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體檢標準
收藏新生兒體檢有三次,第一次在剛出生的時候進行,第二次在出生28天,第三次在第42天進行。這三次體檢對新生寶寶來說都十分重要。如果孕媽媽在產前出現異常情況或者新生兒回家后出現意外反應的,還應該額外進行針對性的體檢。
第一次體檢
【檢查時間】:寶寶剛出生,寶寶1個月。
【體檢項目】:皮膚顏色等身體各個部位、心率、刺激后反應、肌張力、呼吸。
【溫馨提示】:這是寶寶出生后接受的第一次檢查,一般在出生后立刻進行。如果發現寶寶異常,可及早進行治療。
【檢查項目】:
檢查項目 | 項目闡述 | 項目指標 |
皮膚顏色等身體各個部位 | 查看寶寶皮膚顏色是否紅潤,以防出現嚴重疾病。 | 全身皮膚紅潤為正常。 |
心率 | 心臟在一定時間內跳動的次數,也就是在一定時間內,心臟跳動快慢。 | 心跳有力,每分鐘超過100次為健康。 |
刺激后反應 | 檢查寶寶是否有正常的生理反射。 | 哭、反應靈敏為正常。 |
肌張力 | 肌張力是維持身本各種姿勢以及正常運動的基礎。 | 嬰兒活躍程度正常、肌張力正常。 |
呼吸 |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狀況,是常用的測量呼吸功有方法之一。 | 呼吸良好、哭聲響亮為正常。 |
重點項目解讀:
肌張力:肌張力是在靜息狀態下的緊張度,表現為肌肉組織微小而持續的不隨意收縮。臨床上以被動活動肢體或按壓肌肉所感到的阻力來判斷肌張力。腦癱中無論是那種類型的腦癱,幾乎導致這些癥狀出現的原因都離不開肌張力,肌張力的異常是導致各型腦癱的重要因素。
第二次體檢
【檢查時間】:寶寶出生后28天,寶寶1個月。
【體檢項目】:測身高及體重、頭部,眼部與耳部、頸部與胸部,呼吸頻率,有無呼吸困難、腹部與起步、臀部,是否存在脊柱裂、生殖器及肛門有無畸形,男嬰的睪丸是否下降至陰囊、四肢有無多指或并指(趾),雙大腿能否攤平等。
【溫馨提示】:滿月體檢尤為重要,這個時候還要為寶寶辦理計劃免疫卡,以確保能夠及時給寶寶注射疫苗。
【檢查項目】:
檢查項目 | 項目闡述 | 項目指標 |
測身高及體重 | 體重反映寶寶近期營養狀況、評價生長發育的一項重要指標。 身高反映寶寶長期營養狀況和骨骼發育最合適的指標。 | 足月新生兒身高在47—53cm,體重在2550g以上,平均3000g左右。 |
頭部 | 反映寶寶的腦和顱骨發育情況,腦容量的大小,也是評價寶寶生長發育的一項重要指標。 | |
眼部 | 評價寶寶胸廓和肺的發育狀況,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發育程度。 | |
耳部 | 觀察寶寶耳部有無出現炎癥。 | |
胸部 | 觀察胸部兩側是否對稱,有無隆起。 | |
呼吸頻率 |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狀況,是常用的測量呼吸功有方法之一。 | 新生兒呼吸頻率可達每分鐘44次。 |
臀部 | 皮膚是否光滑,注意是否存在脊柱裂。 | |
生殖器及肛門 | 觀察有無畸形,嬰的睪丸是否下降至陰囊。 | |
四肢 | 四肢有無多指或并指(趾),雙大腿能否攤平。 |
重點項目解讀:
呼吸頻率:呼吸是人體內外環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必需過程,人體通過呼吸而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從而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第三次體檢
【檢查時間】:寶寶出生后42天,寶寶2個月。
【體檢項目】:體重身高、頭圍、胸圍、評價發育智能。
【溫馨提示】:42天體檢對于新生寶寶來說意義重大,因為這是他出院回家后第一次到醫院體檢,也是對他進行生長發育監測的開始。
【檢查項目】:
檢查項目 | 項目闡述 | 項目指標 |
測身高及體重 | 體重反映寶寶近期營養狀況、評價生長發育的一項重要指標。 身高反映寶寶長期營養狀況和骨骼發育最合適的指標。 | 足月新生兒身高在47—53cm,體重在2550g以上,平均3000g左右。 |
頭圍 | 反映寶寶的腦和顱骨發育情況,腦容量的大小,也是評價寶寶生長發育的一項重要指標。 | |
胸圍 | 觀察胸部兩側是否對稱,有無隆起。 | |
評價發育智能 | 以拉坐和豎抱等方式來測試寶寶豎頭的情況,給予玩具來測評寶寶手部抓握的情況,用移動的圖卡或玩具測試寶寶追視的情況,用搖鈴測試寶寶聽覺的情況,并詢問家長寶寶語言發育的情況。 |
重點項目解讀:
評價發育智能:一般醫生會以拉坐和豎抱等方式來測試寶寶豎頭的情況,給予玩具來測評寶寶手部抓握的情況,用移動的圖卡或玩具測試寶寶追視的情況,用搖鈴測試寶寶聽覺的情況,并詢問家長寶寶語言發育的情況。如果有疑問,會通過神經-行為測試進一步對寶寶的智能發育作全面評價。對有智力發育遲緩的寶寶,可以及時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進行早期康復治療。
為新生兒做體格檢查時環境必須溫暖、明亮、潔凈。檢查前醫務人員須先洗手,并使手溫暖,必要時帶口罩;檢查時動作要輕柔,速度要快,盡量在嬰兒啼哭前把一些需要安靜時檢查的項目檢查完畢。
【問】:新生兒體檢項目都有什么?
【答】:1、觀察身體各部位:從頭到腳仔細地觀察嬰兒的身體各部位。
2、聽嬰兒的心跳聲音:如果是新生兒,因為心臟還沒有完全愈合,所以必須經常聽嬰兒的心跳聲,以便于檢查是否罹患心臟疾病。
3、檢查耳部:如果早期發現耳部異常,就能早點治愈。仔細檢查耳孔是否正常,耳朵形狀是否正常。
4、檢查血液:從腳后跟采集少量血液,并沾在過濾紙上檢查。透過血液檢查能診斷出是否罹患先天性代謝異常”,通常出生兩天后就會進行該檢查。
5、仔細觀察頭部傷痕:注意觀察嬰兒經過產道時是否受傷。頭部是非常重要的部位,因此要仔細檢查。
6、檢查肝門狀態:用手指仔細檢查肝門狀態。
7、檢查腿部狀態:用手分開嬰兒的雙腿,然后檢查分腿的姿勢是否正常,腿部長度是否相等。如果股關節脫臼,分腿的姿勢就會不自然,而且雙腿長度也不會等長。
8、檢查性器官:出院時,要再檢查一次性器官。如果為女嬰,主要檢查外陰唇和內陰唇的愈合情況,如果為男嬰,則要檢查兩側陰囊的大小是否相等。如果一側陰囊達到另一側陰囊的2~3倍,就可能患有陰囊水腫或疝氣。
9、檢查嬰兒的口腔:檢查嬰兒的牙齦、舌頭、口腔的形狀,以及異常的腫瘤。通常可用手指來檢查嬰兒的口腔,如果舌根過于靠近口腔底部,就應該馬上進行手術。
這個檢測方式之所以是標準的評估方式,是因為其選擇的檢查項目都是根據新生兒出生時的狀況設立的,可以觀察到新生兒在分娩時是否受到傷害,并一步了解新生兒的發育情況,所以新媽媽要詳細了解檢查結果的狀況,從而監控到寶寶的發育情況。
【問】:新生兒是不是也要定期體檢啊,體檢中應該注意什么?
【答】:新生兒需要定期檢查,可以了解孩子的生產情況,還可以了解更多孩子護理,營養等方面的知識一般都有專業人員進行體檢,你如實告知孩子各方面的情況就可以。
【問】:寶寶體檢需要注意什么?
【答】:體檢的前一天晚上,最好給寶寶洗個溫水澡,換上干凈的衣服。體檢時最好穿寬松舒適的衣服,便于穿脫。在寶寶體檢后,要把自己育兒過程中的疑問及時向醫生說明,有關寶寶的生長發育、智力行為、睡眠和飲食等方面的問題均可向醫生詢問,同時要認真記錄下醫生的指示,以免忘記。將寶寶的體檢手冊、醫生的指導意見冊、寶寶的疫苗手冊裝入一個固定的檔案袋內,體檢時隨身攜帶,方便醫生參考寶寶之前的體檢情況。
相關知識點
寶寶1個月發育指標 | 寶寶1個月能力發展 | 寶寶1個月營養飲食 | 寶寶1個月護理要點 | 寶寶1個月體檢 | 寶寶1個月疫苗 | 1個月寶寶早教 | 寶寶1個月常見疾病 | 寶寶1個月體檢項目及最佳檢查時間 | 嬰幼兒體檢 | 寶寶1個月體檢注意事項 | 寶寶1個月注意事項 | 1個月寶寶發育指標 | 1個月寶寶注意事項 | 1個月寶寶喂養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