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熱的定義
產褥熱的病因
女性生殖道對細菌的侵入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其對入侵病原體的反應與病原體的種類、數量、毒力及機體的免疫力有關。
女性陰道有自凈作用,羊水中含有抗菌物質,妊娠和正常分娩通常不會給產婦增加感染機會。只有在機體免疫力、細菌毒力和細菌數量三者之間的平衡失調,則會增加產褥熱的機會,導致感染發生。產褥熱可能和孕期衛生不良、胎膜早破、嚴重貧血、產科手術操作、產后出血等因素有關。
產褥熱的感染途徑
1、內源性感染
寄生于產婦陰道內的細菌,在一定的條件下,細菌繁殖能力增加或機體抵抗力下降,使原本不治病的細菌轉化為致病菌引起感染。
2、外源性感染
外界的病原菌進入產道所引起的感染,其細菌可以通過醫務人員、消毒不嚴或被污染的醫療器械及產婦臨產前性生活等途徑侵入機體。
產褥熱是什么癥狀
1、急性外陰、陰道、宮頸炎
分娩時由于會陰部損傷或手術產而招致感染表現為局部灼熱、疼痛、下墜膿性分泌物刺激激尿道口出現尿痛、尿頻。傷口處感染縫線陷入腫脹組織內,針孔流膿。陰道與宮頸感染表現為粘膜充血潰瘍、膿性分泌物增多。宮頸裂傷引起的癥狀多不明顯,若深度達穹窿部及闊韌帶帝都,又未及時縫合,則病原體可直接上行或淋巴組織播散引起盆腔結締組織炎。
2、子宮感染
產后子宮感染包括急性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炎。細菌經胎盤剝離面侵入,擴散到蛻膜后稱子宮內膜炎。感染侵及子宮肌層,稱子宮肌炎子宮內膜炎伴有子宮肌炎。重者出現寒戰、高熱頭痛、心率快、白細胞增多下腹部壓痛輕重不一,惡露也不一定多,容易被誤診。
3、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急性輸卵管炎
病原體沿子宮旁淋巴或血行達宮旁組織,出現急性炎性反應而形成炎性包塊同時波及輸卵管系膜、管壁。若侵及整個盆腔也可形成“冰凍骨盆”。淋病雙球菌沿生殖道粘膜上行感染,達輸卵管與盆腹腔形成膿腫后,可以高熱不退。
4、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彌漫性腹膜炎
炎癥繼續發展,擴散至子宮漿膜,形成盆腔腹膜炎繼而發展成彌漫性腹膜炎,出現全身中毒癥狀,如高熱惡心、嘔吐、腹脹檢查時下腹部有明顯壓痛、反跳痛。由于產婦腹壁松馳腹肌緊張多不明顯。因腹膜面炎性滲出、纖維素覆蓋引起腸粘連也可在直腸子宮陷凹形成局限性膿腫,若膿腫波及腸管與膀胱可出現腹瀉、里急后重與排尿困難急性期治療不徹底能發展成慢性盆腔炎而導致不孕,影響生育二胎。
5、血栓性靜脈炎
類桿菌和厭氧性鏈球菌是常見的致病菌。在血流瘀滯或靜脈壁受損的基礎上,細菌分泌肝素酶分解肝素促成凝血。子宮壁胎盤附著面感染上述細菌時引起盆腔血栓性靜脈炎。可累及卵巢靜脈子宮靜脈、髂內靜脈,髂總靜脈及下腔靜脈病變常為單側性,患者多于產后1-2周,繼子宮內膜炎之后出現寒戰高熱、反復發作,持續數周不易與盆腔結締組織炎鑒別。下肢血栓性靜脈炎,病變......
產褥熱怎么診斷
詳細詢問病史,全身及局部體檢,注意排除引起產褥病率的其它疾病與傷口感染等并進行血尿常規化驗。檢測血清急性期反應物質中的C-反應蛋白,有助于早期診斷感染。
1、病史
詳細詢問病史及分娩經過,對產后發熱者,應首先考慮為產褥感染。
2、全身及局部檢查確定病變位置。
仔細檢查腹部、盆腔及會陰傷口,可基本確定感染的部位和嚴重程度。通過全身檢查,三合診或雙合診有時可觸到增粗的輸卵管或盆腔膿腫包塊,輔助檢查如B超、CT、磁共振成像等檢測手段,能夠對產褥感染形成的炎性包塊、膿腫以及靜脈血栓作出定位及定性診斷。
3、確定病原體。
病原體的鑒定對產褥熱診斷與治療非常重要,方法有:
①病原體培養:常規消毒陰道與宮頸后用棉拭子通過宮頸管,取宮腔分泌物,由于常被宮頸菌腸子宮陷凹采取分泌物或膿液進行需氧菌和厭氧菌的雙重培養。
②分泌物涂片檢查:若需氧培養結果為陰性而涂片中出現大量細菌,應疑厭氧菌感染。
③病原體抗原和特異抗體檢查:已有許多商品藥盒問世,可快速檢測。
產褥熱怎么辦
產褥感染輕癥以保守治療為主,重癥病人如經過保守觀察治療無效或者出血多,則需要手術治療。
1、一般治療
加強營養,給予足夠的維生素,若有嚴重貧血或患者虛弱可輸血或人血白蛋白,以增加抵抗力。產婦宜取半臥位,有利于惡露引流和使炎癥局限于盆腔內。
2、抗生素治療
開始根據臨床表現及臨床經驗選用廣譜抗生素,待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再作調整。抗生素使用原則:應選用廣譜抗生素,同時能作用革蘭陽性菌的陰性菌、需氧菌和厭氧菌的抗生素。
一般來說,青霉素及甲硝唑聯合應用為首選,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腎毒性小,也屬首選之列。應用抗生素48-72小時,體溫無持續下降,應及時做相應的檢查,尋找病因,并酌情更換抗生素;給藥劑量足,要保持血藥有效濃度。中毒癥狀嚴重者,同時短期給予腎上腺配置激素,提高機體應激能力。
3、中醫治療
根據患者情況辯證選擇活血化瘀中藥治療,方用五味消毒飲合生化湯、大黃牡丹皮湯加味或清營湯等對癥治療。
4、引流通暢
會陰部感染應及時拆除傷口風險,有利引流。每日至少坐浴2次。若經抗生素治療48-72小時,體溫仍然不退,腹部癥狀、體征無改善,應考慮感染擴散或膿腫形成。
如有盆腔膿腫形成,在保守治療無效時,應考慮手術治療。膿腫部位低者,可經后穹窿穿刺抽出膿液或后穹窿切開排膿;膿腫部位較高者,則應剖腹手術。若會陰傷口或腹部傷口感染,則應切開引流。
5、血栓靜脈炎的治療
(1)抗凝治療,局限性淺靜脈炎者一般不需要抗凝治療,廣泛或進行性淺靜脈炎及深靜脈血栓應給予抗凝治療。疼痛嚴重者,給予止痛劑治療。有炎癥者可給予抗生素治療,化膿性血栓性靜脈炎應給予大量抗生素治療。
(2)已發生血栓性靜脈炎者,需臥床,抬高肢體30°至疼痛及水腫消失。給予局部熱敷、熱療等治療。
產褥熱的護理措施
1、多休息:新媽媽一定要保證充足的休息,如果身體吃不消,就把照顧寶寶的任務交給家人,這樣才能早日恢復體力。同時加強嬰兒護理、乳房護理,不能哺乳時應協助教會人工擠奶。
2、定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并記錄之。取半臥位,如果采用平臥位的話,炎性滲出液會順勢而下,局限于盆腔最低處,不利于盡快康復,而且有可能擴散感染。另外,半臥位還有利于幫助子宮復原。
3、多喝水:補充水分對于已經發生產褥熱或是排尿不暢的新媽媽而言非常重要。最好每天補充攝入2000ml左右的水。
4、清潔衛生:產后惡露會持續一段時間,新媽媽要勤換衛生護墊和內褲,尤其會陰有傷口的新媽媽,如廁后最好能用溫水沖洗會陰部,以減少感染發生。
5、傷口干燥:要保證傷口干燥清潔,洗漱時應注意如口腔護理、皮膚護理及會陰護理等,以防感染加重。同時密切觀察惡露的顏色、量、氣味,如有異常,立即告知醫生。
6、適度營養:產后新媽媽哺乳、恢復體力的同時,也能增強抵抗力,因此要加強營養補充,不過也不要補過頭,飲食應該清淡一些,避免油膩。
7、別急著親熱:產后性生活容易對新媽媽的身體造成損害,一般在產后復診以后,如果醫生確認身體已經復原,才可以恢復性生活。
產褥感染吃什么好
產褥感染除必要的治療外,飲食也是關鍵。如多食奶、蛋、雞、魚、瘦肉、肉湯、排骨場及豆制品等;此外還要注意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可多吃些新鮮水果和蔬菜等;為了防止便秘,也要吃些粗糧。
1、多吃水果,多吃含粗纖維食物,如芹菜白菜等。雖然纖維素不能被人體吸收,但是其真正的功效在于能促進腸胃蠕動,對產后媽媽來說,預防便秘是非常很重要的。
2、少吃精細食品、刺激性食物。產后媽媽的腸胃還未恢復,容易出現
如何預防產褥熱
1、加強孕期保健及衛生宣傳教育工作,臨產前2個月避免盆浴和性生活,積極治療貧血等內科合并癥。
2、待產室、產房及各種器械均應定期消毒。取締非法接生,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減少不必要的陰道檢查及手術操作,認真觀察并處理好產程,避免產程過長及產后出血。
3、掌握會陰側切開指征和手術技術的預防切口感染的關鍵。會陰側切術的切口屬3類切口,此類創傷發生感染的幾率為10%-17%,術后注意切口的消毒和清潔,結合切口裂傷情況,適當使用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有水腫者可同時給予會陰切口照燈,促進循環和水腫的消除,促進切口愈合。
4、產后仔細檢查軟產道,及時發現和處理異常情況。產褥期應保持會陰清潔,每日擦洗2次,仔細護理,避免交叉感染。
5、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對于陰道助產及剖宮產者,產后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對于產程長、陰道操作次數多及胎膜早破、有貧血者,應預防性應用抗生素。
6、降低剖宮產率。盡量減少手術指征不明確的剖宮產及社會因素(挑選好日子等)而行的剖宮術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