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降溫
方法一:溫濕敷
用溫水敷也能幫助散熱,操作起來很簡單。具體做法:
1、準備好溫水,熱水溫度在30℃左右。
2、將寶寶的衣服解開,毛巾打濕,用溫水毛巾上下搓揉寶寶的身體。
3、10—15分鐘換一次毛巾。
方法二:冰敷
主要通過放在全身大血管處的冰與流動的血液進行熱交換傳導。同時它可以降低腦細胞耗氧量,延緩腦細胞損傷,并且有利于軀體微循環。
具體做法:
1、在塑料袋內裝入剛從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塊,扎緊,套2—3層,防止漏出,然后在外面包上毛巾即可。
2、將冰袋敷在后枕部、前額部或者腋窩下、頸部,腹股溝等大血管經過的地方。
3、5—10分鐘換一次,直至高熱有所下降為止。
方法三:使用退熱貼
流行于歐美國家的退熱貼,目前也已成了我國家庭的常備降溫品。孩子發熱時只要在額頭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貼一張,即可達到物理降溫的效果。退熱貼之所以能發揮降溫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內含高分子水凝膠,利用物理原理將熱量集中到膠狀物中,再通過水分汽化帶走熱量,對局部降溫來實行輔助退熱。此外,退熱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藥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涼降溫作用。
具體做法:
1、沿缺口撕開包裝袋,取出貼劑,揭開透明膠膜,將凝膠面直接敷貼于額頭或太陽穴,也可敷貼于頸部大椎穴。
2、每天1—3次,每貼可持續使用8小時。
注意:用退熱貼后,如果體溫仍然在38。5℃以上持續不降,還是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補充液體
以助發汗,并防脫水。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檢驗寶寶喝夠水的最好辦法,就是看小便的顏色是否清亮。
醫院治療
如果寶寶發低燒的時間超過1周,你最好帶寶寶去看醫生,醫生應該會根據寶寶的癥狀,選擇取血、拍片、B超等檢查方式。如果寶寶持續低燒的時間超過2周,醫生可能還會給寶寶做更深入的檢查。
飲食療法
要更關注寶寶的日常飲食,多增加食物的花樣,盡量注意食物軟爛,保證孩子的營養。奶、肉類(可以吃雞、魚等)、蔬菜(綠色葉菜要增加)等都要吃,同時控制零食。
另外,如果寶寶是由于感染原因而發低燒,醫生經過診斷給開了抗生素來治療,你要給寶寶使用一個療程(通常3—5天或體溫正常2天以后)。如果中途停藥再用,會影響療效且容易產生耐藥性,也可能使病情反復。
低燒是指體溫在37.3℃—38℃。長期低燒是指持續發燒兩周以上,不包括間斷發燒。
一般所謂正常體溫37℃再減0.8℃,在這個范圍內就算正常。小兒的肛溫攝氏36.2℃—38℃,而口溫在35.8℃—38.4℃的范圍內,都是正常體溫,超過這個范圍,我們就把他當成發燒病兒了,而多少度算低燒就限于37.3℃—38℃左右了。
1、自身體質原因:寶寶自身代謝快,體溫波動在1℃以內都算正常。
2、天氣原因:和夏季高熱天氣相關,寶寶的水分補充不足、出汗少,導致體溫升高。等天氣轉涼后,寶寶的體溫就會恢復正常。
3、飲食因素:寶寶有不消化、積食的現象。他很可能會有低熱、不愛吃飯、嘔吐等癥狀。這個時候,可能需要做飲食調整或用幫助消化的藥物來治療。
4、感染性低熱:寶寶患病后因治療療程不足,會出現病情反復,同時,還會有間斷性的低熱現象。
5、感染后低熱:寶寶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乙型腦炎等傳染病后,調節體溫的機能沒有完全恢復,導致低熱不退。
6、慢性感染性低熱:如結核、慢性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泌尿系感染等,導致寶寶出現連續性的低熱。
7、非感染性低熱:如果寶寶有血液疾病、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疾病,可能會出現低熱。
如果寶寶的體溫不超過38℃,一般不建議給寶寶吃退燒藥,因為小孩子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還不是很完善,在低于38℃用退燒藥后容易出現低體溫(低于36℃)現象。
一般來說,對于陰虛內熱型低熱兒童的調理可選用沙參麥冬粥作為食療方:選取沙參、麥冬各15克,加水煎湯,去楂取汁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用。
對于訥呆少食、面色萎黃的氣血兩虛型低熱兒童可選用黃芪首烏粥作為食療方。選取黃芪、首烏各15克,加水煎汁,取汁去渣,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用。
1歲內發燒寶寶食譜:
代乳粉:主要為植物蛋白,營養與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及吸收,可根據嬰兒的年齡及需要稀釋飲用。
西瓜汁:新鮮的西瓜,去籽去瓤,榨汁,代茶頻服。如發燒時不伴有其他癥狀,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類的冷飲,幫助降溫、利尿。
綠豆湯:將綠豆加水煮爛,再加適量的糖或鹽便可。綠豆有清熱解毒及祛暑的療效,而且水分充足、營養豐富。
1歲以上發燒寶寶食譜:
牛奶米湯:米湯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熱量,容易被腸胃消化,而且米湯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變成易于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湯的制法非常簡單,只需將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爛,濾過米渣,加入牛奶調勻即可。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為主,不但營養豐富,熱量適中,最適合病弱的幼兒食用。
相關知識點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嬰兒多少度算發燒 | 寶寶發燒怎么辦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寶寶發燒手腳冰涼 | 寶寶發燒后出疹子 | 寶寶打預防針后發燒 | 寶寶病毒感染發燒怎么辦 | 發燒吃什么食物 | 上吐下瀉發燒 | 發燒多少度吃退燒藥 | 經常發燒是怎么回事 | 37度算發燒嗎 | 發燒時不宜喝什么飲料 | 4個月寶寶發燒怎么辦 | 6個月寶寶發燒怎么辦 | 7個月寶寶發燒怎么辦 | 8個月寶寶發燒怎么辦 | 一歲寶寶發燒怎么辦
相關文章
相關產品排行榜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