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腮風三聯疫苗
收藏接種麻腮風三聯疫苗是為了預防麻疹、風疹和流行性腮腺炎,這些都是由病毒引發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播。兒童和青少年是疾病的高發人群,一旦發生群體暴發或流行,其不僅會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還會直接影響到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
因為在這三種疾病中,尤以麻疹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對寶寶健康危害最大。其臨床表現為發熱、皮疹以及類似感冒的癥狀,如流鼻涕、打噴嚏等,醫學上稱為“卡他”癥狀。風疹和腮腺炎雖然臨床癥狀輕微,但同樣不容人輕視。腮腺炎有時會伴有嚴重的并發癥,一些寶寶染病后,若不進行及時治療,長大后可能會導致不孕不育。麻腮風疫苗必須打嗎?一般建議媽媽帶適齡寶寶接種麻腮風三聯疫苗,能夠有效地預防這三種危害大的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的發生,促進寶寶健康成長。
注射后一般無局部反應,在6-11天內,少數寶寶可能出現一過性發熱反應,輕度皮疹反應或伴有耳后及枕后淋巴結腫大,一般不超過2天,可自行消退。成人接種后2-4周個別人可能出現一過性關節痛反應,即在短時間內一次或數次出現關節痛的癥狀,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必要時可對癥治療。
打預防針雖是預防傳染病的一種有效措施,但也并非人人適宜。有以下情況的寶寶就不宜打預防針。
1、正在患感冒或因其他疾病引起發熱的寶寶,如打預防針,會使體溫升高,或誘發和加重疾病。
2、患傳染病后正處于恢復期或有急性傳染病接觸史而又未度過檢疫期的寶寶,若這時打預防針容易發生不良反應,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3、有哮喘、濕疹、蕁麻疹及過敏性體質的寶寶,打預防針后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尤其是麻疹疫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制劑等致敏原較強的預防針,更容易產生過敏反應。有癲癇和驚厥史的寶寶打預防針,尤其是打乙腦或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制劑,易發生暈厥、抽風和休克等,更不宜打預防針。有嚴重佝僂病的寶寶也不宜用骨髓灰質炎活疫苗。
4、患急慢性腎臟疾病、活動性肺結核、嚴重心臟病、化膿性皮膚病和化膿性中耳炎的寶寶,打預防針后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影響孩子的康復。必須指出的是,寶寶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只要心臟功能好的照樣可以打預防針。
5、未滿1周歲的寶寶嚴禁打此疫苗。有可能會發燒,麻疹,甚至會神經性耳聾。
總之,當寶寶患有上述疾病或生理變化時是不宜打預防針的。但是,這是相對而言的。特殊的情況下,請醫生決定是否應打預防針。
1、啟開安瓿和注射時,切勿使消毒劑接觸疫苗。
2、安瓿有裂紋,標簽不清或溶解不好者不可使用。
3、安瓿啟開后,疫苗應在1小時內用完。
4、注射過免疫球蛋白者,應間隔一個月后方可接種本疫苗。
5、接種后在接種單位停留30分鐘,觀察寶寶的反應情況,無異常后離開。
6、接種后適當休息,多飲開水,注意保暖,避免進行劇烈的活動。
相關知識點
疫苗接種時間表 | 蘭菌凈疫苗 | 13價肺炎球菌疫苗 | hib疫苗不良反應 | 乙肝疫苗 | 卡介苗 | 脊灰疫苗 | 糖丸 | 百白破疫苗 | 流腦疫苗 | 麻疹疫苗 | 乙腦疫苗 | 甲流疫苗 | 水痘疫苗 | hib疫苗 | 流感疫苗 | 肺炎疫苗 | 小兒肺炎疫苗 | 狂犬疫苗 | 甲肝疫苗 | 輪狀病毒疫苗 | 風疹疫苗 | 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 | 小兒麻痹疫苗 | 五聯疫苗 | 嬰兒疫苗 | 百日咳疫苗 | 破傷風疫苗 | 流腮疫苗 | 23價肺炎球菌疫苗 | 乙腦減毒疫苗 | 接種反應 | 麻風腮疫苗 | 甲型H1N1流感疫苗 | 七價肺炎球菌疫苗 | 手足口病疫苗 | 第一類疫苗 | 23價肺炎疫苗 | 乙腦減毒疫苗注意事項 | 寶寶疫苗 | 卡介苗是預防什么的
相關網友問答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