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三大常見疾病
收藏腹瀉
嬰幼兒腹瀉,又名嬰幼兒消化不良,是嬰幼兒期的一種急性胃腸道功能紊亂,以腹瀉、嘔吐為主的綜合征。以夏秋季節發病率最高。本病治療得當,效果良好,但不及時治療以至發生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時可危及小兒生命。
一、寶寶為何容易腹瀉?
1、體質因素
(1)嬰兒胃腸道發育不夠成熟,酶的活性較低,但營養需要相對地多,胃腸道負擔重。
(2)嬰兒時期神經、內分泌、循環系統及肝、腎功能發育均未成熟,調節機能較差。
2、感染因素
(1)消化道內感染
(2)消化道外感染
(3)濫用抗生素所致的腸道菌群紊亂
3、消化功能紊亂
(1)飲食因素;(2)不耐受碳水化物;(3)食物過敏;(4)藥物影響;(5)其他因素:如不清潔的環境、戶外活動過少,生活規律的突然改變、外界氣候的突變(中醫稱為“風、寒、暑、濕瀉”)等,也易引起嬰兒腹瀉。
二、如何護理腹瀉的寶寶?
1、要調整好孩子的飲食,以減輕胃腸道的負擔
有些家長千方百計地喂孩子巧克力、牛奶、雞蛋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想以此來彌補患兒腹瀉造成的損失,殊不知這樣做反而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腹瀉長時間不愈。此時宜給孩子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湯、糖鹽開水,甚至暫禁進食,使胃腸功能得以恢復,以加快疾病的痊愈。
2、注意孩子的腹部保暖
小兒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瀉的兒童,腸蠕動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涼則腸蠕動更快,從而加重病情。
3、要注意保護好病孩的臀部
由于排便次數增多,肛門周圍的皮膚及粘膜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家長在護理中要特別注意肛門部位。便后應用細軟的衛生紙輕擦,或用細軟的紗布蘸水輕洗,洗后可涂些油脂類的藥膏,以防紅臀,并要及時更換尿布,避免糞便尿液浸漬的尿布與皮膚摩擦而發生破潰。對于病孩用過的便具、尿布以及被污染過的衣物、床單,都要及時洗滌并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反復感染或傳染給其他人。
三、腹瀉寶寶如何調整輔食?
1、飲食過多
要減少飲食量,使寶寶的腸胃得以休息。吃配方奶的寶寶可暫時減少每頓的奶量,并用米湯稀釋。已添加輔食的寶寶,應暫停輔食,待腹瀉停止后,再逐漸添加。母乳喂養的寶寶,切勿停止母乳而用其他食物代替,但媽媽在給寶寶喂奶前要喝一大碗溫開水。
2、長期營養不足或不平衡
對這些寶寶一定要耐心細致地調治。這些寶寶已形成慢性營養不良(俗稱奶癆),因腸胃消化功能差,若營養食品添加過快,反可引起更多次腹瀉。
3、致病性大腸桿菌腹瀉如不嚴重,只須嚴格消毒一切食物、用具。注意口服補液,減少牛奶量,暫停輔食。寶寶如有高熱或大量水瀉,應到醫院診治。
4、輪狀病毒腹瀉
這種腹瀉有自限性,約7-10天自愈。發病時須減輕膳食和補充水分,口服液體療法最為便利有效,以少量多次為好。
感冒
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種;占10%-20%的感冒是由細菌所引起的。1歲以內的嬰兒由于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
一般,感冒將持續7-10天,小寶寶有時可持續2周左右。咳嗽往往是最晚消失的癥狀,它往往會持續幾周。經常和大孩子一起玩耍的嬰兒,頭一年通常要得6-10次感冒;甚至整個冬天都在不停地流鼻涕。
如何辨別孩子是否感冒了?
兒童患感冒時往往上呼吸道癥狀如鼻塞、流鼻涕、咽喉腫痛等不明顯,而消化道癥狀如食欲不振、嘔吐、腹痛、腹瀉等卻較明顯,嬰幼兒感冒時,常常發生高燒,有的患兒甚至發生驚厥,同樣患了感冒,兒童得了可能就比大人要重些。
由于兒童抵抗力弱,得感冒后炎癥容易波及下呼吸道,引起支氣管炎,肺炎等合并癥。此外,小兒感冒時有時可引起心肌炎、腎炎危及生命,兒童時期,還有不少急性傳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等,這些病在早期,也有類似感冒的一些癥狀,但由于兒童表達能力差,往往不能明確說明自己哪里不舒服,不會說話的嬰兒更是不能表達,并且小兒病情發展變化快,因此對小孩的感冒癥狀不可掉以輕心,應當細心觀察,發現病情異常應及時去醫院診治,千萬不能疏忽大意。
寶寶感冒了怎么辦? ;
1、帶著寶寶去醫院,醫生常會要求寶寶進行一些檢查,這樣才能知道感冒的原因。
2、如果是病毒性感冒,并沒有特效藥,主要就是要照顧好寶寶,減輕癥狀,一般,過上7-10天就好了。
3、如果是細菌引起的,醫生往往會給寶寶開一些抗生素,一定要按時按劑量吃藥。有的媽媽為了讓孩子病早點好,常會自行增加藥物劑量,這可萬萬不行,否則會事與愿違。
4、如果寶寶發燒,應當按照醫生的囑托服用退燒藥,體溫低于38.5℃,不用服用退燒藥。不要亂吃感冒藥。1歲以內的嬰兒,亂吃感冒藥往往弊大于利。
5、如果鼻子堵塞已經造成了寶寶吃奶困難,你就需要請醫生給你開一點鹽水滴鼻液,在吃奶前15分鐘滴鼻,過一會,即可用吸鼻器將鼻腔中的鹽水和粘液吸出。滴鼻水可以稀釋粘稠的鼻涕,使之更容易清潔。未經醫生允許,千萬不要給孩子用收縮血管或其他的藥物滴鼻劑。
發燒
人的正常體溫是36.5-37℃左右,如果高于37.2℃,則稱作發燒。當人不能維持正常體溫的時候,很多生理機能將發生障礙。
如何辨別寶寶發燒了?
體溫本身并不是觀察兒童疾病的真正的最關鍵的方法。對成人來說,體溫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輕重程度。孩子并非如此,因為他們的身體對溫度的控制還不完善。有的孩子在感染輕微疾病時,發燒也達40℃,然而在得更嚴重的疾病時只有38.3℃。孩子發燒時,家長更應觀察他的臉色、神態和行動。一個體溫為38.3℃卻臉色灰白、安靜得有點反常的孩子,也許比一個體溫為39.4℃但仍能滿屋子亂竄亂鬧的孩子病得重。如果發燒的孩子出現以下癥狀,不管體溫如何,都應請醫生診斷。
1、一直哭鬧不停,不管誰來安慰都沒有用。
2、很難被喚醒。
3、如果有人想觸碰或者移動孩子,他就哭鬧。
4、脖子僵硬,不靈活。
5、手臂、大腿或身體的其它部位出現不能控制的抽動、痙攣。
6、神志不清,行動怪異(看見或聽見不存在的東西,說些很奇怪的話或行動反常)。
7、呼吸時伴有雜音。
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9、皮膚上出現紫色的斑點。
10、膚色灰白或呈暗藍色。
11、脈搏微弱卻快、急(不滿1歲的孩子每分鐘脈搏超過160跳;年滿1歲的孩子每分鐘超過120跳)。
12、排尿時有灼燒或疼痛感。
13、腹瀉時大便中帶血。
什么辦法能快速退燒?
爸媽在未帶寶寶就醫前,如何家中為寶寶退燒呢?綜合專家的建議,作為父母的您,正確的退燒方法應該是:
1、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
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于25-27℃之間?蓪⒂變褐糜诶錃夥恐谢蛞噪娚壤@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2、脫掉過多的衣物: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3、溫水拭。
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4、用退熱貼:
有助于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并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5、多喝水:
以助發汗,并防脫水。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6、使用退燒藥:
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可以適度的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
寶寶發燒吃什么好?
有些爸爸媽媽以為,寶寶發燒必會消耗大量體力,便迫不及待地為寶寶提供大量營養及高熱量食物。其實,發高燒的寶寶,必須以出汗的形式去蒸發熱能以至消耗足量水分。因此,發燒期間的寶寶,最需要補充的是水分而非食物。發燒期間,寶寶消化系統功能障礙,胃腸道的蠕動因而減慢,寶寶通常食欲下降,若強迫寶寶進食,反而引致嘔吐及腹瀉等。
伴有咳嗽、多痰的寶寶,由于不會咯痰,往往咽到胃里,劇烈咳嗽還會引起胃部不適,若進食過多,容易出現嘔吐。因此,爸爸媽媽要特別注意,不宜讓孩子過量進食,不宜吃海鮮或過咸、太甜、過油膩的菜肴,以防引起過敏或刺激呼吸道,加重癥狀。但是,寶寶發燒期間也不應該盲目忌口,以防寶寶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
寶寶發燒期間,適合少量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如藕粉、代乳粉、粥、雞蛋羹、面片湯等。
相關詞條
網友問答
寶寶1歲6個月常見疾病有:一.小兒濕疹:小兒濕疹臨床分為3種類型。1、干燥型小兒濕疹:表現為在紅色丘疹,可有皮膚紅腫,丘疹上有干性節痂現象,很癢。2、脂溢型小兒濕疹:表現為皮膚潮紅,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覆蓋在皮疹上,以后結成較厚的黃色痂皮,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后多見,癢感不太明顯。3、滲出型小兒濕疹:多見于較胖的嬰兒,紅色皮疹間有水瘡和紅斑,可有皮膚組織腫脹現象,很癢,抓撓后有黃色漿液滲出血。二.乳牙齲壞:牙齒表面有黑點或是脫鈣的白點出現,或是某處老是塞住食物,表示此處牙齒的琺瑯質已遭到破壞。三.咽炎:咽喉炎發病時即有聲音嘶啞、干咳,咳嗽時發出空-空-空”的聲音,似犬吠狀,痰多。
寶寶1歲6個月常見疾病有: 一.小兒濕疹:小兒濕疹臨床分為3種類型。1、干燥型小兒濕疹:表現為在紅色丘疹,可有皮膚紅腫,丘疹上有干性節痂現象,很癢。2、脂溢型小兒濕疹:表現為皮膚潮紅,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覆蓋在皮疹上,以后結成較厚的黃色痂皮,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后多見,癢感不太明顯。3、滲出型小兒濕疹:多見于較胖的嬰兒,紅色皮疹間有水瘡和紅斑,可有皮膚組織腫脹現象,很癢,抓撓后有黃色漿液滲出血。 二.乳牙齲壞:牙齒表面有黑點或是脫鈣的白點出現,或是某處老是塞住食物,表示此處牙齒的琺瑯質已遭到破壞。 三.咽炎:咽喉炎發病時即有聲音嘶啞、干咳,咳嗽時發出空-空-空”的聲音,似犬吠狀,痰多。
寶寶1歲6個月常見疾病有: 一.小兒濕疹:小兒濕疹臨床分為3種類型。1、干燥型小兒濕疹:表現為在紅色丘疹,可有皮膚紅腫,丘疹上有干性節痂現象,很癢。2、脂溢型小兒濕疹:表現為皮膚潮紅,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覆蓋在皮疹上,以后結成較厚的黃色痂皮,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后多見,癢感不太明顯。3、滲出型小兒濕疹:多見于較胖的嬰兒,紅色皮疹間有水瘡和紅斑,可有皮膚組織腫脹現象,很癢,抓撓后有黃色漿液滲出血。 二.乳牙齲壞:牙齒表面有黑點或是脫鈣的白點出現,或是某處老是塞住食物,表示此處牙齒的琺瑯質已遭到破壞。 三.咽炎:咽喉炎發病時即有聲音嘶啞、干咳,咳嗽時發出空-空-空”的聲音,似犬吠狀,痰多。
寶寶1歲6個月常見疾病有: 一.小兒濕疹:小兒濕疹臨床分為3種類型。1、干燥型小兒濕疹:表現為在紅色丘疹,可有皮膚紅腫,丘疹上有干性節痂現象,很癢。2、脂溢型小兒濕疹:表現為皮膚潮紅,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覆蓋在皮疹上,以后結成較厚的黃色痂皮,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后多見,癢感不太明顯。3、滲出型小兒濕疹:多見于較胖的嬰兒,紅色皮疹間有水瘡和紅斑,可有皮膚組織腫脹現象,很癢,抓撓后有黃色漿液滲出血。 二.乳牙齲壞:牙齒表面有黑點或是脫鈣的白點出現,或是某處老是塞住食物,表示此處牙齒的琺瑯質已遭到破壞。 三.咽炎:咽喉炎發病時即有聲音嘶啞、干咳,咳嗽時發出空-空-空”的聲音,似犬吠狀,痰多。
寶寶1歲6個月常見疾病有: 一.小兒濕疹:小兒濕疹臨床分為3種類型。1、干燥型小兒濕疹:表現為在紅色丘疹,可有皮膚紅腫,丘疹上有干性節痂現象,很癢。2、脂溢型小兒濕疹:表現為皮膚潮紅,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覆蓋在皮疹上,以后結成較厚的黃色痂皮,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后多見,癢感不太明顯。3、滲出型小兒濕疹:多見于較胖的嬰兒,紅色皮疹間有水瘡和紅斑,可有皮膚組織腫脹現象,很癢,抓撓后有黃色漿液滲出血。 二.乳牙齲壞:牙齒表面有黑點或是脫鈣的白點出現,或是某處老是塞住食物,表示此處牙齒的琺瑯質已遭到破壞。 三.咽炎:咽喉炎發病時即有聲音嘶啞、干咳,咳嗽時發出空-空-空”的聲音,似犬吠狀,痰多。
寶寶得了支氣管炎咳嗽需要做到以下幾點護理: 一、保暖:溫度變化,可降低支氣管粘膜局部的抵抗力,加重支氣管炎病情,因此,要隨氣溫變化及時給患兒增減衣物。 二、 多喂水:小兒支氣管炎時有不同程度的發熱,水分蒸發較大,應注意給患兒多喂水?捎锰撬蛱躯}水補充,也可用米湯、蛋湯補給。 三、 營養充分:家長對患兒要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給予清淡、營養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質或流質飲食,如稀飯、煮透的面條、雞蛋羹、新鮮蔬菜、水果汁等。 四、 翻身拍背:患兒咳嗽、咳痰時,表明支氣管內分泌物增多,為促進分泌物順利排,拍背可以達到這樣的母的。如果是嬰幼兒,除拍背外,還應幫助翻身,每1-2小時一次,使患兒保持半臥位,有利痰液排出。 五、 退熱;如果體溫高,較大兒童可予物理降溫,即用冷毛巾頭部濕敷或用溫水擦澡,但幼兒不宜采用此方法,必要時應用藥物降溫。 六、 保持家庭良好環境:患兒所處居室要溫暖,通風和采光良好,并且空氣中要有一定濕度,防止過分干燥。
相關詞條695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 嬰兒喂養 |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 嬰兒吐奶嚴重怎么辦 | 寶寶肚子脹氣怎么辦 | 嬰兒大便顏色 | 寶寶拉肚子有泡沫 | 嬰兒打嗝 | 嬰兒吃奶量 嬰兒嘔吐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 寶寶長牙發燒怎么辦 | 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辦 | 嬰兒撫觸 | 嬰兒發燒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 輔食100款 | 寶寶發燒38度怎么辦 | 幼兒急疹 | 嬰兒輔食食譜 |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 嬰兒睡眠 | 寶寶晚上睡覺哭鬧 | 嬰兒奶癬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么辦 | 小孩發燒39度怎么辦 | 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 | 小兒支氣管炎 | 母乳喂養的好處 | 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 厭奶期 | 嬰兒米粉 | 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 寶寶過敏性皮炎 | 斷奶方法 | 小兒肺炎 嬰兒鵝口瘡 | 諾如病毒 | 小兒推拿 | 疫苗接種時間表 | 乙肝疫苗 | 五聯疫苗 | 流感疫苗 | 麻疹疫苗 | 流腦疫苗 | 嬰兒枕頭 | 嬰兒理發 |