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個月可以坐學步車
收藏寶寶十個月才可以坐學步車。寶寶每一個大動作的發育都是要根據月齡而發育的,并不能拔苗助長,所以想要讓寶寶學習走路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月齡,很多家長認為學步車只要會坐的孩子就可以用,但學步車的意義是聯系走路,想要成功走路站立是基礎,一般七滾八爬十站是一個自然規律,自然使用學步車至少要10個月以上,這樣寶寶才不至于因為過早的站立而影響了骨骼的發育。在寶寶不會站立之前還是應該多讓孩子爬,沒有經過爬直接站立的孩子在各項發育指標中會稍差一些。
家長們不要把孩子學習走路依賴在學步車上,學步車固然方便,但隱患也頗多,例如安全問題就是其中一點。年幼的寶寶不會掌握方向并且也沒有任何安全意識,學步車下方是滾輪,滑動起來速度很快,寶寶很容易因為過快的速度而翻到,造成一定的傷害,當然如果遇到樓梯這樣的環境還容易墜落下去影響生命安全。其次學步車會對寶寶造成一種依賴,寶寶離開學步車反倒害怕不會走路了。這也是學步車的一個弊端,實踐證明很多使用學步車的寶寶反倒沒有那些自己練習走路的孩子走的晚,這就是學步車的弊端。再有寶寶長期坐在學步車里面會影響骨骼的發育,嚴重的會形成羅圈腿,因為寶寶坐在學步車里面需要長時間劈開腿,寶寶骨骼尚未發育成熟,這樣是會造成損傷的。
如果確實需要使用學步車,爸爸媽媽需要謹慎對待。使用學步車注意:
1、不能過早使用。在寶寶滿10個月之前,最好不要嘗試使用學步車。過早使用學步車,會使寶寶跳過“爬行”的自然生長發育規律,造成以后身體平衡和全身肌肉協調差,容易出現感覺統合失調,表現為手腳笨拙、靈活性差、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問題(沖動、任性、脾氣暴躁)等。同時,過早使用學步車,還有導致走路步態異常的危險,如腳尖走路、八字腳和彎曲畸形等。
2、盡量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學步車。學步車的高度應適中、部件應牢固、車輪不會太滑。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嬰兒學步車安全要求》中已經規定:學步車不應有外露的開口管子、速度調節器和其他可能擠夾傷害嬰兒的突出物;學步車必須安裝胯帶,寬度不得小于35毫米;除了腳輪,學步車的其他部分離地不得少于25毫米。購買時要詳細參照這一規定。
3、仔細閱讀裝配使用方法。
注意寶寶的身高要求,每次乘坐的極限時間、場地等安全要求;座位的裝卸與高低調節的有關說明等。同時,零部件應定期檢查維修。
4、.寶寶使用學步車時,爸媽一定要在旁邊看護,避免發生意外。
5、不同寶寶對學步車的適應能力是不同的,是否選擇學步車要因人而異。
6、學步的環境要安全。要為寶寶創造一個練習走路的空間,要遠離電器、插座,盡量減少堆積的雜物。要把四周帶棱的東西拿開,避免學步空間內家具凹進凸出。地面不要過滑,不要有坡度。寶寶手能夠到的小物品要拿走,以防寶寶將異物放入嘴里。
特別提示:1、劣質學步車(車輪問題、高度不當、部件不牢固或脫落等),會導致寶寶發生各種損傷,嚴重者殘廢,所以要購買有質量認證的學步車。2、使用學步車前加強對寶寶的爬行訓練,這不僅有助于寶寶邁步,而且有益于身心發育。3、不少專家建議,盡量不要給寶寶使用學步車。
最新醫學研究證實,學步車不僅不能促進嬰兒的運動發育,還與多方面的嬰兒運動發育遲緩有關。使用學步車的嬰兒與未使用者相比,學會爬行、獨自站立和行走的時間都晚。調查發現,使用學步車時間每增加24小時,獨自站立和行走的時間就會延遲3天多。關于學步車,有多方面的意見,從目前的報道看,似乎反對的意見較多。對于學步的寶寶來說,學步車有利有弊。
一、利
1、為寶寶學走路提供了方便的工具;
2、使寶寶克服膽怯心理,成功獨立行走;
3、比寶寶扶桌腿或其他物品學走路更不易摔跤;
4、在某種程度上解放了家長(不必夾著、扶著、拉著寶寶學走路等)。
二、弊
1、把寶寶束縛在狹小的學步車里,限制了自由活動空間;
2、減少了寶寶鍛煉的機會。在正常的學步過程中,寶寶是在摔跤和爬起中學會走路的,有利于提高寶寶身體的協調性,讓他在挫折中走向成功,使寶寶會有一種自豪感,對增強其自信心很有好處,而學步車沒有這一功能。
3、增加了寶寶學步的危險性。一些爸媽常將寶寶擱置在學步車中,就去忙其他的事情,容易使寶寶發生意外,如撞傷及接觸危險物品等。
4、不利于寶寶正常的生長發育。寶寶的骨骼中含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而學步車的滑動速度過快,寶寶不得不兩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時間長了,容易使腿部骨骼變彎形成羅圈腿。
5、許多寶寶不具備使用學步車的協調、反應能力,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害。另外,在快速滑動的學步車中,寶寶會感到非常得緊張,這不利于寶寶的智力發育和性格的形成。
每個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時間都不相同,甚至可能出現較大的差距。因此,學走路并沒有所謂最適當的時機,必須視自身的發展狀況而定。只要寶寶在1歲6個月之前能獨立走路,就沒有什么可擔心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寶寶還沒有到學走路的年齡,而且本身也缺乏走路的意愿,那就不能強迫寶寶去學走路,否則很可能對肢體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寶寶10-11個月:此階段是寶寶開始學習行走的第一階段,當寶寶扶站已經很穩了,甚至還能單獨站一會兒了,這時就可以開始練習走路了。父母可利用學步用的推車或是學步車,讓寶寶推著學步車走,協助寶寶忘記走路的恐懼感覺學習行走。
寶寶12個月:蹲是此階段重要的發展過程,父母應注重寶寶站蹲站連貫動作的訓練,如此做可增進寶寶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訓練身體的協調度。訓練寶寶學習蹲站的方式為父母將玩具丟在地上,讓寶寶自己撿起來。
寶寶12個月以上:此時寶寶扶著東西能夠行走,接下來必須讓寶寶學習放開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階段需要加強寶寶平衡的訓練。父母可以各自站在兩頭,讓寶寶慢慢從爸爸的這一頭走到媽媽的那一頭。
寶寶13個月左右:此時父母除了繼續訓練腿部的肌力,及身體與眼睛的協調度之外,也要著重訓練寶寶對不同地面的適應能力。讓寶寶練習爬樓梯,如家中沒有樓梯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讓寶寶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練習。
寶寶13-15個月:寶寶已經能行走良好,對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漸增強,父母應該在此時滿足他的好廳心,使其朝正向發展。可利用木板放置成一邊高、一邊低的斜坡,但傾斜度不要太大,讓寶寶從高處走向低處,或由低處走向高處,此時父母須在一旁攙扶,以防止寶寶跌下來。
相關知識點
囟門早閉 | 小兒尿床 | 寶寶耳朵后面長了個疙瘩 | 寶寶耳朵疼 | 寶寶耳朵發炎 | 寶寶耳膜穿孔 | 臀部護理 | 嬰兒私處護理 | 嬰兒口腔護理 | 嬰兒操 | 嬰兒放屁 | 嬰兒腹脹 | 嬰兒嘔吐 | 嬰兒哭鬧 | 寶寶臉上長小白點 | 寶寶臉上長小紅疙瘩 | 消毒護理 | 幼兒體溫 | 臀部護理知識 | 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 | 嬰兒用安撫奶嘴好嗎 | 嬰兒受到驚嚇怎么辦 | 嬰兒枕禿 | 寶寶防蚊 | 小兒口腔護理 | 嬰兒翻身 | 一個月嬰兒護理 | 入盆時間 | 尿不濕怎么用 | 寶寶出汗多 | 寶寶受驚嚇 | 寶寶鼻梁上有青筋 | 六個月嬰兒護理 | 三個月嬰兒護理 | 寶寶睡覺出汗多 | 初生嬰兒護理 | 嬰兒護理 | 兒童護理 | 嬰幼兒專用水
相關網友問答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