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
收藏1、幫助孩子發展負面情緒的管理技巧。
在美國有些中小學,在課程中加入冥想的練習,讓孩子坐下,閉上眼睛,意念集中靜坐20分鐘。而最近的實驗發現,靜坐冥想有助降低一個人的焦慮感,而且能夠強化注意力的集中,進一步地提升學習效率。像這些設計得當,適合孩子的放松技巧,早早學會,對他們未來的抗壓能力就會有所幫助。另外,父母也可以鼓勵孩子培養健康的興趣和嗜好,來幫助他們排解壓力,例如帶孩子一起體育鍛煉,畫畫、唱歌等。心理學上的研究顯示,做運動是極佳的疏壓方法之一,持續做有氧運動20分鐘以上,會促進大腦中腦內啡的分泌,因而在生理上起到舒緩壓力的作用。
2、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在面對別人的惡意攻擊時能沉穩以對,并擁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壓能力,在人際關系上也會得心應手。
父母親該如何著手,培養孩子的自信?
事實上,父母親對孩子的評價,對其自信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若平時只是批評而極少給予表揚,父母親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了孩子心目中不佳的自我形象。 所以建議父母親可以坐下來,寫下孩子值得欣賞的優點。而在這想特別提醒家長的是,這些優點不該是孩子和別人比較的成果,而是孩子他本身所具有的特質。比如,“很有愛心,對小動物很好;很有禮貌,會主動和朋友打招呼”等等這些人格特質,而并非“每次都名列前茅”等建立在比較之上的結果。如果要稱贊孩子的學習表現,“學習很認真、負責,會自我督促念書”就會是更好的理由。多鼓勵和肯定孩子,讓他對自己有著合適的自信,會讓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3、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態度。
對孩子來說,父母可以給他們的最佳的禮物就是:一份無可救藥的樂觀心態。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只要孩子對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對未來有樂觀的態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這孩子這輩子不會離幸福太遠。
樂觀孩子的重要表現之一,就是懂得對事情做正面的思考。
為了幫助孩子學會看到事情的優點面,父母親應常常用正向發問的方式啟發孩子的思考,比如“今天認識的這個新同學,你覺得他有什么優點?”而在碰到挫折時,例如孩子上臺演出不理想,爸媽不該說:“你今天怎么回事,表現得一塌糊涂。”而該用:“這次可能讓你自己失望了,那你覺得有沒有什么值得 肯定的部分呢?”如此一來,孩子就有能力去思索正面的答案,例如“比起上次還是略有進步”,或者是“學到了重要的經驗,下次上臺該做更充分的準備。”
正向思維能力是在日積月累中形成的,只要平時多花點心思,父母親就能幫助孩子培養出樂觀的正向思考習慣。
4、培養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所以父母應該要多安排些機會,歡迎孩子的玩伴來到家里和孩子一起玩耍,學習,以及共同度過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如生日等)。重視情商的父母親在孩子參加這些團體活動時,關注的焦點不會是孩子與他人的比較結果,例如“我的孩子個頭比別人高多少?”,或者念著“我的孩子學習比別人快還是 慢?”父母親該觀察的是,孩子在和別人的互動當中,他是主動和他人說話?還是害羞不開口?當別人跟他說話的時候,他是什么反應?而萬一與他人發生矛盾,他又是如何回應的?為了防止自己又落入“與他人較量“的慣性思維中,家長們不妨準備個小的筆記本,提醒自己觀察的重點,并做記錄。
同時,也別忘了鼓勵孩子主動向他人提供協助,這是團隊協作能力中很重要的一個特質。父母親該多鼓勵孩子觀察別人的需求,而主動提供幫助。不妨常問孩子:“ 你有注意到有誰特別需要幫忙嗎?”,“你覺得你能夠做些什么去幫助別人嗎?”而在孩子提供他人協助時,例如幫家人提東西,則該立刻給予及時的表揚,如此一 來,孩子就能夠培養出團隊意識及協作能力。日后無論對工作還是生活,皆會大有助益。
14、15歲之前,是情商能力培養及形成的重要時期。家長若能積極地進行情商教育,從而培養出孩子良好的情商能力,就能讓其心理免疫力大大增強,得以應付學習和生活中的低潮與挑戰,讓孩子有能力去經營一個成功與快樂并存的美好人生!
相關詞條
網友問答
老年人皮膚松弛、長斑是自然衰老的表現,但可以通過護膚來改善。高教授美顏膜含有緊致肌膚和淡化斑點的成分,能夠幫助農村老年人改善皮膚松弛和斑點問題,使肌膚恢復緊致和光彩。
向專門機構捐款,這些機構通常有經驗和資源來直接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你可以選擇定期捐款或參與特定項目的贊助,確保你的資金用于教育、營養和醫療等方面。通過一對一資助,在天禾助學慈善基金會、教育資助網上注冊并搜索想要資助的學生,選擇一對一資助模式,完成資助后,工作人員會把資助學生的信息和給資助學生的打款截圖發到郵箱。這種方式可以幫助你精準找到需要資助的對象。
換季的時候孩子特別容易出現腹瀉、便秘、消化不良這些腸道問題,這個時期建議是給孩子補充一些益生菌,我換季前一般都會給孩子吃媽咪愛益生菌,它是專為兒童腸道健康研制的,口碑和安全度都不錯,平時階段性給孩子吃來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緩解腸道問題挺有用的。
父母首先需要跟孩子認真溝通,告知他言語可能會給其他小朋友帶來傷害,然后傾聽孩子言語傷人的原因,比如是否是出于開玩笑沒有注意后果。接下來,可以通過講故事或其他方式告訴孩子要學會換位思考,不要只考慮自己的感受,而忽視他人感受。吳心奕老師的《嘉頓小鎮》繪本,是根據覺察型育兒理論編寫的兒童心理學繪本,可以讓孩子在故事中獲得成長。在孩子言語傷人后,父母可以給予適度的懲罰,如限制玩游戲時間等,使孩子認識到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并告知再犯將會面臨的嚴重后果。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培養孩子的同理心,給孩子講解如何與人和睦相處、友好地交流的方法。最后,在孩子的言語行為有改善時,要給予及時表揚。
相關詞條712
兒童營養食譜 | 吃什么對眼睛好 | 怎樣才能長高 | 兒童換牙順序圖 | 手足口病 | 水痘 | 諾如病毒 | 白血病的早期癥狀 | 脂肪瘤的危害 | 腮腺炎傳染嗎 | 中耳炎 | 猩紅熱 | 扁平足 | 雞眼 | 麥粒腫 | 甲溝炎 | 學前教育 | 孩子上幼兒園哭怎么辦 |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 小學入學年齡 | 水痘的癥狀和治療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近視眼怎么恢復 | 弱視 | 四歲寶寶身高體重 | 正確的刷牙方法 | 兒童牙齒矯正 | 小兒地中海貧血 | 兒童骨骼發育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兒童口臭 | 齲齒 | 紅眼病 | 疝氣 | 小兒雞胸 | 自閉癥 | 肛裂 | 針眼 | 包莖 | 抽動癥 | 腦癱 | 記憶力 | 兒童心理學 | 口吃 | 兒童保險 | 感統失調 | 吃什么能長高 | 長高方法 謎語 | 學鋼琴的最佳年齡 | 智力發育 | 幼兒簡筆畫 | 兒童笑話 | 兒童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