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二胎的母乳會不會少要看具體情況,如果第一胎是母乳喂養的,那么二胎的母乳是不會少的,但是,由于媽媽們的體質不同,也會出現不同的現象。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一胎母乳喂養寶寶的媽媽二胎母乳不會少。
因為一胎時媽媽母乳喂養留下了經驗,很多二胎媽媽在母乳喂養上會更有信心,反而二胎奶水量充足,但是二胎媽媽還是要做好正確催乳和正確哺乳,讓寶寶盡早吸吮,寶寶吸得早、吸得久、吸得頻會使乳量增加。
第一胎不喂母乳會影響二胎母乳量。一部分一胎媽媽生完一胎后沒有堅持母乳喂養,到生二胎時才意識到母乳對寶寶的重要性,想母乳喂養二胎寶寶,但媽媽的奶水卻很少,這是因為二胎媽媽母乳喂養經驗不足,需要采取一系列催乳方法,通過治療才能分泌出充足的奶水。
1、產后24小時再哺乳
分娩后半小時內,只要媽媽健康允許一定要開始喂奶。因為寶寶及時吮吸乳頭,可刺激媽媽腦垂體釋放泌乳素,促進泌乳,這對新產婦極為重要。雖然剛開始寶寶不會吸奶,但此時刺激乳房,可促進乳腺細胞的收縮,促使乳汁輸向乳管竇。
一旦激活泌乳機制,形成良性循環,就說明哺乳已經成功了一半。如果不及時喂奶,媽媽垂體得不到刺激,以后得加倍吸乳頭,很可能導致追奶失敗。此外,及時吮吸乳頭,可加快新媽媽的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利于子宮恢復。
2、寶寶喂奶前先喝“開口茶”
有些地方習慣給新生兒服喂中藥熬成的“開口茶”,一般是用中藥大黃、甘草分別煎湯給寶寶喝,寓意為“先苦后甜”。但從現代醫學角度看,“開口茶”完全沒有必要,屬于迷信。
你可能不知道,中藥大黃味苦、性寒,有導瀉的功效,會傷及寶寶的胃腸黏膜。而媽媽的初乳微黃、較稀薄,似茶水,但營養豐富,含多種抗體,正是寶寶最好的“開口茶”,你卻把它浪費了。
3、認為乳房沒脹就是少奶
剛生完孩子,你會明顯感覺乳房增大,皮膚表面靜脈擴張、充血,還會有脹感,但不是因為來奶了,而是因為乳房充血。如果你生完孩子乳房沒有這種脹感,完全不用擔心,因為乳房脹與不脹跟泌乳沒多大必然關系。
有的媽媽產后第一天感覺不到脹感,就以為自己少奶,不讓寶寶吸,而是喂奶粉,這是大錯特錯,這時媽媽應該用手擠壓乳頭,如果有奶水溢出,就說明泌乳正常,可以開始哺乳了。
4、產后馬上喝濃湯催乳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產后喝濃湯大補成為慣例,很多媽媽產后一周幾乎每天都進食高湯,其實這根本達不到催乳的目的,說不定會讓你早早的感受到什么是堵奶。
剛開始哺乳,你的乳汁不可能多,更不可能因為這些湯,讓你在最初的幾天變奶牛,而且由于你的乳腺管尚未通暢,過早地喝“下奶湯”,乳汁很容易淤積,形成堵奶。
5、誤以為奶少加奶粉
寶寶第一天需要10毫升母乳,第二天需要30毫升,到第三天需求量才開始上升,媽媽泌乳量才開始增加,所以正常情況下,你完全不必添加配方奶。
如果你實在擔心寶寶吃不飽,也不要馬上就加奶粉,應該讓寶寶換著吸兩邊的乳房,總之不要過早添加配方奶,這是產后少奶的重要原因之一。
6、故意攢奶
新媽媽發現奶水不多,通常以為延長喂奶間隔,就可以給寶寶吃頓飽的,其實根本沒有必要,因為只有寶寶吸吮,才能促進媽媽泌乳,延長間隔時間,只會讓奶水越來越少。
一定要記得奶水是越吃越多,每次哺乳時,應該讓兩只乳房都得到吸吮機會,盡可能的排空乳汁,保證乳房大小均勻,產奶均勻。
7、大補特補
為了下奶,什么有營養就吃什么,很可能會讓你吃到不易食用的食物,起到反作用,這句話得反復說:奶水不是補出來的。產后補品要合理均衡為宜。
剛生完孩子,含麥芽成分的食物以及紅棗桂圓湯,十分不利于子宮收縮、復原和惡露排出。也不要急著喝老母雞湯,因為老母雞體內的雌激素會抑制泌乳,特別是剖腹產的媽媽,還可能導致腹脹、腹瀉等。
1、加強寶寶吸吮
寶寶吮吸乳頭,可促進媽媽腦下垂體分泌催乳激素,寶寶吃奶后,媽媽血液中的催乳素會成倍增長,從而增加乳汁的分泌,保證二胎寶寶有充足的奶水。
2、乳房按摩
二胎媽媽用干凈的毛巾蘸些溫開水,由乳頭中心往乳暈方向成環形擦拭,兩側輪流熱敷,每側各15分鐘,同時配合下面的按摩方式,能幫助媽媽乳汁分泌。
環形按摩:雙手置于乳房的上、下方,以環形方向按摩整個乳房。 螺旋形按摩:手托住乳房,另一手食指和中指以螺旋形向乳頭方向按摩。 指壓式按摩:雙手張開置于乳房兩側,由乳房向乳頭擠壓。
3、吸空乳房
二胎媽媽要多與寶寶肌膚接觸,寶寶對乳頭的吸吮是母乳分泌的量佳刺激,在每次哺乳后要讓寶寶充分吸空乳房,寶寶不愿再吸時,媽媽要用吸奶器吸空,這有利于乳汁的再產生。
4、補充營養
乳汁中的各種營養素都來源于媽媽的體內,如果媽媽長期處于營養不良的狀態,自然會影響正常的乳汁分泌,所以二胎媽媽要多補充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如牛奶、雞蛋、蔬菜、水果等,同時,多喝一點湯水,對乳汁的分泌能起催化作用。
5、補充水分
二胎媽媽哺乳時常會在喂奶時感到口渴,這是正常的現象,所以媽媽在喂奶時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喝豆漿、果汁、原味蔬菜湯等,水分補充適度即可,這樣乳汁的供給才會既充足又富營養。
6、保持良好的心情
二胎媽媽分娩后,在生理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下,情緒波動較大,常常會出現情緒低迷的狀態,而哺乳期的媽媽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乳汁分泌會急劇減少,奶水自然就少了。
7、避免服藥
二胎媽媽在哺乳期內,一定不能亂服藥,因為有些藥物和食物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如抗甲狀腺藥物、山楂等,導致媽媽奶水少,所以哺乳期媽媽生病,一定在醫生的囑咐下服藥。
8、充分休息
二胎媽媽夜間哺乳常常休息不好,而睡眠不足會影響奶水量,使媽媽奶水減少,所以哺乳期的媽媽要注意抓緊時間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能使自己太勞累。
1、提早行動。
很多新媽媽,尤其是剖腹產生孩子的媽媽,經常是處于身體恢復期,所以奶水尚未下來,為防止奶水不夠寶寶吃,需要新媽媽和孩子早點接觸,讓孩子早點吮吸乳房,早點開奶,這才是克服奶量不足的有效手段。
因為如果頻繁有效的吮吸可以促進媽媽分泌泌乳素,增加泌乳量,那么就容易使得母乳喂養更加成功了。
2、多按摩。
對媽媽生產以后進行乳房按摩,可以幫助新媽媽建立乳射反射區,在按摩的時候可以采取乳房按摩和背部按摩。
按摩乳房時要涂抹一些乳房按摩凝膠或者是乳汁,以防止按摩力度過大導致乳房裂開;應該一只手拖著乳房,另一只手用大魚際肌和小魚際肌,從根部向乳頭的方向旋轉按摩,按摩應該向整個乳房推進。
背部按摩時應該讓新媽媽彎曲裸露坐穩,乳房自然下垂,按摩者雙手握拳,用兩個拇指點壓在脊柱兩側畫圓,順著脊柱向下,不停循環,刺激射乳反射,一般在生完孩子以后第二天進行。
3、適當的中醫調理。
可以進行針灸,對乳房的血液循環起到改善的作用,增加乳汁的分泌。
4、用飲食進行催奶。
很多時候,食補才是比較合適的催奶方法,所以很多人都采用飲食的方法來催奶,食療的方式對了,孩子就會有吃不完的奶。很多事物能夠增加乳汁分泌,比如一些魚湯、骨湯、豬蹄湯等,而且這些湯渣也很有營養,新媽媽也可以連湯渣也一起喝。
1、醪糟蛋花
原料:醪糟、雞蛋、白砂糖。
做法:把雞蛋打入碗內,攪均勻,備用;將適量水燒開,放入醪糟,水開始翻滾后將攪拌均勻的雞蛋倒入鍋內;再次等水沸騰出鍋,加適量的白砂糖即可。
2、豬蹄湯
原料:豬蹄兩個、花生小半碗、姜5片、鹽少許。
做法:鍋中放入冷水,水開后將豬蹄放入,用開水略煮一下撈出;砂鍋中倒入開水,將焯好的豬蹄放入鍋中,放入姜片,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燉1.5小時;加入花生再小火燉1.5小時即可,出鍋前撒少許鹽調味。
原料:木瓜1個、燕窩2瓶。
做法:木瓜洗凈,從上邊1/3處橫著切開,挖凈中間的籽;把2瓶燕窩直接倒進除去籽的木瓜中,蓋上上邊那1/3部分當蓋子,放在盤中;放進鍋中,大火開鍋后轉小火蒸35-40分鐘,晾涼些即可食用。
4、黃芪燉雞湯
功效:黃芪燉雞湯適用產后體虛、面色萎黃、乳汁過少、易出虛汗等癥,但需要注意的是,黃芪燉雞湯宜在產后5-7天后食用。
原料:黃芪50克,枸杞15克,紅棗10個,母雞1只,生姜2片,鹽、米酒適量。
做法:黃芪、枸杞、姜片放濾袋內,母雞洗凈,汆燙、沖涼、切塊,與紅棗一起放鍋內,加入清水,小火燉燜1小時后加鹽、米酒即可食用。
5、大棗煮豬腳
食用功效:大棗煮豬腳能補血益氣,強身通乳。
原料:豬腳500克,大紅棗30克,花生米30克,生姜、蔥、花生油、鹽、紹酒、胡椒粉、清湯各適量。
做法:豬腳洗凈砍成塊,大紅棗、花生米用水泡透,生姜去皮切片,蔥切段;鍋內加水適量,燒開,放豬腳,煮凈血水,倒出;將油倒入鍋中,放入姜片、豬腳塊,淋入紹酒爆炒片刻,加入清湯、大紅棗、花生米、蔥段,用中火煮至湯色變白,加鹽、胡椒粉調味即可。
相關知識點
生二胎的最佳年齡 | 生二胎后乳房變小 | 什么情況下可以生二胎 | 生二胎的最佳間隔時間 | 怎樣容易懷二胎 | 二胎孕前檢查項目 | 二胎唐篩檢查 | 二胎糖篩檢查 | 做試管嬰兒后是否能生二胎 | 生二胎能不能做試管嬰兒 | 第一胎臍帶繞頸第二胎還會嗎 | 第二胎會比第一胎聰明嗎 | 第一胎胎位不正第二胎還會嗎 | 生完二胎必須結扎嗎 | 疤痕體質能生二胎嗎 | 生二胎懷不上 | 二胎備孕要做好哪些準備 | 二胎備孕有哪些注意事項 | 二胎高齡媽媽如何備孕 | 高齡媽媽懷二胎注意事項 | 生二胎孕前檢查 | 高齡生二胎
相關詞條811
全面二孩 | 計劃生育新政策 | 生男生女早知道 | 受精卵著床 | 艾滋病 | 生男生女預測 | 前列腺炎 | 生男孩月份 | 計劃生育| 準生證 | 2016年放開二胎 | 取環后注意事項 | 試管嬰兒 | 二胎罰款 | 排卵期 | 生二胎 | 安全期 | 什么時候是安全期 | 怎樣才能懷孕 | 受孕過程 | 清宮圖生男生女表 | 最佳生育年齡 | 孕前檢查 | 如何快速懷孕 | 懷孕前的準備 | 不孕不育 | 葉酸 | 葉酸片什么時候吃 | 生男孩的秘訣| 卵子 | 精子 | 宮寒 | 試管嬰兒費用 | 人工授精 | 人工受孕 | 堿性食物 | 生男孩的科學方法 | 葉酸的作用 | 結婚證 | 排卵 | 白帶 | 月經不調 | 宮頸糜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