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注意男女寶寶不同的護理方法:對于小寶寶來說,雖然基本的清洗方法都一樣,都是從會陰部到肛門處、用清水洗。但男寶寶要特別注意對睪丸下方皮膚的清潔,因為這個地方清洗的時候容易被忽略,清洗不當又容易滋生細菌。
2、不勤換洗尿布:媽媽沒有及時換尿布。特別是夜間不換尿布,用一次性尿不濕一夜到天亮,長時間不換尿布,尿液對臀部皮膚引起刺激可是產生尿布疹的重要原因。而且很易滋生細菌,造成皮膚傷害。
3、亂選寶寶洗護用品:嬰幼兒的皮膚和成年人的膚質有很大區別。選擇護理產品時必須使用嬰兒專用產品,不能以成人用品代替。選購濕紙巾時,一定要選不含酒精的,以免刺激寶寶的皮膚。選購的油膏一定要是油質,不含香料和類固醇。更要注意的是,在沒有使用過護理產品時,一定要多觀察,若有過敏現象,要立即停用。
4、臀部沒有保持干爽:許多媽媽對寶寶的護理特別仔細、精心,不僅大便后將寶寶的臀部洗得干干凈凈,而且每次小便后都清洗臀部。新生兒臀部皮膚驕嫩皺折多,清洗臀部后水不易擦干,馬上包上尿布,使局部不透氣,很易造成紅屁股。
5、便后不清洗:新生兒的大便稀、量多,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大便一天通常有4—5次。因兜著尿布,大便常沾滿了整個臀部。如果僅是將大便擦去,而沒有清洗臀部,當再兜著尿布時,就會在潮濕有刺激物的環境下而發生尿布疹。
6、尿布粗糙吸水性差。有些媽媽沒有認識到寶寶的皮膚特別嬌嫩,所準備的尿布粗糙、或是用化纖布做成的,吸水性能特別差,使局部皮膚更潮濕;在擦拭臀部時,由于動作粗暴及尿布粗硬,使皮膚損傷,繼而更容易發生尿布疹。
1、用一塊干凈的大毛巾,將寶寶的上半身包起來,防止寶寶著涼。
2、將寶寶扶起來,將他的下半身浸入水盆中。
3、媽媽先在自己手上,將嬰兒香皂打出泡沫。
4、媽媽一手托住寶寶,一手用打好的肥皂泡沫清洗寶寶的肛門、腹股溝和皮膚皺褶處。
5、取一塊干凈的毛巾,用溫水沾濕,將寶寶的小屁股再清洗一下。
6、再取一塊干凈的毛巾,將寶寶的小屁股擦干。
7、別忘了——兩邊的腹股溝、皮膚皺褶處也要擦干凈。
8、在小屁股上涂上一層薄薄的油,就大功告成了。
小提示:
1、為防止寶寶的小屁股變成紅屁股,媽媽在每次換尿布——特別是寶寶大便后換尿布時,最好都給寶寶洗洗小屁屁。
2、給寶寶洗屁股要注意保暖,必要時,可以使用電熱器保持室溫。
3、給寶寶屁股上涂的油可以選用:5%鞣酸油膏、清魚肝油或熟植物油,如果寶寶小屁股的表皮已破,可以涂清魚肝油或硫酸新霉素油膏。
嬰兒濕疹,又叫皮下脂溢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在嬰兒的第一年里發作。常在嬰兒的腹股溝、生殖器或下腹部發現突起、粗糙的紅色斑點,由白色或黃色的厚鱗狀層覆蓋。當類似的斑點出現在頭皮上時,則俗稱搖籃帽”。
目前認為和內分泌、遺傳、營養以及感染等因素有關。嬰兒脂溢性皮炎差不多都發生於出生後3個月內,這段期間正好是嬰兒產后皮脂腺功能活躍的階段。但是每一個正常嬰兒均有這種短暫狀態出現,并不是都患嬰兒脂溢性皮炎。遺傳因素起一定作用。由于嬰兒脂溢性皮炎容易在冬季發生,嬰兒母親缺乏生物素或嬰兒消化道吸收不良等也是促發因素。其他如卵圓形糠秕孢子菌、鏈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也可使癥狀加重。嬰兒脂溢性皮炎多數均在出生后第2-10周內發病。
主要癥狀是紅斑及鱗屑性損害,紅斑為圓形或橢圓形,可向外擴展,有時融合成環狀或多環狀。斑上覆蓋棕黃色和頭皮黏連的油膩性鱗屑。和成人脂溢性皮炎不同處是不發生毛囊性皮損,也沒有濕疹時的丘皰疹出現。頭皮以外部位常常是較細碎、顏色較白的鱗屑。
兒童和成人的脂溢性皮炎如果是因為維生素B2的缺乏而引起的,還可以通過飲食的調整來補充維生素B2,如乳類、肝、腎、雞蛋、小米、魚、花生、綠葉菜等。
小兒腹瀉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組疾病,是兒童時期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全球大約每年至少10億人次發生腹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每天大約1萬人死于腹瀉。在我國,腹瀉病同樣是兒童的常見病,據有關資料,我國5歲以下兒童腹瀉病的年發病率為201%,平均每年每個兒童年發病3.5次,其死亡率為0.51%。因此,對小兒腹瀉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其中,輪狀病毒是腹瀉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可發生流行或大流行。由輪狀病毒所引起的腹瀉又稱為輪狀病毒性胃腸炎(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病原體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主要臨床表現為急性發熱,嘔吐及腹瀉。病程大多較短。本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常由A組輪狀病毒引起,發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嬰兒秋季腹瀉”。全世界每年因輪狀病毒感染導致約1.25億嬰幼兒腹瀉,其中大多數發生在發展中國家。B組輪狀病毒可引起成人腹瀉。
小兒腹瀉有以下常見癥狀:
排便頻率異常 :排便頻率異常表現為腹瀉。腹瀉(diarrhea)是一種常見癥狀,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
排水樣血性大便:排水樣血性大便是指由于某些感染因子導致胃腸功能受損,胃腸粘膜受到損傷或者是因為其他的原因所導致的腹瀉、血便,從而影響人體的正常功能的發揮。
急性腹痛:急性腹痛(abdominal pain)是指病人自覺腹部突發性疼痛,常由腹腔內或腹腔外器官疾病所引起,前者稱為內臟性腹痛,常為陣發性并伴有惡心、嘔吐及出汗等一系……
脫水:指細胞外液減少而引起的一組臨床癥候群。
寶寶的小屁股天生就是那么嬌嫩,角質層薄,防御功能又比成人低。寶寶的臀部總會容易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像尿布疹、腹瀉等等,日常護理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寶寶臀部護理是有很大學問了,你們學會了嗎?
相關知識點
春季皮膚過敏 | 嬰兒洗澡 | 嬰兒護膚 | 寶寶皮膚過敏怎么辦 | 寶寶長痱子怎么辦 | 寶寶皮膚干燥怎么辦 | 寶寶皮膚皸裂 | 乳痂 | 嬰兒臉部清潔 | 嬰兒潤膚 | 寶寶皮膚干燥的癥狀 | 嬰兒皮膚干燥 | 寶寶頭發稀少 | 倒刺 | 剪指甲 | 季節性皮膚過敏 | 嬰兒潤膚護膚品類型 | 新生兒剪指甲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