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寄生蟲病的癥狀
收藏1、蛔蟲病
(1)幼蟲移行引起的癥狀:蛔蟲卵移行至肺使細支氣管上皮細胞脫落、肺部出血而造成肺蛔蟲病,表現為咳嗽、胸悶、血絲痰、血嗜酸性細胞增多,肺部體征不明顯,X線胸片可見肺部點狀、片狀或絮狀陰影,病灶易變或很快消失,稱為蛔幼性肺炎或蛔蟲性嗜酸性細胞性肺炎,即LOEFFLER綜合癥。癥狀1-2周消失。嚴重感染時,幼蟲可侵入腦、肝、脾、腎、甲狀腺和眼,引起相應的臨床表現,如癲癇、肝大、腹痛等。
(2)成蟲引起的癥狀:成蟲寄生于空腸,以腸腔內半消化食物為食。臨床表現為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饑,異食癖;常腹痛,位于臍周,喜按揉,不劇烈;部分病人煩躁易驚或萎靡、磨牙;蟲體的異種蛋白可引起蕁麻疹等過敏癥狀。感染嚴重者可造成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
(3)并發癥:蛔蟲有鉆孔的習性,在人體不適(發熱、胃腸病變等)或大量食入辛辣食物和服用驅蟲藥物劑量不當等因素刺激下,蛔蟲鉆入開口于腸壁的各種管道,不僅可引起膽道蛔蟲癥、蛔蟲性腸梗阻,而且上竄阻塞氣管、支氣管造成窒息死亡,亦可能鉆入闌尾或胰管引起炎癥。
2、蟯蟲病
蟯蟲感染哥引起局部和全身癥狀,最常見的癥狀是肛門搔癢和眨眼不安,因為雌蟲的產卵活動引起肛周和會陰皮膚強烈瘙癢,影響睡眠。局部皮膚可因瘙損而發生皮炎和繼發感染。全身癥狀有胃腸激惹現象,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不振,還可見不安、夜驚、易激動及其他精神癥狀。末梢血見嗜酸性細胞的增多。
3、鉤蟲病
(1)鉤蚴皮炎:鉤蚴入侵的皮膚處多見于足趾或手指間皮膚較薄處及其他部位暴露的皮膚,可再現紅鈀點狀丘疹或小水泡,燒灼、針刺感,奇癢,數日內消失。搔抓破后常繼發感染,形成膿皰,并可引起發熱和淋巴結炎。
(2)呼吸道癥狀:急性鉤蚴感染,幼蟲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引起炎癥細胞浸潤及出血,臨床哥見咳嗽、血痰、發熱、氣急和哮喘,痰中帶血絲,甚至大咯血。胸部X線檢查見肺有短暫的浸潤性病變,血嗜性粒細胞增高。病程數日或數周。
(3)貧血:失血性貧下中農血是主要癥狀。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貧血、皮膚粘膜蒼白、乏力、眩暈,影響小兒體格和智力發育。嚴重者可發生貧血性心臟病。
(4)消化道癥狀:初期表現為貪食、多食易饑,但體重下降。后期食欲下降,胃腸功能紊亂,腹脹不適,異食癖,營養不良等,嚴重者可出現便血。
不管是哪種寄生蟲病,我們都應以預防為主,主要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糾正吮手指習慣,勤剪指甲,嬰幼兒盡早穿滿襠褲,玩具、用具、被褥要常清洗和消毒。對兩歲以下的幼兒要預防不要撿臟東西入口。然后就是三歲以上幼兒最好每年做一次寄生蟲檢查,以更好的預防治療。
相關詞條
幼兒寄生蟲病的治療方法 | 幼兒寄生蟲病的預防措施 | 寶寶為何會感染寄生蟲病 | 怎發現寶寶感染寄生蟲病 | 嬰兒感染寄生蟲癥狀
網友問答
寄生蟲病的流行常有明顯的地方性,這種特點與當地的氣候條件、人群的生活習慣和生產方式有關。如鉤蟲病在我國淮河及黃河以南地區廣泛流行,但在氣候干寒的西北地帶,則很少流行;血吸蟲病的流行區則與釘螺的分布一樣,多發生于湖水、河塘、水渠較多的南方地區,這些寄生蟲疾病都具有明顯的地方性。
小兒寄生蟲病的類型有:蛔蟲病、蟯蟲病、鉤蟲病等。寄生蟲病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多發病,對小兒危害大,重者可致生長發育障礙。寄生蟲病除了在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比較常見,在城市中也時有發生。
包括蛔蟲病、蟯蟲病、鉤蟲病等。寄生蟲病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多發病,對小兒危害大,重者可致生長發育障礙。寄生蟲病除了在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比較常見,在城市中也時有發生。
相關詞條712
兒童營養食譜 | 吃什么對眼睛好 | 怎樣才能長高 | 兒童換牙順序圖 | 手足口病 | 水痘 | 諾如病毒 | 白血病的早期癥狀 | 脂肪瘤的危害 | 腮腺炎傳染嗎 | 中耳炎 | 猩紅熱 | 扁平足 | 雞眼 | 麥粒腫 | 甲溝炎 | 學前教育 | 孩子上幼兒園哭怎么辦 |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 小學入學年齡 | 水痘的癥狀和治療 |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 近視眼怎么恢復 | 弱視 | 四歲寶寶身高體重 | 正確的刷牙方法 | 兒童牙齒矯正 | 小兒地中海貧血 | 兒童骨骼發育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兒童口臭 | 齲齒 | 紅眼病 | 疝氣 | 小兒雞胸 | 自閉癥 | 肛裂 | 針眼 | 包莖 | 抽動癥 | 腦癱 | 記憶力 | 兒童心理學 | 口吃 | 兒童保險 | 感統失調 | 吃什么能長高 | 長高方法 謎語 | 學鋼琴的最佳年齡 | 智力發育 | 幼兒簡筆畫 | 兒童笑話 | 兒童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