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訓練即感覺統合訓練,是指基于寶寶的神經需要,引導對感覺刺激作適當反應的訓練,此訓練提供前庭(重力與運動)、本體感覺(肌肉與感覺)及觸覺等刺激的全身運動,其目的不在于增強運動技能,而是改善腦處理感覺資訊與組織并構成感覺資訊的方法,正確的概念是腦功能的神經功能。
感覺統合訓練的關鍵是同時給予寶寶前庭、肌肉、關節、皮膚觸摸、視、聽、嗅等多種刺激,并將這些刺激與運動相結合。
感覺統合訓練目的要用耐心培養寶寶的興趣,建立寶寶的自信心;要讓寶寶在游戲中感到快樂,自動自發才有效。該訓練因人而異,讓寶寶每天都有多樣的感覺刺激。
感統訓練方法有觸覺訓練、前庭平衡覺訓練、彈跳訓練、固有平衡訓練、本體感訓練等,不同的感統訓練方法所用的感統訓練器材也不一樣,媽媽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來選用。
有如下表現的兒童,可能是感統失調造成的:
1、視聽感覺不良:不喜歡閱讀,閱讀時多字少字、寫字顛倒順序。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見,丟三落四,經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和布置的作業;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好動,不喜歡和別人說話,記憶力差。平時家長喊他,他也不在意,以為那與自己無關。
2、觸覺敏感過度:表現為容易緊張,膽小怕事,不合群,孤僻,挑食偏食,害怕陌生環境,咬手指,愛哭。脾氣暴躁,不喜歡他人觸摸。
3、觸覺遲鈍:反應慢,動作不靈活,笨手笨腳,大腦分辨能力差。
4、本體感失調:方向感差,動作協調不良,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兒童那樣會滾翻、騎車、跳繩和拍球等。精細動作不良,不會系鞋帶、扣紐扣、用筷子,手工能力差。由于兒童總是顧忌身體如何行動,手腳不靈活,因此心情經常處于緊張、焦慮狀態,長期就會表現出自卑感。
5、前庭及平衡感失調: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比一般兒童更容易給家長添麻煩。容易摔跤。有的嚴重影響語言能力發展。做事協調能力差,會讓兒童對事物的興趣逐漸減少。
如果兒童有以上的表現,那么家長就該注意了,兒童需要這方面的訓練。一般來說,以下幾個年齡段是糾正感統失調的好時機:
0-3歲:兒童感覺統合基礎訓練階段,也是感覺統合失調的預防階段。
3-6歲:兒童感覺統合最佳訓練階段,也是感覺統合失調的治療階段。
6-13歲:兒童感覺統合重要訓練階段,這是感覺統合訓練的矯正階段。
1、與別人玩接球游戲(1-2歲)
訓練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運動能力。
訓練要求:家長與兒童對面而坐,家長把球遞給兒童,鼓勵兒童把球同樣遞給家長。
難度設置:
(1)開始時家長可把球直接放入兒童手中。
(2)家長把球伸向兒童,鼓勵他/她伸手來接球。
(3)當兒童主動把球給家長時,家長應該說“謝謝”。
幫助給予:如果兒童沒有接球、給球的主動性,請另外一位成人給予身體指導,直到兒童開始有主動接、給球的意識,逐漸地撤銷給予的幫助。
2、能推“趣怪球”至 1米外的指14. 定地方(2-3歲)
訓練目的:發展社交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目測物體的速度的能力、反應能力),發展大運動——手部肘關節和手臂的活動能力。
訓練要求:兒童和家長分別站在1米的距離內,相互推、接“趣怪球”。必要時要有另一成人協助兒童的動作。
難度設置:在一定范圍內接球;B 聽從口頭指令去把球撿回指定地點。
幫助給予:盡量讓兒童在一定范圍內自己接球,必要時給予口頭提示或身體指導。如果兒童對指令沒有反應,需要加以身體指導及口語提、手勢提示。
3、扔球 3米遠(3-4歲)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一個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遠的地方。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1)開始時如果兒童不領會扔球的動作,可手把手地教.
(2)給兒童在前方畫一條線來提示他/她要扔的距離。
(3)為鼓勵兒童嘗試,可在線的旁邊放一玩具或小食品來作為獎勵物。
4、做5次前滾翻(4-5歲)
訓練目的:增進協調、平衡能力,刺激本體感覺。
訓練要求:讓兒童模仿成人連續做5次前滾翻的動作。
難度設置:
(1)開始時只要求做2-3次。
(2)要求兒童連續做5次,并要求兒童在動作過程中身體盡量保持直線。
幫助給予:
(1)開始時要全程給予身體協助,并用語言鼓勵兒童嘗試。
(2)盡量讓兒童自己完成,必要時給予口頭提示,要隨時注意兒童的安全問題。
5、用力拉著繩子時,仍能拉動繩子(5-6歲)
訓練目的:增進手部肌肉的力量以及促進全身肌肉的發展。
訓練要求:成人用力拉繩子的一端,兒童在另外一端能拉動繩子。
難度設置:
(1)成人開始時只稍微用力拉著繩子,讓兒童容易拉動繩子。
(2)成人用力地拉著繩子,鼓勵兒童用力拉動繩子。
幫助給予:
(1)可在地板上兩人之間畫一橫線,兒童把成人拉過橫線就得獎。
(2)及時鼓勵和表揚兒童的嘗試和成功。
注意:訓練時,成人要配合兒童的力度,避免兒童因不當用力而受傷。
感統訓練可分為觸覺、前庭平衡訓練、運動感覺等五個項目的訓練,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選用不同的感統訓練方法,其使用的感統訓練器材也有所差異,主要有以下幾種:
1、觸覺訓練:強化皮膚、大小肌肉關節神經感應,辨識感覺層次,調整大腦感覺神經的靈敏度。
訓練器材有:按摩球、波波池、平衡觸覺板。
適應癥:愛哭、膽小、情緒化、怕陌生、笨手笨腳、怕人觸摸、發音不正確、偏食、挑食、注意力差、自閉、體弱多病等。
2、前庭平衡覺訓練:調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經系統自動反應機能,促進語言組織神經健全、前庭平衡及視聽能力完整程度。
訓練器材:圓筒、平衡踩踏車、按摩大龍球、滑梯、平衡臺、晃動獨木橋、袋鼠袋、圓形滑車。
適應癥:身體靈活度不足、姿勢不正、雙側協調不佳、多動、愛惹人、語言發展遲緩、視覺空間不佳、閱讀困難、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方向感不明、學習能力以及習慣培養不起來。
3、彈跳訓練:調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覺神經系統,強化觸覺神經、關節信息,促進左右腦健全發展。
訓練器材:羊角球、跳床。
適應癥:站坐無相、姿勢不正、情緒化、身體靈活度不夠、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語言發展遲緩、閱讀困難、膽小、情緒化、笨手笨腳、視覺判斷不良、觸覺發展不假、關節信息不足。
4、固有平衡訓練:調整脊髓中樞神經核對地心吸力的協調,強化中耳平衡體系,協調全身神經機能,奠定大腦發展基礎。
訓練器材:獨腳椅、大陀螺、腳步器、豎抱筒。
適應癥:多動不安、容易跌倒、脾氣急躁、好惹人、語言發展不佳、缺乏組織能力及推理能力、雙側協調不良、手腳不靈活、自信心不足。
5、體感訓練:強化固有平衡、觸覺、大小肌肉雙側協調,靈活身體運動能力、健全左右腦均衡發展。
訓練器材:跳床、平衡木、晃動獨木橋、滑板、S型垂直平衡木、S型水平平衡木、圓形平衡板。
適應癥:語言發展緩慢、笨手笨腳、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不安、情緒化、組織力及創造力不足。
1、感覺統合訓練可以發展兒童的智力。
2、感覺統合訓練可使感覺統合失調兒童和特殊兒童融入正常的教育之中。
3、感覺統合訓練有利于增強兒童的體質。
4、感覺統合教育教育對兒童心理發展有積極影響。
(1)有助于培養兒童愉悅的心情,使兒童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
(2)促使兒童注意力集中
(3)感覺統合訓練有助于特殊兒童建立自信
5、感覺統合訓練可培養兒童勇敢頑強、克服困難、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質。
6、培養兒童競爭、團結、協作的社會意識,培養幼兒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7、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媽媽可以巧妙的利用身邊的事物,訓練寶寶的分類能力、空間認知能力、圖形認知能力、形象擴展能力,幫助寶寶開發大腦。
1、分類能力練習
最初,寶寶并沒有分類的意識,媽媽可以在生活中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引導。
例如,讓寶寶一起幫忙把襪子配對、折好,放到對應的抽屜。也可以把家里的鞋子拿出來,比如媽媽的高跟鞋,爸爸的運動鞋,還有寶寶的鞋等等,讓寶寶配對好,左右擺整齊。
分類能力練習除了在家里玩,在外面也可以玩,特別是去逛超市的時候,可以先做個解說員,跟寶寶說“這是玩具區、這是蔬菜區、這是零食區、這是水果區”,然后去到不同的區,再跟寶寶介紹不同區的“成員”,例如去到水果區,告訴寶寶“這是水果區的蘋果、這是梨、這是媽媽最愛吃的草莓”。
有時候你也可以考考寶寶,例如拿起蘋果問寶寶“蘋果是屬于哪個區的呀?”,這樣不僅可以練習寶寶分類的能力,還能鍛煉記憶力。
2、空間認知能力練習
空間認知,簡單的理解就是讓寶寶分清楚上下、左右、前后位置,以及大小關系。
給寶寶穿襪子的時候,可以先給寶寶穿左腳,然后對寶寶說“給寶寶的左腳穿襪子咯”,穿完左腳后“左腳穿好了,現在請你把右腳伸出來。”
拿出5個小球,紅色4個、藍色1個,5個小球排成1條直線,把藍色小球放在中間,然后問寶寶“這5個小球里,從前往后數,藍色小球是第幾個呀?”
練習大小認知就容易了,一套疊杯,讓寶寶拿大的疊杯蓋住小的疊杯。
3、圖形認識能力練習
在家里的時候,可以把家具的形狀告訴寶寶“這是圓形的桌子、這是長方形的沙發”。外出時,看到廣告牌等,也可以告訴寶寶那是什么形狀,或者問寶寶,這個形狀和什么東西的形狀是一樣的。有時候,也可以拿出不同形狀的積木塊,讓寶寶說說是什么形狀。
4、形象拓展能力練習
可以通過角色扮演訓練寶寶的形象拓展能力。陪寶寶“演戲”,例如假裝去餐廳吃飯,寶寶是“廚師”,媽媽是“客人”,然后客人點餐,廚師做好餐點,送過來給客人吃。在這個過程中,寶寶會想象“廚師”的形象。如果寶寶平時怕打針,也可以玩玩“醫生”和“病人”的游戲,讓寶寶認識“醫生”的形象,同時也可以減輕對醫生的害怕心理。
這些訓練的過程,其實就是陪寶寶“玩”的過程,在爸媽的用心陪伴下,有助于寶寶大腦開發!
相關文章
相關詞條712
兒童營養食譜 | 吃什么對眼睛好 | 怎樣才能長高 | 兒童換牙順序圖 | 手足口病 | 水痘 | 諾如病毒 | 白血病的早期癥狀 | 脂肪瘤的危害 | 腮腺炎傳染嗎 | 中耳炎 | 猩紅熱 | 扁平足 | 雞眼 | 麥粒腫 | 甲溝炎 | 學前教育 | 孩子上幼兒園哭怎么辦 |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 小學入學年齡 | 水痘的癥狀和治療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近視眼怎么恢復 | 弱視 | 四歲寶寶身高體重 | 正確的刷牙方法 | 兒童牙齒矯正 | 小兒地中海貧血 | 兒童骨骼發育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兒童口臭 | 齲齒 | 紅眼病 | 疝氣 | 小兒雞胸 | 自閉癥 | 肛裂 | 針眼 | 包莖 | 抽動癥 | 腦癱 | 記憶力 | 兒童心理學 | 口吃 | 兒童保險 | 感統失調 | 吃什么能長高 | 長高方法 謎語 | 學鋼琴的最佳年齡 | 智力發育 | 幼兒簡筆畫 | 兒童笑話 | 兒童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