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程的定義
產程:從規律性子宮收縮開始到胎兒胎盤娩出為止的全過程稱為“總產程”?偖a程在臨床上分為三個階段,即三個產程。
第一產程是從臨產到子宮頸口開全的一段時間,初產婦平均11-12小時,經產婦只需6-8個小時。
第二產程是從宮口開全到胎兒生出的一段時間,初產婦需1-2小時,經產婦一般在數分鐘即可完成。
第三產程是從胎兒生出到胎盤排出的一段時間,初產婦與經產婦相似,一般需要5-15分鐘。如果胎兒生出后30分鐘胎盤仍不排出,則需在嚴密消毒后由醫生用手取出胎盤。
分娩是一個自然進展的生理過程,亦是分娩四因素(產力、產道、胎位、產婦精神心理)動態變化的過程。在整個分娩過程中,既要觀察產程的變化,也要觀察母兒的安危。及時發現異常,盡早處理。根據產程特點,除經產婦外,對初產婦來說,一般均有足夠的時間到醫院分娩,無需緊張和驚慌,而且在不同的產程中產婦學會配合會生得快哦。
為嚴密觀察產程,檢查結果應及時記錄,如有異常情況則應盡早處理,目前多采用產程圖(partogram)記錄產程進展。產程圖的橫坐標為臨產時間(小時),縱坐標左側為宮口擴張程度(cm)右側為先露部下降程度(cm)。將宮口擴張程度及胎先露下降位置繪制成宮口擴張曲線及胎先露下降曲線,可一目了然地了解產程進展情況。
分娩產程圖:
瘢痕子宮壁厚度標準
瘢痕子宮是指剖宮產手術或肌壁間肌瘤剝除術后的子宮。瘢痕子宮對再次妊娠的孕期和分娩及產后等過程有較大影響。那么,瘢痕子宮壁厚度標準是什么呢?
如果是瘢痕子宮,那么子宮的厚度應該是0.3厘米或更多。如果它小于0.3厘米,子宮有點薄,需要提前終止妊娠。即需要提前做剖腹產手術,以防止妊娠后期,子宮太薄會發生子宮破裂。根據孩子的雙頂徑和股骨長度等指標來計算,孩子的體重約為2810克。
一般情況1級疤痕(愈合良好):子宮前壁下段厚度>=3mm,各層次回聲連續,均勻.2級疤痕(愈合不良):子宮前壁下段厚度<3mm,各層次回聲失去連續性,加壓時羊膜無膨出。一般來說子宮前壁厚度在3cm以上才算是安全的。
持續性枕橫位的原因
傳統觀念認為,胎頭以枕橫位銜接,至中骨盆或盆底未轉至枕前位者,稱為持續性枕橫位。那么,持續性枕橫位的原因是什么呢?
很多因為骨盆的特點是入口平面前半部較狹窄,不適合胎頭枕部銜接,后半部較寬,胎頭容易以枕后位或枕橫位銜接。這類骨盆常伴有中骨盆狹窄,影響胎頭在中骨盆平面向前旋轉而成為持續性枕后位或持續性枕橫位。
持續性枕橫位是由于分娩時,胎頭以枕橫位銜接,在下降過程中,當胎頭雙頂徑達到或接近中骨盆平面時,絕大部分可完成內旋轉動作,轉成枕前位自然分娩。但是直至分娩結束,胎頭枕部持續不能轉向前方,仍然位于母體骨盆的后方或側方。
持續性枕后位處理方法
持續性枕后位是指產婦經過充分試產后,胎兒枕部都位于母體骨盆后方者,這樣的孕婦順產會更困難些。那么,出現了持續性枕后位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呢?
當宮頸擴張推遲,或者是頭胎停滯的時候,需要進行枕后位確認。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用手調整胎位,并進行觀察,若果在1-2小時都沒有改變的,則可以采用剖腹產。若內診仍有少許宮頸未退縮,可于宮縮間歇時用手指上推宮頸至恥骨弓后方,宮縮后退出手指,宮口即隨之開全。觀察記錄產程進展和胎兒變化。
必要時給予鎮靜、補液,及時排空膀胱,查清胎方位,未破膜者行人工破膜,如為左枕橫位、左枕后位者,取右側俯臥位,右腿后伸,左腿屈曲于腹前。右枕橫位、右枕后位者,取左側俯臥位,左腿后伸,右腿屈曲于腹前。
什么是第一產程
1、定義:第一產程也稱為宮頸擴張期:從間歇5-6分鐘的規律宮縮開始,到子宮頸口全開。初產婦約需11-12小時,經產婦約需6-8小時。
2、臨床表現:第一產程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宮縮規律、宮口擴張、胎頭下降及胎膜破裂。
(1)宮縮規律
第一產程開始,子宮收縮力弱,間歇期較長約5-6分鐘,持續20-30秒。隨著產程進展,間歇期2-3分鐘,持續50-60秒,強度不斷增加。當宮口開全時,宮縮赤血時間可達1分鐘以上,間歇僅1分鐘或稍長。
(2)宮口擴張
在此期間宮頸管變軟、變短、消失,宮頸展平和逐漸擴大。宮口擴張可分二期:潛伏期和活躍期。潛伏期擴張速度較慢,進入活躍期后速度加快,宮口全開后,宮口邊緣逐漸消失,與子宮下段和陰道形成產道。
(3)胎頭下降
一般初產婦臨產前胎頭已經入盆,而經產婦臨產后胎頭才銜接。隨著產程進展先露部逐漸下降,一般在宮頸擴張的最大加速期,胎頭下降速度達最高水平,并保持不變,直到先露部達到外陰及陰道口。胎頭能否順利下降,是決定能否經陰道分娩的重要觀察項目。
(4)胎膜破裂(rupture of membranes)
當羊膜腔壓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時,胎膜自然破裂,躲在宮口開全前破裂,羊水流出,成胎膜破裂,簡稱破膜。
3、產程觀察及處理:
(1)宮縮:常用觀察子宮收縮方法有兩種:手感及儀器監測。
手感:助產士將手掌防御產婦的腹壁上,宮縮時可感到宮體部隆起變硬、間歇期松弛變軟。定是連續觀察宮縮赤血時間、強度、規律性以及間歇時間,并及時記錄。
儀器監測:用胎兒監護儀描記的宮縮曲線,可以看出宮縮強度、頻率和每次宮縮持續時間,是較全面反映宮縮的客觀指標。監護儀有外監護與內監護兩種類型。外監護臨床上最常用。
(2)宮口擴張和胎頭下降:宮口擴張變化將第一產程分為潛伏期和活躍期。
第一產程潛伏期:自從臨產后規律宮縮開始,直到宮口擴張至3cm。此期宮頸擴張速度緩慢,平均2-3小時擴張1cm,約需8小時,最長時限為16......
什么是第二產程
1、定義:第二產程也稱為胎兒娩出期:從宮口完全擴張至10cm到胎兒娩出。初產婦約需1-2小時;經產婦一般數分鐘即可完成,但也有長達1小時者。第二產程的時間因人而異,此時仍需考慮到產婦的個人的配合度及用力技巧。
2、臨床表現:
(1)破膜。宮口全開后,胎膜多數已經自然破裂。如果沒有破裂,則會影響抬頭下降,應人工破膜。
(2)宮縮。破膜后,宮縮往往會停止,產婦略感舒適,隨后宮縮交錢增強,每次持續1min或更長,間歇1-2min。
(3)排便感。抬頭下降壓迫盆底組織時,產婦有排便感,并不自主地產生向下用力屏氣的動作。
(4)胎頭露出。宮縮間歇期,胎頭或露出后又縮回,或露出后不縮回。
(5)胎兒娩出。隨著產程進展,胎頭娩出,接著胎兒娩出。
3、產程觀察及處理
(1)密切監測胎心
由于這個時候宮縮頻而強,因此需密切監測胎兒有無急性缺氧。勤聽胎心,每5-10分鐘聽一次,最好用胎兒監護儀外監測。如發現胎心減慢,應立即進行陰道檢查,盡快結束分娩。
(2)指導產婦屏氣
指導產婦適當運用腹壓,方法是讓產婦雙足蹬在產床,兩手握產床把手,宮縮時深吸氣屏住,然后如排便樣向下屏氣以增加腹壓。于宮縮間歇時,產婦呼氣并使全身肌肉放松。宮縮時再繼續屏氣,以加速產程進展。
(3)接生準備
初產婦宮口開全、經產婦宮口擴張4厘米且宮縮規律有力時,做好接產準備工作。讓產婦仰臥于產床上,并調整臥位成半坐臥姿,是產婦很提成30°-60°以使產婦感覺較舒適也較好用力。然后由產房護士為產婦做會陰消毒及準備用物。
(4)接產
要領是讓胎頭以最小徑線在宮縮間歇時緩慢地通過陰道口,同時要注意保護好會陰。如果會陰過緊或胎兒過大,估計分娩時會陰撕裂不可避免者,或母兒有病理情況急需結束分娩者,助產士會建議做會陰切開術。
第三產程是什么
1、定義:第三產程為胎盤娩出期,從胎兒娩出后到胎盤娩出,約需5-15min,初產婦和經產婦所需時間都不會超過30min。
2、臨床表現
胎盤剝離后娩出:胎兒娩出后,子宮突然變小,胎盤不能相應縮小而與子宮壁發生錯位而剝離。剝離面出血,形成胎盤后積血;子宮繼續收縮,增加剝離面積,使胎盤完全剝離而娩出。
其他胎盤剝離的表現還包括露在陰道外的臍帶長度變長、子宮底上升到腹部、子宮變圓球形等。
3、處理
(1)新生兒處理:新生兒娩出后,首先要清理呼吸道,繼而處理臍帶。
清理呼吸道:胎兒娩出后,將胎兒置于平臺上,及時用新生兒吸痰管清除新生兒口腔及鼻腔的粘液和羊水,以免發生吸入導致新生兒窒息和新生兒肺炎。當呼吸道粘液和羊水確已吸凈而仍無啼哭時,可用手輕拍新生兒足底促其啼器。新生兒大聲啼器,表示呼吸道已暢通。
處理臍帶:用兩把止血鉗夾住臍帶,在兩鉗之間剪斷。切斷后碘酒酒精消毒,最后包扎好臍帶。
新生兒阿普加評分:新生兒阿普加評分法用以判斷有無新生兒窒息及窒息的嚴重程度,是以出生后一分鐘時的心率、呼吸、肌張力、喉反射、皮膚顏色5項體征為依據,每項為0-2分。滿分10分,屬正常新生兒。
其他處理:擦凈新生兒足跟打足印及指印于新生兒病歷上,系已標明新生兒性別、體重、出生時間、母親姓名和床號的手腕帶及包被。送新生兒至嬰兒室,并進行體格檢查:
①測體重、身長及頭徑,注意新生兒是否成熟,與孕周數是否相符。
②檢查頭部:枕先露的胎頭,為適應產道形狀,常發生胎頭變形。若胎頭在骨盆內較長時間壓迫,則頭皮軟組織可發生局部水腫或稱產瘤,多在1-2日內自然消退。檢查囪門大小及緊張度。
③檢查心、肺、肝、脾及四肢活動情況,注意有無損傷等。
④注意有無畸形,如唇裂、多指(趾)、脊柱裂、足內翻等。
(2)檢查胎盤胎膜
首先需檢查胎盤大小、形狀、重量及完整性,然后要注意胎盤有無鈣化及是否有血管異常的情形。最后要測量臍帶長度并檢查臍帶血管是否異常及胎膜是......
什么是產程延長
通常說的產程延長,是指強烈的宮縮也不能達到預期的臨盆狀態。醫生會仔細監控每個分娩階段的時間,一旦發現產婦所用的時間超過了一般正常水平,會診斷為難產,并且迅速地處理:借助產鉗,或者進行剖腹產。致難產現代醫學可以在早期就診斷出可能會導的不正,F象,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很多情況在分娩開始以前就可以預防了。
常見的有以下7種情況,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并存。
(1)潛伏期延長:指潛伏期超過16小時。
(2))活躍期延長:指活躍期超過8小時。當活躍期宮口擴張速度初產婦<1.2cm/h、經產婦<1.5cm/h時,常提示活躍期延長。
(3)活躍期停滯:指活躍期宮口停止擴張達2小時以上。
(4)第二產程延長:指初產婦第二產程超過2小時(硬膜外麻醉無痛分娩以超過3小時為標準)、經產婦第二產程超過1小時。
(5)胎頭下降延緩:在宮頸擴張減速期及第二產程時,胎頭下降最快。此階段胎頭下降速度初產婦<1.0cm/h、經產婦<2.0cm/h,稱為胎頭下降延緩。
(6)胎頭下降停滯:指減速期后胎頭下降停滯1小時以上。
(7)滯產:總產程超過24小時。
相關文章
相關詞條764
生孩子的真實過程 | 臍帶繞頸一周能順產嗎 | 順產側切 | 生孩子疼嗎 | 順產 | 剖腹產 | 第一胎剖腹第二胎能順產嗎 | 順產好還是剖腹產好 | 剖腹產后多久可以再生 | 難產 | 水中分娩 | 剖腹產過程 | 順產全過程 | 肩難產 | 分娩征兆 | 破水 | 高位破水 | 見紅 | 羊水破了什么感覺 | 胎兒入盆 | 宮縮 | 假性宮縮 | 見紅后多久生 | 生孩子要準備什么 | 預產期怎么算 | 預產期到了還沒生 | 預產期 | 早產 | 分娩前的征兆 | 拉瑪澤呼吸法 | 無痛分娩 | 羊水栓塞 | 產后出血 | 子宮破裂 | 胎膜早破 | 產道損傷 | 臍帶脫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