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補脾經300~500次、摩腹3-5分鐘、按揉足三里50~100次。捏脊3遍,捏三提一2遍。
作用:以上四個手法合稱為小兒推拿保健四大法。合用具有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強體魄、促發育的作用。常用作于小兒日常保健推拿,尤適合身體脾胃虛弱或病后脾胃失運的寶寶。
注意事項:一般早上或飯前進行,每日1次。急性感染病期可暫時,病愈后再進行。可用滑石粉或潤膚油做為介質。
操作:
1、小兒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末節的羅紋面分別為脾經、肝經、心經、肺經和腎經。循拇指末節羅紋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節羅紋面即為補脾經(如圖1)。補脾經有健脾胃,補氣血的作用。
2、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兒腹部3-5分鐘。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氣消食的作用。
3、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當于小兒四個手指的寬度),脛骨外旁開1寸(相當于小兒中指的寬度)(如圖2)。按壓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調中理氣,通絡導滯的作用。
4、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線,頸部到骶尾骨的連線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即為捏脊。每捏三下將脊背提一下,即為捏三提一法(如圖3)
操作:
1、循拇指末節羅紋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節羅紋面即為補脾經。
2、循無名指末節羅紋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無名指末節羅紋面即為補肺經。補肺經有補益肺氣的作用。
3、循小指末節羅紋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指末節羅紋面即為補腎經(注意,是指根向指尖直推),300次。補腎經有補腎益腦,溫養下元的作用。
4、腎頂,即小指頂端。按揉小兒小指頂端即為揉腎頂。揉腎機能收斂元氣,固表止汗。
作用:以上四手合用,能達益氣固表止汗之功。用于自汗、盜汗、多汗。
注意事項:自汗或多汗者,一般早上進行,盜汗可睡前1小時進行。每日一次。外感、發熱時可暫停。可用滑石粉或潤膚油做為介質。
操作:
1、用食指或中指揉臍旁開2寸(約寶寶2個手指的寬度)的位置即為揉天樞(如圖4)。揉天樞能疏調大腸、理氣消滯。
2、摩腹(同上)。
3、用拇指或食指、中指面自上而下直推背部第四腰椎至骶尾骨端這一直線,即為推下七節骨(如圖5)。推下七節骨能瀉熱通便。
4、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尾椎的骨端即揉龜尾(如圖6)。揉龜尾能通調督脈之經氣,調理大腸。
作用:四法皆有通大便之功。合用于小兒便秘。
注意事項:一般飯前時行。每日一次。可用滑石粉或潤膚油做為介質。
操作:
1、用兩手大拇指指腹自兩眉中間直推至前發際,即為開天門(如圖7)。開天門具有疏風解表、開竅醒神、鎮驚安神作用。
2、用兩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緣向兩側分推至眉梢,為推坎宮(如圖8)。推坎宮有發汗解表、醒腦明目的作用。
3、用拇、中指指腹按揉兩側眉梢與目外眥之間的太陽穴,為運太陽(如圖9)。運太陽有疏風解表、清熱、明目、止頭痛的作用。
4、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發際。乳突后緣高骨下凹陷中(如圖10)。揉耳后高骨能疏風解表。
作用:四法合用,能起到疏風解表、止頭痛的作且。用于風寒、風熱感冒。
注意事項:外感發熱時可用,次數不定,高熱者每日可行2次。風寒感冒可用蔥、姜水做為介質。風熱感冒可用清水做介質。加強發汗、退熱之功。
相關知識點
嬰兒撫觸 | 嬰兒撫觸護理作用 | 嬰兒頭部按摩手法 | 胸腹部按摩 | 手部按摩 | 腳部按摩 | 嬰兒操 | 捏脊 | 小兒推拿 | 捏脊護理步驟 | 捏脊護理作用 | 捏脊護理要點 | 捏脊護理注意事項 | 小兒推拿護理作用 | 小兒推拿護理要點 | 小兒推拿注意事項 | 嬰兒健身操 | 嬰兒撫觸的好處 | 小兒感冒推拿 | 小兒咳嗽推拿
相關文章
相關網友問答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