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社交能力
收藏現在大多數家庭是獨生子女,這些孩子受到家長們的寵愛,一旦到了幼兒園,就非常不適應幼兒園的環境,與小伙伴不能融為一體,影響到他們的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對孩子有什么重要性?
1、未來社會需要我們的下一代,具有較強的社會交往和活動能力,然而今天我們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有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親人們寵著愛著,呵護著。他們從出生那時起什么都不缺,恰恰缺乏與人交往、合作的機會。他們身上或多或少地有著不良的習性——不合群。如:有的孩子比較自私,不讓別人碰他(她)的東西;有的孩子有點霸氣,愛發小脾氣;也有的孩子不愛說話,見人就臉紅,害羞靦腆等表現,這些不良的習性將阻礙著他們今后的社會活動。所以,從幼兒起就開始進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
2、幼兒將來能否積極地適應各種環境,能否協調好與他人與集體的關系,能否勇敢地擔負起社會責任,能否樂觀地對待人生等,決定于幼兒期的生活積累和受教育的狀況。幼兒階段的社會性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比傳播知識、訓練技能更為重要。
3、人是社會性動物,人無法離群索居。每個人每天都需要從他人那里獲得信息,學習他人的經驗和智能,以及溝通協調,合作完成工作,所以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
4、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是指進行積極的社會交往,建立和諧的社會關系,掌握和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及控制自身行為能力,用以適應社會的心理特征。
為了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希望家長們平時應當多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說到社交,大家總認為只有大人才需要社交,與寶寶們無關,其實寶寶們也同樣是需要社交的,如果寶寶的社交能力差,就會影響到寶寶的身心健康,所以社交能力對寶寶非常重要,但是,現在很多的寶寶都不懂社會,這是為什么?
1、孩子缺乏人際交往的方法
在這種情境下,孩子感到迷茫,為什么他們都能在一起玩兒?我要怎樣去跟大家一起玩兒?我怎樣才能被接納?
2、您對孩子的消極評價
孩子對自己的消極認識:您會不會無意之中有這樣的表達--這么害羞,太內向了,真是不大方,好膽小啊!諸如此類等等。不要認為孩子不明白您在說什么,其實發展中的孩子非常敏感于大人的評價。
3、孩子被保護的太好
有沒有隔代撫養的情況?祖父母/外祖父母參與孩子的撫養,寵愛,無條件滿足,經常順著孩子的意思來,有的父母也會過于溺愛孩子。
4、是不是其他家庭成員相對內向?
我們說,孩子最擅長的是觀察學習與模仿學習,如果她發現爸爸媽媽在這樣的情境下比她站得還靠后,孩子自然不敢上前去跟小伙伴自然交流。
寶寶們不懂社交的原因與家庭環境,與家長們的溺愛、教育等因素有關,希望家長們能夠在這些方面注意。
孩子社交能力是會影響到孩子一生,這是家長們不可忽視的,必須要盡早的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那怎樣培養呢?
多向幼兒園老師要情報,通過和老師的交談,了解寶寶在幼兒園的情況,如果寶寶的老師認為他確實在學校不合群,那么,試著向老師建議:是不是能讓寶寶在學習或是課外游戲時間,和其他小朋友結成對子,有意識得多安排他們一起活動。
游戲是培養寶寶合作交往能力最有效的手段,父母要多鼓勵自己的寶寶參加游戲活動,讓寶寶走進別的小朋友中間去玩。通過游戲,幫助寶寶逐步擺脫自我中心,融入到群體之中。邀請寶寶的朋友來家做客一旦寶寶有了朋友,哪怕只是一個,馬上邀請他到家里來玩。趁著這個機會可以教寶寶學習待客,學習幫助別人,學習分享玩具。如果寶寶將好吃的食品與小朋友一起分享,父母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會大大激發寶寶與同伴長期友好相處的愿望。同時,父母還可以在家里開辟出一個游樂場,讓寶寶和他的小朋友一起在里面玩。要注意的是:游戲的過程中,一定要密切注意寶寶的反應和心情,一旦他們發生摩擦、發脾氣開始吵鬧時,父母要給予制止和正確的引導,告訴寶寶在交友中什么是應該的,什么是不應該的。
給寶寶做好個好榜樣,父母的態度和行為對寶寶社交能力的培養也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里,家長應該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中,寶寶也可以學習一些待人接物、交流合作的交際技能。有了父母良好的榜樣,寶寶也會依樣畫葫蘆,也會學著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他的同伴。有的父母認為寶寶還小,沒有自己的思想,事事都為寶寶拿主意,做決定,其實不然。父母一定要尊重寶寶的意見和看法,讓他從小就感覺到被尊重,這樣,他自然而然會學著尊重他人,而這恰恰是交朋友的前提條件。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要從以上的幾點做起,這樣對孩子日后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希望家長們在忙自己工作的同時,也要注意與孩子多接觸,引導孩子如何能與伙伴們更好的接觸,如何能有強的社交能力與活動能力。
相關知識點
1歲寶寶的教育 | 親子早教 | 中國式逗小孩的弊端 | 如何正確逗小孩 | 寶寶睡前故事 | 一歲半寶寶的教育 | 2歲寶寶的教育 | 3歲寶寶的教育 | 家庭安全教育 | 兒童潛能開發 | 捕捉兒童敏感期 | 親子游戲 | 適合兒童看的電影 | 兒童學數學 | 寶寶攻擊行為 | 幼兒智力發育 | 幼兒大腦發育 | 3歲兒童故事 | 兒童的年齡范圍 | 語言關鍵期 | 平衡力 | 幼兒識字 | 認知能力 | 什么是啟蒙教育 | 什么是啟蒙教育 | 什么是啟蒙教育 | 家庭教育 | 寶寶肢體語言 | 兒童節是幾歲到幾歲 | 寶寶吐口水 | 家庭安全隱患
相關詞條711
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2017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諾如病毒| 小孩反復發燒怎么辦 | 小兒咳嗽 | 小兒肺炎 | 小孩拉肚子怎么辦 | 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辦 | 咳嗽有痰吃什么好的快 | 小孩發燒怎么退燒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發燒吃什么食物 | 輪狀病毒 | 小兒嘔吐 | 佝僂病 | 寶寶上幼兒園 | 幼兒園安全教育常識 | 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區別 | 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皰疹性咽頰炎 | 風寒感冒 | 風熱感冒 | 小孩感冒流鼻涕怎么辦 | 咳嗽偏方 | 孩子不愛吃飯怎么辦 | 一歲半寶寶不愛吃飯 | 一歲半寶寶身高體重 | 2歲寶寶身高體重 | 3歲寶寶身高體重 | 寶寶食譜 | 一歲寶寶食譜 | 兩歲寶寶食譜 | 三歲寶寶食譜 | 兒童鼻子出血怎么回事 | 親子游戲 | 小兒推拿 | 濕疹癥狀 | 肋骨外翻 | 睡覺磨牙是什么原因 | 磨牙是什么原因 | 狂犬疫苗 | 水痘疫苗 | 乙腦疫苗 | 流腦疫苗 | 脊灰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