎么辦 | 預產期 | 早產 | 分娩前的征兆 | 拉瑪澤呼吸法 | 無痛分娩 | 羊水栓塞 | 產后出血 | 子宮破裂 | 胎膜早破 | 產道損傷 | 臍帶脫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