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做了剖腹產手術的女性來說,她們可能在手術之后的幾天才排氣。意思就是說他們在剖腹產幾天之后才可以進食。已經餓了很多天,自己的身體虛弱,小孩子的奶水也不夠。所以到了可以進食的時候好好的吃一頓東西,那么對自己的身體和對小孩子是非常有益的。那么剖腹產之后手殘吃什么好呢?一起來看一看相關的問題。 剖腹產后首餐吃什么好剖腹產后因有傷口,同時產后腹內壓突然減輕,腹肌松弛、腸子蠕動緩慢,易有便秘傾向,所以,剖腹產后飲食的安排與自然產應有差別,6小時后宜服用一些流質的排氣類食物,如蘿卜湯等,以增強腸蠕動,促進排氣,減少腹脹,并使大小便通暢。 易發酵產氣多的食物,如糖類、黃豆、豆漿、淀粉等,產婦也要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脹。剖腹產后的寶媽可以吃:1. 早餐(07 : 00) :生化湯(100ML)約1/3碗;麻油腰花/杜仲腰花(麗身湯)/黑木耳腰花;五谷飯/黃豆糙米飯/薏仁飯/黑米飯;時令蔬菜;紅糖糯米粥。 晚餐(18 : 00) :枸杞鮮魚湯/當歸鮮魚湯(潤顏湯) /首烏燉魚湯(舒心湯)/干貝鮮魚湯;時令蔬菜;五谷飯/黃豆糙米飯/薏仁飯/黑米飯。3.產后的寶媽可以吃一些黑木耳的 坐月子吃什么分娩后的新媽媽身體比較虛弱,需要大量的營養來支持身體的恢復,可是切記不能什么都補,月子期間的飲食要結合身體的狀況分階段進補。一般月子的前兩周是孕婦的惡露期,這時候要非常注意飲食,避免影響身體惡露的排出。月子的后兩周是補氣補血催奶的時機,這時候應該增加進補。坐月子吃什么? 孕婦進補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產后第一周,第二階段是產后第二周,第三階段是產后三四周。 1、第一周是產后新媽媽排惡露的黃金時期,同時產前的水腫以及身體多余的水分,也會在此時排出。因此,第一周暫時不要吃得太補,以免惡露排不干凈。中醫師建議主食可以豬肝為主,一天約吃300公克。豬肝能夠補肝明目、補益氣血。在產后的第一周里新媽咪身體虛弱、胃口比較差,可以吃些清淡的葷食。 2、第二周惡露量減少,顏色變淡。產后腰酸背痛的癥狀這時候要及時緩解,建議食用麻油腰花減輕腰酸背痛的不適。在炒麻油腰花時可以加入杜仲,提高效用。 3、產后第三周時惡露大已排盡,這時候就是大力進補補氣血的時機。而進補最常使用的食材就是麻油雞。傳統上坐月子煮的麻油雞多半食用母雞,也有人使用烏骨雞。雞肉能夠補益五臟、養血補脾、強脾胃、補腎、助陽補虛以及活血止痛等功效。這時可以開始吃催奶食物了。湯水是催乳的良藥,孕婦可以多喝點木瓜鯽魚湯、花生豬手湯等。 |
賬戶未綁定手機號
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