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的病因
收藏《伯氏系統手冊》(1984)的記載,將沙眼衣原體Chlamydia trachomatis 分為3個生物型,即小鼠生物型(biovar mouse)、沙眼生物型(biovar trachoma)和性病淋巴肉芽腫生物型(biovarlymphogranulomavenereum,LGV)。后二者與人類疾病有關。用間接微量免疫熒光試驗,沙眼生物型又分A、B、Ba、C、D、Da、E、F、G、H、I、Ia、J、K14個血清型,LGV生物型又有L1、L2、L2a、L34個血清型。
沙眼衣原體是一類在細胞內寄生的微生物,大小約250~450nm。衣原體不耐熱,在室溫下迅速喪失其傳染性,加溫至50℃,30分鐘即可將其殺死。但是衣原體耐寒,-70℃下能存活數年。四環素、紅霉素、氯霉素對它有抑制作用,而鏈霉素、新霉素對它則無效。常用的消毒劑如 0.1%甲醛、0.5%石炭酸可將衣原體迅速滅活。
導致疾病
由衣原體沙眼生物變種A、B、Ba、C血清型引起。主要經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即眼~眼或眼~手~眼的途經傳播。當沙眼衣原體感染眼結膜上皮細胞后,在其中增殖并在胞漿內形成散在型、帽型、桑椹型或填塞型包涵體。該病發病緩慢,早期出現眼瞼結膜急性或亞急性炎癥,表現流淚、有粘液膿性分泌物、結膜充血等癥狀與體征。后期移行為慢性,出現結膜瘢痕、眼瞼內翻、倒睫、角膜血管翳引起的角膜損害,以致影響視力,最后導致失明。據統計沙眼居致盲病因的首位。1956年我國學者湯飛凡等人用雞胚卵黃囊接種法,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分離出沙眼衣原體,從而促進了有關原體的研究。
感染沙眼衣原體后在生活中要明確兩點,既要積極治療,又不要再將病原體傳染別人。
網友問答
相關詞條712
兒童營養食譜 | 吃什么對眼睛好 | 怎樣才能長高 | 兒童換牙順序圖 | 手足口病 | 水痘 | 諾如病毒 | 白血病的早期癥狀 | 脂肪瘤的危害 | 腮腺炎傳染嗎 | 中耳炎 | 猩紅熱 | 扁平足 | 雞眼 | 麥粒腫 | 甲溝炎 | 學前教育 | 孩子上幼兒園哭怎么辦 |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 小學入學年齡 | 水痘的癥狀和治療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近視眼怎么恢復 | 弱視 | 四歲寶寶身高體重 | 正確的刷牙方法 | 兒童牙齒矯正 | 小兒地中海貧血 | 兒童骨骼發育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兒童口臭 | 齲齒 | 紅眼病 | 疝氣 | 小兒雞胸 | 自閉癥 | 肛裂 | 針眼 | 包莖 | 抽動癥 | 腦癱 | 記憶力 | 兒童心理學 | 口吃 | 兒童保險 | 感統失調 | 吃什么能長高 | 長高方法 謎語 | 學鋼琴的最佳年齡 | 智力發育 | 幼兒簡筆畫 | 兒童笑話 | 兒童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